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为什么厉害?
2019-10-09 18:05

美剧为什么厉害?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WeLens(ID:we-lens),作者:Lens,头图来自:东方IC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验:有时越是生活疲惫、工作压力巨大,越想刷上几集美剧,它可能有点黑暗、烧脑,剧情紧凑,画面信息量很大,乍看上去,不像是缓解疲劳的好方式,却反而让我们欲罢不能……


对于这个现象,Netflix委托人类学者做过一项调查,结论是:相对于在那些轻娱乐节目前的走神,按照自己的节奏主动沉浸入一个不同的世界,更能让我们忘掉这一天的压力,及时清零。


而美剧也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足够丰富、复杂的世界,你能从里面看到文学、社会调查、职场知识,也能看到百老汇的传统,和电影的锐气。


这种“厉害”是怎样形成的?


编剧中心制:他们决定着收视率高低


你肯定也注意到了:在围绕《权力的游戏》第8季的争议中,被批评的焦点一直是编剧大卫·贝尼奥夫和D·B·威斯。


《权游》编剧大卫·贝尼奥夫和D·B·威斯。虽然《权游8》的结尾有争议,但也不妨碍其在业内仍备受推崇。艾美奖上拿到32个提名,打破该奖纪录。其中,“小恶魔”彼得·丁拉基斩获剧情类最佳男配角后,在致辞中特意感谢两位编剧,称赞他们有才华、幽默,“我真的是为了你们俩走过了冰和火,而我愿毫不犹豫再做一次。”


而如果它是部电影,此时被拉出来挨骂的多半是导演。


但在美剧行业里,编剧才是一部戏的核心,在创作上的权力常常大于演员和导演。


制片人乔恩·富雷曾这么评价编剧的职能:“编剧就是制片人,最初的想法是他们提供的,整个故事是他们创造的,剧本是他们撰写的,他们决定故事的结构和情节的发展方向,他们还参与演员挑选,总之他们直接决定着收视率的高低。”


几乎每一部成功的美剧都有一个共同点:主笔的核心编剧是不会变的。


因为一旦更换编剧,剧的气质、风格、角色定位甚至故事主题都可能发生变化,观众们很可能不会买单。


演员们非但不能飞扬跋扈地随便要求编剧改戏、加戏,要是挑战了编剧的权威,也很可能会在剧中“以死谢罪”。比如《实习医生格蕾》中的乔治医生,因为擅自改台词与主创发生矛盾,就遭此惩罚。


《生活大爆炸》总共12季,主编剧一直是罗瑞和布拉迪


与编剧相比,导演的工作就没有那么稳定了,他们更像是客串者。《权力的游戏》拍了8季,每一季启用的导演都不一样。


不少美剧连同一季也不会只有一位导演。《纸牌屋》就是典型例子,因为有大导演大卫·芬奇坐镇,它在开播前一直以此为噱头做宣传。但其实,芬奇只导了前2集,剩下的11集另交由5位导演完成。


当然,大卫·芬奇还是制作人,他奠定了全剧的视觉风格和剪辑节奏等。


《权力的游戏》开头,两位编剧的名字紧挨着片名出场。


观众从剧集开头结尾的字幕中就能看出剧组成员的权力次序——通常,主编剧会紧贴着剧名出现,这代表他们是剧的灵魂。


几年前,阿里影业一位副总裁说,“我们不会再请专业编剧”,“我们会请IP的贴吧吧主和无数的同人小说作者,不要你写剧本,就是写故事,也跟杀人游戏一样不断淘汰。”


他把这种看重IP的做法视为一种颠覆式的创新。


相比之下,美剧行业就显得太“老土”、太“脆弱”:12年前曾经因为编剧的一次罢工,整个行业都玩不转了。


那是2007年底,当时美剧正在起来,但编剧们的待遇没有被足够重视,于是,美国编剧工会组织了全国1.2万名编剧一起大罢工,整整持续了100天。


2007年编剧们罢工游行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深夜脱口秀,节目制作中止,只能回播往期节目。


随后陆续地,至少60部美剧、电影被迫停播,美剧突然从人们的生活里消失了。


金球奖和奥斯卡的颁奖正好赶上罢工期。


受罢工影响,金球奖颁奖典礼取消,改成了发布会。奥斯卡典礼虽然如期举行,但因为没有编剧帮忙写串词,精彩程度也大打折扣。


2008年金球奖因为罢工影响,取消了颁奖礼,改开发布会,用半小时宣读完获奖名单便草草结束。台下坐着的都是捧着电脑的记者。


最后,编剧们赢了。他们提出的三大诉求中有两项得到满足。


现如今,编剧经常是剧组里薪酬最高的工种,有人赚得比演员多。为了争抢顶尖的编剧,制作公司会开出惊人的大合同。


贝尼奥夫和威斯的“权游8”虽然受到批评,但8月初,Netflix还是与两人签下了总价2亿美元的多年合同,请他们来操刀未来的新剧集。


大银幕也向二人抛出了橄榄枝,去年初,迪士尼选定他们担任《星球大战》新三部曲的编剧兼制作人。


经常有人分析比较国产剧和美剧的差异,说到后者的信息密度大、情节吸引人、价值观成熟、有人性深度等等,除了表演、摄影美术的因素外,其他大多都和背后的剧本有关。


作流程:每一步都可能被淘汰


编剧权力大,责任自然也要匹配。


一个并不成熟的小灵感,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一点点成型、拍摄、制作,编剧要顶着时刻被淘汰的精神压力,从头到尾参与全程。


最初,编剧会带着一份只有几页纸的提纲,向各大电视网络和付费频道兜售自己的故事。


如果有电视台看上了,就会向编剧支付一笔费用,买断这个故事。


这笔买断费有时会相当可观,但多数情况下这笔买断费只意味着:“恭喜你入围真正的竞争了。”


《辛普森一家》剧本


提纲被买断后,编剧们就需要提供更完整的剧本了。电视台会花几个月的时间来对这些剧本进行至少两轮筛选。只有大约10%的剧本能通过筛选,拿到拍摄试播集的机会。


试播集的口碑决定了一部剧的命运。


如今已成经典的《犯罪现场调查》,在试播集播出前差点被毙。


电视台的高层们认为,《犯罪现场调查》的题材太过黑暗,最初的制作公司迪士尼甚至中途退出。


但试播集播出后,来自观众的反馈非常好,把这部剧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犯罪现场调查》试播集中的一幕。


从这个角度来说,《权力的游戏》就很幸运了。它的试播集拍得奇差,扮演雪诺的哈灵顿透露,他在试播集中的表现非常糟糕,以至于制片人经常会以此“要挟”他:“你要是总抱怨的话,我们就把试播集放到网上。”


尽管如此,HBO并没有把剧毙了,而是二次投资重拍了一版试播集。


过了试播集这关,一部剧就可以正式立项开拍了。


但编剧们的神经还不能放松:如果收视表现不好,可能还没播完就被砍了 ,更遑论下一季了。


不过,在Netflix开始把整部剧同时上线后,这个流程也在调整。


《生活大爆炸》也曾幸运拿到二次修正的机会。


编剧室:桌子上永远摆着成堆的零食


二三十年前,美剧行业还不像现在这般竞争激烈时,写剧本主要是单打独斗。


《硅谷》编剧亚力克·博格说:“年轻时我在《宋飞正传》和《消消气》剧组工作过,那时总编剧会召集一帮编剧,给每个人分配负责的集数,然后大家就自顾自地闷头写。等到交剧本的时候导演才会告诉你:‘把这部分删了,已经有人写过类似的剧情了。’”


当时,如果一个编剧需要与别人合作才能写出剧本,会被看作能力不足。


但在过去十几年里,人们的看法完全颠倒过来了:原有的写作方式要不停地重复返工,效率太低下,无法应付短时间内制作多集电视剧的创作压力,编剧室模式应运而生。


一个典型的美剧编剧室


作家布雷特·马丁描绘过一个典型的编剧室是什么样子:


“房间中央摆着一张巨大的办公桌,8名~10名编剧都围坐在这张桌子旁办公,有想法随时沟通;


脑力劳动是很累人的,所以桌子上永远摆着成堆的食物,编剧们可以随时取用;


在一面墙上挂着巨大的白板,分成10栏~12栏,每一栏代表一集,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签;


房间里还有助理专门负责记下每一位编剧的每一句评论,留待日后参考。”


每个人物下都贴着密密麻麻的便签,编剧们以此梳理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


团队成员根据能力特点分工,有人擅长编情节,有人擅长搭结构,有人写台词是行家……像《权力的游戏》有17个编剧。主编剧兼做制作人的话,还会参与分红。


《毒枭》总编剧埃里克·纽曼说,前6周~8周的工作就是聊天,大家聚在一起,互相激发好点子:


“一开始,我不想把它拍成某位大毒枭的故事,我希望展示整个行业的发展。这个主题太庞大了,在和团队聊的时候,我们才理清哪些人物要重点着墨,哪些事件是推动剧情的关键节点。”


聊天不但能帮编剧理清思路,还能让剧情更接近真实的生活。


《透明家庭》中有多个LGBTQ角色,而在编剧团队里,就有5位跨性别者。他们交流各自的生活经历,一起判断哪些剧情是在现实中会发生的,才让故事不会假大空。


进出编剧室的不只有编剧,还有懂行的专业人士。


《生活大爆炸》里有大量涉及高深科学知识的台词,编剧创作时把专业词汇空出来,请专家来填。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毒枭》的编剧团队联系了每一个与埃斯科巴案有牵连的人,听他们讲述事件的内情。


《毒枭》剧照。纽曼说,编剧梳理剧情的工作和警察破案很像。


编剧室的氛围为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推动力。


纽曼说,他每天早上起床时都会告诉妻子:“完了,我今天脑子里一点想法都没有。”但进了编剧室,盯着写满密密麻麻线索的白板,和同事们聊一阵,总会有灵感蹦出来。


博格则擅长纠偏:“我从不擅长出主意,但我知道哪些主意是坏的。”


成功的窍门是真正热爱这份工作,最好还能喜欢你身边的人——编剧们很可能每天一待就是12个小时、一周5天,运气好的话,能合作长达20多年。


纽曼说:“你需要有一股劲。你的想法被同事否定是常有的事,但就算已经精疲力竭,也要把剧情聊明白才回家。”


美剧这么难写,编剧需要什么来头?


美剧的编剧不少都是名校科班出身,在出道前经历过大量的严格训练。修读剧本创作硕士学位(MFA)的学生,从进校起就被要求每周写十几页纸的剧本。


在剧本写作课上,老师们不会长篇大论地讲解理论知识和写作技巧。与其说它是课堂,不如说它就是一个编剧室,学生们大量地写作,然后在班里分角色朗读,由其他学生指点批评。


学生们会先从各类型短片开始练习,水平精进了才开始接触长片。




编剧课程的常态:前一晚通宵写稿,第二天被贬得一无是处。


在学校里习得的本领只是入行的基础技能,多数人都要历经多年积累才可能崭露头角。编剧的黄金期往往在入行十年后才会到来。


D·B·威斯在2002年就靠着小说处女作《幸运流浪仔》出了小名,但在改编《权力的游戏》之前,他的编剧事业一塌糊涂,写一部烂一部,为《安德的游戏》和《我是传奇》前传写的剧本还被毙了。等到写出《权力的游戏》,他已经40岁了。


为什么美剧这么难写?因为它不但要求写作技巧,还考验专业背景。


有人称赞《纸牌屋》是“美国政治潜规则教材”,“比真实的政界还真”。


能把剧本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主编剧鲍尔·威利蒙本身就有政治经验。他参与过希拉里的参议院竞选,后来在2004年大选时,他是竞选人霍华德·迪恩团队中的一员,对华府的政治生态洞若烛火。



《纸牌屋》台词:“对于我们这些爬向食物链顶端的人来说,决不能心慈手软。”


专业人士跨行抢饭碗的事,在编剧圈并不鲜见。


在成为编剧之前,大卫·凯利当过律师,这段经历帮他写出了《律师本色》。


迈克尔·克莱顿是哈佛医学院出身,他的代表作正是医院题材的《急诊室的故事》。


既有内忧又有外患,想当个好编剧,必须耐得住寂寞。但只要你真有实力,这个圈子也不会无视你的才华。


艾美奖就设有“单集最佳编剧”奖,得奖的那一集署谁的名,奖项就颁给谁。只要能写出好故事,“小编剧”也能发光。


这不仅关乎公平,也让人才能够不断被发掘和循环。


相比之下,国产剧编剧不少都是生活阅历不够就闭门造车,甚至有些是没出校门的外包“枪手”。开会一起聊的人可能很多,执笔干活的往往就剩下一两个,经验和想象力不够时,就只能用套路和段子来补,连这也填不满的话,便干脆抄袭去了。


流媒体:带来的不仅仅是钱


在今年的艾美奖上,以Netflix、Hulu、Amazon三个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自制剧获得46个奖项,创下新高。之前几年是这样的:


2018年——35个


2017年——32个


2016年——15个


2015年——9个


2014年——7个


2013年——3个


2012年——0个


而就是在2012年,Netflix不满足于只能购买别家版权,决定拍摄自制剧。《纸牌屋》是他们的第一枪。为了抢下《纸牌屋》,他们不仅开出了1亿美元的高价,还向创作团队允诺:


1. 项目直接上马,不用拍试播集;


2. 虽然第一季还没拍,更不知道收视率,但我们提前续订第二季。



Netflix称他们能够根据大数据,判断《纸牌屋》的题材和主创组合,赔不了。


这种条件在当时的电视行业是难以想象的。当时还有多家电视台对这部剧有意,但他们都希望按照老规矩:看过试播集后再定。Netflix的玩法在他们看来简直是疯了。


但Netflix的首席内容官沙兰多斯相信,这笔买卖赔不了。


Netflix自我定位是一家科技公司,他们宣称是通过自家数据库,发现“大卫·芬奇”、“凯文·史派西”、“政治悬疑”、“华盛顿政治圈”等关键词对应的收视数据都非常好,于是决定把他们组合在一起。


后来的故事你都知道了。


《纸牌屋》不仅成了首个斩获艾美奖和金球奖的网络剧集,还改写了Netflix的发展方向,更重塑了电视剧行业的格局,打开了未来之门。


现在,Netflix的内容已经通过网络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而竞争对手Amazon声称比它更多。


而苹果也正在入场中。


在这场新势力和老豪门的战争中,枪支弹药自然是极为重要的。


2016年,英剧《战地神探》的编剧赫洛维兹写下这样一篇文章:《为什么比起BBC,我们编剧更喜欢为Netflix工作》。


那一年,Netflix投拍的以英国王室为题材的《皇冠》得到盛赞。赫洛维兹在文中发问:“为什么BBC没能摘下《皇冠》?这是最具英国特色的故事,但它却被美国人偷走了。”


赫洛维兹认为答案简单明了:钱。


“Netflix为《皇冠》第一季的预算就有1亿英镑,我的《战地神探》九季加起来,也没拿到这么多投资。”



赫洛维兹称赞说,《皇冠》对细节的呈现堪称完美,制作水准比英国电视台要强得多。


不论是拍摄自制剧,还是购买经典剧的版权,流媒体巨头们都舍得砸钱,把行业竞争标准不断提高。


据《经济学人》报道,2018年Netflix对影视的投入超过120亿美元。


近日,Netflix买下《宋飞正传》的4K重制权,为此付出了5亿美元;之前,为了给《老友记》续1年版权,Netflix砸下1亿美元。


而明年,《老友记》的版权将归HBO旗下的流媒体平台HBO Max所有。他们为了买下《老友记》和《生活大爆炸》,分别花了4.25亿和5亿美元。



问世30年后,《宋飞正传》热度不减。


曾经,电影和电视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鄙视链:拍电影的瞧不上电视剧,拍电视剧的出了名,就一门心思往电影圈跳。


乔治·克鲁尼就是靠着《急诊室的故事》跨入了电影圈,从那之后,很多年都没再主演过电视剧。


但现在,好莱坞的格局已然在改变。我们在小屏幕上看到了马丁·斯科塞斯、沃卓斯基姐妹这样的大导演,也看到了凯文·史派西、梅丽尔·斯特里普、尼克·基德曼等奥斯卡影帝影后级的演员。克鲁尼也在今年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出场。


《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和编剧达拉邦特,后来也成了美剧《行尸走肉》的编剧和制片人。



《大小谎言》三位女主全是奥斯卡影后,其中两位还担任了制作人。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虽然这一趋势在世纪之初就已显现,但真正形成规模,还是在流媒体兴起之后。


他们当然是被高报酬和高投资带来的品质保证所吸引,但除此之外,也是在小屏幕上看到了比电影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凯文·史派西曾说:“我当年很幸运,刚进入电影业的时候(1990年代),电影还十分有趣。但是如果你现在再看,就会发现这个行业关注的电影已经和1990年代时我们拍的那些电影不一样了。现在,最有趣的情节、最有趣的角色都在电视剧中。”


大卫·芬奇也有相似的感受。他甚至表达过退出电影界的意愿:“现在的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好电影并没有取得很高的票房成绩,但是我也不愿意去拍那些能在市场上取得高收益的东西。”


当电影界的资本越来越倾向于特效大片时,流媒体时代的“电视剧”接纳了想讲个好故事的导演和演员。



大卫·芬奇监制的《爱,死亡和机器人》播出后,先锋大胆,好评如潮。主创米勒说:“创意产业终于准备好迎接它们了。”


这也得益于流媒体比传统的电视网,在题材和表达上更为宽容、大胆。


《透明家庭》编剧吉尔·索洛韦说:“LGBT这么私人、隐秘的故事能进入大众消费领域,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更想不到的是,观众还会投射自己的经历,与角色产生共情。”


写出剧本后,索洛韦先去找了几大电视网,结果被一致拒绝。要不是Amazon出手捡漏,《透明家庭》很可能胎死腹中。


《透明家庭》的编剧团队中有多名LGBTQ,他们把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写得非常真实。


在预测观众想看什么这件事上,电视网经常做出误判。


赫洛维兹说:“如果我写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的化学老师,他成为了这个国家最大的冰毒供应商,我可能会在一片哄笑声中被赶出房间。”


事实上,《绝命毒师》就曾被4家电视网拒绝过,幸好AMC慧眼识珠,才没有埋没它。


以前电视网喜欢把电视剧定义成供主妇们打发时间的肥皂剧,但现在,你可以看到流媒体的网剧,正在把不同性别、种族、性别偏好、残疾、精神疾病、政治立场的人物展现给观众,也把关于这些议题的探讨,带进了那些之前对此缺乏认知的家庭里。


《怪奇物语》第三季出现了同性恋,不同肤色和性取向的少年少女角色非常讨喜。


在叙事空间上,流媒体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大卫·林奇指导的《双峰》第三季,首集长达120分钟,体量与一部电影无异。这在传统电视网是不可能的。


电视节目得严格按照时段播放,还得腾出时间给广告。一小时的电视剧时段,真正的剧集内容只占35分钟~50分钟。


大卫·芬奇监制的动画剧集《爱,死亡和机器人》,每集5分钟~15分钟不等,风格各异,就像一个小型的科幻动画电影节。


流媒体也允许编剧们构思更复杂的故事、探讨更深刻的主题。


编剧杰德·默丘里奥说:“我记得几年前,高管们会建议你不要把事情弄得太复杂,不要有太多跨剧集的连续故事,因为观众不会记得上周发生了什么。”


但如今在流媒体上,人们可以一口气刷完一整季了,观众的记性不再是创作的阻碍。过去套路化、情景式的剧情设置已经不再受宠。编剧放手去挑战复杂性的边界,他们开始探讨深刻的人生话题,诸如爱、性、欲望、孤独和愤怒。


而Netflix和Amazon飞速增长的订阅数,也证明了观众认可他们的尝试。


有人说,电视剧就是这个时代的文学。谁能想到有一天,连《百年孤独》都能被改编成电视剧呢?


但按照计划,后年它就要上映了。



《百年孤独》先导片。据学者阿尔瓦罗介绍,马尔克斯曾经亲口说过,《百年孤独》最适合拍成50小时的电视剧。而且,马尔克斯为这部小说写过不少对话,只是在最终成稿时给删掉了。“现在,这些对话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该剧由原著作者马尔克斯的两个儿子罗德里戈和贡萨洛担任执行制片人。


“父亲生前一直不肯把《百年孤独》的版权卖给电影公司。他认为剧情片天生受时间结构的限制,不适合拍摄《百年孤独》。而且他只允许这部作品用西语呈现。”罗德里戈说,


“但在当下,有才华横溢的编剧和导演,剧集质量可与电影媲美,而且全世界的观众也对小语种内容越来越接受了。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


它让人共情,也让人释放


既有宽松的创作自由,又有激烈的竞争和淘汰,既有充足的制作经费,又能把经费用在最重要的工种上,而不是指望什么流量明星或是后期买数据。美剧的护城河自然也越筑越高。


以前,关于好莱坞有一句经典的话:“好莱坞最核心的东西,不是那些伟大的电影或影人,而是提供了一种想象。”


美剧也正在形成这样的魅力。


《老友记》台词:

“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可真糟。”

“但你会爱上它的。”


比如像《老友记》,扮演了很多人青春年代的情感和友谊指南,而《欲望都市》则成为走出校园后的都市生活教科书。有人说,“《欲望都市》不仅改变了女人的衣柜,也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观。”


《欲望都市》


加上家长里短的《摩登家庭》,职业剧模板的《广告狂人》《新闻编辑室》《我为喜剧狂》《豪斯医生》《丑女贝蒂》等等,美剧提供了一整套的生活方式模板,家庭里,职场上,种种的难言之隐,篇篇的欲望挣扎……


《百年酒馆》,一部由路易斯·C·K自己投资、自己制片、自己发行,自己写剧本、导演、剪辑、主演的剧集。因为脏话太多,放出前必须零宣传,路易斯明白只能自己制作。


女性成为很多人共情乃至模仿的对象。尤其是对越来越多的独立女性题材来说。


《杀死伊芙1》和《伦敦生活》的编剧菲比·沃勒-布里奇,从戏剧学校毕业后,本来准备好做个演员了,却两年都没找到工作。在她最情绪低落、愤世嫉俗的时候,被朋友鼓励试试自己来创作。


菲比·沃勒-布里奇


她上交的第一份“作业”只够演10分钟,后来,她将其扩成了6部短剧。凭借这部剧本,终于有电视台关注到她了。


英剧《伦敦生活》爆红后,她问过不少人,这部剧里的什么东西吸引了他们。她得到最多的回答是:“我自己就是女主本人。”“人们经常告诉我,他们家的某位成员跟戏里的角色一模一样。”


菲比说,“大家看着剧里的人尝试去沟通,然后失败。很多人都认识到,他们真实的生活也是这样的。”


菲比也参与了《杀死伊芙1》的编剧


对观众来说,美剧成了一个最懂他们心声的朋友,还扮演了复杂人性的观察室,《越狱》《黑道家族》《真探》《冰血暴》《心灵猎人》,包括《纸牌屋》,好人会做坏事,坏人也有柔情,给人性留足了灰色和神秘的地带。


相比于电影,它有更充分的空间把人性复杂的层次塑造出来;


相比于日剧、韩剧等,它更赤裸、生猛,很少温吞水。


《广告狂人》


它的视野也足够开阔,从全世界范围寻找故事,又把百老汇和好莱坞的精锐与活力,乃至美国现实小说的传统、新闻业非虚构报道的底蕴,旧瓶新酒地重新融合,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那一壶。


《心灵猎人》


陈丹青曾称,美剧就是21世纪的长篇小说。“人的欲望是听故事,最好的故事是活人现身……伟大的绘画与文学哺育了今日的影视。但人的欲望迅速扑向新媒介。许多老媒介被新媒介灭了,许多艺术的类型过时了,消失了,人的欲望一点没变,无底洞:人永远想看见自己,又想知道别的窗户里男男女女在干嘛。”


主要参考资料:

https://news.tvbs.com.tw/ttalk/detail/topic/10501

https://m.terms.naver.com/entry.nhn?cid=43667&docId=932703&categoryId=43667

https://n.news.naver.com/article/469/0000407659

https://i-d.vice.com/en_uk/article/d3k75j/the-death-of-romance-and-the-rise-of-the-loner-in-collectivist-south-korea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191244?spm_id_from=333.338.__bofqi.35

https://dajia.qq.com/original/category/wz20181011.html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WeLens(ID:we-lens),作者:Lens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