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的极简高效生活管理法
2019-12-27 08:13

2019年,我的极简高效生活管理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Photo by Helloquence on Unsplash


工作


许多朋友可能会觉得:我手里有那么多事情、项目要做,一定非常忙吧?日程表排得密不透风那种?


其实不是的。


我奉行一个原则,叫做“弹性原则”。什么意思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我第一时间一定会去思考:


这件事情不做会有什么影响?能不能不做?


这件事情最晚什么时候需要完成?


我能否把它移交给别人?能否简化掉任何部分?


我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为止?60分、80分,还是100分?


在这种情况下,我会先对手上所有的事情做一个整体的检视,再挑出那些不得不做的,给它们安排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


这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全景思维”:一定不要着眼于每一件任务,而是不断地把视角在“整体”和“局部”之间来回转移,先对自己的一整周、一整天做一个大致规划,做到心里有数,再集中精力,去处理那些“不得不做”的事。


因此,我这两年进一步简化了自己的工作管理清单,现在只留下这么三个:


本周安排:所有需要在这周内完成的事情


持续跟进:没有时间限制,但需要时不时去跟进的事情


安排规划: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情


简而言之,流程是:


1)当拿到一个新任务时,我会先用上面的“弹性原则”问一下,如果能不做,直接丢掉。


2)如果必须得做,我会去思考:它最晚的截止时间是多少?如果是本周,则留出一定的提前量(避免自己陷入“帕金森效应”),再把它排进“本周安排”,写上具体的日子。


在丢进“本周安排”时,也有几个 Tips:


(1)我会首先给自己每天预留大约4-5小时的时间。然后,预估这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再看周一是否已经排满。如果满了,就看周二;如果也满了,就看周三……以此类推。


(2)如果这项任务会“锁住一段时间”(比如周六下午需要开一场会议),我会标上具体的时间段,告诉自己:这段时间已经被锁住了,记得从每天的“预留时间”里扣除掉。


(3)如果这项工作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我就丢进“本周安排”,但不加日期。这样当按日期排序时,它就会出现在“无日期”里,再见缝插针去做。


3)如果这个任务是一个长期的、跟进性质的事项(比如跟进外包出稿),那么就丢进“持续跟进”。


4)如果都不是,则扔进“安排规划”里面。


5)然后,每周日,我会对所有“本周安排”里面的事情做一个总体回顾,再打开“安排规划”,按照前面的流程,把所有有待完成的事项,继续分门别类丢进这三个清单里面。


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你可以保持自己的任务清单非常清爽,能够高效聚焦到“所有必须做的事情”上;另一方面,当你切换到“全景模式”时,你又能对大局有一个清晰的纵览,对自己的时间分配心里有数。


可能有些朋友会记得我在 高效管理时间的秘诀,就在于这三个清单 中提到的“AFD 管理法”。这个方法被弃用了吗?当然不是。我会用另一个维度 —— 标签,来作区分。


简而言之,所有的任务默认都是“Action”(行动)。而如果它属于“Focused”(思考)或“Dessert”(恢复精力),就给它打上一个 F 或 D 的标签。这样,需要时,点击标签,就一览无余了。


另一方面,标签的另一个妙用,是用来作“情境筛选”。


比如我经常出门,那就会设一个标签,叫做“在外”。平时需要出外做的事情,通通打上这么一个标签。等我下次外出时,忙完手头的事情,就会打开这个标签,看一下,有什么事情可以顺手解决掉。


再比如,我平时会收藏一些有趣有用的学习材料、文献,但我不会把它们丢在收藏夹里,而是在任务清单建一个标签,叫做“学习”。这样,当我腾出整段时间时,打开这个标签,就能看到所有“待学习”的资料。


再比如,我经常去深圳出差,那我甚至会新建一个标签,叫做“深圳”。把所有想去的店、想逛的地方、想体验的东西,全部打上标签。这样,就非常方便我按图索骥。


简而言之:我会用两个维度对自己的任务进行拆分和安排。一个是清单,它是一个固定的分解,用来安排和规划日程;另一个是标签,它可以灵活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涵盖所有可能涉及的情境,方便你第一时间做出筛选。

信息


在各位读者向我咨询的问题里,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L先生,你究竟是怎么做自己的知识管理的?其实说来惭愧,我不怎么做知识管理 —— 因为我所奉行的原则,是“流”的原则:


一切知识必须能够流动起来,用起来,它才会产生价值。否则,就只会成为“死物”而已。


想一想,你有多少文章、链接、信息,堆积在仓库里,从来不曾用过?


所以,我现在用的笔记结构,是我从“流”的特性出发,结合知识体系构建的原理,重新优化的“INK-P”笔记法。具体而言,它分为 4 个笔记本:


Inbox(待处理):所有一切接收到的信息,全部放在这里,再定期慢慢分发。


Note(备查):从 Inbox 得来的知识点,当我把它补充完善之后,就把它做成一张知识卡片,存入 Note 里面。


Knowledge(主题):对应着我在 如何自学一个领域?这里有一份全指南 中讲的“主题”。简单来说,它包含两种:


一是我对一个小的主题的积累和阐述 —— 比如“行为遗传学”和“为什么人会越来越狭隘”。但凡产生新的想法、获得新的认知,我就把它们放进去,补全这个主题;


二是一些长期有效、需要时刻更新的东西。比如推荐给大家的书单,我常看的信息渠道(后面也会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关注的全球大事件,等等。


最后,这些信息的归宿,都会去到 Project(项目) 里面。一旦我觉得对一个主题的理解足够完整了,得出了一些结论,我就把它移动到 P 里面,要么作为文章输出出来,要么,作为一个方法论或方案,在实践中试行,并把反馈、心得和注意点更新到这页笔记里面。


另外还有一个笔记本,“归档”,下面会提。


这里着重提一下 Inbox。


它同样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它作为一个收集箱而存在:我所有第一时间产生的想法、获得的知识,包括灵感、备忘录、读书笔记,都会先丢到 Inbox 里面,等待分发。


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作为一个工作桌:放在 Inbox 里面的东西,就是我还没有“完全处理妥”的信息。我只要打开 Inbox,就可以知道,我还有哪些信息需要处理,需要把它们用起来,或者内化。


举个例子:我做智识营的时候,当我产生任何灵感时,我就会在 Inbox 里新建一页笔记,把灵感写上去,然后打个标签“智识营”。


直到我将其中某几页笔记整合起来,完成一篇延伸阅读,或者成为某一课的某个知识点,我再把新的这个产出,放到 P 里面,留着更新和备用;把这些原材料直接删掉,或者从 I 里面放到“归档”笔记本里。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流”:


  1. 所有的信息统一收集到 I 里面,并时刻提醒我,我还有多少信息“待处理”;


  2. 经过主题阅读补充完善的信息,做成一张知识卡片,放进 N 里面,备查;


  3. 把若干张知识卡片整合起来的结果,或者需要时刻更新的内容,放到 K 里面;


  4. 最后,这些成果若是能够实践、输出、应用,再转移到 P 里面,成为一个“项目”。


更进一步,信息处理和任务清单,其实是必须要结合起来的。


比如:放进 P 里面的项目,我会把它进行拆解,分拆成可以行动的步骤,再写进任务清单的“本周安排”里面。


举个例子:我刚接触到一款不错的软件,那么可能会在 P 里面新建一页笔记,标题为“XX软件使用体验”。然后在前文的任务清单里写上“试用XX软件”和“记录试用体验”。


等我试用完成,我再把体验和感受,更新到笔记本的“XX软件使用体验”里面。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流动的“流”,一个完整的闭环。


另外,我做任何笔记时,如果有一些行动的想法(比如查询某个术语),我会标上“td”(表示 todo)。这样,当我每天整理、检阅时,搜一下“td”,就能找到所有需要采取的行动,再分门别类写入任务清单里。


项目


这里的“项目”跟信息里面的 P 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要单独拎出来呢?


你可以理解为:信息里面的 P,是小项目 —— 比如一篇文章的构思,一个软件的试用……而这样的“项目”,是大项目。它一般长达几个月,有非常繁琐的信息和任务,需要不断去干预和跟进。


那么,我会在 P 里面,新建一页笔记,叫做“项目总控”,把所有这样的项目通过笔记内链放进去,作为一个总的索引。


然后,对每一个具体的大项目,我会再分别做一页笔记,把它分成三部分:


跟进:需要我主动去做的事情。


记录:每次有大的动作、或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就把它的概况记下来。


备忘:跟项目相关的信息,方便及时查阅。


还是拿智识营为例。在我的“智识营2.0”项目笔记里面,“跟进”,可能就包含诸如:还有哪几课的内容有待梳理;要加入哪些知识点;要出哪些资源分享和延伸阅读……;


“记录”,可能就包含:几月几日完成某一课的录制,哪些地方可能是重难点,等等。


“备忘”,可能就包含比较重要的链接,比如大本营地址,课件下载地址,总索引地址,等等。


这样,这个项目进展到哪里,还有哪些要做的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下一步,就是把“项目”跟“工作”挂钩起来。


这里,项目笔记里面的“跟进”,是我用来整理思路的地方。每次需要推进项目时,我就把脑子里的想法列出来,纵览一遍。确实需要做的,写入“任务清单”里面;其他存在的问题、障碍、可能性,留在“跟进”里面,等待我进一步去加工和处理。


同样,在任务清单里,做完了一件事情,我会在每天结束前,对自己每天做一个回顾,再把重要的信息写进“记录”里面。


当一个项目彻底完成了,它里面的“跟进”和“记录”,就会成为我复盘的绝佳工具,可以为我提供当时的经验、思考和心路历程;它的“备忘”,也很方便我进行钩沉,找出之前用过的信息。


这时,我会给它的标题标上“已完成”,放进归档里面,或者留在 P 里面,以备不时之需。


生活


以上几点,就是我生活里较为主要的部分。接下来聊聊一些轻松的。


日记


我会在每天晚上大约9-10点,对自己的一整天做一个回顾,记录今天做的事情、学到的东西、留下的想法 —— 其实瞥一眼任务清单、项目笔记和 Inbox 就行了,很轻松。


这些日记放在哪儿呢?同样,我会在笔记软件新建一个笔记本,叫“日记”,再按照月份新建笔记:如“2019.11”“2019.12”“2020.01”……


这里要给大家推荐的一个小习惯,是:我会在每一页日记的最上方,留出一片空白,用来写“每周精华”。


什么意思呢?当我结束这一天的学习和工作,我会把那些最重要的收获和成长,写在这个“每周精华”里面。直到完成一个月的日记,凑齐了4份“每周精华”,再在上面写一个“每月精华”。里面留下的,就是这个月最精辟的总结和思考。


这样,当我打开“2019.11”这一页时,我先看到的是最上面的“每月精华”,再往下,是4个“每周精华”,接着往下,才是每一天的具体记述。


这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总结、提炼和思考,更具体地看到自己每一天的成长。


财务


我自己试用过很多记账法,但全部以失败告终 —— 原因很简单:我实在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要巨细靡遗地写下来,如果发现账不平,就要去检索自己的账单,看漏了哪一笔……


对于我这样的懒人来说,这实在太麻烦了。


所以,我现在的记账思路,是这样的:采用“预算编制法”。每年给自己编制一个预算,然后每周、每月统计一下支出,大概看一下有没有超预算,就可以了。


这种思维,就叫做“黑箱思维”:我们把具体的出账入账看作一个黑箱,那么,只需要抓住起点(预算)和终点(总支出),就可以了。具体怎么操作呢?


首先,一切支出都可以划分为“固定支出”和“可变支出”。前者诸如房贷,车贷,孩子教育费用,长辈补贴家用……这些支出每年基本是稳定的,不会有太大变化。


而“可变支出”呢,其实也可以分为两部分:正常值,以及异常值。


什么意思呢?其实,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大致都是趋于稳定的:每个月的吃穿用度,大抵会在一个平均值附近波动。所以我们主要跟踪的,就是那些超出了“日常生活”的“大额支出”。


比如:朋友结婚的红包,家里添置的电器,旅游费用,诸如此类。


所以,我的建议是:直接建立一张 Excel,分成三部分:


固定支出:每年所有的固定支出,直接算出一个总值。


大额支出:给自己设定一个阈值(比如500、1000),当每次产生超阈值的支出时,就记下来。


预算及日常支出。详见下文。


第三点非常简单。把所有可变支出绑定同一张银行卡,或者同一个账号。这样,每个月做总结时,只需要看一下当月的“期初余额”+“转入总额”,减去“期末余额”,再减去“大额支出”,就能看到自己这个月的“正常值”是多少。


用这套方法,你就可以摆脱繁琐、无谓的记账操作,任何时候审阅预算和实际消费,都能一目了然。


物品


每个人的家里肯定都有一堆物品。可能是你趁打折时淘来的囤货,也可能是你旅行时收集的纪念品……它们或许有用,或许无用,但总是免不了要面临一个问题:


家里的收纳空间越来越满,各种物品日益剧增;但需要用到某件东西的时候,却老是找不到。


所以,我会建议你用一个“四象限整理法”,来处理家里的物品。



简而言之,可以每个季度对所有物品做一次大整理,然后按照这个策略去归类、行动:


再配上收纳箱、收纳盒,贴上标签,就能做到井井有条了。


最后,附上一个简单的流程梳理:




一切策略都要保持一个平衡:足够轻巧,可以无需耗费脑力去践行;同时又足够完备,能够对生活起到规范作用。


另外,也要切记一句话:


一切方法,最终一定要以“适合自己”为导向。


一定不是人去适应方法,而是方法去适应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