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互联网棺材”走红,于死亡中窥寻生命之歌
2021-11-19 12:04

图片“互联网棺材”走红,于死亡中窥寻生命之歌

“死亡的瞬间已经不再重要,在走向死亡的赛博长河中起舞,成为当下人们对于生命的追求。”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作者:朝阳区热心市民,原文标题:《躺在“互联网棺材”里,能更体面地告别人生吗?》,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期,一张名为“互联网棺材”的图片走红网络。



“互联网棺材”是一款让死者能在生前对自己互联网账号数据进行预处理的产品,当账户本人去世时,“互联网棺材”便开始发挥作用。总体而言,“互联网棺材”具有发布讣告、通知好友、数据删除以及密码托管等主要功能。


产品的运行逻辑非常简单,简单到人一生的回忆仿佛在一次次数据整理中便被分门别类地安置好,而那些漫长的人生岁月也不过一个U盘大小。


 

数字遗产作为一个新兴概念,简而言之就是指人死亡时以数字形式储存的各种数据。“互联网棺材”可以被看作数字遗产不断丰富与难以处理矛盾下应用而生的产物。通过“互联网棺材”可以解决网民数字遗产的继承或删除等问题。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图教室|头条新闻


毫无疑问,就目前而言“互联网棺材”是存在隐患的。包括商业平台是否有权力去整理和吸收用户的数字遗产,如何能够确保用户隐私不被泄露和盗取等等。此外,随着商业收编以及“互联网棺材”产业链的完善,是否会出现普通棺材和VIP棺材;超前付费开棺获取用户全部信息服务等措施同样需要警惕。


但是,当我们跳出现实困境与技术架构,又该如何看待“互联网棺材”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呢?


一、数据“预处理”:被计算的格式化人生


当人们选择将互联网记忆带进“棺材”时,实则已经在对记忆本身进行了潜意识的建构。通过刻意塑造自己一次次的数据呈现,给后人提供更加完美的自我形象。


在对个人记忆的一次次建构中,自我粉饰和美颜已经不仅仅是从前台走向后台,其表演空间正在不断延伸至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而由此产生的数据遗产本该成为后人对于死者想象的真实载体,却反倒提前禁锢了生者的自由,让本该充满酸甜苦辣的人生走向了千篇一律的单行道。


“互联网棺材”赋予了生者如何向亲友呈现自我的权利。作为最为隐秘和真实的后台区域,显然塑造一份优秀的个人数据更容易被认可和铭记。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图教室|头条新闻


适度“美颜”以留下良好的印象本无可厚非,但在社会的规训下,人们陷入了一种迷思,即只有优秀的人生才会被记下,那些平凡甚至带有污点的人生,只会在时间的推移中被渐渐遗忘。


因此为了营造完美人生,人们不断为自己的生活添加边框,也在不断定义着“成功”、“美丽”、“幸福”的内涵。在一条条不断收拢的定义下,渐渐产生了更加精致的“摆拍”生活,也催发了更多毫无意义的“内卷”行为,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在一次次的“精修”中被涂上了马赛克,变得模糊不清。


在一定意义上,社会性的永久存活已经超越被记住的价值。在数据的围攻下,自我印象管理的重要性被不断前置,甚至置顶。


今天,数据像一盏盏无影灯一般照亮着整个网络世界,吞噬着生活中的每一点隐私。当我们真的想要跳出人生的自我粉饰时,我们还能享受“被遗忘权”吗?大数据使记忆永存成为可能,但也让一些渴望隐身的人失去了“删除的权利”。


图片来源:《人生事物删除所》剧照


“互联网棺材”中的删除功能也许不能打破数据监视的枷锁,但至少给人们提供了主动选择被遗忘的权利。


可是,将一生的“数据”删除,真的是对生命最好的告别吗?


二、数据“删除”:充满遗憾的人生告别


对于数字村的网民来说,基于互联网产生的“数字遗产”将成为每一位用户死后的重要回忆,甚至可以夸张的讲,互联网数据能够还原出网民的一生。


在这些互联网记忆中,既有值得回忆的,也有不堪回首的。也因此出现了是否保留“数字遗产”这一话题,而这也触及到“互联网棺材”的一个核心功能——数据删除。


面对这一功能,网友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大多数网友选择保留“数字遗产”,但也存在不少网友秉持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理念而选择删除全部数据。


前者的选择很简单,保留数据于逝者而言是存在的证明,于后代而言是宝贵的回忆,毕竟,“死亡不是结局,遗忘才是”。于后者而言,身体死亡与社会死亡是脱钩的。不论是调侃的态度还是真的害怕难以启齿的事情被泄露,总之,身体可以死亡,但社死不行。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数字遗产”是互联网时代独有的特殊礼物,因为害怕留下不好的数据记忆而选择删除数据,反倒是加剧了灵魂的死亡。


互联网延伸了我们的感官,也应该延伸我们精神的边界。进入“互联网棺材”不该是终点,而应该是记忆延续的起点。


与此同时,不仅应该保留数字遗产,更应该认真地整理自己的数字遗产。删除数据意味着抹去了人生珍贵的痕迹,而整理好自己的数据遗产,才是对人生最体面的告别。


为死者整理遗物是对于死者的尊敬,亦是期望死者能够体面的离开,永远被记忆。在《我是遗物整理师》这部剧中,“天堂移居”(剧中负责整理遗物的店)通过为死者最后一次“搬家”完成对死者最后的送别,同时把最宝贵的一盒“记忆”留给亲友。


图片来源:《我是遗物整理师》剧照


在这一盒“记忆”中,并非都是死者生前最灿烂的瞬间,也包含着很多黑暗的时刻,而正是对遗物的整理使这些时光被看见,也让死亡充满温度,变得不再那么寒冷。


回归现实,“互联网棺材”中的数据处理又何尝不是一次遗物整理呢?只不过整理的对象从他人变为自己,整理的时间从死后迁移至生前,但最终都是为了能好好与生活作别。同时,在整理遗物中坦然面对生活中不体面的部分,又何尝不是在给自己的人生点上一个问心无愧的句号。


在对自己过往遗物的整理中,我们实现了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与回望,此时此刻,留下什么样的数据遗产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次次的遗物整理中,窥寻到生命的真谛和最本真的自我。整理结束,我们便完成了对人生最后的告别,这样的告别,是幸福而快乐的。


如果人能快乐的归去,死亡就不能杀人,反而是人杀掉了死亡。


三、数据“永恒”:虚拟空间中的生命之歌


在互联网这一新兴话语场中,死亡不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词汇,人们对于死亡及其背后被赋予的沉重含义逐渐“脱敏”。


一个人死亡的过程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是脑死亡,意味着身体死了;第二次是葬礼,意味着在社会中死了;第三次是遗忘,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


显然,在赛博空间中,第二次和第三次死亡被赋予了无限再生的能力,也让死亡一词变得不再那么沉重。当人们今天能够为自己的虚拟人生订购“棺材”时,已然寓示出一种死亡观念的转变。当“尸体”“火化”等名词在网络中被赋以新的含义时,给自己定一个“棺材”好像也是顺势而为的事情罢了。


在赛博空间的一次次建构与网民的不断参与中,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在不断模糊,“内爆”弥散在整个社会空间中。因此后两种死亡正在成为与身体死亡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事情,今天人们不仅仅要做好与现实世界的告别,更要在虚拟空间中体面退场。于网民而言,只有同时处理好现实与虚拟的个人财产,才算真正完成了自我告别。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图教室|头条新闻


死亡概念的迁移亦反映出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虚拟空间中的社会性死亡事件蕴含着不同网友间的互动仪式链条,每一个互动的链条都饱含着情感能量,在一次次吐槽与分享中让人们能够有更多的勇气直面社会现实的压力。


所以,今天人们敢于谈论死亡,不是因为情感变得冷漠,而是就自己而言,能够在网络中寻求共鸣,从而更加坦然地面对生命本身,从生命中找寻价值。


但是,当社会性死亡的互联网悲剧无处不在,当每天生产的数据已经难以完全自由掌控,购买“互联网棺材”还是体现出我们想要对自己“死亡”再一次掌控的欲望,其背后流露出的仍然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敬重。


只是死亡的瞬间已经不再重要,在走向死亡的赛博长河中起舞,成为人们生命的部分。


参考文献 

[1]郭晓峰.试论互联网环境下“数字遗产”的继承[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03):100-10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作者:朝阳区热心市民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