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确定的时代,你需要做一个“π型人才”
2021-03-29 09:34

在不确定的时代,你需要做一个“π型人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原文标题:《π型思维》,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980年初大批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国企人员下海“经商”成为热潮,90年代,PC互联网崛起成就部分人挖掘时代红利。


每个时间总有很多机会带给人们,时代在变,红利也在迭代,但不论何时曾经的人想要追求自己的事业,总要走“单行道”,选择A或者选择B,然后孤注一掷走下去。


在传统社会条件下,人们会从事一种职业,一直做到退休,随着智能手机爆发人们进入移动互联,时间仿佛发生了变化。


现在互联网改变衣食住行,也降低很多人的从业门槛,给人们尝试新职业的机会,但同时也加剧了人才竞争。


网红带货主播,图文自媒体,UP博主,网文写手,滴滴司机,饿了么骑手,越来越多的人现在选择A职业同时还能兼职B职业。


做一个“两条腿走路,多种能力兼备”的π型人才,是当今时代生存且构建壁垒的核心。


π型人才也叫“复合型人才”,它完全具备“复合性,发展性,创新性,竞争性”四个核心特征,是21世纪人才的标准。


从企业角度出发,公司发展核心在于“降本提效”,建立协同方能促进高质量运转,而在过程中,就会要求人才能力模型不断变化。


不仅要在本岗位做深,还要横向拥有一览众山的整体思维,同时要把“自身所做的一切”整合传播出去,为公司带来价值,如何成为π型人才,你可能需要对概念的知晓及“可迁移式成长”。


结构洞的出现


在成为π型人才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T型”,T型人才是按照知识结构区分出来的,用字母T来代表人的知识结构点。


“一”横代表广博的知识面,“|”代表专业的深度。


两者结合既有较深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知识面,这类集深与博一身的人才称之为T型人才。


市场为什么会出现从专一性人才到T型人才的变革呢?其本质源于社会不同阶段发展,对职业的需求变化。


主要分为四个核心阶段


  • 早在1.0时代,众人下海经商做起传统生意,一切都在打通“供给与供需”的关系,你学习一门技能,就可以得以生存,比如“考会计证,工程师证”,这类属于专业性人才。


  • 到2.0时代,也是所谓80年代末,90初,这时经济发展逐渐多元化,便出现耳熟能详的技校,例如“蓝翔,新东方”等,为社会输入技能型人才。


  • 到3.0时代PC互联网早期,人才市场开始日益增长,很多人开始研究在某个领域涉猎多种专业,在“宽知识,深专业”基础上形成一专多能,来建立自身壁垒。


  • 当下4.0时代,一个人至少要在两个领域深耕,同时拥有两个双向技能,比如互联网行业营销和设计岗是分开的,如果某个设计师既懂营销,又懂品牌设计,那么它在行业内竞争优势就显得巨大。


造成人才竞争格局不断变化的核心在于“互联网”的演变加速数字化的提升。


从移动互联网下半场存量为王,到开启万物互联,其实本质是头部公司(百度,阿里,腾讯,字节)的格局改变了“交易形态”和“社交网络”,出现了一种网状式链接模型,“结构洞”。


什么是结构洞(structural hole)


该理论提出者为社会学家罗纳德·波特(Ronald Burt)在1992年《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中提出。


指“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和有些个体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法连接或关系间断(disconnection)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


简单来说:网络是有“链接构成”的,在网络中经济人B和C都与A有联系,如果B和C之间缺少更直接的连接,而必须通过行动主体A才能形成联系,那么A就在人际网络中占据一个结构洞。


显然人际网络的结构洞越多,A在人际网络中的地位就越高,它调动人际关系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就越强,所以经济人会尽力发展自己人际网络的结构洞。


那么,从人才竞争壁垒角度,通过结构洞能告诉我们最浅显深刻的道理是什么呢?


其一:所谓互联网时代,你在公司重要的岗位专业做深,知识面做宽,行业做透,让别人“链接”上“你”的能力很重要,这也是专家+管理路线的核心。


其二:人际网络的更新,就会让我们不断丧失“能力”,因为重合壁垒性低的技能会被别人所替代,让自己始终立足于新的“有效结构洞”的位置很重要。


其三:由于“结构洞”原理形成,似乎“个体或者组织”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建立广泛的联系,同时占据更多的结构洞,掌握更多信息,才能促成“效率”甚至“交易”。


社会是一张大网,我们每个人是这网上一个“结点”,与我们相连的每一条线都是与他人交往的结果。


通过认知结构洞,如果我们结论仅限于此,那么就很容易陷入庸俗的“拓展人脉关系”“积极社交”这一套心灵鸡汤中。


事实上,要变成π型人才,就得先成为T型结构的人,打造有质量的社交,关键点在“垂直领域做深”上。


从个体工作角度,T字一竖代表着你的经验能否成为方法论,横线代表方法论能否成为“有形资产”,从而借助互联网加以放大的能力。


从公司角度,T字的一竖代表着你公司所细分业务能否解决社会问题,横向代表“市场部链接外界”的能力。


有了这些才能再向π型演变,否则从公司角度,就像弱国无外交一样,无人知晓。


从个体角度没有能力,你只不过是人际市场中的“索取者”,要么是别人能力的复制品,不可建立真正的壁垒。


所以,结构洞的本质是让我们了解“T型”的重要性,T打包就是网络中的“一个结点”,然后再把很多事情通过整合,扩大规模效应,从陌生关系和资源里做很多事情。


理解π的核心


π从表层形态看它与T不同的是“多一个小腿”,小腿核心是“你的第二职业”,俗称“热情技能”,仔细看它像不像一个两腿走路的人。


而且这个人能将多门知识融会贯通,找到底层原理并进行创新甚至“构成有效壁垒”的能力,和你列举一个简单的故事。


帕特里克·泰的故事


新加坡有位国会议员在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但毕业后他并没有进入法律系统,而是当了一名警察。


在当警察过程中,他一直致力于社区和法律服务,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弃法律学习,一边当警察一边学习国际法,并且拿到了法律硕士学位。


在结束警察生涯后,帕特里克被新加坡全国职工法律服务部门聘任,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既需要处理法律问题,又要跟工会打交道的部门。


帕特里克被聘任,正是因为他恰好同时具有法律和社区服务的技能,这就是典型的“π型人才”的经历。


或许多数人会认为,这种经历成功是成功但应该很少见,别说复制了,对于大部分人培养一个技能就很不容易了,想要再培养第二个技能,岂不是难上加难?


其实未必的,人的职业发展是线性增长的,技能到什么水平跟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正比。


人的技能发展更像一条对数曲线,在刚接触一项新技能时,我们通过简单的学习就能突飞猛进,但后期你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会越来越费劲。


这意味精通一个技能自己可能需要“一万小时定律”练习,但掌握基础,并不需要花费很大时间。


不过你也可能会问,虽老话说技多不压身,但多一项技能,尤其是那么不精湛的技能,要它有什么用呢?其实还真有用。


列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一个程序员,他除了开发以外会写作技能,那他可以把自身的方法论总结出来写成一本书,就会带来附加值。


如果一个产品经理,他除了画PRD原型外,懂得运营增长技能,并且投入足够时间去精通,那么他的能力在公司将会更强。


如果一个视觉设计师,他除了平面设计外,精通品牌战略,文案创意知识,那么他是不是就可以做“品牌设计师”,在垂直领域更为强大。


你看上面这些例子,是不是“双重技能在身”,就算你不把“第二技能”修炼到一流水平,你也可以通过技能的叠加来获得属于“π型人才”。


π型人才在大公司“竞争力”颇为明显,一人能够带动整个小组,但从市场来看,似乎众眼望去π型人才很多。


如何从众人中将自己价值最大化放大出去呢?


我认为π的另一个核心重点在于J,也就是π的小脚部分,J代表“整合,营销,传播,放大”的能力。


在市面上有一类人被称之为“超级个体”,他们有一套完善的闭环能力,当中包含三个要素:能力,资源,交易。


他们也是“结构树”链接者,这类人群能够解决“公司与公司之间合作链接”效率问题。


有些超级个体不断壮大,便成为“超级组织”或者“网络协同组织”,这些人一般“网红,自媒体,创意公司,公关公司”较为常见。


总结看来,成为π型人才不仅是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里要有很深认知,并且还要有“两个技能知识融会贯通”整合,推广,放大的能力。


不同行业知识如何有效“迁移”


身边不少人说:“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工作以后全还给了老师完全用不上,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方式,任何知识都可以进行迁移,融合到工作技能中。


知识都是各种不同的系统


万物都是“各式各样的系统”,比如一座城市,一家公司,一组英语,一套管理理论等等。


人学习本质是在学习不同系统,比如“物理学”“生物学”“哲学”,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更好了解这些系统的运作机制呢?


答案是“先把握系统的框架”。


因为“框架”是对系统构成元素与元素之间有机联系的简化体现,比如上述的公司最简单的框架就是“行政,市场,运营,产品,技术”组成。


每个人都具有框架思维,只是在处理复杂事情时没有启用,或者根本没有认真去寻找“框架”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就是底层“规律”。


比如:我们在表达时,很多人会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要么是我知道很多一下说不出来真心想表达的,这个时候若有人告诉你,有一个“金字塔框架”,你就会特别顺利。


什么是金字塔模型:


我把它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实现什么?目标是什么?我怎么看?发生了什么?自上而下结论,目的,再分析过程。


无论何时“结论先行”,然后解释内容,最后分析过程,这样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例如,你和领导汇报工作,一进门就阐述一堆过程,领导哪有时间听,他也会一下子蒙圈,不知道你在表达什么。


因此万物都有规律可循,要么启动大脑中“框架思维”找规律,要么拿别人已经总结的“知识框架”现学。


无论哪种方式,学习的本质是要搭建一个符合自己个性化工作需求,能为自己产出效益,并且无论“迁移”到哪里都能持续输出价值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


如何搭建自己灵活的知识框架?


1. 基于工作流程搭建


开始搭建工作流程知识框架时,我一般从个人职业目标,工作应用场景出发,因为这样你获取的知识都是指向一个应用目标,不但便于“学习和管理”,而且能够快速启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核心流程是:金字塔出发(目标,需求,过程)— 学习 — 实践 — 吸取新知识 — 再学习 — 迭代升级。


公式总是无趣的,不妨参考具体案例:


比如你开始工作时是做市场,为客户推荐贵公司产品给客户,那么对于初级市场人员,销售流程为:


挖掘客户需求 — 销售准备(资料)— 拜访客户 — 介绍产品 — 答疑解惑 — 成交(未成交) — 跟进。


这不需要学太长时间便可掌握,根据销售流程我们很容易构建一个框架,所谓工作的本质就是问题的叠加。


2. 基于业务领域专业知识搭建


构建专业知识框架,首先要找到专业知识背后相通的本质规律,按照本专业领域主要原理和定律来组织。


不仅如此还要满足两个要求:一是核心诉求(性格特征,习惯,与专业无关的通用能力,如人脉链接能力)


二是要求所有的核心素质,通用能力,专业技能,必备知识围绕我们的职业目的整合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且能力知识体系搭建,还要随着实际目标改变,以及晋升机会逐步学习,补充修正这个知识体系,让它变得更完善,有迁移性。


举例说明:一个营销总监,他必备知识构成有“垂直领域”和“深专业”两块。其他构成分为4块,分别为“竞品分析(宏观,微观,中观)”“核心素质(性格,智商)”。


“可迁移能力(快速学习,精准表达,写作,人际关系处理)”“可迁移技能(一般技能,工作技能)”组成。


有了上述基于工作流程搭建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基础”,到了这一步你只要找到行业内的参照物,譬如牛人写的书,分析他们的框架然后吸取体系,融合自身内容便有新知识体系出现。


那么你在进行思考,知识的可迁移能力来自于哪里?


我把它总结为:对于知识系统的认知,处理事情的三角金字塔原理,基于工作流程的知识框架,基于专业领域的知识框架,这一套流程犹如“PDCA”循环。


在互联网行业所有岗位对于个人而言,均可变动,若把这一套学会,加上强大的学习力,80%不确定性都不会令我们迷茫,因为你完全能够把“可迁移能力”深入骨髓。


π型人才之所以能在不确定的社会,建立高壁垒始与不败之地,是因为碰到问题,拥有自身“认知体系”,能够快速识别,还原问题背后的真相,直击本质。


其次“超强学习力”及“框架思维”能够快速的了解,入门一个新知识或领域,再者“拥有可迁移的能力”快速调整,胜任,满足新的职业需求。


形成小闭环“兼并发力”


为什么要成为π型人才,答案是在不确定的社会中让自身多一些“确定性因素”。


现实中显然“适应环境”和“应对随机”的变化并非轻而易举。


所以面对多变的环境和外部世界,一成不变的单向思维和一元模式已经远远无法帮助我们正常自如应对,怎么办?这时我们要学会“转化自己”。


一个苍蝇和蜜蜂的实验


科学家把几只苍蝇和蜜蜂放在一个玻璃瓶中,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


结果,蜜蜂不停地在瓶底打转,拼命寻找出口,直到他们耗费自身所有体能和精力,最终“因力不从心而饿死”。


而苍蝇不断乱撞,在不到两分钟内,最终从瓶的另一端逃出。


但当把瓶子放在较为“暗”的地方,只开一个小孔透出光亮对准瓶口时,蜜蜂便能很快脱身,而苍蝇却很难找到出口,因为蜜蜂的复眼有更强的向光性。


对阳光的敏感和偏执决定它们不肯接近黑暗的地方,哪怕是出口。


从这个实验中能够得知哪些?


什么是苍蝇模式:苍蝇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像个没头苍蝇乱撞”,因此有五个象征性代表词,分别为“不断试错,冒险,即兴发挥,创新,敢于挑战”。


什么是蜜蜂模式:蜜蜂平时的工作是“高效”而有条不紊的两点一线,因此有三个同样象征性词汇代表,分别为“逻辑,坚持,目标感”。


实验总结,不管是坚持不懈,不断试错,冒险,挑战创新,还是逻辑,目标感,这一切的本质还是回到“助于人们应对不确定性变化”。


上面蜜蜂就像专业做深的人,而苍蝇更像π型思维的人。


查理·芒格说:“对于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这是不明确的做法,毕竟现实世界不是按照学科分类划分,也非独立而不重合的构建着单一的规则。


《物种起源》中曾总结,“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


基于各种不确定性,我们要勇敢的“转化自己”,从蜜蜂到苍蝇,工作中多尝试,日常中多见牛人,想到就去做,做了不对赶紧调整。


这个不确定性时代不属于那些“想明白再去干的人”,而是“先开枪,后瞄准,快迭代,速占位”的人,转化自己很重要。


个人小闭环在哪里?


还记得上述中超级个体三个要素吗?能力,资源,交易。


当能力有了,充其量在公司你是个厉害的角色,但在行业中资源与人脉并不会自然而来,这是酒香怕巷子深的时代,那么怎么办?传播出去。


传播的核心是什么?播和传。


播靠什么?声音,语言,这一切称之为“有声信息媒介。传靠什么?除了声音外还有图文,这属于“视觉部分”,所以文字图片也是载体。


有效传播最简单的形式为“做好触手”,你的触手就是“信息(图文,音频)”信息代表穿透力,信息代表“个人品牌”。


当你的信息输出越多,影响力就越来越大,这时你的结构洞将会变的更多,掌握的信息差也同样更多,那么“交易”就成了你的核心。


交易的本质是什么?在市场上是“解决问题”“匹配需求”“达成共识”,为什么要做交易,答案是“链接能力的认可”。


那么交易什么才能做好链接,答案是“交易你的能力”。


将你的能力变成“有形产品”,比如市面上你看到的“咨询服务”“付费课程”,这就是典型π型人才应对不确定环境,可确定性的能力。


总结下形成小闭环“兼并发力”的核心是其一将自己从蜜蜂转化为苍蝇,其二将能力转化为产品。


写在最后


π型思维不是超级个体,超级个体一定拥有π型思维。


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干什么工作,我们都要发展兴趣技能,并为之倾注激情。


那不单单是一份热爱,是能够帮助我们抵御危机,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甚至改变命运的武器。


将你的第一技能做专,热情技能做透,两者融合一起播传出去,你就能实现跨越式成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