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人小国,凭什么做到教育世界第一?(下)
2019-05-15 11:01

500万人小国,凭什么做到教育世界第一?(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Q逗你玩(ID: douniwan2010),头图来自:东方IC


接着上篇的芬兰教育揭秘,小Q来把教育角色的另一面进行剖析:



学生


生在这个国家的学生,小Q猜想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了!


没有做不完的作业;没有上不完的补习班;没有学不完的特长;没有在教室门口罚站的羞耻;没有考试排名的刺激;没有考砸了的焦虑;没有拿着试卷找父母签字的颤抖;没有看着老师眼色的胆怯;没有被老师的粉笔砸中脑门儿的痛楚......


(以上记忆,别问小Q是怎么知道的)


然而,他们的PISA评测成绩却连续多次蝉联冠军,多么神奇的反差!



到底学生是怎么如此幸福而高效地学习的呢?


听芬兰校长介绍,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都是和动手相关的,这就是他们创造力的发源地之一。而创造力是最难培养的学习能力。


看看他们是怎么实践的:


从小学一年级就确保每周有2小时的劳技课,这可不是我们想象的手工课,而是学习车铣刨磨钳各种实战性“手艺”,和我们职高技校的课程有一拼。而且不管男生女生,都要学习缝纫。女生学习缝纫也就算了,男生也要学,真的很奇葩。难道芬兰还停留在工业革命前的纺织工人稀缺时代吗?





这些课程作品不管是毛绒帽子和袜子,还是机械的小物件,都是他们的艺术品,更是他们未来发挥创造力的启蒙。可以想象,诺基亚、通力电梯这些工业产品的灵感很多都来自小时候的机械训练,《愤怒的小鸟》《皇室战争》的设计美感都来自小时候的细节拿捏。


这些看似专业的技工装备,在小学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就被小学生们娴熟地操作,看下图的很多工具,小Q都没见过,就更别提上手操作了。要是换成中国家长,早就跳起来了,怎么可能让小学生碰这么危险的工具?要是出了问题,学校可就摊上大事了,芬兰的老师和校长怎么能这么大胆?


芬兰校长轻描淡写地说:


“我们当然害怕,但是害怕不能阻止我们让孩子们认知世界,我们要相信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只要老师指导到位,孩子们是比我们想象中自律的,而且这些课程是非常锻炼孩子们的专注力和协调力的,会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这也是芬兰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


前方高能预警,准备接住你的下巴,看看人家的孩子是怎么上小学的,再强调一下重点,这是芬兰所有小学生的必修课:









看到他们的童年,小Q也想起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去少年宫学无线电的经历。那时候拿着烙铁去焊接电路板,闻着烫化的铁水味,虽然呛鼻子,但闻起来特别high,臭味满屋。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攒出一个可以发出杂音的收音机,屁颠屁颠地跑去学校炫耀了一个星期。这可能就是小Q后来对IT感兴趣的原因。



可惜,上了五年级后,繁重的课业压迫之下,电工课只能被迫放弃了。


哎,要是当时坚持了下来,可能小Q就不会选择文科,或许会更早地和产品技术有亲密接触。没准就会像同龄人李想一样,高中就做了网站,赚到了钱,辍了学,最后把自己创立的汽车之家带到美国上市。


小Q在回顾自己的小学、中学同学,当年的学霸们基本上都已经大学后出国深造,最终无一例外地定居在国外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接受国内的教育了。


这是我们期望的教育成果么?


最近朋友圈疯传一个段子,80后家长面对10后学生的鲜活写照:



看完这个段子,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成了段子里的主人公?



我们可能选择不了教育体制,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这样的体制,如何迎接这样的挑战。来看看芬兰的家长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



家长


老师走心,学生用心,家长就能放心。


芬兰家长扮演的角色不像国内那么“全方位”,不用一早起来就催着孩子穿衣吃饭,甚至为了赶时间还要亲自上阵喂吃帮穿;不用放学后盯着孩子写作业;不用周末带着孩子奔跑在一个又一个课外班的路上;更不用悲剧地蜷缩在教室后面帮孩子做笔记;也不用在家校群里对老师阿谀奉承;不用预防老师偏心眼而为老师准备“求关照的礼物”......


听芬兰校长介绍下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两件事:带孩子亲近大自然、贡献自己的能量来辅助孩子的学习项目。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这项任务,听起来国内家长也做得不错,相比之下,芬兰家长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心大!



芬兰是滑雪胜地,所有人都会滑雪,滑雪也从娃娃抓起。小Q在滑雪场看到大批家长带着孩子们来滑雪,最小的孩子看起来也就3岁,而且场地没有教练和雪道工作人员,保护孩子安全的任务都落在父母身上。


但小Q观察了几位带着3岁小孩的父母,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滑之前不断地语言指导,开始滑的时候跟随,然后自己停下来,眼看着孩子自己一点点滑下去。于是孩子就开始尖叫,慌乱挣扎,最后狼狈倒下,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不慌不忙地滑过去,扶起来。


有的孩子甚至会吓哭,但父母还是以语言指导为主,让孩子独立找感觉,而不是上手去纠正他们的姿势。这个举动让小Q想起了一本书里提到的案例:


在网球教练不够的情况下让滑雪教练去顶替,最后滑雪教练教出来的学员网球打得比网球教练教的学生还要好。由于滑雪教练不会打网球,就不会对网球学员评价和指出具体问题,而是让学员自己评估,问“你觉得打得怎么样?”学员说:“好像跳得高度不够。”教练:“那好,你再打一个自己调整一下。”但如果让网球的教练来看,他就会立马给出专业的建议,手应该怎样,胳膊应该怎样,学员的责任一下就转移到教练身上了。当学员缺少主动性的时候,是很难学好的。滑雪教练教的过程中,重要的因素就是增加学员的觉察力和建立学员的责任感,相应的动力和自信也随之而来。


大一点的孩子玩得就更疯狂一些,坐着类似冲浪板的滑雪板从高坡上滑下去,家长还会顺势助推加速一把,孩子们的尖叫声和家长们的欢笑声环绕在雪场森林中。


这就是他们的粗放式放养,尽可能地让孩子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哪怕是狼狈地摔倒,也要摔得投入,摔得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小Q也体验了一下滑雪板,一位高大威猛的家长主动上前帮我助推。由于用力过猛,下滑速度极快,我没控制好平衡,用手一刹车,结果滑雪板来了一个高速180度大旋转,我一头扎进雪堆里,狼狈不堪。随后山坡上传来此起彼伏的笑声。要不是看在中芬友好年的份上,我也想把他推下去爽一下。



芬兰家长们还会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充分让孩子们体会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的脆弱性。


滑雪后,小Q参加的雪地烧烤爬梯,本以为会有大鱼大肉、香槟美酒,结果到了现场傻眼了,只有烤棉花糖、烤肉肠和烤面包。老外对美食的追求也太弱了吧?


看看当时简朴的烧烤场面,怎么和我们国人理解的“烧烤”那么不一样!




失望地啃着肉肠和面包的同时,大家听着芬兰校长的解释:“要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获取食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在野外更是物资匮乏,所以要珍惜大自然赐予的资源。在夏天,芬兰家长会带着孩子们去森林里采摘野果蘑菇,让孩子们知道餐桌上的每一种食物都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又是多么麻烦地从土地里搬到餐桌上。”


小Q作为城里长大的奶爸,当孩子问我“莲藕为什么那么多孔,是长在树上的还是地里的”,我一脸茫然,只能迅速地打开百度去寻找答案。


我们这一代80后所带出来的孩子,可谓是走近了科技,远离了自然。


这让我想起了前两天凯叔在朋友圈发的一张图: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热爱自然,孩子也会热爱自然;父母宅在家里刷抖音,孩子也会抢着一起刷。


关于这张图片背后的现象,罗胖在知识发布会上开玩笑地解读:为什么老外在地铁里都看书,因为他们国家的地铁没有4G信号!


在全场的笑声背后,小Q却听到了一声叹息:


或许就是因为我们有了快速迭代的科技加速器,让我们实现了科技普惠的弯道超车。但又是因为科技的强大冲击力和粘着力,让我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那方寸光影的漩涡里,无法自拔,从而让我们忽略了去探索很多事物的纯朴本真,又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原始的感动。


探索自然的美好或许只能成为我们儿时的记忆,无法传承给我们的孩子。


小Q回想起小时候去河北老家的白洋淀,住上一个暑假,每天逮蛐蛐儿、烤蚂蚱,把他们放进酒瓶,和小朋友们比拼谁逮得多,谁逮的大。疯跑在果园里,踩着遍地的烂桃子,还纳闷为什么桃子都掉地上却不摘回家吃?荡漾在芦苇旁,看着渔民自己不捞鱼,非要船上的大鸟去捞鱼,这是什么套路?拿块糖丢在村里路边,然后拿着老人的老花镜当放大镜,把寻味而来的一群蚂蚁烤熟,又不解他们为啥不怕热,甚至死,还要凑过来?



这些看起来无聊的记忆,小Q觉得对自己的成长没什么影响,但是增加了一些对大自然的好奇,或许这就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必经之路,由外部的刺激引发人类的好奇心,再去寻找答案。


而如今的孩子们只要手拿手机,就可以足不出户,尽阅天下事,看似高效,实则搞笑。


我们的世界就只能停留在平面的屏幕里了吗?


你看到了世界,但又感受不到世界。


多年以后,当我们的这代低头族孩子长大,会不会像方军老师发出的感慨一样:


芬兰家长除了带孩子接近大自然之外,另一项任务就是贡献自己的能量来辅助孩子的学习项目。


这个任务听起来很容易被我们的家长曲解为学校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家长,打着辅助孩子的旗号,让家长动用自己的社会资源,来完成学校的目标。


小Q当时听到这位慈祥的小学校长介绍组织国际滑雪赛事的时候,就是这样理解的。学校人力不足,孩子又太小,只能做一些督导员和接待的工作,体力活只能甩给悲催的家长们了。



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


学校校长和老师邀请学生家长们来探讨组织赛事的流程中,哪些孩子擅长哪些环节,如何设计孩子们对赛事的分工和排练,哪些家长具备哪些能力或资源来让赛事举办得更顺利。家长们的参与是为了让孩子们发挥得更好、锻炼得更多,同时也给孩子们展现父母们对社会活动的热情。


他们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而努力!让孩子更有社会责任心,更懂得协作,更知道如何去帮助别人。


这和国内有些高大上的学校所展现出来的家校关系完全不同。还记得前段时间班级群中的家长低调竞选么?明显是把我们成人社会上那些套路,直接搬到了本应纯洁的校园里。


面对这样的现状,真是一声叹息,一筹莫展!



无独有偶,这两天又有一个爸爸用直升机来刷屏了。


小Q相信这位爸爸的初心是好的,为了给自己的孩子长脸,同时还可以给其他孩子开眼界,感受高科技的机会。


只不过这些照片在微信群里传播的时候,就有人八卦出来这位爸爸的显赫背景,由此给其他家长带来负面阴影。家长们感觉这加剧了社会攀比之风渗入校园的态势。



看到了别人家的爸爸,回想起了自己家的妈妈:


小Q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得知我妈是医生,经常给我写字条带回家。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字条是:乌鸡白凤。当时同桌的学霸看到字条后大笑道:“老师的意思是,你妈拿来了这药,你就可以从乌鸡变成白凤了。”


很快,她的话就应验了。感觉药是被我吃了一样。


之前经常被罚站的捣蛋鬼,有了药的疏通之后,我的数学就一直特别对得起我妈的药,老给力了。药效一直猛到拿到保送名额。


这就是90年代的中国家长为孩子所做的事。非常感谢我妈能有这样一个被老师需要的职业,不然就只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比拼谁家送的挂历好看了。


另外,这位同桌后来从北大毕业,去了美国当化学博士,好像也去研究药了。


这些年过去了,好像风气还是那样?前两天听说朋友的孩子在顺义国际学校,给老师送礼都演化成比拼的新赛场了。Gucci Gucci Prada......你要是捧个Coach,都不好意思和老师打招呼。


远离一下国内的浮躁喧嚣,对比一下芬兰家长给学校送的是什么礼物:



这是芬兰一位设计师送给学校的可以粘在墙上的椅子,既节省了空间,又凸显了创意设计,让学校充满美感,又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设计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这才是文化自信的方向,这才是带给孩子有价值的传递啊。


小Q回想起中学时代,同桌的爸爸是一位军官,获得过无数奖章,经历过很多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学校邀请他来到学校做演讲。好多男孩子听了后,都和父母说要去当兵(父母当时估计要哭昏在厕所了)。好多女孩子都投射出敬仰的目光,这位同桌更是因此而获得极大的自豪感,像爸爸一样一丝不苟,坚韧自强,最终考上北大。


当时其中一个小迷妹,在听了这位爸爸的演讲后也受到鼓舞,立志为国家献身,同样考上了北大,最后毕业后成了一名外交官。她后来也成了我同桌的孩子的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父母就是每个孩子最好的榜样。


每次看到我这位同桌在朋友圈里像爸爸一样勇于挑战自己的时候,都非常敬佩,甚至羡慕他有一位值得尊敬的爸爸。我可以想象得到,他在参加铁人三项即将到达极限的时候,是他的爸爸在天堂上给予他坚持下去的力量。这份力量是可以传承的,他已经带着他的儿子开始刻苦地体育锻炼,他在用行动来传递坚韧的家族精神。


前两天和母婴IP小小包麻麻的创始人讨教亲子教育(一位有两个儿子的爸爸,大家可以脑补一下他那苦中带笑的音容笑貌),他提到了一个中国式家长的分水岭:


在孩子没上学的时候,家长的素质会比没有孩子之前高一些。在小区或楼道见到邻居,会主动引导孩子打招呼,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家长会和孩子和谐相处,欢声笑语总有时,全家都沉浸在童话世界。


但是,一旦孩子上了小学,不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说中文的还是说英文的,家长的素质就会恢复到没有孩子时的状态或者是更差的状态。这是因为学校把孩子和家长都带入了一个人类社会的黑暗森林。


成人社会的攀比、嫉妒、勾心斗角、阿谀奉承、拉帮结派等等,正加速蔓延到校园里。学校的硬竞争愈演愈烈,拼排名、拼个人奖项、拼给学校带来的荣誉;软竞争也在暗流涌动:拼着装学具、拼才艺、拼家长给学校带来的贡献。


每个家长都要困在围城里12年,城里的人想出去,去透透气,城外的人想进去,却连资格都没有。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