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修复秦始皇陵兵马俑?
2019-11-10 21:31

如何正确地修复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作者: 周渝,题图来自:东方IC


秦陵兵马俑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照片摄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一列列秦帝国军士整装待发,他们大小如真人,身披铠甲,手作持兵器状;腰束革带,腿扎裹鞋,或直立、或侧立、或半跪。再观他们的面容,喜怒哀乐、老壮青少,无一相同。上千秦俑排列在一起却给人整齐肃穆之感。如果你亲自到过兵马俑遗址,耳边难免听见当地导游讲述的兵马俑是如何“复活”的故事。


村民打一口井解开千年封印的故事,在秦陵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反复播放”,但之后故事却鲜为人知。俑坑中那些大秦将士们经历了多少人的努力,才有今日之军威?一尊兵马俑要“复活”,需要经历怎样的蜕变?这些“复活”的将士又给了后人怎样的回馈?这是在秦陵旅途中听不到的故事,因为只有亲历者才知各中甘苦。


秦俑修复专家王东峰正在对一支秦俑的残破腿部进行修复。修复秦俑首先要对陶俑残片进行清理,而后拼接,依照其完整程度制定修复方案,最后进行粘接


2019年9月9日,《国家人文历史》就兵马俑发掘、修复与展陈等问题,对文物修复专家王东峰(现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品管理部副主任)进行专访。王东峰曾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1号坑修复组组长,带领着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为那些沉睡两年多年秦俑解开封印。他们重新赋予了秦俑生命,而秦俑也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发掘与修复的四个阶段


兵马俑的修复史已有45年之久——当杨西村那口井打出千年陶俑之事传开时,主管干部赵康民就火速赶往现场,将散失的残片集中运回文化馆进行拼接修复,并对现场进行局部清理发掘。从那时起,秦陵的发掘工作与秦俑的修复工作就同时在进行。


王东峰将兵马俑的发掘和修复分为四个阶段,并介绍了秦俑最早的修复历史。他说:“第一个阶段截至在开馆之前,就是1979年10月1号之前。这期间主要工作是钻探。我们要搞清楚这个兵马俑有几个陪葬坑,这几个陪葬坑的分布、面积,还有它的基本情况。”王东峰所言的开馆,也是距今40年前之事了。1979年4月6日到12日,已停止活动十余年的中国考古学会在西安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第一次年会。当时正好秦陵兵马俑发掘工作正在进行,夏鼐等16位学者向中央报告了秦俑发掘情况及存在的隐患。他们的意见很快被中央接受,一方面暂停秦俑发掘工作,检查总结。另一方面,建立在遗址之上的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也将在当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秦陵兵马俑遗址发掘过程中出土的秦俑。兵马俑刚出土时,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每个兵马俑破碎程度不同,最终需要经过文物工作者们修复才能还原一个完整的秦俑


兵马俑刚出土时,几乎没有一个是完整的,需要文物工作者们一点点拼接和修复。为了配合开馆,文物工作者们修复了第一批兵马俑。据王东峰讲述,那时候的修复要求较为简单,也不像后来这么规范,“开馆之前,叫博物馆的筹建处,由于当时所处时期的特殊,再加上缺乏科技人员,修复工作主要体现在数量上。”


王东峰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成立作为一个划分点,在此之后兵马俑修复进入新阶段,也就是第二阶段,即1979年至1990年前后,“这期间,这个阶段的修复工作主要集中在一号坑后修复区,修复完成的陶俑约200件。陶俑归位后,形成了一号坑的格局。而且修复流程也逐渐规范。这期间影响力最大的,其实是由文物保护修复专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原馆长吴永琪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项目,这个修复后来在199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当时是文物界的最高奖项。”


王东峰所言的“秦陵铜车马”于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封土附近出土,一经发现就震惊了整个考古界。今天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有个“青铜之冠”的展馆专门安置这件珍宝。八匹栩栩如生的铜马,驭手从头到脚的每个细节,做工精湛,即便是当代最卓越的雕塑家们也不得不叹服。但今天我们见到的作品,却是当初文物修复师们用了整整8年的时间才完成修复的。据后来修复时的统计,秦陵铜车马前车由3064个零部件组成,后车由3462个零部件组装面成,两乘铜车马共重2.3吨,全部的零部件加在一起近7000个。


“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999年到2009年,这期间随着中德文物保护合作的开展,以及中国、意大利文物修复培训项目的开展,给我们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带来了科学化、规范化文物修复技术。我们购置了大量来自意大利、美国、德国等国家的仪器设备,建设了系统科学的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培养了一批老中青结合的文物修复技术骨干,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迅速提升。


“第四阶段是2009年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至今。这期间我们加强了与先进国家科研院所文物保护机构合作,尤其是国家文物局在秦始皇陵博物院设立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首次执行国家文物局行业标准规范,将课题、项目引入文物修复工作。”王东峰告诉记者,“这方面我曾经写过一些文章,总结了这些年来在秦俑发掘和保护上的经验和发展,也包括我们的不足、我们的过失,应该如何改进等等。”



2017年,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开放修复室。21世纪以来,博物馆购置了大量来自意大利、美国、德国等国家的仪器设备,建设了系统科学的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培养了一批老中青结合的文物修复技术骨干,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迅速提升


修复文物如同医生看病


修复的前提是保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秦陵兵马俑的保护就在不断升级。1988年至1991年,当时根据俑坑的实际情况,采用U形、H形、网状钢架等多种机械加固方法,对俑坑遗址中一些险情较大的危地实施加固治理。1992年开始,秦俑保护进一步升级,引进了德国无振动钻具,采用钢板相夹法,对原加固过的危块进行重新加固。2000年之后,又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合作,采用砂灰锚杆加固的新方法,对一、二号兵马俑坑及文官俑坑内的几处危块进行治理。秦陵兵马俑遗址的保护项目已通过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技术鉴定,得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之评价。完善了整体保护措施,对修复标准的规范也有漫长的过程。


文物的修复与其他物品不同,包括粘接所用材料、修复原则和标准,“修旧如旧”与“可识别性”选择,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每一个兵马俑,都经过文保工作者们精心修复。那么在兵马俑的修复原则上,这些年又有哪些发展呢?王东峰告诉记者:“2006年之前,其实我们国家对修复没有明确规定的标准。不过在业内一直有些原则,这个原则都是文物工作者根据经验和判断来判定的,根据这些原则,我们自行判断应该怎么去修,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材料,修复应达到怎样的一个程度。其实,很多文物都有这个原则。”


“汽车、食品、建筑这些行业很早就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了。文物这方面因为其特殊性,起步比较晚,直到2006年才有。当时我有幸参加编写制定文物行业的国家第一批标准,也就是可移动文物的包装运输规范。”据王东峰介绍,从2006年至今,国家文物局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从对文物的运输与包装开始,其后包括如何检测包装方法,应该准备什么材料,文物的发掘、文物的修复以及文物的展览涉及方方面面,如今包括发掘和修复使用的表示符号都有规范,王东峰说:“以前我修复,这个泥土我用一个圈表示,其他的附着物比如说树根什么的,我用三角表示。以前是想怎么表示就怎么表示,现在就不行了,现在有一个标准,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画图,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标它的病害,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筛选它的加固剂,粘接剂,我们应该怎么样来评价这些方法和应用,都有规范来指导。”


对于破碎文物的修复,首先要区分拼接与粘接。王东峰强调说:“拼接和粘接是两个概念。拼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它碎了,比如说这个杯子碎了很多片,我现在试着把它一片一片地拼接起来,看它完整不完整,也许这块玻璃是属于那个杯子的。那块有一个玻璃是属于这个杯子的,首先要把它区分出来。”


拼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文物缺损的状况,这直接关系到文物能不能修复完成,“比如说它有三分之二都是缺失的,只有三分之一有,那么我就给它下一个诊断,跟医生的诊断一样:暂时不修,再找。如果的确找不到其他碎片了,那我们应该制定另外一个方案。如果拼的达到我的要求以后,那么这个拼接这块就算结束了,下来之后我们就要粘接。”


王东峰将文物修复比作医生看病,需要对症下药。例如秦俑进入粘接环节后,首先要选一个合适的部位,不同的文物可能从不同的地方开始粘,包括用的材料、器械、工具,都有不少借鉴了医学方面。他说:“兵马俑出土时情况都不一样,修复一尊至少要三到五个月,出土时有的从腿开始断,有的从胳膊断,有的时候碎了100多片,有的时候碎了200多片。有的时候运气好的只碎了几十片,都不一样。所以制定的方案也不一样。”


制定好流程以后,加固剂的筛选也是一个课题,文物工作者们经过讨论研究,最终会根据相关的数据来决定选用什么胶。王东峰当初主持秦俑一号坑的修复工作时,选用的是比陶片的强度稍微弱一些的胶,这样修复过程中可逆性强,如果胶的强度太大,如果粘接错了要重新粘接时,很可能会对陶片造成损害,“所以我们一般用的胶强度比陶片的强度小一点。但是又不能太小,太小就起不到粘接的效果了。”


我们都知道文物出土后,根据其本身情况,制定的修复方案也不一样,这一点兵马俑亦是同理。不过在兵马俑修复过程中,王东峰也告诉我们一些修复技巧,即粘接时要从中间往两头进行。因为粘接过程中,即使再准确也会存在误差,再加上破损时一些茬口本身就有损坏或缺失。从中间往两边粘接,这样的话它可以把它的误差变小。


2017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尊残破的秦俑进行修复


从中间开始粘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兵马俑中间的部位最结实。先把最结实的地方粘好以后,再粘脚底下,这样它便能立起来。之后再慢慢地往上粘。2008年发生的一件事令王东峰印象深刻,当时我国汶川发生“512大地震”,陕西临潼地区震感非常强烈,他回忆说:“汶川离我们的博物馆直线距离只有约500多公里。当时我在办公室就摇摇晃晃的。我们第一时间赶去兵马俑一号坑,我那时的预感是现场可能会惨不忍睹,倒一大片,因为我自己都感觉到震感很强。没想到我们过去,发现俑一个都没有倒,只是有移位的。”因为兵马俑脚底下都有一个踏板,增大了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另外通过实验测试发现,秦俑的重心都在身体下半部分且离地较近,自然站得四平八稳。不过这次大地震兵马俑虽未受太大影响,也着实让博物馆捏了把冷汗。那次之后,馆方很快与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检测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始重视防震方面的措施。


彩色将军俑的信息量


秦始皇的地下军团在自1974年重现天日至今45年的时间里,不仅在考古发掘与文物修复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对于秦朝历史研究领域也做出巨大贡献。秦俑最直观的就是秦帝国军队的戎装武备的再现。不过秦军关于铠甲具体的材质,却一直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是木甲,也有观点认为是皮甲,还有人主张是金属材质的甲片,甚至有人根据石铠甲坑出土的几副石甲,认为兵马俑身上的甲片可能为石制。


“首先,我们觉得大部分兵马俑身上穿石铠甲和金属甲的可能性不大。尤其那个石铠甲,多重啊,穿着很不舒服,何况是作战。现在大家最主流的推测就是皮甲。”作为日常与秦俑打交道,近距离接触秦俑细节的文物修复者,王东峰对此有自己的见解。他将一尊跪射俑的图片放大,指着俑腹部弯曲的铠甲说:“你看这个弯曲度,都很贴身,如果是金属或石质,很难有这样的柔韧性。”


王东峰还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关于皮甲的推测,他说:“所有的兵马俑其实都是彩俑,我曾通过土上残留的这些色彩把它重新画出来。画出来以后,我就发现皮甲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它身上的彩色带子是穿起来的,如果是金属甲,它肯定是用金属去穿,用这种丝带穿不起来。目前来说,材质是皮甲的可能性最大。”


相对普通士兵俑、军吏俑,将军俑身上的铠甲又有不同,总体而言将军俑甲片比较细小,王东峰认为这应该是与普通军士相比,将军作为指挥官,受到攻击的可能性较小的原因,他不需要那么大的铠甲。穿什么样的甲,甲片覆盖率也与兵种有关,例如兵马俑坑道中还有很多根本不穿甲的军士,有人认为是秦人好战,不穿甲直接上战场;也有人认为那是一种较轻的甲袍,是用于冲锋作战。担负防守作用的,着重装可能性自然大,反之如果是进攻的话,穿得太重反而影响了进攻效果。


王东峰告诉记者,博物馆一些考古人员曾用纸板裁成与秦俑甲片大小的纸片,再用绳子串接起来,做成一幅纸片甲。因为大家日常接触秦俑,对串接方法、甲片分布、大小及走向都很清楚,按照这个流程串接出来后,甲片的形制基本与秦俑身上穿得没有差别。可以说在中国古代甲胄尤其是秦代的甲胄复原方面,秦始皇兵马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彩俑对秦代色彩工艺研究也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外界根据之前统计的资料,一直认为整个秦陵兵马俑只出土了6尊将军俑,实际上在近十几年的发掘中,又有3尊将军俑陆续出土,一共有9尊,其中就包括其中一尊彩色将军俑。王东峰这样描述这尊将军俑:“他身材魁梧,很威严,比其他的俑都大。我当时在想,当年王翦将军的气势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这尊将军俑除了身材高大,气质威武,还有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色彩非常好。王东峰从手机上调出这尊将军俑的照片给记者展示,并解说:“你看,他身上颜料是紫色的,穿着紫色的袍子。这个紫色颜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汉紫’,这个颜料也很了不起,以前很多颜料都是采到矿物后直接研磨使用,但这个紫色颜料它必须经过人工合成。也就是说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人,已经完全把它合成出来了。当时已经进入到青铜时代,冶铜、冶铁已经具备了这个温度和矿物,我推测可能是工匠在无意中把这个颜色的颜料生产出来,觉得很漂亮就拿到兵马俑上用。这种紫色以前只是汉代墓里面有,现在兵马俑身上发现了,相当于又把它出现的时间往前推了很多年。”


 2017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内等待修复的兵马俑,未完成修复的马俑皆有设备对其进行保护


彩色俑身上的信息量远大于普通陶俑,与之相对的,文物工作者对彩俑的清理、保护及修复也比普通陶俑要复杂得多。据王东峰介绍,现在的发掘中,因考虑到彩俑出现的可能性,无论是发掘还是对出土陶俑的清理都格外小心和细致,过程中但凡发现有彩绘的地方,清理工作就要马上停下。接着,工作人员首先给彩俑喷保护剂,进行保湿措施避免起壳掉落,而后整体打包提回实验室。在实验室中,湿度、温度容易控制,在这个环境下,文物工作者们才开始用竹签、木刷慢慢清理,并在清理过程中逐渐加固。“一边清一边加固,就是把泥土剥离下来,把彩绘赶快的加固在这个俑的身上,一点一点地做。至于加固的材料,我们也是在不断更新。”王东峰道。


最重要的是认真和状态


文物完成了修复之后,要面临的就是展陈的问题。其实有不少人并未到过西安临潼,但却都有幸目睹了货真价实的兵马俑。因为位于北京的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都有兵马俑展陈,此外,兵马俑也常会在各大城市与国外进行展览。那么一个兵马俑如果要外出展陈,又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王东峰介绍:“挑选展品,首先要通过科学评估,这些文物是否符合搬运及长途运输的要求。如果说这个文物有一些裂缝、孔洞等缺陷,那么它就不适合外出展览。每一个展览需要的展品,我们都要做文物健康状况评估。如果是出境或出国展陈,那么除了文物的健康评估,还要遵守国家文物局的明确规定,禁止出境和出国的文物也是不能挑选的。比如说铜车马,就是禁止出境的。”


同时对于有特殊性、单一性的秦俑,通常也都不会对外展出。例如1999年在二号坑中发现的绿脸俑。这是整个秦兵马俑中唯一发现的绿脸俑,其他肉红色或粉白色面孔的秦俑完全不同。这个兵马俑除了头发、胡须、瞳孔是黑色外,脸部颜色全是石绿颜料涂成的绿色。当时它的出现甚至让不少发掘兵马俑的考古专家都疑惑不解。像这样特殊的秦俑在展出方面就会控制得很严,一般不出展。



2007年8月21日,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一尊高1.86米的秦俑被在重重保护中开箱布展。这尊立射俑是作为当年9月13日在大英博物馆开幕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展的一部分,这次兵马俑外出展览一直持续到2008年4月6日


兵马俑在国内的知名度自不必说,而每次出国展览,同样备受外国人的欢迎。王东峰告诉记者,2018年,兵马俑在英国利物浦世界博物馆进行展出,英国民众前来观展的人非常多,他们惊叹于兵马俑经过超过2000年的历史,竟然还保存如此完好,简直不可思议。兵马俑展也成为当时利物浦最受欢迎的展览。


无论是发掘、修复还是展览,王东峰认为对待文物,最重要的态度首先是认真,其次是状态。他回顾自己团队的修复工作,总结说:“我觉得状态很重要。比如你很认真,但今天你发烧了很难受,这个时候我也会让你今天别做了。因为修文物不是做其他东西,其他东西没做好,做成次品,我可以不要了。但文物不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修兵马俑,都是不要求快,但一定要做到最好。将来我们的技术肯定还会提升,材料也会不断更新,但对待文物,态度认真和状态良好这两个原则一直都不会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作者: 周渝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