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陪餐,懒政开端
2019-03-15 12:23

校长陪餐,懒政开端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某校食堂问题近日引发许多关注,无论事件性质、危害、责任归属还是处理方式都有不少争议。真相还没辨出个四六,诸多“有识之士”又提出了“解决方案”,比如某些自媒体和意见领袖纷纷提出日本的校长陪餐制度值得学习。


就在今年2月,北京市教委就曾要求幼儿园及中小学建立类似的陪餐制度。而在这之前很多年,一些地方政府早就提出过类似要求。


那么,这有用吗?


我在周二发布的《中国药企研发抗癌药有多难?》一文中,讲到过政府在拎清权责后,为推动医药产业发展做出的重大改革:加快新药审批,强化日后监督,让研发企业少点儿“时间成本”。


这个政策的背景是曾经“以大量前置审查弥补药品上市后监管不足”的落后思路,而彼时被审批拖死的企业并不在少数,客观上更是阻碍了人才和资本进入医药研投领域。加快审批速度后,CFDA总算离FDA在制度建设上近了一步,中国的医药研投也明显向好。


很明显,在事关国民健康安全的重大事项上,审批、监管必不可少,而有关部门愿意负的责任越少,企业要担的风险就越高。任何追求“把责任推给下层”的思路,都只会导致产业消极甚至萎靡,学生餐概莫能外。


我们看看日本做了多少,是不是简单地“甩锅给校长”。


必须明确,日本的陪餐制度,绝对不是“学校相关负责人每顿饭与学生一同用餐”这样一句不痛不痒的要求(不妨看看北京市教委2月份的可笑通知)。丁香医生(ID:DingXiangYiSheng)在昨日推送《成都名校给孩子吃发霉食品,而日本学生餐,校长要先吃》中已经做了科普,日本的所谓陪餐根本就不是陪餐,而是一套完整的检查制度。


比如校长并不是“陪同就餐”而是“提前试吃”,且试吃后要填表、记录,如:


  • 食物中是否混入有害杂质;

  • 制作过程中的处理是否妥当;

  • 是否有异味和臭味;

  • 一餐的饭量是不是合适;

  • 色香味型好吗?孩子们是否会喜欢……


而在所谓陪餐外还有其他规定如:


  • 学校责任人每学年要对室内环境进行一次检查;

  • 每学年要对餐饮设备器具进行三次检查;

  • 每学年三次检查学校餐饮服务人员的卫生管理情况……


文章最后提到“日本花了一百多年时间,成功推出和实施了‘给食’和‘食育’”,而在对学校的规定之外,对产业其他环节、其他企业的约束,对整体的食品安全管理更是比中国成熟得多。这是一句“校长应该陪餐”就能学到的东西吗?这就好像别人吃了十个馒头饱了,你恍然大悟,说“我要吃那第十个馒头”。


至于为什么有关部门要管那么多?学生餐就跟医药一样,影响比较广泛的民生,且环节较多,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事无巨细地覆盖。比如,从食材到上桌,从田地到学校,农民出问题,农贸市场出问题,运输出问题,仓储出问题,加工出问题,加热出问题,学校分发出问题,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而统括这些问题并非企业擅长的。


这时候有政府加以干涉,就比较容易明确标准,让整个生产、运输链条拧成一股绳,最终实现学生食品健康、安全的共同目的。而整个链条里,学校只占最末端一环,校长日常更是俗务缠身,都把锅推给学校、老师,他们又能控制多少、改变多少?


去年花总爆出五星酒店卫生问题时,一些别有用心者开始借机推广随身摄像机,建议“强制酒店清洁工佩戴”。这同样是极度无耻的甩锅思路。当时早有酒店从业者指出,部分酒店清洁工粗暴行事,本质上只有两个原因:一是钱没给够;二是招的人不够多——其实还是钱没给够。


酒店清洁工普遍存在过度劳累问题,且在部分黑心酒店,一些清洁工要面临“按标准清洁客房至少需要30分钟”和“每人每天必须清理数十间客房否则干不完活”的双重规定堵截,最后结果也只能是糊弄了事。


企业投入不够便剥削底层员工,你给他装个摄像机他就能又快又好了么?这种天打雷劈的建议真不知道是怎样熟练的剥削阶级提出的。部分有识之士提出校长、老师陪餐就能万事俱备时,要不要找一些百务缠身的基层教育工作者过来,看他们打不打你?


一个更好的例子是去年爆发的疫苗问题。当时就有许多医药专家指出,出问题的绝对不是一家企业,如果最后只让企业背锅,这条新闻就等于没爆过。疫苗与学生餐某种程度上类似,有个笑话叫做“网购疫苗自己打”:现在的家长当然都知道网购的疫苗到手毫无意义,因为比起疫苗的生产环节,其仓储、运输乃至接种过程都容不得马虎;一旦冷链出问题,接种操作出问题,再好的疫苗企业的产品,也会变成废品。


这同样是“单一企业并不擅长解决”的问题,而且同样涉及比较广泛的民生。事实上,在部分发达国家比如加拿大,疫苗企业除了生产什么也不用、不该且不能负责,从采购开始,包括运输、接种等一系列工作,如果出了事儿背责任的都是各级政府,因此疫苗问题没有公务员敢懈怠。


当然,学生餐和疫苗有一点不同,在于选择比较多,且虽然企业难以做到尽善尽美,但用户自己解决却不算太难。其实可以想象,如果教委甩锅给学校,学校再甩锅无非就是给家长了——不提供学生餐就是最安全的学生餐。


但这样却违背了设立学生餐的初衷——中国不比美、日,大多数家庭不仅经济能力有限,父母的时间精力更有限。日式家庭主妇的精美便当绝非大多数中国家庭可以负担,而学校附近的就餐环境乃至小卖部也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健康、安全两方面的需求。


因此中国学生餐本来的目的是很明确的:达到最低、最基本的标准,也就是满足最广大普通职工家庭的需求。至于有能力或者有态度的家庭如何解决,并不必强制规定。一方面少做乱七八糟的约束、别管太宽,一方面管好最基础的学生餐饮、守好食品安全底线,才是有关部门该做的事情。在这方面不得不提,饱受质疑和嘲笑的中式“土”校服,反而做得比较到位。


但目前看来,不但底线守不住,管得也未免太宽了些。比如还是北京二月的那个通知,其中比“一句话陪餐”更可笑的是“中小学、幼儿园的食堂原则上不得制售冷食类、生食类、裱花糕点以及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这样的规定。如果按照这个规定执行,欧美的学生餐显然都不合格了。


一些容易产生过敏的果仁类食品限制下也就罢了,冷食也要限制难道不是因噎废食?没本事落实食品安全索性不让吃,干脆不要提供学生餐最安全,这不是懒政是什么?


形式主义可以休矣!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赞赏文章的用户2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