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女子”和“浪费男子”的两极生活
2020-11-12 18:54

“清贫女子”和“浪费男子”的两极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原标题《<钱断情始>、巴塔耶与近藤麻理惠:铺张或极简,哪种人生又躲得开陷阱呢?》,作者:潘文捷,编辑:黄月,题图来自:《钱断情始》剧照


近日播出的日剧《钱断情始》(又名:金钱的结束是恋情的开始)作为日本演员三浦春马的遗作而被世人熟知,剧集本身则讨论了人与金钱、人与消费的主题,在刚刚过完的“双十一”更显得发人深省。剧中,在玩具公司会计部工作的九鬼玲子贯彻“清贫”的理念,认为内心的平静是活着的理想状态。玩具公司老板的儿子猿渡庆太则奉行着大手大脚、过度浪费的价值观。电视剧戏剧性地展现了“清贫女子”和“浪费男子”的两极生活状况,随着剧情的发展,前者的价值观逐渐被后者理解和接受。


《钱断情始》剧照


“浪费男子”的生活方式虽然极端,却与我们不乏共鸣,当新兴中产阶级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引擎,“买买买”的欲望空前强烈,消费诉求与日增多,这部日剧也促使我们思考,消费的快乐从何而来?它是否值得追求?另一方面,“清贫女子”体现出了抠门文化、极简主义近年来在年轻人群的兴起,作为剧中赞美的价值观,它又是否可以带我们摆脱消费主义陷阱呢?


“浪费男子”溯源:从至尊性消耗到强制性消费


三浦春马扮演的猿渡庆太是玩具公司的富二代,生活极度奢华浪费,因为过度挥霍而激怒父亲。他去海风公园吃烧烤,在店里买了一大堆盘子,用完之后懒得洗,就扔在了公园的垃圾桶里。在公司吃午饭的时候,他会买三个不同口味的便当:“我一开始想吃泰式猪肉打抛饭,刚买完就发现了干烧虾仁便当,之后买了咖啡,回来的时候,闻到了小摊上海鲜咖喱的香味。”当被问到一个人为什么要买三杯咖啡时,他又说:“甜的冰的热的,都想喝呀。”就这样,中午一顿简餐花了5800日元(约365人民币)


《钱断情始》截图


庆太的举动一方面因铺张浪费令观众咋舌,但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它确实能给观众带来了快感,正如我们自己在挥霍时也能够感到快乐一样。买买买的快乐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法国思想家乔治·巴塔耶思考过这个问题。他提出,消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性的消费,是为了维持存活和发展必需的消费,还有一种是非生产性的消费,这种消费不以生产为目的,不求回报。


在《通向巴塔耶》一书中,作者张生看到,在前资本主义时代,有这样的观念:体面的人只适合花钱,不适合挣钱;挣钱就是劳动,劳动就是被奴役,这样的人是不体面的。“体面”也是巴塔耶提出的“至尊性”,“至尊”意味着消耗不是为了生产,不是为了“有用”。举例来说,古代人的节日狂欢或建造金字塔的行为,都不是为了增加社会财富,而是为了把过剩的财富花掉,战争更是人类社会的奢侈形式之一。在这些消耗财富的过程中,国王、君主可以获得转瞬即逝的、闪耀着荣光的至尊性,同时他们也把至尊性传播给了更多的人。


按照巴塔耶的理论,因为人人都不甘心被奴役,都有对至尊性的向往,所以人们愿意把自己的财富挥霍,运用于非生产性消费,以维护自己的至尊性不至于在生产性的世界中被遗忘。因此,消费、浪费、挥霍其实是一种解放。但问题是,和过去的把人从生产性镣铐中解脱出来不同,今天的消费本质上带来了更大程度的捆绑。


鲍德里亚看到,今天的消费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有强制性的生产性的消费,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生产秩序。所以,今天的消费是对至尊性消耗的一种东施效颦。在《钱断情始》里,观众看到庆太铺张浪费,内心并不能完全产生反感,或者在生活中铺张浪费,也可以获得转瞬即逝的快乐,那是因为其中尚存一丝至尊性的幽灵,不过,在鲍德里亚那里,这种“代糖”本身并不是真正的糖,甚至其实是“无糖”。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对这种“代糖”却趋之若鹜。波士顿学院社会学教授朱丽叶·斯格尔在《过度劳累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工作-消费循环”,日本经济学家森冈孝二在《过劳时代》里也有过类似的论述。人们用物质消费的刺激取代空闲时间来消解自己的欲望,这样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不能持久,还会推动欲望不断升级,人们为此再增加劳动时间,进一步削减空闲。对于没有进入工作-消费陷阱的人来说,不是不会落入,而是无力落入——如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所言,被排除在消费之外的“新穷人”由于没有购买力,在物质与精神上都被抛弃。


“清贫女子”背后:消费主义的陷阱无处不在


在物欲无限扩张、消费吞噬一切的时刻,以“清贫女子”九鬼玲子为代表的另外一种取向——低欲望、断舍离和极简主义——出现了。对一部日剧来说,这背后自然是日本国民消费欲望的逐渐丧失。这也是大前研一写作《低欲望社会》的背景,他看到,今天的年轻人工资常年不涨,责任却日益加重,正逐渐丧失物欲和成功欲。加上人口减少和超高龄化的问题,经济规模在不断缩小,人们感受到了危机,主动减少消费,降低背负风险的可能。日本作家堺屋太一则对这一现象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在1985年写作的《知识价值革命》一书中将此解释为:人们扬弃了物质财富更丰裕的时代,转而更加关注精神性。


在日剧《钱断情始》的开始,任谁看,九鬼玲子在物质方面都是个“清贫女子”,但是很快观众就发现,她的大笔开销都在会计师早乙女健与金钱有关的公开讲座上。早乙女健是教导人们如何正确花钱的专家,但是他的课程却十分昂贵,而且几乎场场爆满——他利用了人们“正确使用金钱”的想法来引导消费。


早乙女健 《钱断情始》剧照 图片来源:豆瓣


消费主义把一切事物、活动与关系都纳入到了消费的框架中,不仅可以利用“正确使用金钱”的想法,还可以利用人们追求节省、追求极简主义的生活情趣,来创造新的需求。豆瓣上出现了“抠门女性联合会”“抠门男性联合会”等小组,但不论是“抠门”还是消费降级的口号,当中都隐藏着消费陷阱。五年之内崛起为主流电子商务应用产品的拼多多,其受众来源于下沉市场,消费势头却非常强劲——所谓“抠门”,有的时候可能只是追求低价,并非拒绝消费。


即便是对极简生活的追求,也可能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对极简主义生活的冷思考》一文就看到,以价格高昂、不断推出新产品又号称走极简主义路线的苹果品牌为例,极简不仅不和消费主义矛盾,反而甚至可能刺激消费者“卖肾”。极简,反过来成为了资本为增值而采取的制造消费需求的手段。购买苹果产品、无印良品等主打极简风格的产品,又是符合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格调和生活理念的。到头来,秉承着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消费者却陷入了弗洛伊德所说的“细微差异的自我迷恋”。


另一方面,极简生活通向消费主义陷阱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舍弃”,这种断舍离反而可能促进了生产出来的价值得以流动,加快消费的循环。“凤凰WEEKLY”的一篇文章《中国人正在报复性抠门:女人抠起来要命,男人抠起来不要命》指出,断舍离、极简主义可能会造成边买边扔,“闲鱼或成最大赢家。”


当然,这种边买边扔的对物态度不是《钱断情始》想要弘扬的。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晓明曾在采访中谈到,资本的逻辑鼓励人们喜新厌旧,培育的人和物的关系非常冷酷,但是他认为人和物应该培养起长久的稳定的关系:“人的感受和经验因此不断地凝聚到物品中,物品的性质因此改变,不但有使用价值,更成了记忆的载体、经验的见证,也因此引起人的更敏锐的关注,这样人与物的交往才能产生丰富的物质享受。”


在剧中,比起猿渡庆太买了一大堆盘子却只用一次的挥霍做法,九鬼玲子对物品抱有更加珍惜的态度。例如,用过很久的东西坏了,她不会立刻去购买新的,而是选择自己修复。按照她的话说:“用新东西自然会有新的相遇带来的快乐,接着用也有接着用的喜悦。东西,都是越修缮越有感情的。”她对待物的态度非常郑重,在迎接新耳环回家的时候,会像和旧友道别一样和旧耳环说再见。近藤麻理惠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她建议读者在扔掉旧衣服的时候,可以对旧衣服说一句:“谢谢你!在我买下你的瞬间让我感到心动!谢谢你!告诉我自己不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然后再丢掉。近藤麻理惠认为,每样物品都有自己的使命,“就和人和人之间的缘分一样。”


《钱断情始》弘扬的是惜物的价值观,但这种做法也有一个侧面,就是人与物关系的混淆。一方面,人们可以把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使用到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另一方面,消费社会还可以把人比作物。以断舍离为主题的电视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里就有这样的台词:“物品也好,男人也好,离别的时候,重要的是要干脆。”《“买买买”和“扔扔扔”:消费主义失败了吗?》一文作者苏横看到,把物拟人化,也可能造成把人拟物化,这种做法会造成价值判断的混同。有的人选择极简生活,也会极简掉自己的人际关系,例如豆瓣极简生活小组会有人发文称“极简了相识21年的朋友”,有人认为有孩子以后就很难极简生活,因为孩子会用到很多东西,跟帖建议“把孩子极简掉,可以提升很高的生活质量”。从这个角度看,极简生活也可能导向人际关系的改变,让人们之间的联系减少,社会进一步原子化。


参考资料:

《王晓明:打破“支配性文化”》

https://www.guancha.cn/wangxiaoming/2012_06_19_205164.shtml

“双十一”之后:消费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630378.html

《对极简主义生活的冷思考》李磊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feda430b33f4d3abcd3a476da389b3f&site=xueshu_se

《“买买买”和“扔扔扔”:消费主义失败了吗?》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519613.html

《中国人正在报复性抠门:女人抠起来要命,男人抠起来不要命》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601308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日]近藤麻理惠  著 徐明中 译 

《通向巴塔耶》张生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原标题《<钱断情始>、巴塔耶与近藤麻理惠:铺张或极简,哪种人生又躲得开陷阱呢?》,作者:潘文捷,编辑:黄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