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之道
2019-12-26 16:10

非虚构写作之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青年记者(ID:qnjzbj),作者:庄永志(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央视《焦点访谈》前主编),题图来自:Pexels


把非虚构写作看作复杂新闻叙事的一项进阶训练,是泛资讯传播者的一项略显高端的基本能力。


2019年11月15日新华社发布信息,国务院调查组认定,3月21日发生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的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的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是一起长期违法贮存危险废物导致自燃进而引发爆炸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2019年7月,澎湃新闻举办了第二届非虚构写作大赛,全国各地数千名记者、作家、学生、业余爱好者提交了4000多篇稿件,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一学生张瑾的《响水河边七病区》(以下简称《响水》)获得一等奖,颁奖词是:“一位新闻专业的在校生交出这样一份作品,令人欣慰。作者用新闻的本质——爱与责任回应一场备受关注的公共事件,展现出对人世的同情和善意。文章有悬念,有高潮,画面感强,读完有大片感”;同为南大学生的林炜鑫的作品《百万新娘》在真实故事计划第二届非虚构写作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有媒体和高校的朋友垂询《响水》等学生作品的采写和非虚构写作教学情况,本文以《响水》采写过程为例,介绍一下我在非虚构写作教学上的一些探索实验。


目标设定与情况摸底


首先要交代的是,我们是把非虚构写作看作复杂新闻叙事的一项进阶训练,是泛资讯传播者的一项略显高端的基本能力。


无论如何定义,非虚构写作作品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纪实性题材;沉浸式采访;场景化写作;精细化文本。


我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教5年来,选择不才作为指导教师的15位硕士研究生当中除了3位到华为、恒大等企业工作外,其余12位的工作一般都需要具备非虚构写作训练的基础(如供职浙江电视台、腾讯新闻、新华日报等);考虑到学生毕业之后的实际需要,我将非虚构写作作为泛资讯叙事训练中的一环,在硕士阶段以“非虚构写作训练工作坊”的形式展开训练。


叙事进阶训练,这三门课程必不可少:


第一,“初级采写”:通过简明新闻的写作,主要练就“新闻价值判断→核心信源确定→采访方案拟定→实际采访实施→作品按时完成”这一基本流程的基本功。


第二,“高级采写”:在“初级采写”的基础上,训练分类新闻和深度报道的采写;分类新闻,标准有交叉,像人民网的分类有“国际”“财经”“产经”“房产”“央企”“社会”“军事”“科技”“教育”和“环保”等,纽约时报中文网的分类有“国际”“商业与经济”“房地产”“科技”“科学”“健康”“教育”“文化”“风尚”和“旅游”等。每类新闻的题材内容、读者需求各有特点,我们一学期要求学生练习“突发新闻”“时政新闻”“法制新闻”“健康新闻”“科技新闻”“文化新闻”“经济新闻”等七八种类型新闻的采写。深度报道,要求学生练习“特稿”“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这三种文体。


第三,“非虚构写作”:在前两项训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通读至少三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基本把握作品的主旨、采写方法和文本结构,并提交一份自己将来的长篇写作计划。


以上三门课程的核心能力就是循序渐进地利用复杂程度不等的资讯进行叙事的能力,前两门课程应该在新闻专业的本科阶段完成。


在硕士研究生非虚构写作工作坊一开始,为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们通过网络问卷请选修的同学匿名填写。


去年,读研一的学生张瑾,和选修这门课的一共49位学生匿名填写了网上问卷(张瑾的情况由笔者撰写本文时单独询问并征得同意公开)


问卷显示:22.4%的学生不是新闻专业本科(张瑾本科毕业于黑龙江财经学院会计专业);本科时61.2%的学生没上过有关特稿或非虚构写作的课程(张瑾没有上过),上过的学生中只有22.7%的是单独开课、77.3%的学生是在新闻采写课中学过;在选修本课程之前,61.2%的学生没有读过国内外著名的特稿或长篇非虚构作品(张瑾读过《唐山大地震》)。对钱钢的《唐山大地震》,77.6%的学生听说过但没读过、没听说过的占14.3%,读过的只有8.2%;对卡波特的《冷血》,69.4%的学生没听说过(张瑾没听说过)、听说过但没读过的占24.5%,仅有6.1%的读过;对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没听说过的占65.3%(张瑾没听说过)、听说过但没读过的占32.7%,读过的仅占2.0%。在回答将来是否会从事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工作时,71.4%的学生回答“也许会”、26.5%的学生回答“会”、2.0%的学生回答“不会”(张瑾明确表示要做记者)


从这49名学生的回答来看,一半以上的学生本科时没有接受过非虚构写作的训练,即使是新闻专业的学生,也明显存在对著名特稿作品或长篇非虚构名作阅读不足的情况。


作品解析和习作采写


针对学生阅读不足、训练缺失的现状,我把非虚构采写训练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作品解析,第二部分是习作采写。


作品解析部分占课时的三分之二强,主要解析一篇特稿全文和选读三部长篇非虚构作品的部分章节。


鉴于大多数研究生本科阶段没有接受专门的非虚构训练,我选择了曾获美国最佳杂志奖特稿奖的作品《风袭乔普林》(卢克·迪特里奇)作为入门读物,作品写的是2011年5月那次美国有记录以来单次致死人数最多的龙卷风,有23人幸免于难的故事。


对作品全文我逐句逐段与学生一起阅读,提醒学生注意作品的开头:场景化写作——最后一拨赶到杂货店避难的一家三口如何艰难进店;注意如何从人物当下的困境引出其日常的烦恼与焦虑;注意文章的情节推动:前半部分如何通过七拨先后赶到杂货店避难的22个人的遭遇讲述龙卷风对他们的袭扰,然后推进到杂货店被风吹跑后23个人挤进冷库、冷库的顶子又被掀掉的高潮营造;提醒体会意象的选择与文字的精致,比如写到患有脑瘫却热心助人的杂货店店员鲁本风暴过后从没了顶子的冷库爬出来的时候,作者看似不经意地写道:这次是“头先出来的”;鲁本出生时正是脚先出来,所以成了脑瘫——这不就是重生之意吗?当然,也提醒学生仔细体会全文的主题是从平实细密的文字中自然析出的:互助、镇定,是灾难中的方舟。


差不多两次课读完《风袭乔普林》之后,我再用一次课的时间,从题材、采访、结构、场景、视角、人物刻画、背景呈现等方面概括非虚构采写的一般要领。


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通过特稿这一相对长篇作品显得简短的形式对非虚构写作建立起初步印象,然后对其内在特质有所认知;这三次课后,再让同学提交一篇新写的作品或修改的旧作。


因为张瑾入学之初就明确表示毕业后立志当记者,所以对她的作业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课堂练习,还给她布置了寒假作业。


2月7日(大年初三)她在家乡扬州发来微信:“我可能没法完成寒假作业了,我奶奶年前就住在医院里,情况挺不好的,过年也都在医院。今天病危,我们刚把她从医院带回家里。”


我建议她就写奶奶的事。开学,她交了草稿。经过反复沟通,她最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同一家医院,我的比我小24岁的妹妹在5楼妇产科出生,9天以后,82岁的奶奶在22楼的呼吸科病危,次日于家中去世。”原来,张瑾的生父与生母离异后,她就与奶奶生活。妹妹,本应是父母爱的结晶,于她却是一言难尽。我建议她投稿给刺猬公社组织的非虚构写作大赛,她得了一等奖!评委之一的叶伟民的评语是:“一个生命在远去,另外一个生命在到来,生活就这样交替和延续,这个故事就是表达这样的真相,让人感动和深思。日记体也让人耳目一新,生与死两条线贯穿交替,推动情节,也激发读者情绪。”刺猬公社创始人叶铁桥说:“作者讲述了一个非常动人的家族故事。”


我的读后感是:这是一个渗透着无奈与孤独甚至忿懑的家庭和解的故事。


这次采写和得奖,让张瑾感受到了复杂情感的力量和深度描摹的方法,也让她体会到自己浸润于日常之中也是一种采访。但她的学习与训练,不仅仅是为了讲述日常状态下的家庭故事。


作为全日制的硕士生,她还主动旁听为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开设的“高级采写”课,跟他们一起做作业。在“高级采写”课上,首先练习的分类新闻就是突发新闻,我跟学生强调,突发新闻往往是灾难报道,可以说,公众之所以需要新闻,第一需要的就是灾难报道,因为这是对危险发出警报的救命的新闻!所以,每当灾难发生,好记者一定去现场,所谓“家国不幸诗家幸”,灾难的发生可能是好记者成长和发挥的机会。用名记者陆铿的话来说:抢一时才能赢一世!


张瑾用行动表明她对陆铿的理解:今年3月21日“响水爆炸”发生后,她24日到了响水。


她给我发微信说:限于学生身份,她很难接近核心现场,有的内容也不好报道。


靠近灾难现场,是她最大的优势,我建议她蹲守一个救助点或者医院。虽说非虚构写作需要长时间大量的沉浸式采访,但特殊时刻,短短几天的观察、体验,也可能写出特殊情境中的人的独特遭遇。


3月26日,她发微信给我看了一个天嘉宜化工厂女工面部受伤的照片,微信通话给我讲了她的伤情和她丈夫的体贴,我马上推荐她看获得1990年普利策特稿奖的作品《亚当和梅根》,作品写的是6岁的亚当和4岁的妹妹还有他们的父亲一家三口被严重烧伤后的故事;并提醒她,“这个女工让你拍她的被毁容的面部,表明她是信任你的,你可以争取写出她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伤痛,这其中有尊严、有庆幸,有对美的渴望,也有对未来的担忧,相信你能写出一个复调式的作品。”


她继续在响水县人民医院陪伴、观察,在七病区又认识了两位受伤的工友。但她没想好怎么把三个人串起来,我建议她再读《风袭乔普林》。


张瑾还谈到情感问题,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强烈的悲痛感,“怀疑是不是自己冷血”;我跟她说冷静是在灾难现场可贵的心理品质。


谦卑地赢得信任,陪伴式的交流,感受中观察,适时的提问与追问,交叉的询问,尽可能靠近爆炸车间、追悼会现场的走访——张瑾付出的这些努力,帮助她获得了最宝贵的第一手资讯。我建议她借鉴《风袭乔普林》的结构,就基本可以解决文本的难题。


经过一周的采访,边写边改,3月31日,张瑾写出了第一稿。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在表达的准确、信息的核实、语句的锤炼、人物的刻画、细节的利用上细细打磨了。


文章的主体就是两大部分:爆炸前和爆炸后。主角就是三个伤员:一个30岁的有三个孩子的少妇、一个女儿今年高考的38岁的大哥、一个总担心失去工作的50岁的大叔。爆炸前,张瑾借鉴了《唐山大地震》一步步逼近和对地震那一刻的延宕、细描的写法,通过交叉采访,当事人拍的照片,还原了死里逃生的瞬间;爆炸后,集中呈现了三个伤员如何疗治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伤。正如她对澎湃新闻的记者所言:“我写那个爆炸一瞬间就是跟《唐山大地震》学的……我觉得细节的真实就是像《唐山大地震》这样,不只是去跟当事人采集事实或者认知方面的内容,还要捕捉他当时的感受、感情和感觉……我文章的结构是在《风袭乔普林》里学到的,其实也是记录了龙卷风发生之前,23个人分别在干什么,一场龙卷风把这23个人挤到那家杂货店里,他们在这家杂货店里发生了什么,然后龙卷风结束了,大家都走出了杂货店。”


当然,我们还用3-4周选读《唐山大地震》,一起体会——一个城市的毁灭,学习一个记者如何还原一场自然灾害。


用3-4周选读《冷血》——一个人的毁灭;杀手和社会谁更冷血?探究小说家如何从一场新闻报道的血案回溯一个普通人的一生。


用3-4周选读《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一场人类的浩劫;琢磨思想家如何从特殊历史时期中一个人的遭遇和自辩剖析国家机器运行中的个人责任与理性判断。


结  语


虽然每年的毕业设计都有至少十几名学生愿意以非虚构写作的作品申请硕士学位,但非虚构写作是难度较大、只有少数学生愿意下功夫采写而成功率并不高的作品类型。不过,既然学生有需求,教师就需要用心钻研、全力帮助,也许下一场灾难、下一件大事发生后,最终留下文本的,就是这个学生。就像唐山大地震之后写下《唐山大地震》的钱钢、甬温动车出轨后写下《永不抵达的列车》的赵涵漠、天津大爆炸之后写下《走多远?作多久?》的和冠欣。


参考文献:


①张瑾:《响水河边七病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489876,采写体会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070174;国务院调查组对响水爆炸事件的认定,http://www.gov.cn/xinwen/2019-11/15/content_5452468.htm②[美]卢克·迪特里奇《风袭乔普林》,见《美国最佳杂志写作1:美国国家杂志奖获奖作品》,南方日报出版社,2017年10月版③钱钢:《唐山大地震》,当代中国出版社,2017年7月版④[美]杜鲁门·卡波特:《冷血》,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10月版⑤[美]汉娜·阿伦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译林出版社,2017年1月版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12月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青年记者(ID:qnjzbj),作者:庄永志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