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我,别关注我微博好吗?
2019-04-23 21:21

答应我,别关注我微博好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S-Tech(ID:S-Tech1014),作者:罗锦霖,编辑:大奎,头图来自:东方IC


当代年轻人,谁没有几个身份呢?


不要误会,S君说的不是警匪电影里的双重身份或者是多重人格,而是说的我们在社交网络的多重“社交身份”


在纷繁复杂的9102年,我们需要微信来维持亲朋好友的日常联络;需要微博来围观爱豆的动态;需要豆瓣来填补精神世界的空虚;需要知乎来欣赏别人刚编好的故事学习新知······我们乐此不疲地活跃在多个平台,在不同的平台汲取信息并且发表观点。


一位哲人曾言,“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也反过来影响了我们”。当我们积极地使用社交媒体时,社交媒体也在影响着我们,我们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展现着自己的多个侧面,这些不同的侧面构建了我们不同的社交身份。


一、逃离微信,做有棱角的自己


“我真的不想看微信,所有人都在微信上找我跟我聊工作”


当我们在刷手机的时候,我们就戴上了代表社交身份的面具。英国学者约翰·马克提到,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多个面具,面具的存在就是为了固化自己的身份,同时设立规则,写好属于自己面具的剧本。佩戴面具之后,我们不是在展现自己真实的性格特征,而是在演绎自己写好的剧本。处于减肥期的人可能会在享受完饕餮盛宴之后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健身房自拍十分钟,然后图片配文发送到朋友圈——“大汗淋漓,明天又是元气满满的自己!”上进的青年在爆肝加班超标完成KPI之后可能会在朋友圈转发李诞的“人间不值得”,表明自己佛系青年的身份。每个人都在拿着自己编好的剧本,在认真地做好一个“演员”。


面具作为角色的脸谱符号,代表着每个人对于不同身份的设定,这种设定透露出我们对于不同角色的期待(于越,2018)。在不同社交软件上的面具展现出了我们对于不同社交世界的期待。微信社交世界中我们期待自己是一个“上进的员工”、一个“孝顺的儿子/女儿”、一个“健康饮食的瘦子”


从主观来说,面具代表着自己理想中的完美形象,像剧本中的男一号,高挑多金还有才从;客观层面来说,每一个社会人的面具又受到自己所处社会或者圈层的道德规范以及规则的影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该元气满满,积极向上”的面具来自客观年龄层;“全力以赴工作,不留余力加班”的面具来自于老板的期待,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打磨出了一个个面具。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真是你说的这样,每个人岂不是都有人格分裂?其实正是社会和自身的多种“面具”的综合,构成了我们的“身份”。我们通过挑选、学习、演绎不同的剧本,在剧本中自我认知与自我探索,形成一个相较稳定的个体身份(于越,2018)。当面具身份和真实身份冲突或者面具转换不熟练时,便会产生茫然无助感,质疑自己的真实身份。在面具中转换自如,安之若素是每一个社会人必须掌握的本领,也是塑造个体身份中最难的部分。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现在不少年轻人已经能够脱离温饱焦虑,去攀登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塔尖,实现自我价值,但现实生活的烦恼和无奈比以往更多,处理的人际关系也比过去更复杂。其实面具并不可怕,它只是一个工具。微信上的自己往往是光鲜亮丽而又积极向上的,因为微信衍生出的社交身份是自己的社交名片,名片经不起折损和玷污。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情绪出口,来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不满和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真实情感,所以我们会需要地下社交身份,短暂地逃离真实身份,做一个匿名的人。


二、地下社交身份,还原真实的自己


- “在微信中的我总是积极阳光,岁月静好;而微博中的我爱憎分明,言辞也会更犀利一些,那才更像真实自己。”


- “SOUL可以让我跟网友道出自己的苦水。”


S君采访的不少人都表示自己不敢在微信中表达负面情绪或者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言论,担心自己的言论会影响现实中自己的形象,但是在微博上更加敢于表现真实的自己,同时更愿意将负面情绪像日记一样记录在微博上。


当真实身份交给了微信,微信注定无法满足人们所有社交需求。微博的“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模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空间让使用者能够摆脱真实身份带来的焦虑。微博是一个每天产生海量信息的开放式社交平台,在微博这个巨大的社交网络中,大多数流量以及关注流向了各行业意见领袖和营销号,个人发布的信息很难获得大量关注,这样的特性也使得个人愿意将微博视为自己的“隐私空间”发布和个人情绪相关的内容,或者直接的表达自己的犀利观点。但是微博的“隐私空间”是一个伪命题,微博内容都是可以通过精确搜索调取的,海量信息是“隐私空间”最有效的面纱。


除了需要“隐私空间”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匿名社交的需求还延续到了交友领域。在情感交友领域,匿名社交软件SOUL异军突起,获得了不俗的成绩,作为匿名交友软件,SOUL依靠初、中、高三套不同深度的测试题将用户进行情绪分数定位,得到不同的情绪价值,然后自由选择聊天状态。通过测试题确定价值定位,匿名身份保证交流者卸下心防,通过匹配机制促成真实交流。在匿名社交中,窥探隐私的心理(李星灿,2016)和真实交流带来的归属感也得到了满足


匿名社交可以提供记录生活的日记本,也可以提供背靠背的交流平台,在这些匿名社交身份下藏着光鲜外表下的真实社交身份,这种身份或许一点都不光彩照人,但是它或许更加贴近每一个人的现实


三、一个身份看清一个世界


- “喜欢的美妆博主和漫画家都在ins(指图片社交软件Instagram),我会上ins看他们的动态”


- “在豆瓣上,我是一个严格的影评人,看电影打分刷影评一条龙,也在豆瓣上认识了电影品味相似的豆友,时不时也聊两句”


互联网兴起、媒介形态革新、智能终端崛起;这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熟悉故事不用S君再过多赘述。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基于不同场景的软件大放异彩,发挥着自己的独特的魅力。现代人也已经脱离了一辈子生活在一个田园社交圈的生活,辗转于陌生的城市社交圈之间。但是不同于田园社交圈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城市社交圈的基调是相对冷漠而淡泊的,在城市社交圈中很难通过线下交流找到归属感。人类作为世界上数量最庞大的社会性动物,会主动地通过其他方式找到自己的归属,社交软件提供了重要的渠道


无论多小众的爱好几乎都可以在社交软件上找到同好。当置身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平台时,我们可以了解到本领域的佼佼者;在线上和兴趣圈的朋友们交流经验,了解兴趣圈的真正样貌,甚至还可以和线上兴趣圈的网友成为现实的朋友。在二次元俱乐部和网友一起追周更的新番;在汽车论坛和车友们相约参加同城的车展等等。社交软件即时为人们无处安放的归属感提供一个家园。人们通过兴趣圈构建的社交身份,可以将自己和一个原本和现实生活关联甚少的世界连接起来,这种社交身份提供了人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来了解多元化的世界


如果我们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感兴趣领域的专家。常年居家的小王可能是豆瓣上的专业影评人,日常和网友交流电影;周游各国的Elle可能是马蜂窝的首席体验官,回答全球驴友的各种疑问;这些故事都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而几个月前火遍大街小巷的“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摘自百度百科)正是多样化生活方式的一种生动体现。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社交身份看清楚一个世界,还可以通过交流与付出汗水,让自己能够通过兴趣爱好营生,甚至走向人生巅峰。


四、总结


拥有多个社交身份,活跃在多个社交平台已经是当代年轻人的常态,未来的社交身份可能还会更多。不同的社交身份虽然可以提供情绪的出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一样的世界,但也容易让人感到分裂与迷失,在多身份切换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自己的真实目的和使用身份的动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最有效地利用多元的社交身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