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社死”,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2021-12-03 10:32

孩子们的“社死”,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外界意⻅越来越容易发表、孩⼦的成⻓在不动声⾊的同时也带着些许让⾃⼰和⼤⼈的不知所措。⼀些看似不起眼的⽇常事情的背后,藏着属于孩⼦的“社会因素”。当孩⼦也成为社会性死亡对象时,除了与⼤⼈社死不同的环境因素外,更需要理解孩⼦⾃身的情绪变化,以及理解⾃⼰在⾯对社死时可以做些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栩栩多多(ID:xxddkids),作者:Oscar,插画:Jaz,编辑:周志轶,头图来自:《我们的世界》剧照



2020年初秋的这顿晚餐对于五岁的布布来说,肯定跟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的感受不一样。这顿饭里有一道布布很喜欢的菜,上幼儿园的孩子奶声奶气地问大家要不要吃,并没有大人把布布的话当回事,不过随口回答“不吃,你吃吧。”


不懂得成人世界里人情世故的布布把那盘菜端到面前,开开心心地一口口吃掉后,还为自己没有浪费粮食而自豪,小脑袋一摇一晃。最先发现这一幕的外婆笑了,“你怎么都给吃了呀?别人还没吃呢!”接着大人们开始半开玩笑半教育,“大人说不吃,你不能一点都不给大人留啊!”“你喜欢吃的东西,别人也喜欢。”


面对家人的“群起攻之”,布布一开始有些窘迫和不知所措,后来则开始生气和委屈,“你们都说不吃了,为什么现在责怪我?”最后跑到沙发上,忍不住哭了。没想到大人们却觉得有些好笑,“怎么说两句就哭了?”“和你开玩笑呢!”“你下次注意就好了啊!”


布布刚刚经历了孩子独有的、不被察觉的“社会性死亡”,发生在最信任最熟悉的家人中。这样复杂的情绪在被大人们忽视的同时,也跟大人世界里的社死并不完全相同,更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绪感知有关。因为孩子的情绪管理、人格架构不健全,加之表达能力不完善,让没有身临其境的孩子理解社死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似乎并不容易。


在辽宁沈阳的豆仔正经历和布布的“家庭社死”相似又不同的“校园社死”。


社死初因:能力


社死而已,你没错


即将上小学的豆仔,恐怕一生回忆起幼儿园时都忍不住联想到这一幕:几个同学围着自己、指着自己的裤子哈哈大笑,闻声赶来的老师则大声斥责着。“我很害怕,就好像看到动画片里的坏人一样。”豆仔甚至感觉自己像粉红色的小猪佩奇一样被“绑架”了。


豆仔只不过是喝了上学路上奶奶好心买的进口牛奶,不知怎么忽然乳糖不耐受、坏了肚子。他太小了,没有憋住,弄脏了裤子。让豆仔除了无地自容的表现,他的慌乱无措和不安、窘迫成了同龄孩子们嘲弄的目标。



“我错了。”豆仔一边大哭,一边大声嚷着。可嘲笑声与斥责并没有停止。“后来妈妈跟我说,反正也快毕业了。都无所谓。”豆仔也许并不明白什么是“社死”,但连着一周都在哀求妈妈,可以不去幼儿园吗?妈妈头疼不已,“你都是大孩子了,这点事算什么!”妈妈不是很理解豆仔的想法,也无法责怪奶奶的好心和无知,只能硬梆梆地劝孩子不要太害羞。


也许幼儿园可以请假不去,但上了初中和小学的孩子们遭遇了“社死”,要么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脆弱”,要么不想讲出自己的“害怕”。读八年级的深圳孩子常欢在班会上演讲时把陈寅恪读成“陈演格”,被教室里响起的、此起彼伏的笑声弄得面红耳赤。为了不让眼里的泪滑落下来,她把手指尖都掐紫了。



家⻓的“感同身受” 


老师的指责、孩子的嘲笑,构造出孩子不得不面对的熟人“社死”氛围。孩子们仿佛人生第一次陷入了“楚门的世界”,平时看起来和善的大人、同学,这个时候怎么让人觉得这么痛苦?家长不要用反问、探究的语气向孩子了解发生了什么,而应在给予足够时间、倾听孩子讲述经历后,以身作则地告诉孩子,自己有过一样的经历。之所以觉得难受,恰恰是因为长大了,需要去面对和处理更复杂的事情,包括情绪。


孩子陷入“社死”的境地,会因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表现,完全不能“一笑了之”,甚至“想死的心都有”。这是一位初中女生写的情书被公开后,她的心里话。


社死初因:秘密


社死其实和小心与否无关


秋天的天空高远明净,小名为苗苗的女生鼓起勇气把情书递给对面的男孩时,情窦初开的她怀着和天空一样的好心情。但男生的同桌在看到这封信后,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读了出来。这也许是孩子的恶作剧,可却让苗苗从羞怯到痛苦再到不知所措。



在山东青岛的初中女生因为撞衫而有着类似的感受。穿着同样衣服的对方是和自己学习成绩不相上下的竞争对手。她坐立不安了一节课,似乎大家都在盯着她和她悄悄议论,语气里满是嘲笑。女生终于想出了好办法:为了可以回家换衣服,特意冲泡了一杯速溶咖啡,然后装出不小心洒在身上。


可回到家后,无论情书被曝光、还是撞衫,两个女孩都在自问,“是不是我太不小心?”



家⻓的“感同身受” 


秘密也好、小心思也好,这些青春里“社死”的助燃剂,大人们或许已经有些陌生。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增长,对于社交中出现的情绪复杂性也有了初步的认知和探索。大人提前告知孩子,社死不过是一种以自己的某种行为作为引爆点、随之而来的情绪。可真正让人难受的是:从外界传递来的情绪与自身情绪叠加后产生的反应。


连成年人都很难承受这样多种情绪的压力,更何况是孩子们。对孩子来说,很难客观分析出混合在一起的情绪,更多的是自责,诸如“是我不小心”“我错了”。社死有时与对错无关,更像路上遇到的一块大石头。与其粉碎它,不如把它留在那里,我们绕过去、继续前行。


社死初因:丢人


我好像被看不见的绳子拦在外面


读高中的严俊看到有半个月没露面的朋友竟然是发生了意外而骨折时,兴冲冲地去关心。朋友却误解了他的好意,以为在嘲笑自己,立刻用嘲讽的语言“反击”。委屈愤怒的严俊在围观的朋友们面前不知如何表达真实的想法,短暂的迟疑后落荒而逃。


如果说被打、被奚落等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社死经历,会陷入极度尴尬难以自拔。而隐私被曝光带来的社死情绪成了一种“持久的存在”,可能长达几年。


周若兰是一个15岁的女孩子。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她从小就知道:做修脚师傅工作的爸爸因为一条腿瘸、常被人嘲笑,这成了若兰心底的秘密。



当同学无意中发现若兰放学后都会先去修脚店找爸爸时,快言快语地把这件事讲了出去,很快全班同学都知道了。调皮的男同学在课间模仿瘸子走路,还有的男生大叫着“帮我按按脚”。强忍着泪水的若兰在座位上原地死了一般。可她又不能跟爸爸说这些,怕他难受。直到高中,若兰才逃脱了这样的“社死”环境。尽管考上省实验中学,还是心有余悸,她咬牙住校,“很担心爸爸能不能照顾好自己。可我也想好好活下去。”


家长的“感同身受” 


“逃”成了孩子们应对“社死”的通用办法,毕竟没有人指点过他们如何处理复杂情绪。大人也可以扪心自问,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但逃走之后的,社死就消亡了吗?孩子的社死之所以存在,常因为成长引发了第一次遭遇某种情况而出丑,甚至是家庭境况而遭到排挤。


与其看着孩子逃开后的纠结、懊恼、痛苦、不知所措,一位开小饭店的母亲告诉孩子,“就好像我炒的菜客人不喜欢吃一样,我没错、客人也没错,菜也没错。我们只需要接受,然后继续做该做的事。”


社死初因:群体


孩子如何理解正义


冯悦的成绩在班上排名前五,她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同学很“陌生”。排名第一第二的两个人各自有小圈子。冯悦一直觉得自己跟她们都没关系。直到体测时,因为袜子上破了一个洞,而被排名第一的女生和她的朋友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嘲笑,冯悦满脸通红,甚至有些无法呼吸。



这时排名第二的女生跟朋友走过来,帮她呛声。当冯悦觉得自己脱离了社死境地时,排名第二的女生提出要她加入小圈子,冯悦才明白被救只是一种“交换”的开始。在冯悦拒绝后,女生居然变了脸,联合朋友也开始嘲笑冯悦。这一次冯悦没有半小时前遭遇社死时那么难受了。


家长的“感同身受” 


孩子群体中的社死已由一种行为后果,逐渐演变为充满动机的“社交工具”。当孩子因为学习好或者体育好、甚至是长得好成为小群体的领袖时,“社死”有可能成为以小圈子为源点的传播矩阵,成为一种对“异己”的拉拢或者排挤。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更要支持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


社死是一种复杂的情绪


与成年人的社死不一样的是,孩子的社死有三个特点,一是现场人物较多且彼此比较熟悉,二是单个孩子会成为关注的焦点,三是随之而来的是许久难以消化的社死情绪。成年人的社死虽也会有人多的情况,但主要面对的还是陌生人。



牛津词典在 2016 年收录了“后真相”一词,后真相时代通过共同情感、强化偏见、迎合情绪等方式,让个体进入群体后理性消失。也许不是很多人想让你社死,只是这种情绪需要你接纳。


社死是孩子们在社交中难以避免的。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学系主任詹姆斯·潘尼贝克教授建议,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将引发情绪的现场记录下来,有助于化解情绪。写日记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一定用笔,还可以是画或者录音。这或许是正视社死、接纳社死、超越社死的好办法。


无论大人和孩子都应该学会和情绪共处,这样才能在更长远的人生旅途中,获得更为稳定和宁静的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栩栩多多(ID:xxddkids),作者:Oscar,插画:Jaz,编辑:周志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