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30天,全国27个省份延长婚假
2025-06-09 18:01

最长30天,全国27个省份延长婚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 (ID:timeweekly),编辑:黎广,作者:阿力米热,原文标题:《最长30天!全国已有27个省份延长婚假,专家:建议统一标准解决跨地区婚姻问题》

文章摘要
全国27个省份延长婚假,四川拟增至25天,应对跨地区婚姻问题和鼓励生育;专家认为效果有限,可能增加企业负担,建议全国统一标准和政府补贴。

•📍延长趋势:27省已延长婚假,甘肃、山西最长达30天,广东等仅3天。

•🏢四川变化:四川婚假拟从5天增至20天,婚检再增5天至25天。

•🌐跨地区挑战:跨省婚姻占16.7%,原婚假不足需更多筹备时间。

•👶生育考量:延长婚假作为鼓励婚育的前置措施,缓解人口老龄化。

•💼企业担忧:婚假延长增加用工成本,引发执行顾虑和潜在歧视。

•📝政策建议:专家呼吁统一标准并补贴企业,平衡负担和效果。

“以前5天婚假,连办婚礼都紧巴巴的,度蜜月就是个奢望。”成都某人力资源公司的陈先生兴奋地说,现在假期将延长到25天,可以好好计划蜜月旅行了!


陈先生的话,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


此前,四川的婚假仅有5天,不少新人抱怨时间捉襟见肘——择一黄道吉日,两天筹备婚礼,一天疲于应付仪式,剩余时间全耗在往返路途上。更令人无奈的是,若想享受蜜月旅行,就不得不面临请假扣薪的窘境。


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近日发布《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对婚假、生育假等内容进行调整。其中,婚假由5天延长至20天,自愿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5天婚假。


这意味着,四川的婚假延长至最长25天,相当于此前的5倍,这让许多准备结婚的年轻人直呼“终于等到这一天”。


那么,你的省份能放多少天婚假呢?


最长30天,最短3天


从全国来看,延长婚假已是大势所趋。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删掉了有关鼓励晚婚晚育的规定,将国家法定婚假统一调整为3天。政策调整后,多地在取消晚婚假、执行3天婚假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婚假天数。


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目前已有27个省份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延长婚假。如今,四川也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延长婚假、生育假等意见。



具体来看,甘肃、山西婚假达30天,是全国婚假最长的省份。紧随其后的是河南、四川、黑龙江、新疆,婚假天数达到20天以上。相比之下,广东、广西、湖北目前尚未延长婚假,仅执行3天法定婚假。


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和异地就业的日益普遍,跨地区婚姻也愈发常见。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办理“跨省”婚姻登记约为30.23万对。据记者梳理,该数据占第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总量的16.7%,相当于每6对新婚夫妇中就有1对属于跨省组合。


对这些群体而言,原有的3天婚假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这也成为各地延长婚假的现实依据。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林采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根据四川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数据,目前四川跨省及跨市州的异地婚姻比例大约为25~30%左右。“对于这些异地婚姻来说,3天婚假难以满足婚礼筹备、探亲等实际需求。”


除此之外,林采宜认为,增加婚假也是鼓励生育的前置措施,而额外增加婚检假期主要是为了提升婚检率,从源头保障婚育质量。


“从人口数据和适龄青年的结婚比率来看,年轻人结婚的意愿在逐年下降,全国结婚登记人口连续10年下降,这是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进一步增加人口老龄化压力的重要因素。”林采宜说道。


这意味着,延长婚假背后,蕴含着更深层的人口发展战略考量。


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在各地纷纷延长婚假的背景下,也有不少人提出疑问,这能多大程度带动生育?


从政策初衷来看,延长婚假的出发点之一是通过给予新婚夫妇更多时间来增进感情、筹备婚礼甚至规划生育,从而提升婚育意愿。然而,林采宜认为,这对于提升生育率的作用有限。


一方面,婚假延长确实能增加年轻人结婚的意愿,但生育决策还受到诸多经济因素的制约,如房价、育儿成本、教育支出等。国家统计局2021年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近60%的育龄人群将“经济负担重”作为不生育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婚假延长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额外成本,导致部分企业执行不力,进而影响政策的实际效果。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社交媒体上关于四川婚假延长的帖子中,不少人担忧企业是否会严格落实。有网友表示:“对于私企来说,能休三天已是来之不易了。”还有人称:“我要是请那么久的婚假,估计公司都找好人接替我的工作了。”


不过,《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到,“用人单位不落实本条例规定假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而针对后续如何落实并监管,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回复时代周报记者时表示:“目前还在征求意见阶段,有什么建议都可以提,对于政策执行的具体问题,暂不方便回答。”


对于婚假落实情况的担忧,林采宜补充道,超长婚假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压力,从而强化企业在招聘上的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不过,企业和员工之间是双向选择,政府在婚假产假问题上减少企业压力的可作为空间不大,强化对生育子女的家庭补贴才是一种实实在在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各地也正在紧锣密鼓地部署。根据国家卫健委2024年10月公布的数据,已有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育儿补贴包括发放现金、培训补贴、购房补贴、托育补贴等多种形式。


面对各地婚假天数的差异、对企业落实情况担忧的背景下,延长婚假也引发了“是否需要国家统一标准”的讨论。


对此,林采宜认为,从政策制定角度看,国家层面统一婚假标准确有其必要性。不仅可以解决跨地区婚姻中因工作地不同导致的假期不对等问题,而且统一标准具有更强的法律约束力,能确保严格执行。


在制定婚假政策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综合考量。


从宏观层面来看,应结合当地的生育率和人口结构特征,生育率越低、老龄化越严重的地区,越需要通过延长婚假、产假等方式来鼓励婚育。例如,一些人口负增长压力较大的地区,可以通过延长婚假来提升生育意愿,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从微观层面来看,政策制定还需考虑企业的人工成本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目前,部分企业对承担年轻人的婚育成本持抵触态度,这可能导致婚育休假对年轻人的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应当给予企业相应的婚育补贴,减轻企业负担,从而避免年轻人因婚育休假而影响职业发展,实现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婚育成本上的共担。”林采宜说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