三万张照片里的华北往事
2019-02-18 20:13

三万张照片里的华北往事

很多时候,我国人民对于勿忘国耻都突出一个“勿忘”,而“国耻”的具象,除了历史课本里“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这些名词,并无更进一步的感受,如是,便容易陷入到纯粹的情绪宣泄之中。


这两天公开,也顺利爬上微博热搜的#日本公开3万余张侵华照片#某种程度上向我们展现了,在华北的日据时期,铁路周边的中国是何风景,中国人又是怎样的形象。尽管照片是日本人所摄,尽管画面略显粗糙,却还是可以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悲怆与挣扎。


如果说老一辈因为言传身教和眼界所限,更容易爱国情绪恣意泛滥,那么新一代年轻人在爱国之余,更应该保留一份理性,去审视、认知当年的种种。


比如,从搞清楚这三万张照片的来龙去脉开始。


华北交通数据库与华北铁路

这回公布的3万多张照片,按官方介绍,是自1939年以来,日本已经占据整个华北地区,并且与伪满政府共同成立了“華北交通株式会社”之后,由该公司所拍摄的3.5万枚照片。这些照片大都用于当时报刊杂志宣传之用,保存完整。


日本战败后,“華北交通株式会社”解散,照片由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保管。2011年,该研究所决定将所有照片公开,并于2013年成立了“華北交通アーカイブ作成委員会”来制作这个数据库,并于今年二月正式公开。


整个数据库做得还是非常用心,不仅使用Google地图标注了完整的铁路路线图,并且可以通过不同车站、时间与标签来搜索对应的照片。




说一下“華北交通株式会社”(即后文的“华北交通”)这家公司,其总部位于北京市东长安街17号(现北京饭店贵宾楼),当时它们是维护整个华北及蒙疆地区铁路运营的力量,一开始是为了保障军方的物资运输,后来也兼作民用。到了二战尾声,随着太平洋战争日本的失利,铁路成为了日军运输唯一的生命线,于是又收归军用。


东长安街71号


抗战前的 1936 年, 在华北铁路运营各线货运总量为 2882 万吨, 到 1939 年增至 3052. 5 万吨, 1942 年最高达到 4097. 7 万吨, 比 1936 年增加了 42. 18%。 这些货物的大部分是战争需要 的煤、铁、棉、盐等国防资源,许多是运往日本本土。可以说作为日本统治者的国防资源大动脉, 华北铁路在维护其战时经济体制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时有一列著名的“大陸”号列车曾经奔波于北京至朝鲜釜山之间,便由华北交通运营。该车为全密闭式车厢,两侧有观景窗,有卧铺。行驶全程2067.5km大约需要不到38个小时,在当时算是非常快。如今这辆车还在中国铁道博物馆展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看。


“大陸”号列车


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当时华北交通留下的列车型号,换了个名字继续服役。但人民的生活,逐渐的随着社会发展变了样子,时至今日,照片里的一切,已经变得陌生异常。


在从胶片到数码的时代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今依然熟悉的地名,已经时过境迁。比如虎嗅办公室附近的隆福寺。


隆福寺

隆福寺,曾经的五大寺庙之一,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与这个从明代就繁荣,并且与这座番禅同住寺庙一起消失的,还有著名的隆福寺庙会。


清人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形容隆福寺描绘是:“九、十开东庙,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鱼虫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乃都城内一大市会也。”


而在下面这些历史照片中,我们能够看到当年隆福寺庙会的繁华。


人山人海的隆福寺庙会


正在讲价~


卖人造花的商铺



露天鱼屋


卖虫子标本


时髦姑娘拉着母亲一起散步


正在吃小吃的姑娘


书店


首饰店


鸭鹅贩卖


关于隆福寺的志怪故事层出不穷,这与它后来的衰落息息相关。在解放以后,僧人很多还俗,庙会一说不复存在,集市也就改名为东四人民市场,后来又成为了国营商场,一度也是京城四大商场之一,到80年代都还十分热闹。


不过隆福古寺之后却连遭两场劫难。先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将大殿震成了危房。而到了1988年,政府决定拆除已所剩无几的剩余寺庙,兴建新商场——隆福大厦。


接踵而至便是1993年的隆福大厦大火,是年8月23日夜里十点,一对从舞厅蹦迪出来的男女发现大厦起火。这火烧了8个小时,将大厦烧个通透,直接经济损失2100余万元。



隆福大厦大火


此后,旧隆福寺一带日渐凋敝。几乎每过几年,都会有一次振兴隆福寺的计划,但把大厦门口的早市菜场赶走以后,新的商铺也没进来,即使开发商在隆福大厦楼顶重建了一遍隆福寺,也不顶用。馄饨侯、白魁与丰年灌肠等老字号最终也搬离这里,此地的繁华也永远变成记忆。


民间对隆福寺的志怪说法,主要集中在后来的重建,以及大火之中,比较出名的几个是:


  • 大火烧了8小时,烧了整个大厦,却未波及附近居民分毫,未索一条人命。这是神灵意志作怪。

  • 重建隆福大厦时,施工人员在隆福牌楼下挖出了两只石龟,并且没有放回去。其实那是一金一寿两只龟,为明朝宰相刘伯温所放置。挖走了它们,也就挖走了风水。

  • 与上面这条类似,在重建隆福大厦时,施工队挖出了一个狐狸洞,三只体型巨大的狐狸一溜烟就跑走了,跑没了这里的运气。


这些故事,大家看个乐就好。实际上很多迷信,都是一些人为了怀念过往,给一个自己好受的解释。现在的隆福寺已经重新变成了一个办公楼,往事的繁华喧嚣已逝,未来还需让子弹飞一会儿再看。


华北爱情故事

在几百公里外的济南,则有一段爱情故事,发生在胶济铁路线上。


1940年3月,内田健二自大阪旧制商业学校毕业之后,入职华北交通,成为了胶济线坊子站机务段的一名会计,经过一年磨练后,他掌管了整个站内40多名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工作。


坊子站早市


这40人当然都是日本人,公司内自有中国雇员,但自成体系。不过,中国会计需要向内田汇报工作。


虽然中文水平基本没法用于交流,但在日本半殖民时期,内田依然可以在山东境内畅行无阻。有一次他去济南出差,不小心睡过了站。下一站是150公里外的青岛,等做到了再折回来就耽误大事。


于是内田冒险从驶往青岛的火车,直接跳向相向而行,驶往济南的火车上。他的头部撞击到了车厢某处,晕厥过去。醒来时医生告诉他,如果稍有不慎,他就当场丧命了。


他的冒险让他没有耽误会计工作,也没有耽误另一件事情——谈恋爱。


内田与吉田秀子相识并相恋,是1943年的夏天。彼时内田健二已经决定申请入伍。吉田父亲是当时张店车站的站长,而17岁的吉田秀子则带着两个妹妹,在当时的济南女子学校读书。


位于张店的工厂


于是当内田有假期,而吉田姐妹的父亲未归时,他就会带着她们到处游玩。让内田印象尤其深刻的是那年秋天,他们一起到大明湖畔(对,就是《还珠格格》里的那个大明湖)游玩,两人坐在石阶上,一边看着两个小妹妹跑来跑去,一边互诉衷肠。


大明湖以及游客


他们还尝试爬上了一旁的阁楼,遭到放哨士兵的怒斥。当天晚上,内田与吉田手拉着手回家,一起做了晚餐。随后四个人一直玩卡片游戏到深夜。


待两个妹妹睡下之后,两人在客厅的沙发上相互依偎,度过了一生仅此一次的恋爱时光。


随后,内田健二应召入伍,驻扎在遵化市,直至1945年8月,战争结束,日本投降。


位于遵化的农家


期间,两人自有书信往来。吉田秀子说,父亲强迫她结婚了,但在她不断的反抗之下,很快又离了婚。这给了内田无限的希望。


战败以后,在华日本人皆不知将面临怎样的命运,这种焦虑使内田决定铤而走险,向指挥官提出脱离军务,赴济南去寻找吉田秀子。


但在那个集体大于一切的时代,这种个人儿女情长的要求自是被断然拒绝。闷闷不乐的内田甚至考虑过伪装成中国人,私自南下,徒步400公里去济南。但终究,蹩脚的中文,以及各种各样的困难,使这一切成为了泡影。


后来回到日本,在那个消息不通的时代里,内田健二只知道吉田秀子家在东京,却无更明确信息。几经寻找却杳无音信,这段恋情便如断线风筝般,再难寻觅。


战败50年之后的1995年,72岁高龄的内田健二学会了使用Windows 95系统,并且购买电脑,开始在网络上更新博客。他将当年的这段初恋故事发表,并写道:“如果有人知道吉田秀子的下落,请给我发电子邮件。”


2002年6月,他接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电,来电者名为胜间万里子,亦是当年在济南工作的诸多日本人之一,她即将出版《超越玄海与波涛》一书,主要讲述侵华战争期间的历史,希望向内田征求一些意见。


内田与她相谈甚欢,并不辞辛苦从京都奔赴500公里外的冈山县,胜间的家里,去相谈,并查阅当时华北交通济南铁路局的相关资料,原因之一便是期望得到一些初恋的消息。


这一次,他一无所获。但是以此为契机,他得以知道“济南会”的存在,这是当年在济南工作的一些日本人举行的聚会,已经举办了40年有余。


2003年6月,整整80岁内田健二,第一次参加了在爱知县三河湾蒲郡西浦温泉举行的第41回济南会。他听了各种人,讲当年的故事,而他也讲出了他与初恋的往事。


济南会合影


令人讶异,或者说也理所当然的是,在场有4~5位女性,都自济南女子学院毕业,而她们每个人都认识吉田秀子——当年她的美貌,曾经令每个低年级女生憧憬。


吉田秀子不仅依然在世,而且过去也曾经参加过济南会,不少人知道她的住址与联系方式。


距两人最后一次见面逾60年,他终于再次得到她的消息。


“一路追寻,终有所得,对我来说这无异于奇迹降临。”


内田健二后来在博客里这么写道。当时他泪流满面,喉咙哽咽,只能在内心感谢神明的垂青。


我历史照片里看到什么?

抗日的时代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很遥远了,国耻也只剩下了百科与情绪,而老照片,虽然像素低一些,景象陌生一些,但其中的故事,却会为我们提供历史的具象。


如果不是参看这些照片,我不会真正的去了解隆福寺的历史,以及这个地方如今凋敝的缘由。也不会去搜索华北交通,知晓内田健二的故事。


照片里的隆福寺和现在对比,会让我更清晰和直接的感受到历史的无情。我在隆福大厦旁边冷冽而空荡的厕所中小解时很难想象,这里只是在半个世纪以前,还是比西单、王府井更为热闹的商区。也让一旁见到的“黄金地段,70年大产权”的广告,显得那样荒诞。


而内田健二——按我们的说法时侵略者——他之所以来中国,是受到当时在华日裔影星李香兰所拍摄的一系列“开发满洲”主题电影所影响,在当时,甚至分不清工作单位到底是“满铁”还是“华北交通”。若干年后,当他理解了日本侵华历史全貌,在博客里数次表达了对于那段历史的悔恨,与对和平的期许。


而他的故事,也见证了当时山东乃至整个华北,作为殖民地,中国人的屈辱。当日本人在中国的国土上毕业就职谈恋爱,说着他们的语言,开着他们的公司,并驱使中国人为其卖命,这就是最初步的殖民。


好在,中国人挺了过来。现在山东还是那个每年春节被吐槽的山东,中国的山东。


在日本人中,在中国人中,都还有比内田初恋苦涩万倍的故事。于个人,特别是普通百姓,战争中不会有赢家,只有悲剧。但于民族而言,赢下了那场战争,才使中国依然是中国,才有今日的我,坐在电脑前,翻这些照片,写下这些故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