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 30 年,今天你成功了吗?
2019-07-23 10:11

成功学 30 年,今天你成功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单读(ID:dandureading),作者:沈律君,编辑:是鸭,头图来自:东方IC


从 90 年代开始在国内发展壮大的成功学,作为一种美国舶来品,三十年里,它扎根发芽,枯萎再生,不时摇身一变,更换自己的面孔。昔日的“精神导师”可能已经成了跳梁小丑,但成功学换一个名字,依然活得很好。当上一代年轻人老去的时候,它正在吸引新的年轻人投入它的怀抱。


无论是一大步,还是一小步,都是陷入成功的脚步 


小学时,家人送我的一个相当高级的本子,扉页上用篆书提字,内容却和书法本身非常违和:“无论是一大步,还是一小步,都是迈向成功的脚步。”好多年里,我都相信它是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口中的金句。


那个年纪的我,大概随口就能说出几部家中书柜里的经典成功学著作。与我的一知半解相对,是父辈们的深信不疑。成功学被施展于对我的教育,像“不断挑战、超越自己”之类的话,是我童年的基本教导。在成功学这个词彻底黑化之前,谁也没觉得这些东西不对。


1969 年 7 月 20 日,阿波罗 11 号首次成功登月


九十年代,父母所在的三线工厂效益很糟,在一位亲戚的带动下,大家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先后“下海”来到广东。在广州,他们在保险公司的早会上,在专员和主管的言传身教里遭遇了成功学。


对于从事销售的人来说,成功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它甚至“成功”演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告诉所有笃信的人——总有一个简单有效、人人都能做到的方法可以短期致富。这种想法扎根在他们的认知中,改造了他们的世界观,定义了他们的人生。在父辈那一代人的身上,早期成功学的基本逻辑甚至在二十年后依然发挥着力量。


因此非常自然的事情是,父辈的经历和成功学故事这两者之间发生了重合。但这样说就好像它已经是一个过去的事情,是属于上一代人的羁绊,只要盖棺定论就够了。今天这三个字已经被钉到了耻辱柱上,人人喊打。信它的人,不是 low 就是傻。但事实是,在我们彻底改变对“成功”的认识之前,成功学永远不会被我们推翻。


 及时反思,永不言败,你就能成功 


1922 年,美国密苏里州的青年演讲天才、刚刚年满 30 岁的戴尔按照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的名字改了自己的姓,这让美国在资本大亨之外多了一个精于写畅销书的卡耐基。


1936 年,卡耐基写出了那本著名的《如何赢得朋友与影响他人》,在此后五十年里,这本书以 31 种语言畅销 500 万册,从美国到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内向、不善交际却渴望获得事业成就与人生幸福的人。最近美剧《少年谢尔顿》里面,编剧还让小谢耳朵拿着这本书大加嘲讽,可见美国人民对此书印象之深。


80 年代,卡耐基的作品被总结成一整套“科学方法”引入台湾,辗转进入大陆。但卡耐基绝对想不到,他最著名的作品在国内会被翻译成《人性的弱点》,绝大部分没有版权,而且内容上非常混乱。


查看《人性的弱点》早期版本可以发现,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如何赢得朋友与影响他人》中的内容,余下内容则杂糅了卡耐基其他作品,中间还夹杂着几个“假卡耐基”的杜撰故事。它们和原著内容打碎拼凑在一起,就变成了在国内销量最好,最广为人知的一版“卡耐基”。它的影响力和名声是如此之大,以至于 2000 年以后出版的真实原著,都仍被冠以《人性的弱点》这一书名。


《人性的弱点》


然而在八十年代,读书的主力——以严肃态度面对生活的文学青年和知识分子没有人瞧得上《人性的弱点》,觉得那不过是没文化的人看的励志书。那时,它还不是成功学的著作,卡耐基也不是“世界成功学之父”。


他少年时期受到美国乡村成人教育“湖区运动”的影响,之后成为讲师。湖区运动综合了美国新教传统里的牧师布道和公共教育的内容,构成了一套用布道式的循循善诱给予人实际激励与帮助的方法。卡耐基结合自己的销售职业经历,意外发现自己的讲授可以极大激发学员自信,由此创造了新型的自助(self-help)书籍。


事实上,对卡耐基以成功学身份进行再造其实是他后辈们的“歪楼”。拿破仑·希尔(《人人都能成功》作者)和奥格·曼狄诺(《最伟大的推销员》作者)就是此中代表。


他们利用了“自助”的概念,把它和美国式的成功嫁接起来,在书中开始讲起白手起家的“美国梦”,大肆解读其中的个人奋斗经验。这就把卡耐基书中对帮助人们工作生活的初衷、偏重心理学自我改善提升的方法,改造成了对人们追求富有和名声的激励。


翻阅这类“自助书籍”,你会发现《如何赢得朋友与影响他人》的成功让后来人摸出了一条“成功学畅销书”的套路。书中几乎全是各种冠以“超有启发”的小故事。故事里会频繁谈到宗教、品性、商业,讲述的无一不是人们清教徒式的奋斗,背后则是马克思·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积极乐观的企业家们被赋予了正义和高尚的价值。


而林肯、华盛顿、乔丹这样的“非商人”竟也被扣上了“努力奋斗、功成名就”的帽子,成为成功学经久不衰的案例。其中的逻辑很简单:你只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及时反思,永不言败,你就能成功。


这近乎一句废话,但随着时间进入九十年代,这样的意识形态成功召唤了彼时南下的“吃螃蟹”者。在九十年代市场体制主导和经济开放作用下,大批“外来人员”涌入南方的的广东和深圳。大家心心念念的两个字是“挣钱”。而对于那些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没有人脉的初来者,最有可能实现“挣钱”目标,就是像《当幸福来敲门》里演的那样,走进销售行业。


美国说唱歌手 Eminem 在读卡耐基


在这里,地摊上的“卡耐基们”和渴望“空手套白狼”的奔忙者们不谋而合。而“卡耐基们”也终于被打上了成功学的标签。当时的“广东人保”,成为国内第一家引入台湾讲师的保险分公司。讲师们带来了台湾的“新意思”,不光是“卡耐基”,还有《人人都能成功》以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并成为了那个时代炙手可热的成功学红宝书。此外还有各种名人传,松下幸之助、洛克菲勒、比尔·盖茨……只要是“成功学”里面有的例子,每个人都能公平地分到 N 本自传。它们好像是“卡耐基式”励志故事的放大版,继续营造着一个又一个美国梦、日本梦的神话。


随之而来的,是“成功”的概念开始在中文语境里面发生变化。成功变成了那些更直白词语的代名词,开始有一个摆脱传统汉语语义而更为单一的意思,并和金钱有直接关系。这个关系直到今天一直没有根本改变。


成功学的春天到来了。在珠三角各地,保险推销员和刚刚兴起的安利直销人员们人手一本“成功学”,开始朝着他们心中的目标进发。他们陌生拜访,成为本地人口中“最憎销士”。他们喊着“头可断,头发不能乱,血可流,皮鞋不能不打油”,默念着“倒霉,越倒在家里越发霉,走运,越走在路上越有运”,终日奔走在居民楼、CBD 公司与城中村群租房之间。当汗水湿透他们白衬衫的时候,他们自我暗示:我的心里有两个我,强大的我今天要战胜渺小的我,我要保持乐观,不能消极。无论经受多少挫败也要依然坚持……


我的父辈那一代,走出工厂来到广州的有十几人,有一半在随后一两年里重新坐上火车回到老家,少数几个人成了销售明星,留在南方安家。还有一些人,他们没法再坚持,也换过无数的行业,在种种因为没有专业技能而导致的失败里抱着成功的信念,终于在城市中销声匿迹。


当失败的年轻人坐着硬座回家的时候,新一批年轻人继续到来,接受新式成功学的洗礼。


 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


时间到了 2000 年前后,事情发生了变化。地摊上的成功学书籍华洋混杂,大量民间仿造作品诞生,光是卡耐基就衍生出几十种。很多书只要安上一个外国人名,封面放上完全虚构的美国 xx 推荐,就被冠以“世界十大畅销书”。虽然像《谁动了我的奶酪》《把信送给加西亚》《心灵鸡汤》这种不再明显地打着“成功”旗号的书依然畅销,但与书籍市场饱和相对的,是新一代渴望成功的人更少的耐心。


就像“自助”在美国变成经济产业一样,敏锐的人抓住商机:与其让人们看书自助,不如直接售卖更能速成的成功学课程。


成功学的“古典时代”结束了。2000 年,一个叫陈安之的福建人来到内地开始授课。他自称从小去往美国,做个十几种工作,推销过各种商品,在 27 岁就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亿万富翁。没有人考证过这些经历的真实性,但可以确定的是,九十年代他在台湾授课受挫,于是回到内地。他表示,“要帮助最多的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让中国成为 21 世纪第一强国”。


随后的两年,他先后出版了《卖产品不如卖自己》《21 世纪超级成功学》,但更有名的是他课程的盗版录音和录像,依靠微型录音机的偷录和传播,他的课程几乎一夜间成为成功学爱好者手中的“新神器”。


在陈安之最风靡的那几年里,有一次在已经从销售转型培训讲师的亲戚家,我“有幸”目睹了珍贵的十数盘小磁带,上面手写着陈安之各类课程,每一盘磁带的声音都好像是从岩石深处发出,想来是翻录过无数遍的结果。


网络上陈安之的宣传图


十余年后,陈安之那句最著名的话:“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被编排在《熊出没》的大电影中,由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光头强喊出来,成为对“亚洲第一成功学讲师”最辛辣的讽刺。但当时,在由“陈安之们”营造的课程氛围和语境里,这句话是至理名言。


收取巨额费用的“陈式”成功学进行的是封闭式培训,课上总结的若干条成功法则,实则与图书时代的成功故事如出一辙,更多的只是把美国名人事迹换到中国名人——讲师自己身上。陈式课程真正的“力量”在于,它使用夸张的方式制造出了一种类似集体催眠的现场效果,让听众陷入盲目狂热。


在这一类的课程中,讲师每说一句话,都会在结尾加上:“大家认同吗?”、“是还是不是?”、“say yes!”而学员则必须大声回答:是、认同、yes。每一场培训必然包括在“动次打次”里整齐划一、肢体动作强烈的舞蹈,以及“我要成功”一类口号的重复呐喊。


这种模式很快被广为模仿,施用于各种学习培训课程中。在 21 世纪的头些年,一系列励志大师、营销大师迅速出现,领航国际金学建、思八达刘一秒、超越极限梁凯恩……成功学培训从个人扩展到企业,从团队凝聚力培训到企业执行力培训,培训行业几乎形成了一个“陈式”学派。


有趣的是,这一次,它的来源依然是美国,而并非是陈安之的原创。包括陈安之在内的众多“大师们”都自称得到美国激励演讲者、堪称九十年代卡耐基的安东尼·罗宾亲身教导,因而深受鼓舞,改变一生。


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很可能是创造了《疯狂英语》的李阳。在一张合影中,李阳和陈安之分列安东尼·罗宾两侧,俨然激励大师在中国的亲传弟子。在得到“真传”之后,李阳明确:“我李阳英语的根基就是个成功立志学”,甚至直接用《我疯狂,我成功》作为自传书名。


李阳教授疯狂英语


05 年之后,李阳带着《疯狂英语》开始在全国各地高中巡演。当成功学激励模式与中学生相遇的时候,比陈安之课上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在操场和礼堂中,李阳让学生们大声分享内心的感恩和悔恨,营造听讲人的耻辱感,在声泪俱下的效果中,命令学生下跪、忏悔、发誓。在打破内心防线、毁灭自尊的前提下,他得以趁机植入成功学的暗示。


人生的唯一目的是赚钱,赚钱的唯一目的是帮助别人。这是属于李阳的金句。


问题出现在激情消退回过神来的那一刻。当购买了《疯狂英语》的学生们发现,在瞬间被“打鸡血”之后,他们的英语成绩依然原地踏步的时候,成功学培训的衰落就到来了。除了激励和疯狂,所谓课程实则没有教授任何“干货”。在拿着一本英语书大喊的时候,我们依然需要去了解语法、词根和语言背后的文化逻辑。


另一方面,讲师们为了保证他们的课程不贬值,则进一步把成功法则“私有化”。原来买一本书就“人人都能成功”的高性价比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几万、数十万的高级课程费用以及成功的各种隐秘法典。成功开始变成了“秘密”。


比如所谓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而当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你发出的能量吸引。


这几乎已经等同玄学。九十年代的成功学还保留着自我激励的正面价值,在 2000 年以后,它逐渐沦为一种类同传销的骗术。


 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才能走向成功 


标志性事件发生在 08 年央视的《对话》栏目。节目中,陈安之和尚未“成功”的马云有一次标志性对话。陈安之示意马云要谦虚,马云用“我不知道成功是什么,我是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才走向成功”进行回应。当人们在埋葬成功学的过程中把这段视频挖掘出来时,马云的话被称之为:干净利落的回击。


马云获胜的原因很简答:他比陈安之更成功。相比依靠教授成功学而“低端成功”的陈安之,白手起家的国民商人、创业神话的活样本马云本人自然对新一波渴慕成功的人更有说服力。


随着 08 年之后中国经济起飞,本土商人的奋斗史开始在各大书店里逐渐击败西方榜样们,马云、马化腾、雷军成就了新的故事。众筹、互联网模式、IPO、区块链之类的专业术语,取代了所有无关痛痒的自我激励,变成“成功干货”。


当创业融资上市、实现财务自由成为新的成功定义时,马云们无论如何,都比卡耐基和陈安之更靠谱。这可能才是真正的“21 世纪成功学”。


网上售卖马云演讲视频


旧成功学衰落了。陈安之最近在网络中出现还是因为他涉及区块链传销的边缘业务,以及用“我是陈安之,能帮助你成功”的套路进行的微信营销。其他“大师们”,则继续用更神秘与小众的方式招收信徒,在四五线城市秘密作战,收取越来越少的疯狂粉丝们天价的课程费用。


但成功学的“课程时代”没有就此结束,在对成功学祛魅和定罪之后,我们却在为另一个东西买单——知识付费。只要进入各大音频平台和知识分享类平台就能发现,财富自由、时间管理、情商管理、沟通表达一类的课程永远都高居首页。它们作为知识付费的主流,看上去显然比陈式课程“科学”得多,也有效得多。


就像它们不断细化的门类一样,在形式上,这些付费内容也不断精细化,存在着音频、短视频、讲书各种类型,辅之以分销、赠送、积分一类刺激购买的销售模式。三十年前古老的“人人都能成功”的诺言,在今天的手机 app 上变成了人人都能在预先被细分好的消费领域里面获得成功的当代诺言。


这一诺言被佐以时间紧张和知识焦虑的论调。它提供每天的“生命有效时间倒计时”,强调“别人在跑而你还在原地踏步”,持续生产大量“90 后已经买车买房了,你还在干什么”一类的文章用以渲染气氛,让仍然渴望着成功的人们坠入新兴的陷阱。


相比它的前辈们,知识付费的成功学贩卖着更加轻量和廉价的希望,但它却得以摆脱“成功学”的污名,一跃进入市场洪流,成为消费主义高级、快乐一员。就像卡耐基在九十年代的广东等待着我的父辈们一样,我们是今天等待被捕获的对象。


 在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临之前,谁也不会堕入黑暗 


其实,在知识付费海洋中浸淫的青年和九十年代初从广州站下火车的青年没什么不同。刚刚竣工的摩天大楼和刷屏的“10 万+”文章同样让人焦虑。三十年前的他们,翻开一本卡耐基,穿上西装和皮鞋,拎上公文包,再背一遍上门话术。现在的你戴上耳机,打开 app,页面显示付费成功的那一刻,你获得短暂的自由。


也许不同仅仅在于,卡耐基告诉他们,明天的你会比今天的你更好,更幸福。他可能无数次失败,无数次被拒绝,但还保有抖擞的精神。但现在,你只能在不断消费中、在与旁人比对消费能力而获胜时,产生短暂而可悲的满足感。满足转瞬即逝,你又陷入自由的幻想和如影随形的焦虑中了。不过放心,在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临之前,谁也不会堕入黑暗。


然而说成功的渴望在催逼所有人,这句话其实是不对的,我们得庆幸人类依然拥有自然赋予的遗传基因突变,这让我们每个人都千差万别,有能力去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人人都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与大家都追求乌托邦式的财务自由本质上是一个意思,那就是让人们都朝一个方向发展,去最好的公司,做最挣钱的行业,追寻最有可能的上升渠道。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在超越克服弱点的同时也在消磨着自己的特点。在以成功为名的奔波中,被迫放弃自己全部不被“成功”的括弧所接纳的爱好和特长时,独特的人终究会变成庸常的木桶,补上了最短的那块,但也失去了最长的那块。


最后,他就只是一个木桶而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单读(ID:dandureading),作者:沈律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