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考地狱”,其实在印度
2021-06-04 12:00

真正的“高考地狱”,其实在印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海外掘金(ID:gold1849),作者:黄天霸,原文标题:《真正的“高考地狱”不在中国》,头图来源:IC photo


世界的寒门子弟,还有多少的独木桥可以走?


唯一可以确定的答案是,教育仍然是留给普通人希望的一个通道,只是有的国家很拥挤,有的还保留一些善意。


2021年6月7日到9日,是中国千万考生无声的厮杀,也将终结中国1078万考生的三年苦读。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老师考生家长都悬着一颗心七上八下,这是新时代成年礼那一场黎明前的黑暗。


相比之下,隔壁的印度考生就没有这个气运。


印度其实才是真正的高考地狱。千万级别的印度考生已经数倍榨干了高考补习的教师,补习之都科塔也被称作死亡之都。因为不堪升学压力自杀的学生太多了。多到补习班甚至需要专门为学生开设心理调节课。


好在中国的教育转型已经逐渐甩开了印度的应试魔窟。


中国教育改革的下一站是哪呢?


或许不是中产家长们推崇的美利坚精英教育模式,而是隔海的日本模式。


一、高考地狱在印度


中国高考虽然煎熬,但好在仅有三天。


而隔壁的印度,早在4月份,考生的招生考试之路就已经打响。


之后伴随他们的不仅是印度的酷暑,同时也是长达两个月的参考奔波。


在印度大学录取系统里,是没有全国统一高考这一说法的。


学生的生杀大权全被掌握在各个大学手中,也就是说,很多学生为了增加胜算添一份底气,不得不流连于各大学校的招生考试中。


夸张的,参加考试甚至多达20场。


更不可思议的是,参加这些自主招生考试甚至不是人人享有的机会。


早在12年级,各地考生就已经参加了一次全国统一的毕业考试,由印度中央中等教育委员统一组织和命题,文科生要求参加英语、数学、地理、历史和简明经济学的考试,理科生则要参加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考试。


这个考试设置接近于中国的高考,只是对于想要上大学的印度学生而言,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在印度有这样一则笑话:“我之所以来麻省理工读书,是因为我进不去印度理工。”


因为印度这套人才筛选机制实在太残酷了。


要想参加高考,学生的毕业成绩需要超过平均线。


要想进入一流印度大学,以100分为平均满分,考生的高考分数平均下来则要达到90分以上。


如果梦想进入印度理工科学术殿堂印度理工学院,学生需要拿到98分的毕业成绩,才有资格报考这所学校。


这还没完,学生还需要连考两次毕业考试,第一次是为了淘汰40%的学生,第二次是为了确保剩余的学生可以达到各科的淘汰线。


也就是说,每一个被印度理工学院录取的学生,都是优中选优、全面发展的尖子生。


在这样堪称变态的录取标准下,印度理工学院的录取率低过2%,而麻省理工甚至有10%的录取率。


严苛的考试环境催生了印度的补习城市。单靠补习得到经济振兴的城市,在高考大国中国也不曾有这样的景象。


印度北部的城市科塔,是全国有名的补习之都。


每年有超过20万的学生从全国各地前往这里,就是为印度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做准备。而理科生一年的补习费用高达4000美元,令一大批中低收入家庭望而却步。上下100多家补习中心,就能为当地带来了上百亿卢比的年收入。


这样的科塔,也被称作死亡之城。


在这种地狱级别的应试压力下,印度学子的神经被千锤百炼,直至崩溃。


一两百名十几岁的考生被密密麻麻塞进了一间教室,每天接受14到16小时高强度课程,每一次课堂测试就是下一次分班的直接依据,不停不休、优胜劣汰,直到考试结束。


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堪重负,选择了自杀。


自2013年到2019年,根据当地政府的数据,共有77名补习学生在备考期间自杀。


接受GGTN采访的一名考生表示,“在这里,我没办法做我自己,也早就忘记自己是什么样子了。”




无止境的学习备考,这就是印度学生没有尽头的困境。


二、精英天堂在美国


美国的大学生则不必苦苦挣扎在题海中,中国有没有可能学习美国呢?


美国大学一直以极强的社会包容性和多样性闻名,大学的录取机制和亚洲国家比起来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最明显的表现,好听点就是录取标准的多样性,换一个中国家长不喜欢的说法,那就是不确定性。


不同于入学考试、统一考试这种一考定音的制度,美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生综合素质表现上。


在学术方面,美国大学往往考虑两项标准:平时成绩和标准化成绩。


平时成绩就是学生在校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比如说国际学校统一标准的AP、IB、A-level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反映出来的学生平时表现便是美国大学一大重要考量部分。


除此之外就是标化成绩,比如出现在《天才枪手》里的SAT测试,亦或者在美国高中大为盛行的ACT测试都被接受,考试科目包含阅读、文法、写作以及数学,而且一年往往有几次考试机会,考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准备状况报考即可。国际学生需要额外提供自己的语言成绩。


同样是看成绩,美国和中国却还是很大不同的。


美国的中小学是快乐教育,真正敢奉行这一原则的只有底层家庭,精英家庭的孩子却在偷偷努力。因为一旦进入美国高中,学生自由选课修学分,这时候自主学习能力就非常重要了,而穷人家庭的孩子基础教育打不好,特别是数学不行,高中就开始拉开差距。


所以,高中毕业,就是精英家庭的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彻底分流。


另外,美国大学很看重学生的个人素质。


在美国大学申请系统里,申请者需要提供文书,突出自己的个人亮点、人生经历,从而尽量向招生官展现自己真实而独一无二的部分。


文书对习惯了应试考试的中国家长和考生来说可能是最玄乎的环节,整得像个脱裤子放屁的自我推销。


但其实这个事也需要别出心裁。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她从小到大吃遍了上海所有餐厅的披萨,就在个人陈述中讲了她吃披萨的经历。就是这样一份文书,竟然得到了耶鲁大学录取官的喜爱,让她顺利进了这所99.99%的地球人无法进入的大学。


除了文书,美国大学也会向申请者提供一栏专门用来填写自己的课外活动、奖项经历。


好了,这样下来,申请多样性是看出来了,不现实性也看出来了。


所谓的“个人素质”到最后也经常被诟病成富人之间的角逐。毕竟丰富多姿、光鲜亮丽的课外活动对于富家子弟似乎更加唾手可得,而对于家境不佳的学生来说往往也拿不出什么出彩的活动。这时候就看招生官的判断了,所以美国录取也经常被扣上过分主观的帽子。


很明显,仅靠做题能力强,在美国是无法轻易敲开高等学府的大门的。


这在倡导教育公平的中国,不太可能走得通。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录取机制毫无可取之处。


美国对考试成绩的考核有最突出的一条优点,就是美国对于平时成绩的重视。美国大学不会让学生把精神紧绷在一次机会上,而是更为综合地考量,这也体现了美国大学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


不只是应试机器、公司螺丝钉,而是一个更加全面独立的个体。


三、日本模式才是我们最可能选择的


中国的教育模式正在向日本靠近。


相比起印度,中国的另一个邻居日本的情况看起来稍显乐观。


日本考生往往需要经历两轮考试。


第一轮发生在一月中旬,是与中国高考、印度毕业考试大同小异的“中心考试”,每年大概50万学生参考。


不同于国内粗略划分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日本“中心考试”考试科目划分得相当细致。虽然大科目只有六门——国语、地理历史、公民、数学、理科和外国语——但各科还会进一步细分。


日本的文科开放题往往对学生的综合知识体系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复制粘贴。如此看来,日本高校需求的往往是有着成熟知识架构的思想者。


比如说公民还会继续细分成现代社会、伦理、政治经济、伦理政治经济几门;日本史也分为日本史A和日本史B;另外,理科除了分成理科一、理科二,理科二还会继续细分成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外国语则囊括了英语、法语、德语和韩文四个选择。


这就要求学生早日敲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为大学考试科目做好针对性准备,这和今年国内实施的新高考改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心考试”结束的第二天,官方就会向学生发布标准答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挥情况对自己的成绩有一个大概的预估,然后根据这个分数和大学分数线去填报志愿。


在印度,最后顺利进入大学的考生还不足高中毕业的三分之一,而在日本读个本科并不是件特别困难的事。


但日本高考竞争也不算宽松。知名学府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每年各录取近3500名学生,而每年参加日本统一考试的学生55万来算,也有1.3%的录取率。


这个时候,致力于就读名校的考生迎来了自己的第二轮试炼。


超过分数线并不意味着直接录取,和印度差不多,学生只是有了参加招生考试的资格,也就所谓的“校内考试”,这才是录取流程的重头戏,分数占比学生考核的百分之七八十。


如果考生落榜了,也很有可能会选择留下复读,经常是一复读就读了个两三年。像东大这样的高等学府,学校里面考了两三年才考上的学生不在少数。


自然,如此重视考试成绩的日本也会有一套独属的补习体系。


日本的补习机构也借此获得了相当不错的盈利。一年下来一个家庭的开销往往是100万日币以上,折合人民币七八万。


虽说日本也看重考试成绩,但考试入学也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报送体制、特长加分等也一件不落。


要说在人才选拔机制上和中国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日本对于专科院校的包容性。


日本的专科院校经常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且日本独特的“匠人精神”也相当青睐那些有着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对于倾向就读专科院校的考生来说,一般考完“中心考试”就万事大吉了。包学包就业还有一定社会地位,嘿,这波也不亏。


如今中国也在着手实施新高考的改革,增设了开放题,另外也在加快职业教育的本科化,培养更多高标准的大国工匠。


更为精尖的人才培养重头戏还是得看高等教育,筛选机制只是一个起点而已。


高考,本来就应该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风向标,而不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巅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海外掘金(ID:gold1849),作者:黄天霸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