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飞鸿到叶问,谁杀死了中国功夫片
2019-12-25 17:36

从黄飞鸿到叶问,谁杀死了中国功夫片

文章来自公众号:大家-腾讯新闻(ID:ipress),作者:李小飞 ,题图来自:图虫创意



日本电影《二百三髙地》里,男主之一被征兵,去中国东北和俄军打仗。


在出发之前,孩子问他:爹地,俄国人是不是都是坏蛋?男主回答:孩子啊,你这么想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了,爸爸虽然是去和俄国人打仗,但不能够仇恨俄国人,俄国是诞生了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伟大民族,BLBLBL……孩子听了眼睛里都是崇拜的说:爹地,你好伟大啊……



以前看到这一段,不禁被逗乐了,看日本人这个啥装的,真是不得不给满分。


《二百三髙地》是日本人炫耀其近代史上最大武功,日俄战争的电影(表现陆战的,海战的叫《日本海大海战》),但是不仅仅停留在夸耀武力的份上,杀人更要诛心,打败对手的同时,也要给对手送上一顶大帽子,赞美对手一番,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我们不仅武力胜过你们,文明也胜过你们。


因为,假如一直说对手是下三滥,那打赢了也没什么光彩。更重要的是,武力胜过对方,那只是牛之小者,勇夫而已,在精神上也胜过对手,那才是牛之大者。就像小姑娘说的,骂你也就罢了,非得逼我动手,你才知道我文武双全。



最近上映的《叶问4》,票房不错,有人挺激动,也有人觉得剧情胡编,其实这一点倒不是,影片中不管是当年华人海外的艰辛(当时美国人长达近百年的排华,主要原因,就和今天中国某些大城市中的某部分人的排外是一样的,是被更吃苦耐劳和工资要求更低的华工——国内是农民工——抢了工作,推荐费孝通的《美国人的性格》),还是70年代80年代咏春空手道之争,李小龙因教外国弟子受到中华总会(其实是精武会)派出高手挑战,历史上都确有其事,甚至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咏春进海军陆战队这事儿,都不是假的,只不过其实是叶问弟子,美国咏春之父梁绍鸿的事迹,被编剧安在了师父头上,并且过程也没有这么苦大仇深而已(有兴趣可以看梁先生在《一席》的演讲,和在《功夫史》的文字访问)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这部本来有基础可以成为一部更出色的历史功夫片的电影,比起前面所说的《二百三高地》式的杀人诛心,《叶问4》却显得气度非常狭小,纵观整部电影,硬是看不到一个美国好人(除了两个不坏的正常人),准确的说,是看不到一个美国白人的好人——唯一一个好人还是同样被歧视的黑人小伙儿。相反的,电影里的中国人,就没有一个坏人,除了像会长这样稍微有点小缺点的。


这固然会让部分看什么都相信的国人激动,但稍有思考能力的人不仅要疑问:事实真的如此吗?



影片一开始的设定,还是中华总会会长代表封闭守旧,反对李小龙在外国人中教授和推广中国武术,而叶问代表开明派,反问:“你为什么不走出唐人街看看世界?”


然而,最后叶问出去看到的,是什么呢?就是——“外国的月亮也没那么圆”,美国就没有一个好人……


这样,反而推论出是会长是对的,因为其电影中的逻辑是:1,中国功夫很厉害。2,美国人没有一个好人。那么必然得出结论:不能教给美国人武术,否则不是欺负中国人更厉害了?然后再得出结论:叶问先生是汉奸……


其实,哪怕电影里有一个美国的正面角色,哪怕有人说一句,“美国虽然有坏人,但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那可是70年代啊,很快邓公就要带领大家跟美国、日本学习),《叶问4》在整部电影的高度上都会上升数个台阶,成为一部有长久艺术和商业价值得多的电影。



中国功夫片早已离开黄金时代多年,当年的中坚,几乎只剩甄子丹一人还在坚持奋斗,没有市场,新人也无法出头,这样要求是不是过高了呢?并没有,因为演员水平,制作水平都可以下降,但功夫片所体现出来的民族心态,心胸,在中国国力和人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却不升反降,反而变得愈加狭隘,不免咄咄怪事。


这么说,是因为在中国还比较落后,国际地位颇低的三十年前,中国的电影人早已拍出了远远比《叶问4》心胸博大,视野广阔的功夫、武侠片——比如《精武英雄》和《黄飞鸿》系列。



1994年,陈嘉上导演,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翻新了传统的陈真故事。与传统“我书读得少,你不要骗我”的陈真形象不同,李连杰版本的陈真虽仍是霍门弟子,但增加了他留学日本的背景,使得这一版本的陈真除了武术家之外,多了一层知识分子的气息


我们今天重看这些电影,不仅同样感动,而且更加惭愧。


《精武英雄》的时代背景是日本全面侵华之前,这部武打片同时也是一部历史片,片中所有人物几乎都有所代表:如大反派藤田刚代表一心挑起战争,野心勃勃的少壮派军人;日本领事、山田光子的父亲教育部长,代表后来被少壮派军人干掉的老成持重的文官大臣;英雄人物陈真,同时又是留日学生,体现了当时中国部分精英既抵抗日本侵略又颇以日本为师的心态;相比之下,霍廷恩则是不知“化验”为何物,反对陈真交日本女友的保守人物。



钱小豪饰演霍元甲之子霍廷恩,有自身眼界的局限,但并非古板不化的人物


而片中武功、思想境界最高的,竟然是一个日本人船越文夫(武术版的藤野先生)。而陈真得知日本陆军部要以藤田之死为借口开战时,知晓两国工业军事实力差距的他会说“那就牺牲我一个人”——他竟懂得“牺牲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



由日本动作片明星仓田保昭饰演的船越文夫,片中身份是政治组织黑龙会的武术教头,也是陈真武术精进之道上的导师


导演陈嘉上后来自嘲说,“都说抗日神剧,《精武英雄》也是神剧之一了吧?哪有那么厉害的人啊!”但是为什么观众能接受,因为陈真不是一个人,而是导演所希望的,一种清醒、自强的理想化的民族精神的化身。


片中既有虹口道场踢馆这样的热血场面,也有面对讲道理的日本人芥川龙一,陈真便脱下鞋子与对方比武,表示对对方尊重的细节。


片中的很多深意需要对影片中的武术有所了解才能懂得。比如片中陈真因为女朋友是日本人,被精武门骂为叛徒汉奸,他使用了来自西方的拳击,打败了霍廷恩的霍家拳——在今天观众习惯了武打片中“咏春拳大破西洋拳”之类的桥段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中国武打片中还有这样离经叛道的设计,而导演陈嘉上在用这样一场戏来传达:抱残守缺只会固足自封,海纳百川才是一个人或者民族进步的源泉。


陈真使用了来自西方的拳击,打败了霍廷恩的霍家拳


但是影片绝非是“全盘西化”论宣扬者,陈真的武术是李小龙的缩影,李小龙出身咏春拳,后来赴美发展,学习各种西方武术,他的截拳道其实是咏春、拳击、击剑等技术的综合,后期还首次在电影中展示了地面柔术和站立技术的综合,而这样的技术要到90年代末才会出现。


李小龙是20世纪东西方大融合过程中最大的推动者,因而被UFC称为“综合格斗之父”。电影中,所有人的武功都是有其门派的,惟有陈真超出了时代和门派的限制,将东西方武术融合统一,这也是用武术来象征对待人类一切文明的态度——《精武英雄》用动作体现了历史和思想,这几乎是除它之外再无电影可做到的。



还有更加经典的,徐克《黄飞鸿》三部曲。作为近年来最成功的IP,叶问同学的有些烂尾,不仅让人想起中国武侠片中的另一IP,被徐克推向世界和让知识分子同样认同的“黄飞鸿师傅”。


在李连杰之前,香港人最耳熟能详的是关德兴版本的黄飞鸿。但徐克+李连杰的组合,真正让黄飞鸿走出地方,成为全国性的大IP,这其中,家国情怀产生了重要作用


N年前的中国,西方世界曾被一部分人认为是历史的终结,是最完美的人类社会组织体系,其价值观念也被认为是最普世的存在。


到了今天,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部分西方国家暴露出来的问题,使得中国互联网上又充满了天朝上国,尔等蛮夷的自大狂妄,全忘了我们自洋务运动开始,学习西方近200年才有今天。


我们为何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至有人自嘲说,我们这个民族,好像不会和人平等相处,要么你强我跪着,要么我强你跪着。


而我们重看《黄飞鸿》系列,发现早在30年前,这部功夫作品早已将这一道理通俗地展现在大众面前,也可以说是提示或者预言了我们的思维局限。



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侵略性,常见国人站在一边,互相片面强调,互相攻讦。而在《黄飞鸿》电影里,这两者是同时并存的。在电影中,既有诱骗国人去金山做苦力的外国奸商,也有相对真诚善意的传教士,即使是为侵略中国做特工的列强,也会向黄飞鸿展示蒸汽机“因为它的出现,这个世界将有新的贵族”的历史意义。黄飞鸿在开始目睹洋兵屠杀民众的惨相时,也对西方文明充满了抗拒,但当他意识到中国的巨大落后之后,终于说出“一定要变”的话,并在电影结尾穿上洋装拍了一张照片。


假装是老照片


黄飞鸿,你太落伍了,你千万别小看这台蒸汽机,它的出现发动了欧洲的工业革命,代替了人力,出现了大量的工业产品,提高了经济!因为它的出现,这个世界很快就有新的贵族,他们的地位将取代现在的皇帝而统治这个世界,俄罗斯帝国和大清帝国一样,都避不开这个历史的变迁!


儒家文明的黄飞鸿,与留洋归来的十三姨的结合,互相的帮助学习和精神融合,无疑代表了这一理念,而徐克为影片设计的一张模仿莫奈的海报,华人与洋人在海滩上和谐相处的画面,也是如此。


而且,影片它并不像《叶问4》一样,把所有过错都归咎于洋人,而国人只有勤劳勇敢善良的天使形象,电影里,同样有愚昧的民众,有为了小利帮洋人贩卖猪仔同胞的汉奸,有又蠢又坏把国人当成工具的白莲教,有像猪肉荣这样一腔热血但只知排外的头脑简单者,还有像牙擦苏这样连中文也不会讲了的,丧失了民族根基的假洋人。还有纳兰元述这样的时代悲剧角色(可看作是满清中开明立宪派的代表),他与黄飞鸿的交战是所谓“善与善的交战”。



而黄飞鸿,同样和陈真一样——他不是一个人,而是导演所寄托的,一种智武合一,以今日之我打败昨日之我的民族精神的愿望。徐克希望中国民族,能像黄飞鸿一样,既有自己的的民族文化,又能摒弃自己的缺陷,学习他人之长,行事刚强勇毅,内心谦谦君子,不必故步自封,也不必自我矮化……


《男儿当自强》中,孙中山用西医与黄飞鸿的针炙共同治病救人(虽然历史上孙似乎不太相信中医),生死契阔,肝胆相照。


《男儿当自强》中,孙文与黄飞鸿因医相识的桥段,是影片亮点之一


《狮王争霸》中,黄飞鸿一边要揭破列强的暗杀阴谋,一边又要与赵天霸这样只知内斗的败类斗争,都是这种“矛盾的真理”(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中国的特色,要知道西方文明在政治思想层面上,同样并不是只有《独立宣言》这种对抗专制的思想,也有《乌合之众》之种提防愚众的思想,两个矛盾思想合一才是事实)


直到最后向李鸿章进言:智武合一,才是国富民强之道——武打片是寓言,这句话翻译成今天的话,武,就是军事工业科技硬实力,智,就是教育思想文化等软实力,两者合一,才是长久的国富民强之道。对了,黄飞鸿后面还有句“区区一块牌子能否改变国运”……放到现在也令人深思。



李大人,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刚才天炮一响,如果没有天灯挡枪的话,胜负归谁,还真没人知道。现在金牌在我黄某的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举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依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这金牌,留给您做纪念吧!


在《黄飞鸿1》的结尾,黄飞鸿与清朝官员面对夕阳下的港口,有一段这样的对话:“你说这个世界上真有金山吗?……如果有金山的话,那些洋人为什么要来我们的港口(暗指香港)……也许,我们已经站在金山上了。”



这才是正确的武侠电影/中国功夫片的打开方式。


很可惜,这样的打开方式,不知道我们何时能够再见……


相比于严肃艺术,我个人一直更推崇通俗文化,通俗文化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和文化,学问做得深固然了不起,但能够用通俗易懂的、有趣好看的方式,把世上的知识,道理展示给世人,往小里说,是“开启民智”,往大里说,是“改变这个世界”,这也可以达到伟大的境界,也是面向公众的知识分子的意义所在。


功夫片当然是小道,似乎不应该要求太高,但有了这样的基础,有了徐克陈嘉上等各位前辈的珠玉在前,这样要求,似乎也不为过吧。



文章来自公众号:大家-腾讯新闻(ID:ipress),作者:李小飞。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