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丽塔:战斗天使》:有一点可惜,没在25岁时看到她
2019-02-23 15:00

《阿丽塔:战斗天使》:有一点可惜,没在25岁时看到她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歪过头看电影的话,3D眼镜里的世界就会有重影。”


一、首先很可惜,不是在25岁的时候看到原作


我曾一度怀疑木城雪户并不想刻画一个阶级鲜明对立冷峻的钢铁世界,他期望的可能仅仅就是他的嘉里(电影中的阿丽塔)一路手起刀落,劈开每一个挡路的敌人,只是给嘉里一直找敌人是个很费劲的事儿,所以才不得不提前设计一个庞大的世界架构。


这种做法非常“工匠”,因为很多偏传统的叙事策略已经把叙事变成了一种有固定格式和节奏参考的“工业”行为,木城雪户这样去做其实需要冒一些风险,但这会为故事催发更强大的生命力——有什么能比“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投进一个死气沉沉的环境里”更激发人物生命力的呢。


所以在《阿丽塔:战斗天使》的原作《铳梦》里,嘉里就像她持有的那把大马士革刀一般锋利,而她所处的那个世界,来自阶级的压迫层层叠叠地压下来,仿佛手一伸就可以够到整个世界的黑幕,嘉里就像“锥之处囊中”,是必然会脱颖而出的,这种与众不同会为嘉里带来了无数的敌人,木城雪户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去创作——打戏。


木城雪户生于1967年,他1991年创作《铳梦》的时候24岁,不管是因为连载制度对他工作量的苛刻要求,还是因为他年纪很轻,又或者是因为像他在采访里说的,编辑会让他加打戏。总之单纯从《铳梦》来看,这是一个有着鲜明世界观,画工笔墨精妙,打戏精彩纷呈的故事,但是剧情和人物塑造其实略显单薄和粗粝。


一个25岁的读者看到这部漫画,可能会很容易感受到作者的勃勃野心,还有那种永不屈服的精神,这些直到今天也非常打动我,然而年长几岁的读者可能会发觉,这个故事里有很多很难去自圆其说的部分。


比如在哲理上,作者其实有一点急,很喜欢用表面的对立去体现哲理,但其实越是深刻的哲理,越是需要浓烈的情感去共鸣其合理性,而情感是需要大量情节去铺垫的。另外叙事的情节也有一点单薄,不算老练,所以当《铳梦》走上大荧幕,化身为《阿丽塔:战斗天使》的时候,我就会在想——


如果是卡梅隆编剧的话,他能改善这些问题吗?


二、那个老人身体里的灵魂


卡梅隆在上映前透露过一些关于影片的信息,其中包括“不是给漫画迷看的”,还有“《铳梦》之所以被众多漫迷追捧,因为我们理解她,能从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包括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也分享说:


……对我来说,最有挑战的一点是要让这部电影更接地气。我请教卡梅隆怎么做这些大片,他说我要确保一切都是接地气,接地气才能够有传奇,才会让观众信。如果我们用很惯用的一些技巧,可能会让观众出戏,我们希望他们保持入戏的状态。


这些分享其实给了我一些不好的预感,我们想象一下,在一个巨大的空中城市之下,由城市的零件垃圾形成了一座垃圾山,在那里,依德找到了一个人的头颅和残破的机身,他发现那个人还是活着的,因为大脑完美无损,他把人头举起来,在他身后映出一轮满月。



《铳梦》的故事其实一开始是给人一种强烈的陌生感的,木城雪户从小学就开始画怪兽画机器人,到他画《铳梦》已经浸淫了将近二十年,在他的脑海里已经存在了一个自洽运转的机器世界,所以除了那些对赛博朋克有基础的读者,很多读者其实对这样的世界观是很陌生的。


但我特别喜欢的一点就是,尽管很陌生,但木城雪户还是非常坚决地把整个世界一股脑地塞给你,这种做法其实是基于一种非常粗暴的责任心——假若世界是真实的,那么它就必须不需要任何解释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那么这样的世界观必然是不接地气的,荒凉的废土世界不会接地气,粗粝的建筑风格不会接地气,机器人不会,血肉横飞的画面肯定也不会,而这些内容构成了《铳梦》与读者直接接触的部分,如果卡梅隆说“我不是写给漫画迷看的”,导演也说“我们要接地气”,是不是代表这些很天马行空的东西要没了呢?


所以我在看到泛着金色光泽的“撒冷”(此为电影中的译名,港版漫画译作“沙雷姆”)浮在半空,依德举起阿丽塔的脑袋,光线从他的身躯周围刺进我的眼睛,形状清晰的废铁从“撒冷”的圆心掉落下来,我一下就明白了什么是“接地气”,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实在太成熟了,加上还有卡梅隆的监督,在眼前的一切都让人没办法怀疑它们的真实。


在另外一方面,导演对于一些内容的处理也非常得当,比如在原作《铳梦》中,很多战斗是非常血腥的,但是在《阿丽塔:战斗天使》里,见血的画面其实很少,大部分本该见血的画面被略去,或者像《机动铁球》部分,血腥被替换成了刺激的机械战斗,不仅降低了故事的恐怖感,同时也增加了战斗的激烈程度,木城雪户其实多少有一点刻意塑造残酷的感觉,但是在电影里,这些感觉被尽量处理了。


在剧情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木城雪户的剧情结构其实相对单薄,都是单线故事,视角几乎从头到尾停在女主角身上,但是卡梅隆把整个剧情重构了,原本的单线故事被大量并线,做成了信息量更丰满的多线叙事结构,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卡梅隆技巧更成熟,实际上从1991年至今,叙事技术本身也是在不断进步的。


另一个好的方面是叙事节奏,比如在电影里有一段雨果和阿丽塔在巷子里玩机动铁球的戏,这段戏是漫画里没有的,在电影里,这段戏构成了阿丽塔和雨果关系的一个台阶,并且为阿丽塔的性格和之后的机动铁球埋下了伏笔,这段剧情让人体会很深的是成熟的配乐和这段剧情的完美拿捏,好像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都在导演的掌握之中,它给观众带来的体会非常清晰,观众可以直接感受到阿丽塔不服输的性格。


可以说好莱坞的成熟电影工业为这个故事带来了改变,从某种程度上,体验确实从看漫画的冰冷感变成了观影时的很自然的感觉,观众更容易代入了,但是另一方面,这种追求自然的感觉也在腐蚀原作非常“硬核”的部分,就比如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一直想说——


卡梅隆,你怎么能找这么帅的男生去演雨果。


阿丽塔与雨果(《阿丽塔:战斗天使》剧照)


三、商业化对电影的侵蚀


当我看到阿丽塔从自己身体里掏出那颗机械心脏,递给雨果的时候,我是笑出声的,请原谅我用这个词——我觉得这太“直男”了——但是很遗憾的是,这种情节是在好莱坞叙事里非常常见的。


木城雪户在创作《铳梦》的时候,几乎是一路踩着“暴力”和“性”的边界横穿过来,这些元素构成了漫画的基础吸引力,但是一旦走上大屏幕,这些元素恐怕就要被替代掉。我原本以为会用相对温和的方式替代这些元素,因为电影更真实,即使方法含蓄,也可以触发读者的想象,而且好莱坞电影多年的耕作,已经和观众形成了很多的默契。


结果到了电影里,这些漫画里很刻意的部分就变成了好莱坞电影里的另一种刻意,比如说接吻——在漫画里的雨果还是一个孩子,表白也是女主角更主动,但是到电影里,就变成了好莱坞电影的一个常见模式——因为巧合认识、接触、接近然后在一起。


这条感情线观众已经太过清楚,因此已经很难给出什么样的反应,即使雨果再帅也不行,另外这种做法牺牲了原作品的深度,在原作品里,作者铺垫雨果想上“扎冷”的原因铺垫了很久,一点一点抽丝剥茧,最后浮现出一个亲人离世的故事,原本是一个在残酷世界里仍然相信纯真的故事,但是在电影里这种激烈的对比被掩盖了。


电影里没有很清晰地陈述雨果为什么一定要上“撒冷”,这就让雨果最后执意要通过通道走上“撒冷”变成了空中楼阁,这就没有办法带动观众情感上的共鸣,而好故事是一定需要情感上的共鸣的——因为当故事深到一定程度,我们已经无法在表面上证明其合理,只有唤醒观众灵魂深处的共鸣,才可以证明这种哲理是“可信”的。


但是由于没有做好这种情感共鸣,我们就没办法在内心里认可雨果,如果没办法认可雨果我们就没办法认同阿丽塔,如果不能认同阿丽塔那阿丽塔的很多行为我们就没办法接受,在一长串链条里,因为关键链条的断裂,这个故事的逻辑性其实不完整了。


《战斗天使:阿丽塔》剧照


所以好莱坞可能给《阿丽塔:战斗天使》带来了一些元素,但是这种元素是以损失原作的特色为代价的,《阿丽塔:战斗天使》真的更接地气,他有更常规的爱情和更完善的叙事,但那真的是观众想要的吗?


如果我在25岁的时候看到这部电影,我会陶醉在这部电影成熟的电影工业和清晰的叙事表达上,我会从阿丽塔身上看到自己,会发自内心地感动,但我现在已经不在那个年龄段了,看着电影,我在想,把一个残酷硬核的世界藏起来,用浪漫柔和去代替它——


我会想,这样的导演,真的能理解阿丽塔吗?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赞赏文章的用户赞赏文章的用户赞赏文章的用户4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