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已经不拿理想骗自己了”
2019-09-29 16:04

罗振宇:“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已经不拿理想骗自己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ID:eeojjgcw),记者:任晓宁


和大众印象中的“罗胖”相比,罗振宇其实看起来并不算胖。在他的同龄人之中,他体型正常,甚至可以归为身材保持较好的一类。


在接受完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后,罗振宇要准备第二天的60秒微信语音,参与新课程策划会,筹备即将到来的2019-2020《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这家公司每一项与内容有关的事情,罗振宇都得参与。46岁的罗振宇,还在与自己死磕。他相信时间的魅力,不愿有丝毫浪费。


罗振宇是一个风口浪尖上的人,外界关于由他引发的知识服务与知识焦虑话题争议不断。他又是一个受益于时代大潮的人,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考上大学,在电视媒体黄金期成为央视制片人,就连自己创业,也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崛起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好时机。


他的故事,是一个普通家庭出身而又刻苦努力的人,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故事,也是在关键时点把握机会,调转船头更进一步的故事。他说,他见证了这个社会从机会稀缺变为机遇丰裕的过程。


那个机会稀缺的年代


1990年9月,17岁的青年罗振宇第一次离开安徽芜湖,来到了湖北大城市武汉。那是他改变自己命运的起点。


高考考完当天,罗振宇兴冲冲来到一个同学家玩,同学很沮丧。罗振宇问他:“你干吗呢?”同学回答说:“我刚下班,我知道我考砸了,去我爸爸厂里当工人去了。”


在当时,当大学生和当工人,是天壤之别。罗振宇的中学老师给他打过一个比方说,考大学对你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这一生是坐飞机走还是自己走路,就是有这么大区别。”


安徽芜湖是一个地级市,那是一个很小的地方。那一年,全安徽省,12个参加高考的人中有一个能有机会上大学。如果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罗振宇现在会有怎样的人生?他不得而知。


他可以确定的是,这种“机会稀缺”贯穿了他们这代人前半辈子几乎所有的选择。包括后来考研究生、就业,他们这代人前半生的思考模型是,机会就这一个,对了就对了,错过就永远没机会了。有的人进大国企,有的人进外企,有的人考公务员,不管走哪条路,都是机会稀缺的。


罗振宇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母亲甚至跟他说过,只要能考上大学,我们从此不再见面都可以。


作家柳青说过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罗振宇属于年轻时选对道路的那一拨。


他考上了位于武汉的重点大学,又在4年后考上了位于北京的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原北京广播学院),从几万人的小城市来到了几百万人的大都市,在那个年代的起步期,就坐上了顺风车。


2019年,这个时代已经完全不同。考大学不再是人生唯一选择。现在,大学生工资可能没有拥有一技之长的挖掘机工人多,专业保姆一年赚二三十万元很正常,不想正常上班的年轻人可以选择做抖音网红,富士康工厂流水线上的女工也有成为脱口秀达人的可能。现在的人生,有了太多可能。


罗振宇本人也受益于当下。年近40岁,他选择创业,这是年轻时的他想象不到的机会。


活到46岁时,他印证了一个时代转型,“这个社会正在从一个机会稀缺性社会,变成一个机遇丰裕性社会”。“我们这代人前半辈子都生活在机会稀缺阶段,现在完全不是这样了。我们这家公司倒了,我一点儿都不会觉得丧失信心,那就再来一局好了,随时有机会。”他郑重其事地对记者说,现在每个人可以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地方。


从体制内到体制外


对于抓住自己命运这件事,即使在机会寥寥的年代,罗振宇也很擅长。


1999年,罗振宇来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这是他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在央视待了9年,回顾这段时间,他的感觉“非常重要,让我能站在一个时代的高度,去思考我看到的所有事。”这种机会,即使在现在,也是稀缺的。


刚来到央视的罗振宇,只有临时工的身份。此后,这个身份伴随了他9年时间。直到以《对话》制片人的身份从央视离开,他还是非台聘。


他告诉记者,那个年代的央视,进入的门槛比现在高多了。1993年,央视进行了新闻业务大改革。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都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罗振宇赶上了电视媒体的黄金期。


进入央视4年后,他成为知名栏目《对话》制片人。罗振宇曾经提到,当时国外政要来中国有必须要做的三件事:爬长城、吃烤鸭、上《对话》。他是这个栏目最核心的策划人和把关人。


“我是央视第一个不是台聘的制片人。”罗振宇告诉记者,这也是时代给予的机会。


当时,央视整体组织迅速扩张,刚进入的年轻人有了出头的机会,尽管他们没有正式员工身份。但后来,身份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那种全新的机会下,新旧两代人截然分明。罗振宇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能不能使用电脑打字,就是两代人的隔层。会打字的是新人,不会的是老人。老人跟不上时代的脉搏,空出位置给新人。


那是上世纪90年代的年轻人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机会,“就是你在合适的时候站到了社会扩张的那个局部。”“这个很简单,像最早的一批红马甲,股市上的交易员都是年轻刚毕业的,因为中国股市打开,这个人有机会就打开了。最早的一批投资人也都很年轻,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膨胀性带来的。”


罗振宇之后,央视非台聘制片人越来越多,“现在制片人这一级基本上都没有正式身份,主要是外聘的人”。罗振宇在央视9年期间,中国电视行业经历过了传统媒体最后的高峰期。那个红火的年代,央视内部捧出了白岩松、敬一丹、马东、张泉灵、崔永元,外部捧出了易中天、于丹。央视播出的电视剧都是万人空巷。


2008年,罗振宇隐约感觉到,世界变了,易中天和于丹走红的事件让他感觉到,“整个行业的价值,在往人身上转”。他想到了离开。罗振宇走后,央视有过一波主持人离职热潮。


现在,罗振宇与马东是最受瞩目的两个人。马东创办了米未传媒,在综艺制作上一枝独秀。今年夏天最热综艺《乐队的夏天》,以及现象级综艺《奇葩说》,都是马东的作品。罗振宇也在《奇葩说》担任过嘉宾,现在与罗振宇一起合作少年得到的张泉灵,也同样去《奇葩说》当过嘉宾。他们这一拨央视离职人,在互联网的连接下又重新站到了同一个舞台上。


做时间的朋友


2015年,42岁的罗振宇干了一件大事。他与深圳卫视合作,做了一场知识类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他一个人站在舞台中央,在万众瞩目下,讲了整整4个小时。


这档节目当年收视超过娱乐性质的晚会,成为热议话题。那是他创业第3年。他说,要把这件事干20年。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不是罗振宇干的第一件死磕时间的事。更有时间属性的一件事是,他有一档脱口秀栏目《罗辑思维》,每天日更,从视频节目到音频节目,从2012年至今,没有一次停止过。


罗振宇在罗辑思维微信号上线时承诺,微信60秒语音他要连续发10年。今年已经是第七年。他向记者调侃说,“还有3年就能刑满释放了”。


连续10年每天不中断地做一件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记者问他:“不累吗?”他迅速回答:“当然累,累的要死,但这样才对。”“人死了之后,躺下随便休息,那个时候就没有选项了。现在有选项的时候,我当然要把生命的每一份时间和精力榨取出来干活。”


他补充说,你想把事做成,你就得想干事,就这么简单,“我认识的人都这样,我们不跟好吃懒做的人打交道。”


39岁才开始创业的罗振宇,也赶上了好时机。2012年创业初期,中国移动互联网刚刚萌生,罗振宇收获了微信公众号第一波红利。之后,他成立了公司,随后推出得到App,始终专注知识服务,从几个人的小团队成长为几百人的中型公司。


当前,罗振宇的公司仍在扩张。一年时间,得到从200人扩张到500人,还新增了得到大学和少年得到业务,之前的央视同事张泉灵,也被罗振宇挖来担任少年得到董事长。罗振宇之前曾经计划,要奋斗到80岁。


2019年,他46岁,距离80岁差34年。不过记者采访时,他又有了新想法,“能活多久就奋斗多久,我活90岁就奋斗44年,活100岁就54年,得把生命填满,这是唯一的要求”。


奋斗的动力,在于他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他说自己不是为了赚钱,他创业之前,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也不是为了理想,“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已经不拿理想骗自己了”。


他认为,自己眼前有一个百年一遇的全新知识表达机会,他要为此努力奋斗,“你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填满,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这当然就是最好的一生了”。他对现在这种状态非常满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ID:eeojjgcw),记者:任晓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