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击,欺凌与“男性气质”
2019-08-27 21:35

枪击,欺凌与“男性气质”

头图:埃尔帕索市枪击案发生后,市民们哀悼遇难者


当地时间8月3日、4日,两起无差别枪击事件接连发生于美国德州埃尔帕索市与俄亥俄州代顿市,夺去了31条生命。


作为美国社会最大的顽疾之一,许多人已经无奈地熟悉了新闻中播报此类悲剧的模式。这些报道中自然也包括了许多对解决方案的探讨:控枪法案、持枪者背景审查的完善,在医疗体系中重视对精神疾病的检查与治疗,更加严肃对待“白人至上主义”对公共安全的威胁,等等,但它们往往已是老生常谈却又毫无进展。


与此同时,有些人也在另辟蹊径地寻找枪击案频发的其他成因,比如,在现代美国史上所发生的165起大规模枪击事件中,162起的凶手都是男性,那么某些“男性气质”是否会是一个诱发行凶的因素呢?


《华盛顿邮报》将造成四人及以上死亡的事件统计为大规模枪击案


01


所谓“男性气质(masculinity)”,当然不能顾名思义地理解为“男性个体所具备的一切气质”,而是一个社会的传统价值所赋予男性的期待:要阳刚,要坚强,要爱运动,不可以哭鼻子。换句话说,“男性气质”就是许多小男孩在成长过程中,从长辈、老师甚至同龄人口中常听到的“做个男子汉”的规训。


《华盛顿邮报》的记者Nicki DeMarco在阅读一篇有关无差别枪击案的论文时,发现这些行凶者们绝大多数都是白人男性——全方位的“主流族裔”。这让她对凶案与“男性气质”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


典型的“持枪者形象”


通过对不同性别枪支持有者的采访,她发现男性与女性在看待武器的态度上的确有所不同:对于女性来说,自己的枪仅仅是一种工具,用来保护住宅、打猎射击;而男性持枪者,则往往视它为自己“男性身份”的一部分。在一项对持枪原因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女性持枪者都仅仅选择了“自我保护”一项,而同样仅选此一项的男性则只占极少数。


在美国,男性持枪的可能性是女性的五倍


而枪支的广告与其在流行文化中的形象定位,也印证了这种区别。


许多广告都在通过强壮、阳刚的模特、热血的音乐、图像和特效告诉消费者“拥有一把枪,就能让你更加男人”,甚至直接地以“(我们的枪就是)给你重新颁发的’男人证’”作为广告词;


枪支品牌Bushmaster的广告海报,广告词为十分直接的“Consider your man card reissued”


传统西部片、犯罪片中,熟练的用枪者往往是强壮的男性,手中的枪对他们来说,也远非是一种生存工具,而早已融入了他们的性格、灵魂中。



这种区别是从何而来的呢?


DeMarco分析,这和传统社会、家庭结构中,男人的责任定位有关:不仅是经济来源(breadwinner),更是守护者,因此,对武器的熟悉程度也自然就成了一项衡量男性是否尽到本职工作的指标。


而与此同时,在更深层次上,去养家、去保护家人的定位也让力量、勇敢、坚强以及控制欲成为所谓的“男性品质”,虽然现代社会早就不存在依据性别而划分的分工,但男孩们依然从小被更多地教育着要成为“男子汉”,要坚强,要不能哭、不能软弱,要有掌控一切的野心。


于是,当他们在某些方面未能达到这种期待时,就容易通过枪支或其他形式的蛮横与暴力,来弥补自己的“男子汉气概”。


事实上,在经过对凶手作案背景的研究比较后,这位记者发现,其中的许多人的确都在恋爱、职场等方面面临着突发且严峻的困境。


02


广义上来说,要求男性符合某种气质的要求和期待,在根本上也都源自传统社会两性在分工中的不同。而当这种分工早就成为历史,这种“男性气质文化”也成为了一种给所有人带来伤害的偏见


“性别不平等和刻板印象的存在,男性和女性都是受害者。”上述关于枪击案的思考与研究,再一次回响了这个常识:当一些男性发现自己无法养成环境强加于他们的“气质”时,便会走投无路地成为害人害己的“魔鬼”。在国内一些恶性伤害案件发生后,著名媒体人陈迪老师也曾指出,对行凶者男性身份共性的留意和探讨,并非所谓“挑动性别对立”,而是有理有据、也最有利于发现问题根源的。



另一方面,当所有男孩在长大的过程中都要被迫接受同一种“有个男人样子”的规训时,他们也随之丧失了选择许多性格、价值、生活方式的权利。而不愿或不能被这种规训成功“打造成型”的那一部分,也就往往成为被欺凌与边缘化的对象。


中文互联网的网友们最为熟知的,应该就是台湾“玫瑰少年”叶永志的故事:由于声音纤细、讲话时会翘起“兰花指”、爱与女生玩耍等,身为中学生的他成为了身边同学们长期的欺凌对象,被殴打、甚至被强迫脱下裤子,以致于一度不敢在课间使用洗手间,最终被人发现倒在了洗手间的一片血泊中,虽死因不明,却被大多数人相信与所受到的欺凌有关。


叶永志


其实,“男性气质不足”的男孩子所受到的校园暴力,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针对新加坡年轻人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84%的男性受访者都曾因对方的“女性气质”欺凌过其他男同学:欺凌的形式既有言语攻击,又有侮辱性更强的拳脚相加甚至拉扯内衣。


而受到欺辱的男孩,则因急于展示自己并非周围人口中的“娘炮”,转而用相同方式欺凌他人的可能性增大了四倍。更糟糕的是,这种成见甚至存在于一些教师心中,让他们也对阴柔气质的男孩心生反感,因此有意无意地对这种欺凌熟视无睹甚至推波助澜


而在职场上,展示弱点、待人友善、谦虚、坦言伤感等传统意义上属于女性的特质,也让许多男性因畏惧成见而不敢去表现出来。


这种成见既包括身边人背地里的嘲笑,也有在薪资和晋升机会方面的限制。例如,一项覆盖多个行业的调查显示,具备友善、关怀他人、丰富同理心等气质的男性员工所获得的薪资,会比作风阳刚、强硬的同事低平均18%,并往往被视为不具备担任管理性职位的潜能。


但这些特质显然又是十分重要的:寻求帮助的前提便是让他人看到自身的弱点;向他人讲述自己的伤感和低落才能有效排解它们,避免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管理性职责的承担者自然要促进员工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无疑需要平静、理性、友善以及充足的同理心。


03


但性别方面的陈腐观念,往往是最难以破除的。人们能做的,只有一点点地在教育与文化中做出改变。


比如,有专家建议道,从孩子幼时起,就应避免沾染上任何形式的刻板印象,让孩子从小尝试不同的玩具、衣物、颜色,尤其是传统意义上属于另一性别的。


而这点对男孩来说更加重要。因为喜欢玩具枪、短发和运动对如今的女孩来说已经越来越显得普遍和正常,相对之下坦然地喜欢娃娃、公主故事、爱哭的男孩子却容易依然容易受到嘲笑、欺凌,被视作另类。



而诸如坚强、毅力或善良、共情等有益品德,父母和老师在向男孩与女孩传递时不应因性别而在程度方面有所区分,从而既不使某一性别承受太大压力,又让所有人有权从所有美好的特质中受益。


同样,也有研究致力于如何营造鼓励多远性别气质的职场环境:定期举行围绕性别的多元化训练以提高雇主和管理者的相关意识,作为雇主或管理者应定期审查薪资变动、岗位晋升的决定中是否存在性别气质方面的偏见等。


社会文化层面中的改变也在发生着。就在今年六月,伦敦一项备受关注的法律开始实施,禁止包含性别刻板印象的广告在公共场所中展示,如“男人不会给孩子换尿布,女人不会开车”的俗语,或下图中表现家务分工的海报。



此前,超过七万名伦敦市民曾联合签署一份声明,要求撤下地铁内一个展示“女性减肥的目的是吸引男性”的减肥产品广告。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已经能看到,浸润在这种多元中长大的年轻人在勇敢地挑战着规训。2017年,英国德文郡一所学校的男生,为对学校在酷热天气里“女生可以穿裙子露出双腿,而男生却只允许穿长裤”的规定表示不满,选择集体换上女生的裙子来校上课,最终得到了学校“会对校规积极反思”的保证;



无独有偶,在美国北卡州,一群女生起诉了自己的天主教中学,因为学校的校服规定中以“体现端庄严肃的传统价值”为由要求女生必须穿裙子,并得到了法院“该规定属于性别歧视”的胜诉判决。


在下一代人的心中,性别愈发地不再是决定一个人气质、价值、选择与生活方式的因素。在他们的努力下,整个环境中依性别所划分的边界也不再坚硬,而是越来越多地被跨越和击打,留下道道裂纹。


“只要有一个女人向自身的解放迈进一步,定有一个男人发现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一首发表于1973年的美国诗歌中这样写道。


是的,同样身为陈腐性别文化的受害者,男性本应具备同样充足的理由,去挑战一切为自己设下巨石与枷锁的偏见、不公。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