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抖肩舞、乱组CP、学霸道总裁…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高校新媒体运营
2019-12-13 14:00

跳抖肩舞、乱组CP、学霸道总裁…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高校新媒体运营

文章来自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题图来自:《清华大学抖肩舞》。


“What a coincidence!”


如果你突然发现学校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则小视频,视频里有同学一边奇怪地抖动着肩膀,一边眉飞色舞地飙着这句英文,那么恭喜你,贵校已经跻身当代高校宣传的“弄潮儿”之列。


自社交媒体兴起后,原本严肃端正的各大高校官方发声渠道,逐渐拉近自己与内部师生、与外界社会之间的距离。随着在B站等亚文化社区浸泡长大的Z世代学生成为运营的主力,高校新媒体也越来越能甩开包袱,不走寻常路。


01 高校新媒体运营的“四大派系”,你都知道吗


在80后对于大学的记忆中,学校的形象宣传可能是一板一眼的。要想在大众传媒渠道看到学校的信息并不容易,更多还得依靠个人印象和父母老师的口口相传。若说从前的高校宣传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那么如今则进入到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多向传播时代。崛起的官微、官博们,不再是耳提面命的“老师”,而是每个人的网友。


Show yourself,官方出手最为致命


根据不同的风格,现如今高校新媒体运营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派系。


  • 萌系:顾名思义,就是凭借可爱无害的形象获取好感,让人无法抵抗。其中,以“校猫”闻名的高校不在少数。


早在2009年,北大一名学生发布了一个题为《记北大一只值得尊敬的猫》的帖子,这只经常在大学教室里“蹭课”的猫,一度成为热捧的“网红猫”。此后,又陆续涌现出了“南航大白”、“南大李荣浩”等明星校猫。


动物的“萌”激发了学生的从众心理,一只又一只校园流浪猫迅速被各大高校官方pick,作为宣传形象广泛使用。南京大学官博甚至为了这群网红校猫举办了一次画猫大赛。


失去梦想变成大鸡腿——图片来自于南京大学官方微博


除了给校猫作画、起名,现如今有的学校还根据学生对猫咪们的观察,赋予其人格化特征,制作成萌趣短视频,在B站和抖音上杀出一片天地。


例如北京大学便在短视频账号上发布了一则“听说有喵星人在密谋占领燕园”的内容,描绘了校猫“咸蛋黄”带领众猫起义,最后不敌吃吃吃睡睡睡的愉快猫生而选择搁置大业的故事。这则34s的短片收获了3000+的点赞,网友纷纷表示,“不愧是北大,猫都如此与众不同。”


除了自带萌属性的猫,老师也成了高校“萌化”的对象。


复旦大学官博在栏目【复旦答疑】中,将教授们的形象卡通化,萌萌地给学生答疑解惑,增强了教授的亲切感。学生留言称,“教授们实力可爱!”在官博的一顿操作下,平时看起来不苟言笑、严肃认真的老师们,也与可爱挂上了钩。


图片来自于复旦大学官博


  • 土系:看腻了萌物,这里还有广受追捧、以沙雕土味风格著称的土系。


“来左边儿跟我一起画个龙,在你右边儿画一道彩虹。”北京大学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展露出的千面“北大夜生活”中的其中一面,就吸纳了野狼disco的精髓。


近段时间更火的“土”,还数燃爆高校圈的接力翻拍抖肩舞。如今在B站抖肩舞的tag下,能看到三千多个视频,累计1.1亿播放量,而其中大部分都是高校学生的作品。


这场病毒式传播始于南昌工程学院的Up主“臣不是桂圆”在B站上传了自己制作的校园版抖肩舞翻拍视频,意外获得了一百多万的点击量。随后,这个土味中带着点积极的搞笑视频迅速在各大高校间流传,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纷纷接力翻牌,其中不少都由各校、各院的官方账号发布,上万学生在评论区打卡观光,形成了一场“云联欢”。


除了用魔性舞蹈吸引学生眼球,时下最火的带货主播李佳琦自然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硬菜。


武汉大学就在今年校庆之际发布了这样一则视频:“Oh my god,你们的魔鬼又来咯,这次要推荐的是货真价实的985之光——武汉大学……126年,始终在做良心大学,听我的,买它!”


樱花粉、牛油果绿,校园景色成了主播口中所有学生一定要拥有的颜色。围观的吃瓜群众中,不乏冒出了“求武汉大学出彩妆”的声音,力挺它教书育人的同时开创副业。


武汉大学官博视频截图


庆祝校庆,表白母校当然也少不了。中南大学奉上的土味作品,是用表情包向学生表白,撒娇卖萌&霸道总裁齐上阵。


图片来源于中南大学官博


但你或许不知道,在2011年,中南大学曾凭借一则“土出天际”的招生插曲《爽爽的中南》大火了一把。


《爽爽的中南》片段,魔性与土味齐飞,沙雕与励志一色


  • 暖系:在所有运营风格中,“暖”应该是和高校气质最接近的之一。


下面这几所学校,就特别擅长走文艺温暖路线,表达学校的人文关怀。


“未名湖畔的初雪若能与你共赏,想必是极好的。”北京大学邀你共赏燕园初雪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偶像剧男主的意思?


“亲爱的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复旦大学的暖,简直散发出了油腻的气息。


四川大学则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和复旦大学搞起了交换主厨联动,让远隔两地的学子能够品尝到不同风味的美食,用川菜征服了复旦同学,甚至在华西引起了百人排长队的盛况,美名远扬,一度广泛流传在复旦学生的朋友圈中。果然,要想吸引学生的眼球,首先得满足他们的胃口。



  • 甜系:高校之间,有暗自较劲也有真实友情,“相杀”久矣也会惺惺相惜,借着社交媒体的牵线搭桥,高校CP应运而生。那么,想到高校CP,你磕的是哪对?


以清瘦才子北大君×犀利学霸清华君为首,高校CP的队伍愈扩愈大。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这些有对象的高校纷纷在校庆日、“520”、中秋元宵等佳节狂撒狗粮,在明星官宣时狂蹭热度,腻倒了一众吃瓜网友。


北大×清华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记得“官宣体”吗


除了两情相悦,CP圈还有更多“求而不得”“三心二意”的故事。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官博与周边各大高校热情互动,处处留情,但坊间传言上交的真爱其实是复旦大学。2016年七夕,上交准备好CP名“蛋饺”,向后者隔空示爱,但高冷的复旦并未做出任何回应,上演了一出“襄王有梦、神女无心”的好戏。


不过,没有谁和谁是永远的CP,从下图就可以看出,“白月光”和“朱砂痣”已经不足概括高校们的CP关系了。难怪有学生要调侃,“你们这些假正经的,真是太乱了。”


中国高校CP一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大程度上,高校CP其实是当代互联网流行文化的衍生品,平时常见于明星话题中的“粉丝心理”,在此处同样发挥着巨大作用。也的确,从高校新媒体的运营者到受众,都是在粉丝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更容易理解“高校CP”的趣味所在,也懂得现学现用的道理。


不同高校的学生,常常彼此打卡拜访,在社交帐号上po出校园vlog,微博间的串门调侃更是家常便饭。而为了给学生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官方账号的运营们也是“想破了脑袋,玩出了脑洞”。


用热播剧的方式打开高校CP


校方唱罢,民间版登场


校方“四系”花样百出,民间吃瓜群众的脑洞更是势不可挡。隐藏在校园深处的扫地僧们,为了宣传学校,折腾出了各种“奇招”。


无数又臭又长的连续剧都在引导人们去相信同一个道理:不要轻易拒绝霸道总裁。有些大神就将这个“道理”用在了学校宣传上。几年前,广泛传播在QQ空间上的招生小广告,以学校为背景,描绘了一系列用霸道总裁蜜汁背书的小故事,满满的网文味道,却莫名戳中了大家的笑点。面对这样的霸道招生,谁能拒绝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你不喜欢总裁,这里还有浓浓乡村原生味道的小广告招生法。绚丽的配色和醒目的字体夺人眼球,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电线杆上贴的小广告,以及某牌椰汁。接地气的同时一秒抢夺你的注意力,就算捂住眼睛也逃不开脑海里跳脱的画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个万物皆可“蓝翔”的时代,高校招生又怎么能少了它?无论多高大上的学校,都能在群众巧夺天工的剪辑手法下,一秒朴实无华。爱上这所蓝翔技校985名校,你怕了吗?



纵观近年来的高校运营,无论是校方手笔,还是民间自创,都呈现出娱乐化、轻松化、年轻化的趋势,蹭热点、玩梗、搞怪花样百出。走出象牙塔的高校运营者们,正在以多样的姿态拥抱Z世代的新生。


高校接力抖肩背后的社交文化趋向


经由新兴媒体和流行文化加工后输出的高校形象,正日趋年轻化、活泼化,高校宣传之间的暗场,正从单一的学术期刊舞台转移至社交平台。一时间涌现出争奇斗艳、多元画风碰撞的热闹景象,背后折射的是整个高校文化传播生态之变。


当代大学生群体,以追求个性、喜爱圈层文化为鲜明标签的Z世代(出生于1996年-2010年,现年23岁以下)为主,在整个高校运营传播链上,他们跳出了被动接收信息的固定框架,将决定喜好的开关把控在了自己手中。


为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们的媒介讯息消费偏好呈泛娱乐化趋势。因此,高校新媒体运营将二次元、萌宠、CP、沙雕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元素植入校园文化中,迅速和这帮年轻有趣的灵魂拉近了距离。


上个月风靡各大高校的抖肩舞,从最初的洗脑小视频演变为一场大型高校团建接力活动,将当下高校新媒体运营的年轻化趋向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论是在歌词中加入令人会心一笑的“梗”,还是让学校地标性建筑的背景露出,抑或是让高颜值的小姐姐们和略显僵硬的理工男们轮番上镜、忘我抖肩,都形成了对学校的高量级曝光。


北京大学官微不只顺势推出了北大版抖肩舞,北大宣传部部长、官方新闻发言人蒋朗朗还加入了“不如跳舞”的行列,并在片尾强势出镜打了一波硬广:“北大学子真牛,不光会学,也会玩!感谢大家关注北京大学B站。”


而在平台内成百上千的相关主题投稿中,穿梭而过的弹幕打卡和评论区报道,犹如一场场在虚拟时空中的大型网络“认亲”,通过对这些校园“社交货币”的消费和传播,对校园生活的一种集体记忆得以建构,已经毕业的网友看到这些景象,大概也会对母校产生更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今天这些跳着抖肩舞的年轻人,不就是当年唱着小苹果的那群人吗?


来源于B站《北大抖肩舞,期中考完,不来抖个肩吗》


在一轮又一轮热门现象的背后,也能看到社交平台的烙印愈发深刻。B站等内容社区的繁荣,无疑为高校新媒体运营提供了一方施展“表演”才华的新天地。2019年7月,B站官方发布校园类数据盘点,显示过去一年,有超过24万人在B站上记录校园生活,选择入驻的高校官微已有百余个。


图片来源于哔哩哔哩创作中心


依托于社区天然的社交基因,高校展开了持续性的官方账号经营,培养了粉丝的忠诚度。现如今,在众多视频社区中,发布个体视角的校园生活记录vlog、自制情景剧等,已成为高校新媒体运营的标配。


在B站拥有17万粉丝的“中国传媒大学”官方账号,还会分享学生们的毕业设计作品。一些运营较好的高校,更是变成了和粉丝打成一片的“网红”,收获了更广的影响力。


虽然高校新媒体的水平层次不齐,多数成品可能略显粗糙,但这些碎片化的图景,却让外界得以窥见象牙塔下更丰满立体的高校形象,可以说提供了一个更真实、原生态的观测口。


“哦,学霸们也这样啊。” 


“原来你是这样的XX大学。”


这些作品的评论区,不乏充满艳羡、叫嚷着这是“别人家的大学”的声音;或是变成怀念母校生活的大型追忆现场;甚至还有当即立下壮志的考生,留言说自己一定要考上XX大学的励志一幕。



端得起厚重,接得了地气,温情与搞怪路线并存,笑点与眼泪齐飞,这届高校新媒体运营正在努力打造自己背后那所学校的多面人设,同时也使自身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富有亲和力的同龄朋友。


年轻人的兴趣点,向来难以捉摸,纵然努力跟上潮流步伐、时刻关注热点、学习各种网络流行语,有时候也无法摆脱被学生们嘲笑太out或是用力过猛的标准结局。


然而,无论如何,母校官博们看起来笨拙又真诚地在数字世界里前行的姿态,大抵也会让我们内心的柔软角落有所触动吧。


参考链接:

1.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432656/

2.http://www.sohu.com/a/297960366_489513

3.https://b23.tv/av59307516


文章来自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