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留学的外国人,普遍素质不高?
2020-06-29 08:07

在中国留学的外国人,普遍素质不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唐钰璇(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留学中国计划


2010年,中国教育部制定印发了《留学中国计划》,提出了我国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目标,其中包括“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这些目标,实际反映了我国希望能引入并培养更多外国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和发展需要的愿望。


然而,在现实中,外国留学生素质低成为了中国高校学生一直诟病的问题,纪律差、成绩差成为了外国留学生群体难以剥落的标签。似乎,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只关注了“数量最大、知华、友华”的要求,却忽略了“高素质”的要求,反而导致了事与愿违。


针对来华留学生普遍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笔者提出内心的疑问:问题真的只在于外国留学生本人吗?是否我们的来华留学政策和制度也存在着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试图站在外国留学生的视角去观察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阻碍他们提高个人素质的因素,并最终为来华留学生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改进提出笔者个人的建议。


在过去与同学的共同调查中,笔者发现,由于语言障碍,问卷法和访谈法并不适用于对外国留学生进行调查,因此,描述中多为笔者与武汉大学政管院本科外国留学生的交流所得和感受。


语言困境


汉语字形复杂,且不能根据字形本身猜测该字读音,在读写上均有很大的学习难度,而且对于一部分外国留学生而言,汉语的语法和其本国语言的语法也大有不同。许多留学生只学习了一到两年的汉语,并不能熟练掌握,其中有不少更是无法正确发音,这并非只是在音调上出现错误,而是根本不能记住汉字的整个拼音读法,以至于无法让对方听懂,更毋论语速流畅。


在阅读方面,外国留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教科书中的专有名词的含义,所谓每个字拆开看都认识,但它们合起来后就宛如天书。实际上这不一定是外国留学生才会遇到的难题,中国学生也需要借助课本的解释才能理解,中国学生理解力较强有可能只是在语言上占了优势。


而在书写上,外国留学生同样困难重重,尤其是期末考试,多要求手写答卷,并且闭卷回答,外国留学生书写汉字时多速度缓慢,对许多留学生而言这是书写和背诵的双重考验。


除读写外,听课时的语言障碍更加明显,倘若任课老师不使用幻灯片课件时,有少部分学生无法立即领会老师所讲的内容,而一旦任课老师语速较快,或是口音较重,或是板书较潦草,许多外国留学生便完全无法听懂老师的讲课。笔者就曾经遇到过老师在开学第一个月便布置课堂作业,但由于其语速快且声音轻,外国留学生们一下没反应过来了,以至于仍有部分留学生在结课的前一个月仍未知具体作业要求的情况。


语言障碍不只是汉语障碍。中国本科生的课程授课普遍采用中文,同时辅以英文,尤其是在学习国际政治专业的课程时,任课老师普遍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英语水平。但对于许多母语并非英语的外国留学生而言,这实际是要求他们同时熟练掌握两门外语。


外国留学生存在语言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对外国留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语言要求过低。


根据2009年的《教育部关于对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开展预科教育的通知》,来华以汉语进行本科教育的留学生均须接受预科教育,除非具备以下任一条件方可申请免修:


1. 以汉语作为学习语言完成中等教育的外国学生,申请时应附其毕业学校为其出具的中等教育阶段必修课程授课语言为汉语的证明。


2. 已获得达到进入专业学校学习标准的HSK成绩的学生,申请时应附HSK证书复印件,HSK成绩的有效期原则上为两年。


而需要接受预科教育的外国留学生则需在完成预科教育后,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


1. 具备一定的汉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初步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概况,运用学到的汉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问题的能力;掌握汉语基础词汇和基本语法点,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和科技汉语的常用表达句式,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使用汉语进行听、记、问的基本能力;借助工具书阅读中文专业资料的初步能力及进入专业学习时所需的相应的书面表达能力。


2. 汉语言水平达到如下标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中医药专业除外)、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专业不得低于HSK三级;文学、历史学、哲学及中医药等学科专业不得低于HSK六级。


3. 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类预科学生应掌握专业学习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知识;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应掌握专业学习所需的数学、计算机等知识;历史学、文学、哲学及中医药专业的预科学生应掌握专业学习所需的古汉语知识和计算机等知识。


这份文件里详细说明了我国对外国留学生在进入本科学习前的语言能力标准,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为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等级。除个别涉及大量古汉语的学科外,其余的要求最低为HSK三级。HSK三级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根据百度词条的解释,通过HSK三级主要面向按每周2~3课时进度学习汉语三个学期(一个半学年),掌握600个最常用词语和相关语法知识的考生,直观地讲,其水平仅适用于在华旅游和日常交际,完全无法支撑专业领域的学习,即便借助工具书也相当吃力。


根据笔者的观察,能满足预科免修条件1的,基本来自东南亚,由于其生长环境汉语氛围浓厚,他们普遍可以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与中国人无异,而来自其他地区的外国留学生普遍只能满足最低的语言要求。


我国当然也有其他方法来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语言水平,譬如设置额外的汉语补习课程。但恕笔者直言,这类课程的设置完全不符合正常的学习过程。外国留学生需要一边上专业课,一边补习汉语,这种情形宛如我们在美国留学的同时还在努力考着CET六级,既不能集中高效地提高语言水平,也不能针对专业课的学习立刻产生裨益。


既然现行的对本科外国留学生的语言要求偏低,预科的学习可能未能满足本科专业学习的基本需求,那么为何不能提高外国留学生就读中国高校本科的语言门槛,或是增设预科课程呢?诚然,我们需要吸收大量外国人才,然而,与其求量不如求质。


社交障碍


在整个学生群体当中,外国留学生们无法熟练操作中国国内主流的社交软件,几乎不参与中国学生的社交活动,不了解中国学生群体的特殊交流方式和交流语言,除课程相关外与中国学生缺乏共同话题。同时,由于汉语水平低导致的尴尬甚至是自卑,许多外国留学生日常逃避与中国学生以及老师的交流,不到必要情况不会主动交谈。


在外国留学生群体内部,不是来自同一个地区或使用同一种母语的外国留学生之间同样几乎不会交流。他们更多地依赖类似于同乡会的帮助,即寻求有经验的学长学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社交困难阻碍了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学习上的合作与讨论。合作方面,中国学生并不乐意与语言能力不好的外国留学生一起进行小组合作,因为他们无法胜任任何一项独立的任务,哪怕只是照本宣科,更毋论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或是提供个人见解。但小组任务是强制性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在没有老师分配协调的情况下,外国留学生只能被动等待中国学生出于责任感或者同理心将自己纳入小组里。


除了阻碍小组合作,社交困难也阻碍了外国留学生课后向中国学生或老师请教学习问题。这一点与语言障碍带来的困难有所不同,社交障碍影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非交流这一能力本身。


中国学生在最开始一般都会很积极地帮助外国学生,然而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学习问题的讨论上,其关系基本上都是不对等的,也即二者并非互帮互助的关系,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问题大多十分简单(以中国学生的标准判断),甚至很多时候只是读不懂语句,其实答案一目了然,因此受益的往往只有外国留学生,而中国学生的热情则逐渐消磨。


那么人情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不是吗?但事实是,外国留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无法与中国学生互帮互助,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不能,双方社交圈的交集基本为零,明明课堂上大家都在一个班里,但课外外国留学生需要参加的集体活动大概只有院运会一项,而在其余时间,双方基本不会主动邀请对方到自己的社交圈中来。


在武汉大学,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是完全分别管理的,这也是中国高校的普遍做法。外国留学生有特定的安保级别更高的宿舍区,有专门的辅导员,有专门的文化交流节和活动。


在一些纯粹属于文化交流的活动上,譬如武大的金秋文化节,和外国留学生们自己举办的金秋国际文化节,它们本就属于同一系列的活动,但在实际情况中只是各办各的,无法实现彼此交流的目的。同时,高校可以在外国留学生群体内部进行高年级与低年级间的“结对子”,并适当有偿鼓励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结对子”,这种形式对于大一的外国留学生而言尤其重要,他们对于中国高校的线上系统、教学模式等尚十分陌生,需要更加具体细致的引导。另外,学校社团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鼓励各类社团到外国留学生群体中去进行宣传,或借由辅导员帮忙介绍,吸引外国留学生的加入。


纪律问题


大概是出于政治考量,中国老师大多数都不会对外国留学生提出过多纪律要求,而即便外国留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次数过多,中国老师基本上也都只是口头警告,到最后并不会因此取消这门课的学习成绩。缺乏响应惩罚措施的震慑,外国留学生频繁地迟到、在课堂上进出,甚至在老师讲课时手机音频外放、大声闲聊或者接电话。外国留学生个人本身无法做到自律,自然也就影响了其学习效果。或许会有人质疑,难道中国学生就不能帮忙提醒或者督促一下吗?


从笔者的个人经验来看,确实不能。一是中国人大都不太好意思针对别人的不足提出建议,尤其是客人,外国留学生作为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自然也可算作客人。二是笔者尝试过与外国留学生交涉,虽然在提出建议后,外国留学生们大都表示了歉意并且立刻认真遵守,但他们当中最久的只维持了半个月。笔者第一次提建议的时候由于过于严肃导致吓哭了一个外国女生。


很显然,纪律问题这一点不仅是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中的主观障碍,也是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冲突最尖锐的地方,它映射着我国在外国留学生政策上最受中国学生诟病的问题:过分区别对待。因此请允许笔者离一下题,作一段补充。外国留学生被大家共同默认为特殊身份,甚至是特权身份,包括外国留学生自己。这一种特权的产生,不仅是源于课堂纪律方面的纵容,也源于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其他学习要求、生活要求、食宿待遇种种方面的区别对待。区别对待如此之多,为何笔者要强调学习和纪律方面的区别对待呢?因为它破坏了我们心中对教育公平的定义。


从中国学生的角度看,对于从小到大一直被强调纪律意识的我们而言,有纪律意识一直被默认为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时最基本的努力,其次就是学习成绩要好。外国留学生普遍纪律意识不足,很多甚至连学习成绩也一塌糊涂,我们无法从这些标准中看到他们作为一名学生最基本的努力。然而,那些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根本无法被评为及格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效,却让外国留学生们顺利地毕了业,这是不公的。区别对待可以,这样的区别对待却是过分了。


再次回到本文主题,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矛盾自然也成为了外国留学生的一种学习障碍,中国学生容易出于厌烦的心情拒绝外国留学生的请求,甚至拒绝其他沟通和交流。


外国留学生中大部分都享受着中国政府奖学金,根据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办法,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外国留学生每年都要对其是否能继续享受奖学金来进行一次综合评价,而年度评审的内容如下:


1. 学习成绩,包括本学年第一学期的各科考试、考核成绩和第二学期的学习基本情况;


2. 学习态度和考勤情况;


3. 行为表现和奖惩情况。


从政策本身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问题在于实际执行过程中无明确规定评审细则,更无统一评审标准。高校可以根据外国留学生的整体状况酌情调整评审标准,这里的调整空间可以很大甚至于让人看不清底线,学习成绩的打分标准可以酌情放宽以确保及格,学习态度和考勤情况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怪罪到某一个个体身上,当外国留学生政策变成一项政治任务的时候,高校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并把它分散到行政体系的各个层级当中。


或许我们不能过多责怪外国留学生的个人素质不高,也许正是由于我们把标准一降再降,导致他们把某些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视为本就被容许的行为,是我们的过度容忍让他们对自己的部分行为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因此笔者很高兴看到武大一次性清退92名评审不合格的外国留学生的消息,其数量之多前所未有。有时候并非是我们不得不退让,只是我们尚未重视并下定决心。


小结


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解决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困境,最首要的是要提高语言门槛,这是提高外国留学生专业学习能力最重要也最关键的一点;其次必须提高中国政府奖学金实际评审标准,并给出细化的明确的准则,从学习成绩和纪律上对外国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做到对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一视同仁;最后,是帮助外国留学生打破社交障碍,以实现长期的互帮互助,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无论是外国留学生还是中国学生,都有着各自的难处,无论哪一方都希望对方能给予更多理解,甚至是体贴,也但愿事实能如此。这是笔者最开始写这篇文章时的初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ID:hangyeyanxi),作者:唐钰璇(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