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的仪式感,有些人是看不懂的
2020-02-26 15:36

衡水中学的仪式感,有些人是看不懂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十三(ID:GSSW13),作者:十三姐


2月24日,河北衡水中学举行了一场在线升旗仪式,主题名为“隔空相聚,同心抗疫”。校长担任升旗手,并站在一个人的主席台上,面对空旷的操场,进行了一番演讲,出席者只有廖廖无几的校领导和年级主任。


全体师生则在家里通过直播参加这场升旗仪式。



衡水中学是一所自带流量的名校,对中国家长来说其神圣度不亚于清北交复。“中国学科竞赛500强中学排行榜”中它位列全国第一,高考文理科600分以上的都占全校近70%。优秀的升学率和多年雄霸中国高考巅峰的神秘感,让它备受关注。


所以这场升旗仪式一出来,衡水中学很快上了热搜。



当然,上热搜就意味着会被喷,用脚趾头想想就可以猜到有些人会非常快地给出了判断:“衡水中学形式主义”。


很多人只要一看到学校搞点仪式,不假思索地就会骂“形式主义”和“作秀”。


这有情可原。因为家长真的被形式主义搞怕了,搞烦了。


太多的形式主义给学生和家长制造了无数的麻烦,却没有可控诉的方式。只有在网上看到别的学校搞形式主义的时候,顺便骂一骂,宣泄自己的愤怒。


但衡水中学的这场升旗仪式,在讨论形式和过程之前,更重要的应该是先看一下校长讲话的内容。


“今天本该是师生齐聚共升国旗,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的疫情,让我们只能用这样的方式隔空相见。但此刻,我希望你们无论身在何方,都能依然保持着一颗崇敬的心,向五星红旗致敬,向祖国致敬,向英雄的城市致敬,向逆行的医者和爱心人士致敬,向英勇的人民致敬。寒冷的阴霾终将会过去,温暖的春天必将到来,你们将会回到这个曾经想离开,现在却一直想回来的地方。校园的迎春花就要开了,我们在美丽的校园,等你们归来。”


简短的一段话,包含了几层意思——尊重、感恩、保持希望、不忘目标。


在这个抗疫的特殊时期,对学生能说的能做的最重要的部分,都在这里了。


比起那些只会搞打卡接龙和上传照片以及填表走过场的真正形式主义学校,衡水中学至少做了一个教育工作者本该花大力气去做的事情——育人。


任何不看实质内容而随便加以盖棺批判的都是耍流氓,其实这不是形式主义,这是一场仪式感很强的教育。



有人会说这很“水”,搞这个有啥用?


是啊,很多学校,尤其是高中,从老师到学生时间都很不够用,他们判断一件事情有用没用的唯一标准是:你搞这些,能提分吗?


衡水中学搞一场隔空升旗仪式,能提分吗?不能。


上了热搜能提分吗?不能。


衡水中学用得着搞这种形式主义么?一个把分数拿捏得稳稳的学校,老师自己出几十套卷子让大家刷一刷不就完事了?高考成绩照样漂漂亮亮。


大多数人觉得没用的东西搞了就是“形式主义”。


我告诉你什么叫形式主义。


只需要让同学们在家里对着屏幕敬礼拍视频上传打卡就行了,而校长的出现和讲话,意义远大于形式。


在疫情这段时期中,只要谈到孩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作业、网课、在家怎么带……魔幻现实主义对家长的困扰,已经干扰了我们去理解什么叫教育了。



大多数学校因为习惯于埋没在浩瀚的形式中,而忘了该认认真真的对学生进行一次“疫情中的人格教育”,让该有的教育错失良机,让没用的填鸭占了主流。


“跟孩子聊一聊面临灾难时的人性思考吧!”——“思考?有空思考么?作业还没做完呢!”


对孩子们来说,少上半个月的课,少做几页纸的作业,少打一点卡能怎样?别那么鸡血于语数外,多对孩子进行现实版的生命教育、人格教育、社会教育,那画面多美——家长放心去上班,孩子在家接受一整天爱的灌输,爹妈回家也不用打卡,孩子还得到了质的升华......


自从大家习惯于教育变成单纯的刷题、应试、排名,而不是抓住一切机会给孩子进行价值观灌输、情感疏导、人格引导,最后导致下一代只会考试不会做人。


现在网络上有乱七八糟的各路咨询,还有些价值观扭曲的文章乱飞,看看那些打着“90后”旗号胡邹乱写的网文就傻眼了,不从小开始抓人格教育,长大就那德性,赖谁?


按我说,这校长讲得还是太短了,太浅了,这样的教育我认为应该多一点,深一点,拿出点专业教育者的腔调来。



疫情来了,怎么对孩子解释这一切,思考,判断,分辨,研究,这极好的一堂大课,家长搞不了,学校又不搞,那么谁来搞。


疫情之中让学生谈感想写作文交作业,这叫教育吗?


学生的作文怎么写,他的感想哪里来,是靠自己通过铺天盖地的咨询和来自某些人的评论而积累起来吗?


让三四年级的小朋友独自去理解这个世界的灾难,独自去书写他的感想,他有什么感想?他的感想就是寒假作业又特么变多了好痛苦。为了让他有正确的感想家长要用非专业的方式去教育他很多......


那么多网课,却没有一堂课是专门教这个大课题的。如何判断是非,如何科学认知,如何避免垃圾信息的摄取,如何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不去发国难财,如何做一个有判断力的人不信谣传谣,如何避免成为low逼而成为一个有格局的人......趁热有用的没空教,让天天打卡报体温倒是很有毅力。




上海教育专家徐红校长前些天的一场“云演讲”《给学生的一封信》,我看了就很服。这里截取片段:


学校从来不是超然于现实的封闭场,学习也从来不局限于课本,我们且把这场疫情当作一次情景实践学习的机会吧。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社会是最好的课堂。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翻开这本书,我们看到的是医务人员、部队指战员奋斗在没有硝烟的生死战场,你会看到正直、坚强、无畏、忠诚和爱。你也要懂得,诚实的意义何在,担当的意义何在,团结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为什么要挺身而出,临危不惧;为什么要同心同德,同舟共济。这是一堂贴近现实的“立德树人”的政治大课,也许对你终身受益。 


这是一个无形的战场,考查的是你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能力,我相信你们,在这场特殊的战场上你们的战斗力一定会很强盛。


这个延长的假期给了同学们相对自由支配的时间,原本需要挤时间阅读、看电影, 现在比较宽松了。我们还倡导家庭阅读,在疫情宅家的机会,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同聊阅读的心得,还可亲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何乐不为呢!  


其实疫情来了考验的是所有行业和岗位,包括学校和家长甚至是学生。有的学校对学生没有“教育”,只有一味地打卡作业填满假期就拉倒了,而有的学校已经在争分夺秒地在带领学生进行一场“特殊的社会实践”。


现在看来可能区别不大,可十年后社会上可能就有两类很不同的人了。


孰高孰低,格局之不同,已经一目了然。


我并不是提倡要搞这种仪式感,作为一个普通老母我也想不了太多,但我在这场疫情里看到的大多数都是“对开学延期的焦虑”和“对网课打卡的吐槽”,而全过程中有多少可以拿来成为优秀教程的素材,没有人来用。光是简单几句“武汉加油”对小孩来说没有意义,光简单地说“爱国”对小孩来说也很模糊。


我们更希望得到专业的教育者们给予孩子一场更高水准的教育,学业之外,也需要成长,除了高考,人生还有很多考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十三(ID:GSSW13),作者:十三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