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总说家里没钱,害得我长大后这么自卑”
2021-05-04 20:19

“爸妈总说家里没钱,害得我长大后这么自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木兆子,原文标题:《“爸妈总说家里没钱,害得我长大后这么自卑”》,题图来自:《小舍得》剧照


《小舍得》里的米桃最近惹来不少网友的心疼。 


同样一条蓝裙子,米桃第一反应是浅蓝色容易弄脏,欢欢却说“漂亮就好”。


米桃感受到两人家境的巨大差距。自卑的情绪占据了她的身体,于是不愿再去欢欢家一起学习。


米桃的父母却指责她不珍惜机会。



说:“爸妈为你花多少钱,你得争气啊。”



这句话听着十分耳熟。


抛开《小舍得》中的剧情,我们小时候可能都听爸妈说过这样的话:


“咱家没钱”、“爸妈挣钱很辛苦”、“你省着点花”、“我舍不得”……


每次有什么好吃的,爸妈总是说:“我不吃,都留给你吃”。


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们也总爱说:“只要你学习需要,爸妈就算省吃俭用也要给你买啊。”



我可以说是听着这样的话长大的。


导致我一度觉得稍微浪费点家里就揭不开锅了,跟爸妈要钱总是小心翼翼的,十分心虚。


不止是我,编辑部的同事们小时候也没少听父母“哭穷”。


有位同事小学的时候妈妈总是在她耳边念叨:“我每天赚100块钱,今天外婆买菜要花掉xx,交水电要花xx”。


带她去KFC的时候也不忘教育:“你吃一顿肯德基会花掉我半天的工资。”


告诉她“家里没有钱买零食”,她就跟着外婆去野外摘果子吃。



还有一位同事妈妈曾对他说,“我就不看牙了,这钱能给你交两星期生活费了。”听得人愧从心中起。


朋友说直到她上大学,爸爸还是习惯每次都在饭桌上“报菜价”:“今天这个菜xx钱,都吃不起了呀。”听着这话吃饭总是觉得怪怪的,“我好像不应该吃得心安理得”?


另一位朋友的父母当年让她考中外合作的专业,特意强调“学费一年四万块”,“那个学习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有的网友说,家里从来不给买质量好一点的纸巾。



大家好像或多或少都听过这样的话。


爸妈会在孩子面前反复强调金钱的来之不易,让我们从小建立起对金钱的责任感,花钱都花得虔诚,把“省钱”的观念刻进DNA。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省钱就是正确的生活姿态,是“会过日子”,随便花出去是“挥霍”,是“得过且过”、“只顾眼前”。



很多人把这样的习惯延续到了成年经济独立后,“抠门”成为一种荣耀。


豆瓣省钱主题的专组就有“抠门女性联合会”、“抠门男性联合会”、“丧心病狂攒钱小组”、“节俭抠门省钱组”等等,里面记录着大量省钱的奇门妙招,互相求助拔草的帖子。



观看这些组,你会发现,部分朋友对省钱已经到了一种执念的地步,似乎钱除了在银行存着之外的归宿,都是遇人不淑。


即使已经经济独立了,也不敢随便花钱。


想要的东西三思而后下单,对价格极度敏感,抠着牙缝过日子。



不省钱,就没有安全感。



甚至养成了一种自卑心理:我不配买这么贵的东西。





父母这种话杀伤力真的这么大吗?


现在年轻人的“省钱癖”,是原生家庭的错吗?


有人说,自己习惯性省钱都是因为小时候爸妈的灌输,觉得挣了钱就应该存起来,而不是用它交换光彩夺目的商品。


买太贵的东西就是原罪,因为不该有太过奢侈的欲望。


久而久之,好像慢慢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么美好的东西”,养成了敏感、自卑的性格。



“省钱癖”就这样变成了原生家庭之害。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觉得首先要明确,省钱是一种生活理念,而不是心理疾病。


大多数人是出于“我想攒下更多的钱为自己提供生活变故的保障或进行更大的投资(比如房产)”这样的想法而省,而非“省钱变成了一种我难以控制的行为障碍”。


这一活动的实用目的毋庸置疑。


所以把省钱变得苦大仇深,根本没有必要。


有的人省钱,是为了对抗消费主义。



有的人省钱,是出于储蓄的快乐,让自己获得满足感。



他们都不会一边省钱一边沮丧地抵触省钱。


有人会说:为了省钱,我放弃了全部的娱乐活动,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水平,我过得很苦。


这句话讲出来逻辑就已经明晰,降低生活水平才能省钱,本质上是经济基础不足。


如果一个月攒下一千元才让你有足够的安全感,月薪一千出头的人,过得确实很难不“苦大仇深”。月薪三千的人,稍微努力就能实现目标。



但“攒下一千元才有安全感”是原生家庭导致的吗?


是现实状况。


为了省钱而过拮据的生活,是原生家庭导致的吗?


是没钱。


所以这个逻辑,其实就是“我不够有钱,都怪我的家庭”。



我们都知道啃老是不负责的行为,作为一个成年个体,应该有经济独立的意识。


那“我不够有钱”,为何首先追究原生家庭的责任呢?这和经济独立是不是有些矛盾?


我承认阶级鸿沟的存在,大多数人和王思聪并不在同一个世界。


但对“我爸为什么不是王健林”耿耿于怀,也不是多数人的想法。


我同样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最普通的生活对他们来说都遥不可及。


但抱怨“咱家没钱”的人,往往不是这些人,而是衣食无忧的中间层。


他们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谈论“原生家庭”的阴影,在互联网上跟风和自己“迂腐”、“自私”的父母切割。



“父母哭穷,给我带来了严重的心理伤害”,更像是为自己虽然比下有余却比上不足的生活寻找合适的借口。


表演出并不幸福的人格,以佐证自己是互联网热衷批判的中国式家长的受害者。


现在互联网批判的家长是什么样子的?


是不够有钱的。


网友会说:“没钱生什么孩子”;“我没钱,所以我不生孩子”。实现了完美的逻辑闭环。


这里的“没钱就不配生孩子”是这样的:如果不能保证小孩一路上辅导班特长班国际学校,平稳顺当地留在中产阶级,就不配生孩子。


没能进入中产阶级为孩子的发展铺路,好像就不是合格的父母。



所以对一个家庭来说,非中产的人生难道就不值得过吗?


当然不是。且不说这个逻辑有社达的嫌疑,人有不同的发展形态,这个世界上多得是将将过小康标准线的普通家庭。


在互联网之外,他们过得朴素快乐。


很多爸妈常对儿女说,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安安安。


他们对后代的期待,就是这么简单。同时也竭尽所能提供了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生活条件。



对孩子说自己每天只赚一百块的同事妈妈,也会问她要不要买漫画书。


每天在饭桌上报菜价的朋友爸爸,回过头又会对她说:“吃的喝的绝不会缺了你们的,你好好学习,别的不用操心。”


父母偶尔“哭穷”,只是想教育子女要节俭,给自己留退路。



有的人听来,经济独立后把妈妈当年本应该看的牙补了回来。


有的人听来,就成了自己在能体魄健全的年纪生活不如意的理由。


难道对父母的要求非完美不可?


要求他们打理着并不富裕的家庭,供养儿女,还要仔细考量言语。不能说一句教育孩子节俭的话,否则就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影响一生。


我相信即使他们真的做到了,挑剔的人又会很快发现下一种原生家庭之罪。


不如对父母的刻薄适可而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木兆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