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被低估的价值
2021-04-08 19:00

《流浪地球》被低估的价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球传媒学刊(ID:GJMS2014),原文刊载于《全球传媒学刊》2020年第4期,作者:相德宝(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静君(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原文标题:《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流浪地球>国际媒体传播效果及策略研究》,头图来自:《流浪地球》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角对中国首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国际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国际媒体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刻板的偏见框架,《流浪地球》成功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理念传播给世界,实现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从文化折扣走向文化共鸣,并且中国政府对电影产业的积极扶持也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


此外,《流浪地球》“没有个人英雄,人人皆是地球的拯救者”的叙事彰显了中国集体主义精神,受到国际社交媒体用户的高度好评。基于《流浪地球》传播现状,文章提出了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的策略建议。


一、研究缘起


在跨文化传播和公共外交的领域里,电影具有天然的传播优势,它不仅能够淡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输出的政治色彩,还具有较强的跨国辐射能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国际受众对电影输出国的态度(王莉丽,2018)


此外,作为我国文化产业中最早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领域(贺卫华,2018),电影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提高中国话语权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胡智锋、张炜,2012)


因此,针对电影国际传播影响力的研究越来越成为近年学界与业界共同讨论的重要议题。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历史可以划分为“国际获奖”(20世纪八九十年代)、“商业诉求”(21世纪早期)、“全球影响”(2010年迄今)三个阶段(刘俊,2018),但是由于置身于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下,中国电影大部分时候只能被动地迎合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他塑”,一些进入欧美电影市场的中国影片甚至故意采用“自我东方化”的策略以迎合西方对中国的想象(孟建、于嵩昕,2019)


同时,相较于好莱坞电影,中国电影缺乏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价值观的有力塑造,并且在意识形态的表达上没有很好地认识到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容易导致文化误读的出现,影响电影的国际票房竞争力和海外传播效果(王莉丽,2018,pp.167-170)


在中国电影长期不被国际市场认可的情况下,2019年2月5日,中国首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大陆与北美地区同步上映,引发国内外观众的强烈关注。根据票房调查网站票房魔咒(Box Office Mojo)的记录①,《流浪地球》在中国大陆的最终票房为46.88亿元,在北美的最终票房达到588万美元,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北美地区的票房冠军,同时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韩国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与此同时,美国网络视频巨头奈飞公司(Netflix)于2019年2月宣布获得除中国大陆地区外的全球流媒体播放权,为《流浪地球》通过在线平台进一步传播提供渠道。本文将通过研究国际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用户对《流浪地球》的报道和评价,评估《流浪地球》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二、《流浪地球》国际传播效果研究现状


通过对谷歌新闻(Google News)上关于《流浪地球》的电影报道统计,本文发现自2019年2月5日至5月5日,有112家国际媒体关注《流浪地球》,发布了共计134篇电影相关报道,其中2019年2月的报道量占比为53.7%。与此同时,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推特上,包括中国外宣媒体在内的多家国际媒体,比如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新华社(XinHuaNews)、科技博客(The Verge)、美国有线电视网(CNN)等,都参与了对《流浪地球》的报道,并引发了推特用户的较大关注。


针对《流浪地球》的国际传播效果,盖琪(2019)认为《流浪地球》之所以成为一部现象级的电影,不仅在于它在技术美学上的飞跃,更在于它对文化价值的探索,即创造了一种“新大国叙事”的媒介叙事范式,开辟了一条“注重兼容性和共在性的价值表述”的路径;徐百灵、李小琴(2019)指出,尽管《流浪地球》在科学素养和人物刻画上存在欠缺,它却较为充分地调动了观众的情感,符合海外受众的文化诉求,并且融入了许多中国元素,引发海外华裔的强烈共鸣;王伟伟等人(2019)认为电影以亲情为线索,衬托出主角刘培强“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并且摆脱了好莱坞电影的传统范式。


尽管如此,也有研究提出反对声音,郑言(2019)指出尽管《流浪地球》在票房上取得巨大成功,这种既迎合“好莱坞语境”又试图发出中国声音的大片依然没有很好地履行对外传播职能,在输出中国价值观层面继续“受阻”。由此看来,学界对《流浪地球》的国际传播效果评价不一,且大多缺乏实证内容的支撑,《流浪地球》在国际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效果也需要进一步的评估。


三、国际主流媒体对《流浪地球》的电影评价


针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前人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传播效果、发展历程,并多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路径。例如,黄会林等人(2014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国际受众对中国电影文化的看法,并以此来分析2012年度和2013年度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岳晓英(2012)、崔晓红和王秀花(2016)、贾冀川(2019)基于案例分析考察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传播效果。


整体而言,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影响力研究主要运用受众调查、文本分析、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观众口碑、票房数据、国际获奖来衡量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效果。然而,无论是观众口碑的建立还是票房的积累,电影的传播效果都高度依赖主流媒体的曝光与宣传。因为国际主流媒体具有较强的议程设置能力,它们对中国电影的报道不仅影响国际受众的关注内容,更能影响国际受众对中国电影的理解和看法。


长期以来,许多优秀的中国电影难以获得国际主流媒体的关注,即使受到关注也是负面评价居多。因此,国际主流媒体对电影的评价应该被作为评估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流浪地球》倡导的全球合作理念改变国际媒体惯用的偏见框架,实现从“文化折扣”走向“文化共鸣”


跨文化传播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


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信息传播是由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等环节构成的,这些环节实践的“对象”便是“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并以符号载体的形式出现的各种意义和信息”。电影的生产和流通便是一个将其内含的精神、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符号化的过程,紧随其后的消费和再生产环节,则是媒体和受众对电影符号的解码以及二次编码。


但是,符号的传播和解读不是完全对称的,存在“理解”和“误解”两种情况,即顺应式解码和对抗式解码。通常情况下,顺应式解码依赖于编码者和解码者之间关系和地位的对称程度,如果这种关系位置差异过大,就会导致“扭曲”和“误解”,出现对抗式解码,也可以说是一种无效解码(罗钢、刘象愚,2000)


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意味着信息在不同地域间的流动有可能受到阻碍,导致文化产品的价值被折损(胥琳佳、刘建华,2014),这种“对外文化贸易中出现的由于受众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的媒介产品价值被外国受众低估”的现象被传媒经济学家称之为“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郭庆光、滕乐,2011)。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必然牵涉“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因此“电影观众在观看过程势必出现文化解码的偏差,从而导致文化折扣现象的产生”(金丹元、周旭,2016)。回顾以往的中国电影,《战狼2》《红海行动》被国际媒体批判为“大国主义”(jingoistic)、“民族主义”(nationalistic)的文化产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就曾在报道中提及这两部电影是中国政府的宣传片,具有强烈的亲中寓意。因此,尽管以上两部电影在国内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在海外市场却惨遭票房“滑铁卢”。


笔者通过对推特平台上的电影报道文本进行数量统计,其中参与《流浪地球》报道的主要媒体见表1。


从国际媒体报道文本来看,《流浪地球》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西方主流媒体惯用的“西方中心主义”解读框架,引发了全球观众的文化共鸣。美国科技媒体科技博客(The Verge)②给出了中肯评价:《流浪地球》找到了中美价值观间的差异与相似点,譬如家庭的重要和为国牺牲的崇高性,这一评价也例证了该电影确实找了中西方文化的互通点,是电影打动海外受众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好莱坞式英雄电影往往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精神,《流浪地球》却恰恰相反,它传达的是一种团结全人类的友爱精神,打破了中国电影以往“意识形态流失”和“自我东方化”的困局。在电影中,各国政府卸下戒备与猜疑,组建了联合政府和国际空间站。


当生存受到致命威胁,当地球濒临毁灭,人类放下了矛盾与偏见,跨越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鸿沟,携手合作,休戚与共。《流浪地球》跳脱了传统美国电影主导的“英雄拯救世界”的模式,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价值观以非政治性的形式融入电影的叙事结构中。



《流浪地球》不仅实现了自我叙事和他者解读的融合,而且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国际媒体惯用的对抗式解读框架,并且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理念传达给世界人民。


《纽约时报》评论称,虽然《流浪地球》将中国置于未来空间探索的核心地位,电影却展现了一种解决地球威胁时所必需的国际合作理念。国际主流媒体对电影核心精神的积极评价,顺应了电影想要传递给世界的理念和精神,同时也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倡导的合作共赢、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等理念的赞同。


《Vice》杂志③在一篇电影评论中称,《流浪地球》中的全球灾难是在类比当今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电影明确倡导全球合作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必要性,并批评了美国没有做到这一点。此外,该评论还批判了部分美国媒体在电影评价上的双重标准,认为尽管《流浪地球》清晰传达了“国际合作”的电影主题,部分老牌精英媒体如《华盛顿邮报》仍然用意识形态框架来评价电影的核心主旨。


(二)中国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政策扶持,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长期以来,国际媒体诟病中国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认为中国电影在政府的高压管制下缺乏思想自由。但是,《流浪地球》在视觉场景上的构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媒体对中国政府在文化审查方面的固有看法。电影的场景设计,实质上是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外化”,即内在精神转化为外在物质形态的东西。


《流浪地球》在场景设计上呈现了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的衰败景象,而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在国际媒体眼中属于两个典型的城市符号,城市的衰败则被视为一种不被中国政府电影审查所允许的负面隐喻,因此,国际媒体才会惊讶于中国政府对电影内容宽容度的上升。


例如,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便在报道中称“电影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电影方勾勒出北京和上海的破败场景,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被允许这样做”。


国际媒体认为的“中国政府对电影的宽容度上升”并非错觉,自2010年至2016年,中国政府多次出台扶持中国电影产业的政策,以刺激、鼓励中国电影产业的海外发展,而地方政府也发布了相关文件予以回应。


具体而言,2010年1月25日,国务院办公室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④,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到“积极推动电影“走出去”,培育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电影国际传播企业,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国产影片”;2014年5月31日,国家财政部联合多家单位发布《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⑤,决定加大对电影产业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完善与电影产业相关的各项经济政策以及监管措施;2016年3月8日,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奖励优秀国产影片海外推广工作的通知》⑥,为鼓励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引导制片单位生产更多的优秀国产影片输入海外市场,国家管委会决定予以取得海外票房超过100万元以上的优秀国产电影奖励;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⑦,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电影科技的研发、应用”,并且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等基本规则的情况下“鼓励电影剧本创作和题材、体裁、形式、手段等创新”。


从电影产业相关政策来看,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电影在跨文化传播和公共外交中的主体作用,从政策层面出发,主动、积极地推动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有利于打破西方媒体对中国电影的刻板印象,为中国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跨文化传播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四、国际社交媒体对《流浪地球》的电影评价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油管(YouTube)等国际社交媒体不仅成为国际受众获取信息、发表意见的主要平台,也为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平台。有研究基于社交网络中用户发布的内容和用户的影响力,综合多种影响因素分析电影在社交媒体中的网络传播力及影响力,并建立基于社交媒体的电影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赵安琪、张鹏洲,2019)


然而,该研究仅针对国内社交媒体新浪微博,并未涵盖国际社交媒体。根据“我们是社交媒体”(We are social)和“互随”(Hootsuite)联合发布的《全球数字报告2019》(Global Digital 2019 Reports)⑧,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43.88亿,较2018年同比增长9.1%;社交媒体活跃用户达到了34.84亿,较2018年同比增长9%。截至2019年1月,油管成为仅次于谷歌搜索的全球第二最常被访问的网站,平均每天被访问超过600万次。因此,中国电影在国际社交媒体的评价也应该纳入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评价标准之一。


针对油管视频平台的用户电影评价,本文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以“The Wandering Earth”为关键词检索油管平台上《流浪地球》的相关视频,并选取浏览量排名第一的视频用户评论作为分析文本。该视频为《流浪地球》的电影预告片,时长为5:09,共计播放2139329次⑨,获赞约1万余次,油管用户评论共计2554条。


由于用户评论数量较大,根据社交媒体网站的用户习性,单条评论获取的点赞数越高,说明赞同该评论的用户数量越多,也越具有用户意见的代表性。因此,本文剔除掉与视频内容无关的评论,并筛选出单条点赞数高于平均值的用户评论共72条(MD=18),并对视频的主要观点、情感态度、对华意识形态偏见、是否与美国电影对比等四个指标进行内容分析(如表2所示)


对研究样本的数据编码,本文采用人工分析的方式,将情感态度划分为厌恶、中立、支持三种倾向,赋值范围为{1,2,3};对华意识形态偏见划分为是与否两种类目,赋值范围为{0,1};是否与美国电影对比划分为是与否两种类目,赋值范围为{0,1},之后对不同指标进行统计。最后,对视频的主要观点分析,本文则在深度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考虑到社交媒体机器人的存在,本文在人工编码的过程中从账号的历史评论活动,是否匿名以及是否尝试取得短期放大传播效果三个维度对用户身份进行研判,整体认为参与讨论的用户身份真实性较高,评论具有参考价值。



具体而言,在对《流浪地球》的情感态度上,72条评论中表示支持或赞美电影的评论有50条,占比69.4%;态度中立、没有表露出支持或厌恶态度的评论有19条,占比26.4%;对电影流露出强烈反对的评论只有3条,占比4.2%,意味着热门评论中的多数评论都对《流浪地球》持肯定态度,国际观众对其评价良好;在对华意识形态偏见上,只有2条评论表露出对中国的偏见,说明热门评论的大多数用户在文化交流和政治立场上都具有较为分明的界限;在是否将《流浪地球》与美国电影进行对比上,有23条评论提及了“好莱坞电影”、“美国”、“美利坚”等关键词,其中有16条都表露了对《流浪地球》的赞美,6条态度中立,只有1条表示对电影的厌恶。


一条点赞数高达3119次的用户评论称:“在中国视角里,世界团结一心,但在美国视角里,只有美国人能拯救世界。”表现出观众对好莱坞式的电影片段已经出现审美疲劳,中国电影传达出的团结精神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许多用户仍然以美国好莱坞大片作为参照物来评价《流浪地球》的好坏与否,意味着在文化输出的过程中,中国电影依然难以脱离西方语境,国际受众习惯性地将其他国家的科幻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相比较,没有打造出自身独有的品牌形象。


具体来看,油管用户的主要观点分为以下三类。


(一)《流浪地球》成功传达了中国独有的集体主义精神


有油管用户表示“当末日来临时,美国乘坐飞船离开,中国则选择拯救”,表明中美不同文化的碰撞造就了电影理念的巨大差异,也正是这种巨大差异推动了电影的成功。对于油管用户来说,《流浪地球》给观众的惊喜不仅仅在于这是中国制作的第一部堪称优秀的科幻电影,最重要的是,它传达的是一种与好莱坞大片截然不同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这种中国独有的、一个都不能少的人类精神,深深震撼了油管用户。有一位用户这样评论道:“我已经对美国人拯救地球的好莱坞戏码感到腻烦,《流浪地球》讲述的是人人拯救地球的故事,胜利归功于全人类的团结。”此条评论被点赞了944次,得到大量其他用户的认可,他们通过《流浪地球》深刻感受到人人皆可以是地球的英雄。


(二)立意极高的电影精神让对好莱坞电影产生审美疲劳的国际用户


耳目一新,成为改变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契机电影是连接观影者和其传递的文化精神的重要桥梁,电影愈受欢迎,桥梁的作用愈发明显。以往的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形象都是落后、单一的,观众很少把科幻电影和中国联系在一起,但《流浪地球》精湛的特效画面使油管用户对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大幅改观,立意极高的电影精神让对好莱坞电影产生审美疲劳的观众耳目一新,为他们带来截然不同的观感体验。


例如,在油管视频网上,《流浪地球》频道播放量第一的视频下,有一条被点赞了2932次的油管用户评论:“从中国的视角出发,世界团结一体;从美国的视角出发,只有美国人能够拯救世界。”还有用户认为电影展现的“不仅仅是个人英雄的征程,而是一个物种的征程”,均反映出观众对好莱坞套路的审美疲劳以及对《流浪地球》精神内涵的肯定。电影是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的软性途径,相较于国家主导的形象宣传片,更能让海外受众放下对中国政府的怀疑。因此,《流浪地球》一定程度上成为改变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油管用户都习惯性地将美国好莱坞电影与《流浪地球》相对比,用“比起美国电影,中国……”“《流浪地球》比好莱坞电影更……”之类的句式表达他们对该电影的肯定、对好莱坞模式的审美疲劳,这不仅仅说明了中国科幻电影凭借《流浪地球》获得了国际受众的肯定,也反映出好莱坞电影依然是国际电影文化产业的领军者和衡量标准,中国的电影文化输出难以脱离西方语境。


但是,从文化的本土化传播来看,《流浪地球》并不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本土化电影,它没有好莱坞夸张戏剧化的桥段,没有著名的国际影星助阵,却获得了国际观众的认可,反映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转向,即用共通精神连接海外受众。前文已经提到,国际媒体曾诟病中国电影过度宣扬“民族主义”“大国主义”,事实上这是将中国电影渲染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极端的民族主义相混淆,《流浪地球》绕过了容易被西方媒体借题发挥的敏感元素,成功传达了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由此看来,在全球危机加剧的背景下,世界人民可能更倾向通过集体方式承担风险的心理,也说明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内核能够成为引发文化共鸣的桥梁。


(三)对华意识形态偏见和刻板印象是负面评价的主要内容


尽管多数评论都表现出油管用户对《流浪地球》的喜爱,但还是有少数用户以极端的意识形态偏见衡量电影好坏。比如,有用户认为《流浪地球》完全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海外宣传片,目的在于渲染中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还有用户完全抛弃电影事实,声称只在影片中看见了中国面孔,表示“中国人只是想要特权,正如他们在南海争端里所做的那样”。这些渗透了严重的意识形态色彩的负面评论,反映出油管网站同样是西方话语的镜像平台,对中国形象持有刻板印象的用户依然在构建中国的“他者”形象。


五、从《流浪地球》看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加大中国电影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投放力度,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庞大的国际受众基础,每一个受众都是信息传播的网络节点。我国的外宣媒体应该充分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加大对中国电影的软性传播。


针对电影蕴含的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媒体应摒弃教条式、吹捧式和机械化的报道框架,转而对其进行对应的文化解读,推动海外受众对电影内涵的顺应式解读。


不仅如此,在电影的海外宣传方面,中国电影的海外宣传团队较为滞后。反观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其制片团队和主要演员积极进行海外宣传,不仅制作了针对不同国家的宣传片,而且奔赴全球不同地区参加线下见面会,获得了大量的媒体关注和粉丝支持。因此,电影的海内外宣传应保持一致,海外宣传要与国内宣传同步,配备专业的组织团队,前期、中期和后期宣传全套配齐,不断提高电影的媒体曝光度。


(二)强化中国电影的全球共情效应,呈现出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


优秀的电影作品应当引发观影者的情感共鸣。人类大脑里的镜像神经系统使人类能够感知到他人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从而了解到他人的情感需求和内心世界,这种让“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作出反应的能力”被称之为“共情”。我们在观看一部电影时,经常会因为影片人物的命运起伏和际遇变化而大笑、揪心或是悲痛地哭泣,深深陷入电影营造的情感氛围中,这种情绪的传染不仅源于电影情节的感染力,也源于我们的共情能力。


因此,提升中国电影的共情效应,以多元文化作为支撑,引发海外观众对电影内容的共鸣,是提升中国电影海外影响力的必要手段。中国电影应该在承认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努力挖掘文化接近性,减少电影的意识形态色彩,尊重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只有找到了不同文化间的互通点,才能引发全球观众的情感共鸣。此外,中国电影在剧情架构和叙事逻辑上较为薄弱,需要进一步提高叙事能力,加强细节精度,避免剧情过于零碎从而引起观众的误解。


(三)积极打造中国电影的品牌形象,加强与外方制片商的合作,提升电影的国际化格局


近年来,国产电影中不乏优秀的作品出现,但真正走向世界、被国际受众认可的影片却屈指可数,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电影品牌形象的薄弱以及国际化格局的不足。许多国产电影在受众定位上面向国内青年群体,在内容立意上肤浅俗套,在特效场景上粗制滥造,利用企业资本和“流量”明星的市场影响力捞取利润,实际上却在折损国产电影的口碑和寿命,并且这种低质量的电影也难以发行至海外市场。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应该积极打造国产电影的品牌形象,将国际性主题融入电影制作,同时尽可能避免那些容易引起国际受众对中国价值观误解的文化元素。此外,中国电影还应加强与外方制片商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实现优质资源的交换,另一方面能够更加顺利地打入海外市场,扩大电影的国际化格局。


(四)政府加强对电影产业“走出去”的支持,提升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能力


一个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离不开政府在财政或者政策上的扶持。为了鼓励中国电影产业继续发展,不少城市的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如北京的“投融资全过程联动衔接以撬动当地影业发展”、上海的“优化影视产业扶持机制”、浙江的“探索建立影视精品奖励制度”、天津的“促进影视剧繁荣发展扶持奖励办法”等,皆是对本土电影产业的政策扶持。


但是,考虑到特效产业的现状,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定向奖励机制鼓励行业发展,以制作出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影特效为目标,整顿行业不规范现象,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电影产业链;放宽对电影内容的审查力度,为电影的海外传播创造更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上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特效制作走向一个新高度的里程碑,它不仅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打破了中国以往在世界上“大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刻板印象,成功向世界人民传递了中国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和精神。


《流浪地球》的成功,意味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突破了科幻电影一直被好莱坞垄断的局面,让中国在科幻电影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中国电影依然没有脱离传播主体单一化、传播内容缺乏核心竞争力、传播受众存在文化隔离、传播效果仍待提升等长期性困境,中国电影产业进军海外市场需要政府、媒体、电影产业三方通力合作,加强产业扶持、加大软性传播以及改善电影的叙事结构,才能不断推动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注释:

①票房魔咒(Box Office Mojo)是一家以系统化、算法化方式追踪票房收入的网站,创立于1998年,2008年被亚马逊公司旗下的网络电影资料库(IMDb)收购。

②科技博客(The Verge)是一个美国的科技新闻及媒体网络,持有者为VOX媒体。

③《VICE》是北美一家杂志,专注于国际艺术、文化、新闻等方面的内容,该杂志在28个国家免费发行。

④原文地址: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0-01/25/content_5913.htm。

⑤原文地址:

https://zgdypw.cn/#/policies/check.html?id=25。

⑥原文地址:

https://zgdypw.cn/#/policies/check.html?id=30。

⑦原文地址:

https://zgdypw.cn/#/policies/check.html?id=2。

⑧报告地址:

http://wearesocial.cn/digital-2019-china/。

⑨截至本文完成时,视频浏览量仍在上升。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攻关项目“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8JZD012)阶段性成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球传媒学刊(ID:GJMS2014),原文刊载于《全球传媒学刊》2020年第4期,作者:相德宝(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静君(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