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郁亮对话苏世民:现在是重仓中国的最好机会吗?
原创2020-04-11 16:44

张磊、郁亮对话苏世民:现在是重仓中国的最好机会吗?

作者|周超臣

头图|IC photo,图为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


2020年4月10日晚,有两个男人同时直播,一个是广为人知的、做企业家失败后勇敢当起了主播、卖货还债的罗永浩,另一位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73岁的美国黑石集团共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史蒂芬·施瓦茨曼)。


我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罗永浩,选择了苏世民,一个穿越过七轮周期的投资者。


我们的选择遵循了苏世民25条生活和工作原则的第一条:“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


苏世民对选拔人才的渴求更高,他说黑石只招10分人才。他有一个“八九十”人才观:得8分的人是任务执行者,得9分的人非常擅长执行和制订一流策略。如果公司都是9分人才,就可以获得成功。但10分人才,无须得到指令,就能主动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将业务推向新的方向。10分人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在其个人传记《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里,他写道:“我和彼得(虎嗅注:黑石另一位联合创始人Peter G. Peterson,彼得·彼得森)向来坚持招聘10分人才。今天的黑石可以从最优秀的年轻毕业生中进行选择。2018年,我们的初级投资分析师岗位收到了14906份申请,而我们的岗位机会只有86个。黑石的录取率为0.6%,远远低于世界上最难进的大学。如果现在要我申请进入自己的公司工作,我觉得自己应该不会被录用。”


这本书的腰封上挤满了大佬,随便一个都可以拍一部个人传记片。



马云评价苏世民:“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苏世民的故事尤其曲折与传奇。苏世民的成功不是每个人都能复制的,但他在这本书中坦诚讲述的经验与教训可以让每个人受益。”


有必要解释一下这场中美两地连线直播的由头,苏世民写的这本《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中文版2月由中信出版社在国内出版上市,但由于疫情原因——尤其是美国现在成了全球的疫情中心——让这场原本应该是现场签售会的活动变成了线上直播,虎嗅也进行了同步直播。


虎嗅直播间,图为虎嗅编辑敲敲格跟网友互动


虎嗅也借新浪财经直播间的主持人之口问了苏世民一个问题:美国目前普通阶层到经营阶层的跃迁难度大不大,跟1980年代相比,一个普通人要实现美国梦是不是更难了?

   

苏世民回答道:“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的发展速度快,人们的购买力旺盛,特别是二战结束之后,到60、70、80年代也是非常好的。我们的社会不断地发展,我们的教育体系发展得很好。这帮助了人们去实现美国梦。其实,美国梦一直在被实现之中。现在有了互联网,可以看到其他人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也会激励自己去努力。当然,还有一些政治性的力量也变得不再那么具有敌对性了,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财富也在不断增长,中国梦就像习近平主席所提到的那样,也是可以实现的。我想,在经济发展方面中国是乐观的。”


这场直播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吸引来了两条大鳄——高瓴资本创始人兼CEO张磊和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


整场直播下来的直观感受是:在苏世民这个“华尔街新王”面前,张磊收放自如、谈笑声风,郁亮则像个一心求问、不想错过任何一个聆听大师教诲机会的学徒。


当主持人问郁亮有什么想跟大家分享的,郁亮诚实地回答说:“没有。我主要是想向黑石学习,我觉得这次机会太难得了。”


根据郁亮透露,万科一直在学习黑石。包括日前4月2日万科捐赠价值50多亿的万科企业股在清华成立万科公共卫生学院,郁亮表示,也是受到了苏世民在清华捐赠1亿美元成立的苏世民书院的影响。


2013年4月21日,苏世民宣布以个人名义向清华大学捐赠1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共筹集3亿美元作为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永久运行基金,用于支持清华大学建设苏世民书院和创办全球学者项目。2020年1月2日,苏世民以1.88亿美元的捐款位列《福布斯》2019年美国慈善捐赠榜第6。


多年前,郁亮去黑石的纽约办公室、香港办公室参观,当他了解到黑石采用的是跟投制度后,万科也跟着推出了事业合伙人的跟投机制。“这个是跟黑石学的,对万科过去几年的发展非常有帮助。谢谢苏先生,谢谢黑石。”郁亮对苏世民说。


作为一家国内知名房地产商的董事会主席,郁亮虔诚得让人费解,苏世民的这本书的中文版上市以后,他说自己读了之后非常受启发,还推荐给了朋友、同事和他孩子。


1985年,苏世民与彼得·彼得森以40万美元创建黑石集团,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如今是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也是美国最大的“房东”。自成立以来,黑石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9年,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500亿美元,所以黑石又被称为PE无冕之王,而苏世民亦被媒体称为“华尔街的新国王”或“私募界的巴菲特”。


这场跨越太平洋的线上对话涵盖了当下的新冠疫情、潜在的经济危机、全球化、慈善、财富、人才选拔等。


话题自然而言从眼下我们正在全球面临的新冠疫情危机开始。苏世民表示,这次的危机跟2008年的经济危机非常不同,“世界各地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包括很多的政府还有商界人士,大家需要在家隔离,商业的活动就没办法正常进行。”


“我觉得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会在一年或者一年半之后,才能够看出恢复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人们可能会觉得在中国比在其它地方更加安全一些。”苏世民说。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感受对话的原汁原味,虎嗅汇编了对话的精华部分,以飨读者:


如何度过这场危机


张磊:您好,苏世民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想让您给企业家一些建议,他们应该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危机?黑石集团是如何做的?

   

苏世民:首先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当你遇到危机的时候,你必须要确保你有足够的资金,同时作为一个企业家,你必须要为明天做好准备,不能够懈怠,一定要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


第二,要确保你的员工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因为员工是你的资产。


第三,从概念上来讲,你必须要观察到全球的趋势是怎样走的。比如说要跟进资本市场的情况,抓住适合的机会。如果没有对金融领域的洞察,你就不知道未来世界会往什么方向走。


重要的是我们对新事物要有深刻的分析和认识,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后续的发展。所以,一定要密切的关注新趋势,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进步。


一定要先确保当下的经营业务是稳定的,再观察危机之后有什么趋势。


左:苏世民,右:张磊


张磊: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当然在现在的这种时机,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趋势。在阅读您的著作时,我能够看到,每一次遭遇危机的时候,您都能够有一些新的想法,然后创造一些新的模式,这给很多人带来启发。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危机会带来什么吗?

   

苏世民:有的时候,我们就像医生一样,要诊断出危机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在其他人发现之前就发现这些问题,并且能够去修正问题的话,我们就能够抢占先机。同时思考在这个危机之后,人们会有什么样的需求,可以去从各个角度思考。我们看到,人们从很多角度都能够感受到对于安全的威胁,所以我想,未来人们会有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如果我们明白了怎么能够让人有这种安全感,我们就能够持续赢利。


李斯璇(主持人):很多国家封城或者是封国,美国的市场也经历了很多动荡,您认为现在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我们能够转危为安,还是仍然还会有更糟糕的情况出现?

   

苏世民:我认为美国政府会进行干预。美联储——就是我们的中央银行,像中国人民银行一样——现在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幅的投资,来保证我们的证券市场更加稳定,这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多信心。政府会使得系统加以稳定,能够向好处发展。市场的真实情况能够给人们新的信息,能够让人们看到回报。可能大家会争论,市场是否是探底了,是否还会有一些挫折,是否会缓慢地回暖?对于投资者来讲,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在危机的时刻,我们也可以看到情况的好转。


李斯璇:另一个问题,关于反全球化的趋势,您觉得它是正确的吗?有这样一个明显的趋势吗?


苏世民:其实这个并不是反全球化,更多是从实际操作层面上让我们再去这样一个环境下经商。因为中国也是受到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国家,一开始我们看到中国的经济是开始进入了一个暂停阶段,但是现在我们能够注意到,世界各地的公司其实对于中国的依赖性也是非常大的。虽然说各个国家也都在关闭自己的进出通道,但是毕竟我们大家面临着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灾难,肯定会对我们的生活、经济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并没有很多的人在抱怨暂时性的关闭。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现在全球的经济是相互联系的,各个国家的公司都需要从中国来进口很多的资源。大公司会想,如果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以销售的市场,我们怎么做生意呢?没有市场是不可能的做生意的。


所以我们个人也好、国家也好,都是互相联系的。


有些东西的成本在美国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运作,我们不能把这个概念和政治上很多概念相混淆,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就是彼此之间的紧密相连,相互依存。我们并不是把全球化这样一个趋势完全去除掉,而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更合适的方式彼此紧密相连。


危机下的中国机会


李斯璇:目前的经济周期我们是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什么时候能够触底反弹呢?您能不能给我们预测一下投资前景?

   

苏世民:我觉得现在其实有很多有价值的方向可以去挖掘,比如美国的房地产。大家在买房这方面可能还是有很多需求,很多公司的报告也显示房地产仍有较好的前景。除此之外,现在还有很多高科技投资的机会,比如在线学习或远程技术,都是很热门。再比如一些虚拟技术,现在受疫情的影响现在很多人在家隔离,我们减少了很多实体接触,但是通过高科技可以以真实的体验感知这个世界。


张磊:我补充一下。当下,我认为投资的机会就在中国,现在是最好的重仓中国的机会。

 

苏世民:在这次疫情过后,中国会是全球恢复最快、最好的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蓝图中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疫情很有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政府在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这个方面的工作十分出色,十分有成效。但是有些国家还处在慌乱的阶段,特别需要中国供给物资,所以我觉得中国在疫情之后会非常好的。


张磊:在西方国家,负债和人口问题面临巨大挑战。中国的人口问题也是大问题,比如中国面临着老龄化。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也有很大的需求,比如从农村到城市的内部迁移。这都会刺激经济的增长。


李斯璇:我们也看到全球的供应链受到了(疫情)很大的干扰。对于中国公司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他们想要去海外投资,这类投资会受到什么影响?


苏世民:我觉得未来也会在中国更多的投资,因为我觉得,中国未来可能内部的需求和增长也会更强劲一些。中国做得越来越好,对外部的依赖性也是越来越小了。可以在本国内部为人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接下来的几年,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


慈善和捐赠


李斯璇:我代表一位来自新浪微博的网友提问:现在有很多企业家会参与到公益当中,这会极大推动社会的公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上会有很多的质疑的声音,请问两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苏世民:每个国家有各种不同捐赠的文化。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一直有非常强大的捐赠文化,像商界的人会捐助一些医院或者其他公益机构。在其他一些国家,也有类似的捐赠文化。比如在中国,当人们变得越来越富有或者越来越成功的时候,他们也会去致力于奉献,帮助那些陷入困境中的人们是做公益的一个强大的动力。


对于个人来说,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帮助这些慈善机构,可以在政府之外进行捐助。我们在清华设立了一个50亿人民币的资金。我想,每一个人都可以采取一些行动,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利用公益去帮助别人,这是一个不起的事情。

   

李斯璇:关于(外界对)财富的一些批评,我想听一下您的观点。

   

张磊:这是关于社会流动性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来帮助这个社会。在中国,现在慈善捐赠是越来越多的,慈善捐款是企业家们很喜欢做的事情,这也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样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在他事业的发展不同阶段,去思考怎么能把自己所得到的成功与更多的人分享。


我想在这里提醒大家,不管慈善的动机是什么,具体做哪件事情,只要做的这件事情是与更多人分享,不管多寡,我们都应该鼓励、激励这些事情。


每个人的兴趣点和出发点不一样,有人对教育感兴趣,有人对医疗感兴趣,有人对扶贫感兴趣,不管什么领域和角度,只要他的所作所为能够帮助这个社会,能够触及到一些社会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那么他们做的就都是好的事情。


从这点来讲,我觉得苏世民先生做了很多好事情,对麻省理工进行了大量的捐赠,比如建立他们的人工智能学院,其它的一些学院等等,让我们能够把AI发展得更好。我们在中国人民大学也有一些捐赠,而且我们都相信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生活,可以说我们两位对教育都有一种激情。


只要人们能奉献于社会,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我们都会非常高兴。慈善在中国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们想做些改变,现在的企业家都有很好的捐赠记录。我们想更多的去分享,更多的进行捐赠。

   

苏世民:我也在慈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认为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教育都是人们通往更好生活的一本护照,可以说教育程度越高,你就越容易谋生。我在我们国家所做的事情,就是帮助了成千上万的贫穷学生,让他们能够毕业或者去研究生院进修,他们最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比普通人做得更好。


在中国的慈善方面,我建立了苏世民学院,以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其结果也是非常好的。


中国现在有很多亿万富翁,中国的慈善现在也从2000以来有了很多的变化。现在人们发现慈善非常重要,人们不仅仅考虑自己。就像我,我们可以通过捐赠来帮助别人,在我离开世间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循环利用的一种善行。所以,我们在这个阶段创造的财富,希望能够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张磊:苏世民对教育非常有激情,我对教育也很有激情,我经常讲教育是永不需要退出的投资,这是因为只有教育是能够长期改变每一个人的命运,永不需要退出的投资是因为我们自己都在永远不断接受教育。我和苏世民都是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第一个留学生也是去耶鲁大学学习的。教育能够给年轻的学生们以机会,给他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有更大的机会回报这个社会。


左:苏世民,右:郁亮


郁亮:在您的书里,我看到几张照片,非常打动我。苏先生有张戴着一顶工程帽在清华大学的苏世民书院视察的照片,书里面说你仿佛又回到了创业模式。你已经离开校园很长时间了,在中国进行一个建设项目还是有非常挑战性的。那么我想问,对于苏先生,您作为一位功成名就的企业家,怎么可以放下已有的成就,做到这样的状态?这个是对我们来说很好奇的。


苏世民:我喜欢创建一些新东西,无论是黑石还是一些程序性的思考,我想具有创造性。在商界,我们拥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具有良好的盈利水平。在教育界或其它领域中,我们也要有所成就。


对于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来说,我想搭建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桥梁。中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世界各国也都在发展,中国和世界其它地方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我想加强世界各国间的联系,把各个国家的学生引入到中国,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就开始筹备建造这个学院。当明确一个愿景之后,就要全力以赴朝着这个愿景去努力。可能你会遇到一些不舒服或者很艰难的事情,但是你必须要从内心深处寻找力量,你知道这些只是你必须要经历的事情而已,你正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随着你的经历越来越丰富,经验越来越多,肯定能够在应对问题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我19岁的时候,在牛津大学也做了一些现在的年轻人看起来比较傻的事情。我很喜欢设计和建筑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办公室,对于装修我都会给出一些意见。我希望他们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工作,就像在家里一样舒服,能够给他们带来灵感。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这样的环境。


李斯璇:我还有一些问题向郁亮先生提问。万科最近做了这样一件事情,在清华设立了公共卫生学院,我不知道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未来万科和黑石或者苏世民书院有没有考虑在公益方面、教育方面有具体的合作呢?(详见虎嗅4月2日发表的《捐给清华50亿,王石和万科的初心有了归宿》)

   

郁亮:我们在清华做的万科公共卫生学院,也是受到了苏先生在清华做的苏世民书院的影响。苏世民先生做公益慈善很久,在教育慈善方面也早很多,我们起步比较晚一点。正好新冠疫情使得我们全体员工做了决策,是我们很高兴的事情。当然,我们希望跟黑石不光在业务上有合作,未来也可以在公益上有合作。我觉得我应该像苏世民那样,戴着工程帽,去看看我在工地上能够做些什么。我希望向苏世民先生学习,重新回到创业状态,把项目做好。


企业的信誉问题


李斯璇:关于声誉和信任,现在很多的中国公司也面临着很多信誉危机,比如他们可能遭遇了发布虚假数据报告带来的信誉危机(张磊忍不住在那儿笑)。在过去几年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IPO的大爆发。很多的投资人可能都在重新调整投资战略,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看法吗?


苏世民:我接触更多的是传统的技术公司,而且我本人也有一些这方面的背景和经验。我觉得,人们现在采纳了很多传统的方式。2000年的时候,人们看到的重点内容跟现在我们所关注的重点是完全不一样的。1999年的时候可能就是100家的风投,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有多少家。


另外一个大的趋势,就是技术现在越来越先进了,像亚马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其它的技术公司,他们也是面临着很多利润方面的挑战。当然,我们也需要挣钱,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怎样能够把这个商业规模扩大、占领市场份额等等。


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做法大家都是比较趋同的,到底在未来我们应该怎样做,或者是这个前景会是怎样的?我们要怎样在一些既有的模式下找到一些新的创新的机会?即便说我们还是更多的关注利润和营利性,但是我们始终要紧密关注市场的变化,还有一些估值。


公司的估值可能有时候的高,有的时候低,会有这样一些波动,但是其背后的模式还是奏效的。对于投资人来说,我们肯定也不会被这样暂时性的、短期的波动所困扰,像现在我们也看到了有一些生物科技的公司,他们做得也是非常好,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也是比较成功的。


左:主持人李斯璇,右:苏世民


李斯璇:您有没有一些估值的好方法?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新的公司出现的时候,颠覆了一些传统的模式,您是怎样理解这些新出现的模式呢?

   

苏世民:确实,有的公司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会呈现出一些颠覆性的模式,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冲击。但是,我们本身并不是风投的投资人。如果说是风投的话,它可能在评估时看的这些点是不太一样的。


可能我本人的成功率并不是像他们的那么高,但是,我一直都还是相对比较保守的,不太容易赔钱。也许我本人并不是一个多么富有的人,但是我希望能够尽可能利用好自己现有的资源,然后去追随着这个市场的趋势。

   

张磊:在您的这个书里面,您也谈到了一些持续性。我们要考虑我们的一致性,考虑的是估值,您的书里面给我们很多思考的问题。


关于技术投资方面,我想说,投资技术公司,我们需要去考虑技术,特别是投资方面,有的时候我们投资一些不太赢利的公司,有时候甚至亏钱的公司,后来我们看到有很多公司的估值会上升。有的时候公司发展不是那么好,我们也不一定能考虑利润。


我再回到您说的话,我们需要关注长期价值。有人可能仅仅是创造了一个概念,比如to B,或者to C,或者to VC这样的商业模型。


作为像我这样的投资者,可能很简单,我们有一些西方的标准,有的时候关于时间,关于收益、朋友、敌人,时间是你的朋友。比如像亚马逊,他们关注一些十年二十年的产品的利益,有的公司看十年内是不是能挣钱。现在的话,我们也看到一些会议平台的公司,他们一开始可能也不挣钱,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够去赚钱。


我们要考虑这种商业模型,然后我们再去重新思考,时间是你的朋友还是敌人。同样,我们要看市场会带来什么样的估值,要问自己,你能为市场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你能够创造一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能够去不断发展,并利用市场这种模式。比如IP或者是卫生保健等等这些领域,在中国可以说这是最有前景的,最能体现商业精神的。现在的消费者也乐于接受一些新的概念,他们愿意尝试新的东西,人们干劲充足。


有的时候好像是一个悖论,你(苏世民)是一个保守者,你关注投资的一致性,但有时候要做很多冒险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两者的结合。我们是企业家,我们同时也碰巧成为了投资者。你说自己是保守的人,但是你们的投资也是具有企业家的精神,比如冒险、追求卓越等等。


人才选拔和公司治理

   

郁亮:在书里面,苏世民先生说了一条10分人才的原则,对我来说很受启发。我发现您本身就是一个10分人才,他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找到解决方案,还能够坚持不断把它推动实施,同时最重要的是您能够找到10分人才跟您合作。


下面我的问题跟10分人才有关系,我发现在2000年之前,整个市场是一个金钱资本为主的时代,或者叫资本为王的时代。毫无疑问,金钱资本是特别重要的。2000年之后,我们发现是知识资本为主的时代,以人力为代表的知识资本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地位在不断提高。黑石作为私募之王管理着超过5500亿美元的资产,有巨大的金钱资本,同时又有很多的10分人才,拥有非常多的知识资本,您怎么平衡这两者的关系?

   

苏世民:很明显,这两类的资本都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资本,是很难雇到合适的人才。但是,你需要进行选择,往往我们会倾向于选择人才资本,如果是优秀的人才,他本身就能够吸引到资本。像这样的人才他自己就能够更多去创造资本。但是有的时候没有合适的人才,即便有很多的金钱资本,还是很难持续下去。


两年之前,我们在黑石集团选举了一个新的主席,我不会在意为最好的人才支付比较高的薪酬,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他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是否能够出色的完成他的工作。


我们现在的业务规模非常大,我们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才,如果说没有这样的人才支撑的话,我们就没办法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在医疗产业方面,有一些很出色的医疗研究人员,他们能够创造发明出新的医疗器械和药品,也许将来他们就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最好最大的医疗公司。


金钱资本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要有对应的知识资本,要有非常出色的个人能力,才能够把现有的金钱资本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并且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所以,人才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郁亮:谢谢苏世民先生的指点,我的疑问在于说,苏先生本身是个10分人才,书里面说10分人才找10分人才比较容易一些,如果不幸,我不是10分人才,怎么能够找到10分人才,有什么方法?还是没可能?

   

苏世民:如果在你的组织中大部分都是7分、8分的人才,我们需要看他是不是有这样的渴望成为10分人才,他是否想要做到出色和优秀。


作为一个领导,他是需要去做决定的。你是不是能够真正地去兑现自己的承诺?也需要去做决定,需要去改变别人。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有很多的风险,包括对你个人,对于整个组织来说,都会有风险。也许,让一个人才成长起来,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但是,如果能够去培养出来这样一个人才,你的业务就会做得更好,成为一个更优秀的领导者。


张磊:我的儿子今年十几岁,他也对您的书很感兴趣,您的书中提到了诚实、热情,您也提到了很多您的大学生活,提到了雷曼兄弟。可以说,这本书能给年轻人很多帮助,能给他们提供好的忠告和建议。

   

苏世民:我们会关注未来的趋势。我要思考有什么方法能避免这些挫折,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改变,并最终取得成功。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接受了很多培训,我们不断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我们可以看到,大家都在努力,我们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可以想出更好的办法,能够找到更多有价值的事情,能够分享我们的经验。我这个年龄段的人,你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还有我们的孩子,能够去获得和响应别人的拥抱。


张磊: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家公司可以说经历了一些比较曲折的过程,您有什么样的品质使您更好地用不同视角去看?

 

苏世民:我们也尽量总结了我的公司之所以有今天这样成绩的原因。比如,我们的资产有数千亿美元,我们如何进行更好的管理,我们公司雇佣了一些聪明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非常年轻。当然我也雇佣一些年长的人,我们需要这些聪明的员工,但也要关注那些不仅聪明而且能够保持情绪稳定的人。在我们共事过程中,我们看出这些人非常坚韧、具有灵活性,而且一种冒险的精神,而且能够冷静地坚持做自己的事情。我们很高兴能够找到这样优秀的人才,跟他们合作,这些人既非常聪明,为人又非常好。


我的一生中没有遇到过很多讨厌的人,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些文化有关,我们会共享同样的价值观和文化。这样我们的员工就可以贡献自己的才智,也可以指导年轻人取得成绩。看到这些现象,我也去想象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他们会想做出什么样的成绩?这是我在书中所讨论的一些内容。


我对于大家的一些忠告就是,在人们更年轻一些的时候,他们会更加乐于冒险。但当人们超过40岁之后,有些人就开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为他们的声誉已经初步建立,他们不想再冒险了。

   

张磊:可否分享您和同事们共事的一些经验?

   

苏世民:像年轻人,我们要信任他们,更好地培养他们,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如果人们愿意在你的机构跟你合作,这样你的机构会比其它机构更成功。尤其在中国,有一种叫“关系”的文化,我们可以跟大家、跟同事建立非常良好的关系。


最后奉上苏世民的25条工作和生活原则


(摘录自《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1. 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


2. 最优秀的高管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磨砺的结果。他们好学不倦,永无止境。要善于研究你生活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和组织,他们能够提供关于如何在现实世界获得成功的免费教程,可以帮助你进行自我提升。


3. 给你敬佩的人写信或打电话,请他们提供建议或与其会面的机会。你永远不知道谁愿意跟你见面。最后你会从这些人身上学到很多重要的东西,建立你在余生都可以享用的人际关系。在生命早期结交的人,会与你缔结非同寻常的感情纽带。


4. 人们总觉得最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与自己相关的话题。所以,要善于分析他人的问题所在,并尝试提出办法来帮助他人。几乎所有的人,无论他声名多么显赫、地位多么高贵,都愿意接受新的想法,当然,前提是这些想法必须经过深思熟虑。


5. 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封闭的集成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性能独特却又相互关联。优秀的管理者既洞悉每个部分如何独立运行,也熟知各部分之间如何相互协作。


6. 信息是最重要的商业资产。掌握得越多,拥有的视角就越多,在竞争对手面前就越有可能发现常规模式和异常现象。所以要始终对进入企业的新鲜事物保持开放的态度,无论是新的人、新的经验,还是新的知识。


7. 在年轻的时候,请接受能为自己提供陡峭的学习曲线和艰苦的磨炼机会的工作。最初的工作是为人生打基础的,不要为了暂时的声望而轻易地接受一份工作。


8. 在展示自己时,请记住,印象非常重要。整体形象必须毫无瑕疵。其他人会通过各种线索和端倪,判断你的真实面貌。所以,要重诺守时,要真实诚信,要准备充分。


9. 再聪明的人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聪明人组成的开诚布公的团队却可以无往而不利。


10. 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11. 一个人的信念必须超越自我和个人需求,它可以是自己的公司、祖国或服役义务。任何因信念和核心价值观的激励而选择的挑战都是值得的,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12. 永远要黑白分明、百折不回。你的诚信必须要毋庸置疑。当一个人不需要付出代价或承担后果的时候,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并非难事。但当必须得放弃一些东西时,你就很难保持信用记录。要始终言而有信,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误导任何人。


13. 要勇往直前。成功的企业家、经理和个人都是具有志在必得的气魄和一往无前的精神的人。他们会在恰当的时刻当仁不让。当其他人谨小慎微时,他们会接受风险;当其他人瞻前顾后时,他们会采取行动,但他们会选择明智的做法。这种特质是领导者的标志。


14. 永远不要骄傲自满。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如果不经常寻求自我重塑和自我改进的方法,就会被竞争对手打败。尤其是组织,因为组织比想象中更脆弱。


15. 极少有人能在首次推介中完成销售。仅仅因为你对一些事物有信念,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也愿意接受。你需要能够一次又一次坚定地推销你的愿景。大多数人不喜欢改变,所以你需要说服他们为什么要接受改变。不要因为畏惧而不去争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16. 如果你看到一个巨大的变革性机会,不要疑虑其他人为什么没有采取行动。你可能看到了他人没有看到的东西。问题越严峻,竞争就越有限,对问题解决者的回报就越大。


17. 归根到底,成功就是抓住了寥寥可数的机遇。要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冷静观察,高度警觉,随时准备抓住机会。要统筹合适的人力和其他资源,然后全力以赴。如果你没有准备好拼尽全力,要么是因为这个机会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吸引力,要么是因为你不是把握这一机遇的合适人选。


18. 时间会对所有交易造成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产生致命影响。一般情况下,等待的时间越久,意料之外的事情就越多。特别是在艰难的谈判中,要让所有人都在谈判桌上协商足够长的时间,以此达成协议。


19. 不要赔钱!!!客观地评估每个机会的风险。


20. 要在准备好时做出决定,而不是在压力之下。或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或因为内部政治斗争,或因为一些外部需求,其他人总会催促你做出决策。但几乎每次你都可以这么说:“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我想清楚了再回复你。” 即使是在最艰难、最令人不快的情况下,这种策略也非常有效。


21. 忧虑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可以开阔人的思路。如果能正确引导这一情绪,你就可以洞察任何形势下的负面风险,并采取行动规避这些风险。


22. 失败是一个组织最好的老师。开诚布公地客观谈论失败,分析问题所在,你就会从失败中学到关于决策和组织行为的新规则。如果评估得当,失败就有可能改变一个组织的进程,使其在未来更加成功。


23. 尽可能雇用10 分人才,因为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感知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朝着新方向开展业务。他们还会吸引和雇用其他10 分人才。10分人才做什么事都会得心应手。


24. 如果你认为一个人的本质是好的,就要随时为这个人提供帮助,即使其他人都离他而去。任何人都可能陷入困境。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善意行为就会改变他的生命轨迹,造就意想不到的友谊或忠诚。


25. 每个人都有梦想。尽你所能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目标。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原价98元,在虎嗅Pro加油站购买仅需63元

同时可领取虎嗅Pro黑卡7天体验卡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