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上网,智商就掉线
2020-07-04 09:00

人类一上网,智商就掉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作者:书单君,题图来自:书单


前几天,人民日报做了一场直播,邀请马东、高晓松等知名文化人物,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


嘉宾的咖位足够,主题也是阳春白雪,按理说应该是场不错的活动。


可没想到,直播间评论区里却是骂声一片,“垃圾”“毒虫”“狗屎”等侮辱性字眼比比皆是。



先不说高晓松和马东二人做过什么,让留言者如此痛恨。观点不同,可以质疑和讨论,但这些恶语相加的留言,显然已经属于人身攻击的范畴,也暴露出了他们的道德水准。


书单君不禁思考:互联网的“发言自由”究竟让人的素质提高了,还是更糟了?是让我们变得更睿智、开放了,还是更愚钝、迂腐了?


互联网时代初期,我们曾有过美好的希冀:网络可以使每个人都有公平发声的权利,不同的观点交汇、沟通,必然会促进人与人更好地进行交流。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互联网诞生半个世纪后,我们发现,网络确实让每个人都能够表达自我,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但是,人与人之间并未因沟通而变得和谐共处,相反,撕裂的趋势愈加明显。


有些人一旦听到与自己相悖的观点,就会立即进入反驳模式;


太容易站队,热衷于赞扬或贬损,一件自己并不完全了解的事;


令人犹豫再三的,不是慎重思考,而是“我这么说会不会被认同”……


拉黑、洗白、控评、站队、网暴……一个个词让人心惊肉跳。网络看似让信息更便于传播、知识更易获得,但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是,它也正让冷静和独立的思考变得越来越珍贵,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人类一上网,智商就掉线”。


今天书单君要和你分享的《喧哗的大多数》,就是一本“反思网络时代该如何思考”的作品,作者是研究文化现象的杰出学者雅各布斯。



当我们苦恼于网络上的乱象时,也应该适当跳出来,看看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书单君特别总结了本书中的三个关键点,帮你看清我们在网上的真实境况,避开无形陷阱,保持一份清醒。


归属感魔咒


只要你生活在人类社会里,就一定会有归属感的需求。


正如书中引用的一位学者所言:


所有人在人生中的某些特定时期,或者从出生到死亡,都存在着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对归属感的渴望和被群体排斥的恐惧。


如果说前网络时代里,我们只能从身边有限的人群里寻找归属感,那么,如今在网上找归属感是再容易不过的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弹幕”。当视频播放到某个节点,大批的弹幕便黑压压地席卷而来,甚至改变了原视频想要表达的意思。


有“弹幕狂热爱好者”曾接受媒体采访,说出了他的心理:


“我看到一个情节,心里正想,剧情这么编真的好么,就看到屏幕上飘来一字不差的弹幕。”心里话被具象化到屏幕上,他有些惊诧,随后则是找到知音的快感,“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弹幕了,这才发现许多人跟我想法一样,心里挺高兴。”


归属感在这些行为中慢慢形成了,用户也更加具备粘性。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归属感满足我们心理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当弹幕整齐划一成为常态时,我们的语言习惯轻易就被改变了。


弹幕中有许多“行话”,比如“前方高能”“劝你善良”等等,都表现了这一群体的共同习惯与趣味。里面有多少人不加思考就加入了“弹幕大军”,只是为了获得心理上“我们想得都一样”的归属感?


这些“行话”作为娱乐、减压本身并无问题,但正如作者所言:


它们有成为寄生虫的危险,会占据我们的大脑并取代思想。


类似的情况还有时下流行的人工智能算法。当你看过一条视频、一篇文章,大数据会根据你的喜好,自动为你推荐相似的内容,这类算法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


长此以往,互联网逐渐变成为了每个人的“局域网”——我们只能接触到大量符合自己趣味、价值观、喜好的内容,我们很难再去接受不同意见,对其它群体的接受度也大大降低。


最终,我们都活在了“归属感魔咒”里。




书单君的一个朋友曾抱怨过,十年前的网络风气比现在好得多,“杠精”“键盘侠”很少,大家基本上都能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尽管可能意见不一致,但不会像如今这样撕裂。


或许,正是由于“归属感魔咒”,越来越多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他们看到不同的人,就视彼此为无法沟通的“怪物”。


然而,沟通的愿望都已消失,又如何奢求良性的交流呢?


“争论即战争”


表面上,网络确实融合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但我们可能忽略了一点:交流的前提是理解。而在网络时代,“理解对方”已经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网上虽然有各种观点的争论,但结果往往并未促成交流,反而演变成了谩骂、人身攻击和更严重的对立。这正是缺乏理解的表现。


在日常话语中,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隐喻:争论即战争。


只要看看这些常见的表述就知道了:


你的说法是不攻自破的;


他攻击了我论述中的每一个薄弱环节;


他的批评正中要害;


和他论战,我从没有赢过。


……


这些内容的表述,几乎全是战争话语,即把争论当成了你死我活的战争。生活里,我们难免有好胜心,想要用自己的观点压倒别人。不过,由于生活中都是可以真实接触到的人,我们多少保留了对对方的尊重和对自我的约束。


可是,网络恰恰隐藏了人们的真实身份,于是这种“争论即战争”的模式泛滥成了噩梦。




只要看看热搜或新闻里的留言就知道了,多少恶意地揣测,多少毫无道理地攻击——无论你说了什么,都有可能受到攻击,无数“杠精”和“喷子”应运而生。


很多时候,网络上的讨论都因为战争化的表述,而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人性。当人不再是人,只是需要铲除观点的代言人时,人们就丧失了移情能力,一心想要打败对方。


拒绝去了解他人——这是网民在所谓辩论中为了追求“胜利”付出的巨大代价。


我们总有一种天然的强烈倾向,想要将事物二元对立——这是人性使然,网络只是更加放大了人性的弊端。




那该怎么办?书中介绍了一次与众不同的辩论会,或许能给予我们些许启示:


会上的两名辩论者,A和B。A登上讲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B随后上台发言,但在他做出反驳之前,必须先对A的论点做出令A满意的总结。


只有当A认同了B的解读时,B才能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接下来,A也是如此。


网络上太多的争端,都是源于双方根本没理解对方的想法,陷入了“反驳模式”,误会加深,最后只能变成情绪的宣泄。结果就是,恶性循环下的网络只会成为人们情绪的垃圾桶。


下一次,当我们下意识地想要留言反驳某人时,或许可以先想一下:我真的理解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了吗?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原本是经济学领域的词汇,它的解释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也就是说,“沉没成本”指无法收回的付出。当我们为某件事、某个人付出的“沉没成本”越高,我们就越陷越深,很难做出理性的决策。


作者很精彩地描述了这种心理:


你执迷不悟,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且不容置疑的。你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出自己的观点,保护它,使它免受攻击。


对你来说,如果现在要做出改变,就好像在承认自己所有的工作都是毫无意义的。



网络上,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饭圈”的形成。


饭圈的狂热一直以来被诟病,几乎成为“无脑”的代名词。有媒体曾计算过作为某爱豆“铁杆粉丝”需要的花费:


官方后援会为爱豆刷数据、刷话题一共集资过两次,金额从1万到5万不等,人均支出300~500元;


紧接着是爱豆的生日应援和生日会门票,如果参与人均花销需2000元以上;


出道后的十几场巡演,整个追下来开支得3万;


还有粉丝购买其代言产品的花销,种种加在一起,作为“铁杆粉丝”至少要32000~52000元,这已经成为了明星产业链中的一部分。


而这只是物质的投入,情感投入更无法统计。这些都相当于“沉没成本”,一旦脱粉,也就意味着金钱和情感都打了水漂。



“饭圈化”现象愈演愈烈,和这些“沉没成本”是脱不了干系的。微博下面的控评,明星粉丝间的对骂,都能让我们认识到饭圈的强大和可怕。


而比饭圈更可怕的,是饭圈思维——不仅仅是对于某个流量明星的拥戴,而是一种无脑崇拜的思考方式。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没有是非,没有对错,只有“立场”。凡是立场不同的人,就是敌人。


其实,很多网民在讨论事情时,都可能陷入“饭圈思维”。


例如近期发生的苟晶被替考事件,就有苟晶老乡留言,说她不应该大张旗鼓,给家乡抹了黑。这也是某种程度的“饭圈思维”,为了维护所谓的家乡名誉,竟然已经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


“饭圈思维”往往都是我们在投入了大量“沉没成本”后,容易陷入的怪圈。毕竟,接受现实有些时候意味着反对过去的自己。



真理与代价,孰轻孰重?或许我们要重温一遍,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试想,假如亚里士多德成为了老师柏拉图的“脑残粉”,那他也不会是后人所崇敬千年的哲人了。


作者最后总结了一条“真理”:那些没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本能,对沉没成本太过计较的扑克牌玩家和股民,最后都破产了。


结尾


世间的事,总是说来容易,做来难;指责别人易,要求自己难。


网络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维护。在《喧哗的大多数》这本书的引言部分,作者首先就讲:在思考这件事上,我们要比自己想象得更糟糕。


先不要去指责别人,认识到这一点,才是推动大环境改变的第一步。


作者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次报告会上,某人不赞同发言者的观点,因此越听越气愤。报告结束后,他冲发言者发难。而发言者听完后,只说了一句话:“请给它5分钟时间。”


这“5分钟”就是我们思考的时间。


当我们听到自己不同意的观点,如果立刻进入“反驳模式”,思考便不复存在。如果人人都这么做,网络将永远撕裂彼此。


给自己留出5分钟,也许就能换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本文转载自一个推荐好书的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这里有一群三观正的读书人,与你分享思考,推荐好书。关注书单,我们一起通过阅读,变成更好的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