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985又如何
2021-11-28 21:33

我爸是985又如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勿以类拒(ID:nfccmzk),作者:姚远,编辑:莫奈,题图来自:《小欢喜》


今年夏天,“指导过70个研究生却对初中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这一词条曾登上热搜。


事件的主人公张小强没有想到,2年前写在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官网教师简介里的一句自我调侃,让自己这位以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的大学教授成为了“新闻当事人”。他后来结合新闻理论这么自我分析道:“能引发公众情感共鸣的内容更容易传播。”


“指导过70个研究生却对初中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这一词条登上热搜,在各个平台引起热议


对于那些参与进激烈升学竞争的父母而言,“鸡娃”的原动力来自于“不想让孩子过得比自己差”。一位在211院校任教的教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在谈到对于孩子教育投入成本时说,“为了培养一个普通的,能在一线城市生存下来,未来和父母收入阶层差不多的子女,不说倾家荡产,也已倾尽全力。”


这样的担忧,在那些自己拥有高学历的父母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传统教育体系中的佼佼者和受益者,他们必须面临着经验无法在后代身上复刻的现实。


父母和孩子终归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个体。张小强在经历了和女儿三年的“战争”后学会的事情是:接受孩子会走上一条和自己不同的道路,不再强求,开始放手。


以下是张小强对勿以类拒的讲述。


1. 教育困惑


“虽然指导的研究生已超过70名(含在读和毕业),依然对初中生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 这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官网上,我教师简介的其中一段。


我一直觉得,老师的简介过于数据化了,学生们了解老师取得了哪些学术成果,但没办法了解老师这个人。所以,我希望在自己的教师介绍里有更加个性化、生活化的内容,让学生们知道我是一个有趣的的人,愿意来和我交流,选择我作为导师,初衷是这样的。


张小强教授的教师介绍


当然,这段话也是我当时真实心态的写照。我是重庆大学的教授,也是一名博士生导师,以前,我一直认为,我会比我小学文化程度的母亲更会教育孩子,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


女儿上小学时,我们基本没有管过她的学习,然而,等她上了初中,学业难度一下上来了。一方面是学习科目增加,另一方面是外界给予的压力突然增大。


初一开家长会,老师反复向我们强调中考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上了好高中未来升学才更有保障。


家长之间聊天,送孩子去辅导班,方方面面的信息渠道都会向家庭传导压力。甚至于传递出一种观念:中考比高考更能决定孩子的人生。置身其中,很难不被这样的社会压力所影响,我决定开始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意外地发现自己在学习上教不了她。


我上初中时排在普通中学前三名,高中在重点中学,排班上十多名。我妹妹一直很羡慕我的学习状态,初中的时候,包括初三,我经常也是看完厂里闭路电视放的香港武侠剧或电影才去做作业。成绩一直比较稳定,从来不熬夜学习,也没感觉过特别费劲。


我们那会没有什么课外辅导书,把教材学会了,上课听懂了,自律性再强一点,成绩就比较好。但现在的小孩,如果只学习教材上的内容,考试依然过不了关。我看她的试卷,肯定比我初中时的题目更难一点。


不仅数学题解不出来,连语文英语也不一定能做对。今年中考语文,有一道题目要求给“草木的芬芳、泥土的芬芳”标注重读和停顿,我认为芬芳不应该重读,错了。孩子觉得问爸爸还不如问互联网。为了辅导孩子学习,我身边有的家长会亲自学一边初中课程,再教孩子,还会帮忙整理笔记,收集各类信息,费时又费力。


题目确实变难了,但另一方面,现在孩子的专注力也下降了。现在的孩子们,包括大学生,他们投入学习的时间并不少,但是效果并不好,因为手机等智能设备不断分散着他们的注意力。


2. 和孩子保持距离


比学习更大的问题是,她不愿意接受我的指导。作为家长,最直观的感受是孩子变得没有小时候那么听话了。进入青春期,女儿的自主意识开始增强,作为父母希望她这样,她偏偏那样。


这和驯马一样,没有找到和她契合的点,满身的激情和关爱不仅无法传导,还会让她紧张。你越发力,效果越差,最后人仰马翻。


在真正地面临这些问题之前,我对于教育孩子没有什么想象。说实话,我们自己的学历特别高,但我们并没有准备好怎么当家长——当家长也是需要从零学起的。不是说你有一肚子知识,就能教好自己的孩子。甚至,你有一肚子关于教育孩子的知识,也不一定能教育好。


和孩子的关系紧张起来,我转而求助于书本。书上写,父母应该和青春期的孩子多交流、多谈心。但真正去找孩子谈心时,孩子未必会理睬你,书上写的未必能照搬到孩子身上。


高学历的父母往往自以为是,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强加到孩子身上,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倾情投入,有时候反而不如一些学历比较低家长,为什么?自己学历不高的家长,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


我回想自己儿时接受的教育,我的母亲学历很低,自认为没有能力,所以早早放手,反而让我独立自信,培养起我的学习能力。


我想到自己在学校里接触到的孩子们:迄今为止,我大约指导过超80名研究生。他们能通过国家的研究生考试,个个都非常聪明,有一部分学习主动性非常强,也有一部分缺乏动力,在人生规划上被家庭干涉过多,非常迷茫。


有一个小孩,我记得很清楚,他明明对学术不感兴趣,突然有一天对我说他想念博士。我觉得奇怪,通过其他学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是家长想让他读博,觉得博士以后能进老家那边的高校,有安家费。家长规划得挺好,但忽略了孩子自己的兴趣,如果他不适合深造,博士读起来痛苦,反而会因此遭遇更多的挫折。


类似的例子不少。还有一次,有位家长专门给我打电话,让我帮他小孩写一封推荐信。这也非常没有必要,一般都是孩子自己给我发微信、写邮件来沟通,从来没有家长亲自来联系的。这么小的事情,家长都要包干,以后怎么办?


作为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看见的这类现象,让我反思自己作为父亲的选择。经过初中三年和女儿的“战争”之后,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是教育不了孩子的。取得孩子的信任,让他愿意接受我们的指导更重要。而这,是需要运气,不是靠努力能实现的。甚至越努力,效果越差。


我的经验是,给自己和孩子时间和空间,多一些等待和陪伴,度过最难的那段时间。总有一天,我们和孩子的契合点会到来,那时更容易引导孩子。


3. 持续的学习动力


能通过考试进入重庆大学的学生,分数都不算低。但他们入学以后,表现出来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对于生活的激情,和分数不成正比。不少小孩上了不错的学校,但并不开心,相当一部分都有情绪问题、社交问题,我在学校里遇到不少这样的案例。


不是说小孩高考考得好,考上了985,从今以后的人生就一定是“985的人生”——大学只是一个成长的平台和机会,重要的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以我自己为例,我本科和研究生学习的是机械工程专业,博士阶段学习了法学,博士后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现在在新闻传播学院任教。


我快47岁了,还在持续不断地学习新东西。然而,有些小孩在毕业之后人生的成长就基本终止了,这种情况在名校学生里也很常见。


人生很漫长,输赢不在于一时。我小学一年级时留过一级,英语最差考过17分,母亲并没有为此着急。孩子在某些方面某个阶段落后一点,真的不必过度焦虑。我们应该给孩子灌输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在表面上过于关注一时成绩。我希望女儿健康快乐,在往后的人生里拥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前段时间,我和朋友一起吃饭,聊到教育。他说,我们要学会接受孩子是一个普通人。


也许,从某一个评价标准上,小孩会不如家长过得好。


对此感到焦虑的父母有不少。我上了热搜之后,有网友给我留言,有自己是985高校毕业的家长,担心孩子上不了自己的母校;也有的家长,孩子已经考上了985,他还在担心孩子成绩跟不上。


就像我开始带研究生,总想把每个学生往特别的优秀的方向引导,但后来我发现,学生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培养他们。喜欢学术的,可以引导他做学术,喜欢实务的引导他做实务。对于只是想顺利毕业的学生,也可以在就业等具体技术问题上指导,不能要求每一个研究生都往读博士那条路上走。


现在,我的心态已经摆正了。我和我夫人分别是毕业于重庆大学和复旦大学,我们不再为孩子能不能考上我们的母校而焦虑,不能要求她必须走和我们一样的路。


我们那时正值改革开放,有强烈的奋斗感和使命感。现在物质极大丰富,父母一辈人的财富积累为现在的小孩提供了成长条件,他们也许觉得不怎么奋斗,也能维持住现在的生活水平。不必面临生存上的压力,对他们来说,反而是精神层面和生理层面的健康更为重要。


所以,我认为现在的教育不必太过强调功利的一面,更应该帮他们找到自我成长、自我奋斗的动力,点燃他们心中的火花。


今年,女儿从初中毕业,升入了高中。我也算从初中生爸爸这一身份里“顺利”毕业,开启作为高中生爸爸的新课题。我想对她说:“做得不好的地方请原谅,高中改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勿以类拒(ID:nfccmzk),作者:姚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