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的超能力被砍掉了九成
2019-10-03 10:46

中国机长的超能力被砍掉了九成

虎嗅注:继10月2日《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突破10亿元后,10月3日下午17时41分,《中国机长》票房也突破10亿元大关,其在官方微博上宣称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70部票房破10亿大关的电影,暗合了新中国70周年,是对祖国最好的献礼。这是一部好电影,但还不够好。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枪稿(QiangGaooooo),作者:大宝剑。


“报告文学”曾经在此间红极一时: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以小说式文笔独立成章,在彼时那个出版业的黄金期,广泛覆盖了万千群众。


如今,影视成了最重要的载体,而电影版的报告文学却显得姗姗来迟了。


不过,《中国机长》以及明年贺岁的《中国女排》显然正在亡羊补牢。


问题不少,意义不小。



1


如果刘传健的厉害指数是100,《中国机长》大概只拍出了10。这就是《中国机长》最大的问题。


9800米的高空,玻璃爆碎,驾驶窗里温度陡降到零下四十度,更要命的是,几乎没了氧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大概相当于在比珠峰还要高的地方,没戴氧气筒,穿着单衣,还以800公里的时速狂奔。


然而,《中国机长》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机长是在这么极端的环境下操作飞机的,玻璃爆裂之后,我们的张涵予机长受了点刺激,但依然一顿操作猛如虎。电影更没有让你察觉到机长在极度缺氧的环境下到底坚持了多久,反而在很长时间里,影片都是在忙于诉说乘务员们是如何在稳定乘客情绪的。


我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请相信我们。


这也是中囯特色。事情发生,对于当局者而言,稳定当事人的情绪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也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本片最致命的地方是,真正的英雄行为缺乏足够有效的视听呈现


影片也没有让人感觉到机长是在极度寒冷的空间里,虽然如果我们做理性分析,哦,暴露在近万米的高空是挺冷的,但是,你就是没法从画面上直观感觉到这种恐惧。电影没有特写镜头,看上去,张涵予机长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只是到了后来,杜江一直在摩挲他的右臂,作为观众的我这时才反应过来,张涵予的右臂是不是冻坏了?那他身上其它部位是不是也冻坏了呢?


高速环境同样也没有让观众感觉到。驾驶舱的确乱糟糟,但这种乱糟糟和以800公里的时速前进,似乎还不太一样,似乎没到那种按个钮都困难万分的地步。


2


真实的刘机长的伟大,并不仅仅在于他克服了寒冷、极端缺氧和高速,更在于,他在这样极端不利的环境下,做了许多正确的选择。有航空专家说,他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件事决定了能得救,一是没找氧气面罩,而是先把控飞机状态,二是把飞机坡度改平,三是直接收光油门。(还有航空专家说机长做对了28件事,先不说了)


要理解这三件事,需要成为航空方面的专家才行,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观众并不能明白这些事的重要性。但是,电影完全可以把这些关键动作掰碎了形象化解释给观众听啊。可惜的是,从电影中,你完全不知道机长做对了这些事。


影片的前半段拍得生动凌厉,然而后半段却有拖沓灌水之嫌


《中国机长》能让你感觉到的是,机长在风挡破碎的情况下,依然很镇定地在开飞机,然后他就把飞机给飞回去了。这就完了。至于,机长在这个过程中有多么厉害,他做到了哪些别人做不到的事,你是不太清楚的。


那,《萨利机长》又是怎么做的呢?


《萨利机长》是通过听证会上的辩论、模拟机的模拟结果,一步一步烘托出他的伟大。电影慢慢地让我们知道,萨利不但没有犯错,而且,他的做法是拯救整架飞机的唯一办法。


在本片中,航空系统的同仁们都知道刘机长做出了什么样的壮举,可是对于机上的乘客和银幕外的观众来说,却是蒙在鼓里的


《中国机长》虽然不至于也去学《萨利机长》搞一个听证会,但是它完全应该用别的有效的视听办法,来凸显刘传健机长的伟大。


3


除了没有表现出刘传健的伟大,《中国机长》还在两个地方做得不太好。


一方面是,它对机组人员、地勤人员的刻画多到你有时候会误以为这是一部航空方面投拍的宣传片。我们自然明白,光是刘传健一个人伟大是没用的,8633平安降落离不开机场、塔台甚至包括军方的支持。可电影毕竟不是感谢信,拍部电影,需要挨个去点赞吗?


电影前半部分对地面工作人员过多的涉及,多少有点干扰观影的情绪。而在风挡破碎后,即便不算部队,光是民航这边,起码就有两三家单位一直在呼叫8633,这两三家也一直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的确,塔台啊调度啊都挺厉害的,第一时间就为8633腾空地面和空域,制造出一条救生之路来,可是,反复让地面各种工作人员联系8633,一方面会让观众困惑,他们都是谁跟谁啊,都是干什么的呀。另一方面,又让叙事陷到拖沓之中。


地面单位和人员出场太多是本片的弊端之一,尽管实则有明确的职能划分,但是对于不明就里的观众而言,却是完全看得稀里糊涂


《中国机长》做得不好的另一方面就是,它对普通乘客的刻画还远远不够。电影开场对普通乘客的刻画极其杂乱,那种群像式地一扫而过,让人无法在任何一个乘客身上停留。


如果能够拎出那么两三个乘客,每一个乘客给他一两分钟的小品时间,稍微讲一下他身上的故事,效果恐怕都会比现在要好很多。


我举一个特别烂俗的例子,一个女孩,因为父母不支持她的音乐梦想,她离家出走,寻找梦想,也断了和家里的联系。飞机出事后,女孩在飞机上哭成个泪人,说如果还能活着,她一定立刻回家。飞机降落后,女孩给父母打电话,又哭成个泪人。


——例子是特别烂俗的例子,因为我只花了一分钟时间来想。但是,尽管如此,有这么一个特别烂俗的例子,仍然比没有特别烂俗的例子管用。


《中国机长》里的乘客,除了在飞机上表白的年轻情侣,其他人基本上都无助于情感释放。比如说,飞机上捧骨灰的乘客,这么一个人物设计,对于观众的情感释放,有什么帮助呢?又比如说,那个回拉萨去看战友的老兵,他再次经历了死里逃生,又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


飞机在天上出事了,这样的意外最能给人“感同身受”的效果,可是,你要做到“感同身受”,起码得有一个“感同身受”的对象吧。


袁泉是《中国机长》里演技最出众的一位,而且角色本身也被赋予了一些耐人寻味的小细节,然而说到底,除了安抚人心外,这位乘务长在故事中的作用并不大,我们也无法真正了解这个人物的内心


4


尽管《中国机长》有上面说的种种不如意。然而,在当下,《中国机长》的意义要超过它的瑕疵。


该片的意义有两方面,一方面是IP改编的示范意义,一方面是主旋律电影的另一种试水。


IP是一个多少有些负面的词。前些年IP改编很是火热,盛行的是,找到那些流量巨大的网络小说,买下版权,再找那些流量巨大的小鲜肉,先拍网剧,再拍电影。这似乎都成一套公式了。


然而,电影行业这么一个高危行业哪有什么公式。这一两年,这种模式似乎行不通了。


《中国机长》可能意味着另一种IP改编之路:非虚构写作的影视化改编。


虽然新闻业差不多已经那什么了,但中国依然是新闻的富矿。而新闻的富矿,同样可以转变为影视的富矿。


川航8633事件的确值得大书特书,仅过了一年,这个真实事件就被搬演上了银幕,也可以佐证中国影视业的与时俱进及产业能力


非虚构写作的影视化改编其实早就有人动手了,如乐视影业早就买了远洋渔船杀人案的版权,但是由于这个题材太过敏感,一直迟迟没能启动。其他一些著名的新闻事件也有人在筹备改编,但《中国机长》是第一个改编得如此迅速,又如此成功的。


《中国机长》虽然有一大堆瑕疵,但这可以理解为“爱之深,责之切”。其实,如果以类型片的标准来要求《中国机长》,那么,它是一部在及格线之上的电影。只要不去考究那些细节,它大叙事的框架,小细节的处理,都是在国产片的标准之上的。


从IP的改编上,我希望《中国机长》可以走出一条不同的路,带动一大批非虚构写作的销售。


而该片的另一番意义就是,它可能会拓宽主旋律影片的边界。


主旋律影片一开始是这样的:看,我们的制度多么有优越性!


到了后面,大概是从《战狼2》开始,就慢慢变成了:看,我们的祖国多么强大!


而到了《中国机长》这,则有可能变成:看,我们的老百姓多么强大!


本片表现的是从机长到后勤的各种“普通中国人”的专业、敬业,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的确是主旋律的一种新思路


《中国机长》里,起飞前的准备工作,机长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党员举手。”然后他自己举起了手。这一句话当然是很有必要存在的。没有这句话,都不是很能肯定它是主旋律电影了。


但即便如此,《中国机长》里的机长,以及其他尽职尽责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因为他们每个人的专业性,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职责的敬畏,才使得8633能够平安降落。


主旋律电影如果拍到这个地步,那与其称它为主旋律电影, 倒不如称它为主流电影更为合适。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