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开端》刘丹:红的是“锅姨”,熬的是演员
2022-01-25 23:00

专访《开端》刘丹:红的是“锅姨”,熬的是演员

热播电视剧《开端》里,“陶映红”这个角色几天内成为了热议的中心,比起大名,观众更喜欢喊她“锅姨”。


刘丹演的锅姨,让观众又怕又爱。 


这几年,刘丹是电视剧里的金牌配角,拍戏不多,但角色让人记忆深刻。她说:“你想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角色,把她演得和你自己一样生动,是很难的一件事。”


她还说:“人的区分是很细腻的,我不太喜欢给人归类,她戴眼镜,她是一个知识分子;她不戴眼镜,是个没有文化的人——这种归类是障碍,让你对真实的东西失去了敏锐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先生制造(ID:EsquireStudio),作者:吴喋喋,编辑:刘敏,题图来自:《开端》



热播电视剧《开端》里,“陶映红”这个角色几天内成为了热议的中心,比起大名,观众更喜欢喊她“锅姨”,因为她端着伪装成高压锅的炸弹,坐在45路公交车上,是爆炸事件里的反派真凶。


电视剧给这个角色一个完整的人物小传:她四十多岁,曾是名中学化学老师,女儿几年前乘坐公交车时离奇车祸身亡,她和丈夫调查出自己相信的线索,并因此决定报复社会。


刘丹演的锅姨,让观众又怕又爱。一开始弹幕说,锅姨太坏了,无论她有什么苦衷,都绝不原谅;演到13集,刘丹和黄觉在桥上的一场戏,把陶映红的丧女之痛呈现得淋漓尽致,弹幕上都说锅姨也是个可怜人,刘丹演技炸裂。


这几年,刘丹是电视剧里的金牌配角,拍戏不多,但角色让人记忆深刻,《摩天大楼》里是忍辱负重的叶美丽,转眼变成《爱很美味》里精英范儿的女老板,到《星辰大海》里又是势利的底层女性简艳萍。她承认自己接戏有点挑剔,人到中年,找来的角色很多都是功能性的长辈,她觉得没有空间,没法硬演。


刘丹还是国家话剧院的演员,不在剧组拍戏的时候,她经常搭乘地铁去剧院排练。在地铁上,她喜欢悄悄观察别人,这是演员的功课,如果不是特别的情况,她都喜欢做公共交通出行。


和《时尚先生》聊天时,刘丹一头卷发,开朗爱笑,和眼神冰冷的陶映红完全是两个人。火了之后,她的微博里涌入几千条留言,都在说她演得太好了。但刘丹主动告诉我们,戏中有一个镜头,她觉得自己的一个反应处理得不够好,这个遗憾她自己念叨了很多遍。


这只是你自己的感觉,让观众评判吧。工作人员劝她别那么纠结。


看起来这个遗憾会一直伴随着她——此前我们聊起十几年前一个得奖的角色,刘丹想到的,依然是自己没揣摩好的地方:“她每天进屋累了,把门关上,会靠着门先歇一会儿吗?她跳舞的时候会跳得很狂野吗,还是怎么跳都不开心?”表演,是捕捉细微感受的艺术,对于一位敏感的演员,这些捕捉并不会因摄影机关机而停止。


“丹姐,原来你没那么吓人。”


先生制造:《开端》大量的取景都在同一辆公交车里,这是一种什么拍摄体验?


刘丹:这个戏感觉像上班一样,每天从早上八点拍到晚上六七点,都在棚里拍摄,大家又全都在一辆大巴车上。过程比较辛苦,演员很难像其他电视剧一样轮番休息。


外景是一点点插着拍的,当天气合适、交通压力也不是那么大的时候,我们就赶紧从棚里出去拍。最后拍一些桥上爆炸的大场面时,才是集中了五六天,在外面死磕着拍完的。


先生制造:陶映红这个角色给很多观众留下了心理阴影,看到截图都会感觉害怕。在片场,你会怎么进入她的状态?


刘丹:一开始大家挺怕我的。刚进组那几天,我总是一本正经,穿着西装,目不斜视,只顾着往前走。刚开始剧组的人都不敢跟我说话,后来大家慢慢熟悉了,大家才跟我说,丹姐,原来你没那么吓人。


演员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假的,要千方百计寻找这个角色,刚进入角色时心理压力蛮大的——从在脑海里准备,到真的形成一个画面、呈现在别人眼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准备过程。你不知道能不能被认同,先别说观众,就说我们合作的摄影老师、导演,他们是不是能够认同?万一感觉找错了,你就傻了。


每部戏开始的前几天,我都比较紧张,以前拍戏我根本顾不上和人打招呼,现在还会开工了跟大家说“早上好”,收工说“再见”。但我还是会尽量避免一些戏以外的东西,尽量减少干扰,让自己进入状态。


先生制造:你是怎么理解体会陶映红这个角色的,中间有困难吗?


刘丹:我是2021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先只拿到了原著小说。那时候已经有初步剧本了,但导演说,丹姐,现在拿一个完美的剧本简直是难上加难,等剧本更完善了再拿给我看。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陶映红不太能感同身受:你能想象那种丧女之痛,但是你没有办法感受到疼痛,如果我真的遭遇到这个事情会怎么样?我完全不知道。


还有陶映红毕竟是一个老师,是有理性的,她的任务是教育人、培养孩子们成才,她为什么最后会做这么极端的事情?这是我特别好奇的地方。有了好奇,就会有特别大的探寻欲望。


先生制造:后来又是怎么和角色建立起连接的?


刘丹:可能因为我的女性身份,让我跟陶映红产生了一些连接,这个世界有一些感受只有女人知道,我觉得在这个角色上,我正好可以做一些表达。


比方说陶映红猜测女儿在公交车上遭遇性骚扰,生活里这种对女孩的骚扰,我小时候也体验过。但一说出来,就好像是我们自己有什么问题。


我小学时梳了一根大辫子,班级后座男生是一个留级生,他趁我不注意,用剪子把我的辫子下面齐着剪了七八厘米长那么一撮,我站起来说:“老师,他剪我的头发”。结果老师特别不高兴,她骂了那个男生,但骂他的态度,好像是我更做错了,我不应该上课举手,打扰了老师上课。这还是一个女老师。


当你处于低谷有压力的时候,难免很想被他人理解,以为这样可能会化解,但人是无法彻底相互理解的,就会觉得你很幼稚。你看陶映红,她努力调查女儿的事,别人反而觉得她受了刺激,是疯子,应该去看医生。


我自己也有迷茫,痛苦挣扎的时刻,我相信人的一部分情感是共通的,那段时期的感受可能是帮助我更接近陶映红的内在。我自己也正好想借这个机会好好寻找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共鸣,让我看到这样的角色时,会被触动,会想演。



先生制造:《开端》前几集在逐个排查车上谁是凶手,陶映红此时的戏份不多,你那时会想让她的存在感小一点吗?


刘丹:剧本围读阶段,我就和导演沟通过这件事,我说,如果我只按陶映红的状态去演,她背负着这么大的事,马上就要行动了,一定会马上被人发现的。你一给我镜头,别人就会看见她状态不一样。导演说,没关系,你不用管,做好角色当下应该做的事情就好了。


这个戏是从两个年轻主角的视角来讲述的。如果从陶映红的视角去拍,她上车,坐到这,开始行动,一定有特别多的心理活动,但这个心理活动在主角视角的节奏里面不允许被呈现,不可能从头到尾描得那么细,所以该舍的就要舍去。


我换个角度去想象这种可能性:日常生活里我们也能看到别人偶尔状态不好,大家看一眼也不会当回事,一般不会真的想到一个女的在座位下放一个那么大的高压锅,里面是炸弹。


先生制造:角色的眼神一开始就很冰冷,你是怎么设计的?


刘丹:演的时候,我没有太考虑怎么去隐藏她的状态——我拿着刀,一切都已经无所谓了,我今天为了达到目的,我会不择手段,包括伤害自己、伤害别人,反正最后是要死的。


根据剧本呈现形式不同步,我们都要考虑角色要怎么演,对陶映红来说,表现出她很紧张就可以了,没有篇幅去描她更细节的东西。


先生制造:每一次循环剧情会有变化,包括有些是在棚里面拍,有些是实景,情绪衔接起来会有困难吗?


刘丹:这个得益于多年的舞台经验,舞台上演员自己掌控节奏,会对阶段节点比较敏感,所以知道自己演到哪里了,回头接的时候就不会跑掉。


前面部分的表演很容易,陶映红自己坐着,和别人没有互动时,我记得自己的状态就可以了。和对手发生冲突后比较难,因为一定要记得那个冲突到了什么程度,狠狠地记住那个感受,如果接不上,表演质量就下来了。


先生制造:演得最爽的是哪一场戏?


刘丹:杀李诗情的那几个镜头。


当时刚开机20天左右,前面拍的都是坐在大巴车上的状态,陶映红还没有真正行动,结果一动就是要捅刀子了。所以其实我没着没落的,我不知道怎么演,我也没杀过人,而且我还有很多问题呢——她不是一个职业杀手,她怎么去杀人最合理?满脑子都是杂念。


但现场开机的时候,我没有时间考虑了,但我们俩拍那场戏的时候,心里的自信有了。说实话,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给观众造成这么大的震撼,说吓着了,我能感觉到当时人物心理状态是很具体的,我说不出来,但我知道这里实实在在有一些东西。


先生制造:戏中陶映红和丈夫回到女儿出事的桥上,丈夫劝她放过自己,陶映红三次捂耳朵,说听不见。很多观众说这场戏让陶映红一下子立体起来了,捂耳朵的动作是怎么设计的?


刘丹:桥上走路那场戏拍了三条,三条都不一样。我演戏有一个特点,特别重要的戏,我不想全部规定好一遍遍的拍,会试图在大概规定好的范围内尽量感受对手新鲜的东西。当时拍戏的空间在大桥上,杂音很大,底下有水声,上面有风声,我们要等着大货车驶过去的时机说台词。


在那个环境下当时听不见黄觉老师的台词,可是好不容易大货车开过来了,你不能说对不起我没听见,你还得继续演。对手演员的台词我已经很熟悉了,但我希望在当下接收到新鲜的对话,比如一句“你吃饭了吗”,对方怎么说的,每一次能传达的信息是不同的,我试图抓到那个新鲜的东西,这一次我抓到的是“听不见”。


我下意识就随着听不清楚,把捂耳朵的动作做出来了。这也得感激黄觉,他没有因为现场杂音很大而特意大声说台词,他也是在人物的状态里碎碎念,小声地说,“我们接萌萌回家吧,萌萌一定想回家了。”这既是说给陶映红听,也是说给王兴德自己,他面对陶映红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了。


两条演完,短时间里情感快速往上涌,第三条就涌得过多了, 当时我摸了桥旁边的栏杆,下意识真的想翻过去,用一个特别大的动作把内心的难过发泄出来。黄觉一直抓着我,抱着我,说“你下来,你下来”。我想要跳过去,孩子是在那死的嘛。


当时导演上来,一直说丹姐辛苦了。我说,导演,这一条演得是不是太外在了,像比较传统的妈妈,给得太直白了。可也是我当下的状态,是我迫不得已的选择,如果不行,我们再来一遍。导演说,没关系,前面的已经够用了。最后观众看到的版本,是把两条的素材相互剪出来的。


如果讲究团队合作的话,演员应该演每一条都尽量做到重复,这样对手会熟悉,摄影机也熟悉,完成度高一点,但我好像这方面能力差一点,我可能更尊重自己的感受。此时此刻角色到底要干嘛,那个是重要的,我会千方百计追着那个新的东西跑。


我觉得做演员要善于发现,理解到这个不一样。巩固技术性的东西是没错,但如果每次得出了一个印象、一个判断,接下来一直去复制它,反而变成你的负担,没有新鲜的东西了。


在地铁上做观察练习


先生制造:你提到自己平时也爱坐公交车,哪几路坐得多?在车上你会观察乘客吗?


刘丹:我在国家话剧院工作,我常坐去话剧院上班的那趟公交车,地铁一号线、七号线、十号线、五号线也坐得多。


我一般不太敢乱看,我会看我眼前的人,如果对方感觉到不舒服了再错开视线。但有时候看到有趣的人,我就会多看一会儿,偶尔也有过人家瞪你一眼,知道自己过分了。


我是一个对感受特别敏感的人,比起具体的形象,我会记住感觉,一个人一边打着电话,一边低着脑袋偷偷地乐,他的那种开心,一个小孩擦一下鼻涕,一对男女两个人谈恋爱,各种各样的我都愿意看,很好玩。


先生制造:生活中见过《开端》里类似的角色吗?


刘丹:像农民工老焦那样的,我真的是见过。七号线通往北京西客站,我经常看到四五十岁中年男的,背着特别大的东西,上了车他不知道东西应该放在哪,生怕碍到别人的事儿,就不停地挪,一会儿从这挪到那,从那挪到这。


先生制造: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坐公交和地铁?


刘丹:我们演员这行,更多是在和同行打交道,演员这个群体有自身相似的特质。日常生活中有明显职业特点的人,是有独特的生活经历的。我需要想办法给自己找一些机会观察社会。


我特殊情况,比如说今天要见导演,我心里比较紧张,会坐出租车让自己安静地待会儿。除此之外,日常我去排练都是坐地铁,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机会,上下班就把这个事儿干了。


还有买菜什么的,我家旁边有超市,也有传统菜市场,我永远都是去菜市场买菜。市场很多商户我都认识,和我关系可好了,这个给我留着,那个到了告诉我,大米都送到家里来。这次我回北京,发现菜市场被拆掉了,我挺难过的。


先生制造:为什么去见导演的路上,特别需要坐个出租车独处一会儿?


刘丹:我从大学开始接戏,一直到现在,去见导演依然紧张,我比较敏感,环境很容易干扰我,这个工作又是被人选择的,你想,导演可能一天要看100个演员,他给你几分钟?中国的好演员很多,凭什么是你?所以每个角色我都挺珍惜,这一点我还是问心无愧的,我不太会糊弄。


我没经历太多生活的坎坷,北电的齐老师那会儿就跟我说:刘丹,你将来一定会是一个好演员,但是你要学会不着急。有了生活经历,你才能演好角色,你不能光凭素养好,有表演天赋,就认为自己能演好戏,不是这样的,天赋也会被消磨的。


老师这番话,让我很早就知道了演员的局限性,知道自己本身的无知。小时候不知道,觉得演戏很好玩,别人过一辈子,我过好多人的一辈子,这辈子我赚着了。后来明白,你想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角色,把她演得和你自己一样生动,是很难的一件事。


我不认为技巧可以帮上忙,人的区分是很细腻的,我不太喜欢给人归类,她戴眼镜,她是一个知识分子,她不戴眼镜,是个没有文化的人——这种归类是障碍,让你对真实的东西失去了敏锐度。


人的生命是永远无法想象的,基于这一点,每次我去见导演,包括我每次刚进组开始演戏的时候,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个难度永远都在。


先生制造:这两年你出现在五部国产剧里,四部是公认的口碑剧,《摩天大楼》《乔家的儿女》《爱很美味》和《开端》,你接戏的时候是挑剔的吗?


刘丹:其实有一点,角色大小先不说,它的空间、想象力、可能性对我来说挺重要的,如果看完剧本我完全没有感觉,强迫自己演会很难,如果是一个有意思的角色,哪怕距离我很遥远,我都想演。


像我们这个年龄的演员,有很多父亲母亲的角色找过来,你看剧本,就发现这些角色功能性太强了。真正开拍后,因为篇幅有限,这些角色依然不会有太大的可能性,即便尽力去演了,也没办法把它展现得更生动。


先生制造:什么样的剧组环境会让你不舒服?


刘丹:我不喜欢和太骄傲,高高在上的人一起共事。很多年前,有一个文艺片找到我,我去见制片人和导演,制片人是个年轻的女孩,我一进去特别客气地打招呼,她就这么双手抱臂,耸着肩膀,眼睛往下看着你,说话也很挤兑人。我开始忍着,后来有点不高兴了,说你能不能别这样看着我?


后来就和他们说,这个戏我不想去了,我不想和那样的人打交道。你对演员都是这个态度的话,那说明你对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会更可怕,如果是这么一个人,我不太相信,我们会一起磨合出一个优秀的作品。


那会儿我也年轻,现在我可能会体谅对方还是个孩子,需要让自己显得更有自信些。但我有时候确实不太会伪装自己的情绪,虽然我能演戏,但我在现实里面,都是直线反应,很傻的,因为这个,我肯定也得罪了不少人。



16岁考上北京电影学院


先生制造:你来自大名鼎鼎的北京电影学院表演90班,同学里有黄磊、姜武、王劲松、刘琳,当时考北电是什么样的机缘?


刘丹:我考上北电的时候16周岁,是班上最小的,但嗓音比较沙哑,因为变声期喜欢唱苏芮的歌,把嗓子喊坏了,所以那会儿他们说,姜武在班上最显小,刘丹看起来是年龄最大的,当时给我气的,小姑娘肯定不愿意听这个话。


我爸爸在哈尔滨是骨科医生,从小到大我的理想都是做一个白衣天使。父母也是指望我考清华北大,我一直在哈尔滨市第十八中学,是哈尔滨最好的学校。


但是1987年,我初二那年,电视剧《雪城》来哈尔滨拍摄,我机缘巧合演了一个小角色,李文岐导演说,刘丹,你这么厉害啊,都一条过,真应该当演员,将来考电影学院吧。


14岁时,我偷偷在哈尔滨考点考了一次北京电影学院,当时有上千人考,我进入了最后一轮,剩下26个人,电影学院的老师说,刘丹,你今年到底多少岁?发现我高中还没毕业,他说你那么小啊,过两年再来吧。两年后,又在在同一个考点,我从2000多人里被选出来,进入了电影学院。


当时的主考官也是我后来的班主任,齐士龙老师。他特别喜欢我,说刘丹,你年龄这么小,可是对演戏可以做到不卑不亢,我觉得意思是我比较自尊,没有为了考上而迎合考官,只是很真诚地告诉对方,我想表演,我热爱这个。


先生制造:刚进入大学校园,那会儿是什么样的环境?


刘丹:校园里氛围特别自由开放,记得那会儿男生女生是住一个宿舍楼的,这一层是男生宿舍,那一层是女生宿舍,大家经常乱闯,在一起疯玩,学校里还会开舞会,反正特别好玩。


而且当时年纪太小,自己认为自己会演戏,上大学之前,我在哈尔滨青年宫的话剧里就演主角,我演过戏,一条过,幼稚地觉得演戏不是被教出来的。所以当时除了主修课上课还算认真之外,其他的课程都没太好好学,现在想来,觉得当时自己应该更努力,刻苦一点。


先生制造:什么课你不爱听?


刘丹:文艺理论那些我不喜欢,还有讲什么光、摄影机位这些,我也不喜欢,我到现在也不喜欢。


机位就是你要知道摄影机放在哪里,你就要演到哪。但我觉得很多演员学习了这个技巧,演起戏来,没有了人物,变成了演员跟镜头交流——简单来说,在一种打光下,当演员知道了脸放在哪里,哪个姿势最好,就什么也不管,一定要在这个状态下,一动不动把戏演了,有些女演员会犯这样的毛病,因为她知道这个镜头自己很美。


现在的偶像戏,年轻的孩子们更难,他们会被要求,你要流眼泪,但是看着不能丑,这些就变成了技巧性的东西,我不太喜欢。


先生制造:到现在这个年龄阶段,会觉得电视剧给女演员的空间太少吗?


刘丹:确确实实我们的电视剧市场是年轻人的市场,更多的时候会以年轻的流量明星为主去完成作品,有些编剧也都是年轻人,对描写中年人没有经验,就造成我们这个阶段的演员机会比较少。另外就是影视剧投入非常大,难免会有急功近利的现象,希望快快拍完,做这个事情是为了经济利益,不是为了好作品。


很多因素造成了女演员现在比较被动,中年的男演员机会也不多。我觉得随着社会不停前进,等大家真正对理解人的兴趣超过了想通过电视剧这个形式赚钱的欲望之后,情况会好一些。


先生制造:看到网友给你剪辑的视频了吗?有人把你剪进了电影《三体》预告片里,认为你很适合演叶文洁,突然被大家这么喜欢,是什么感觉?


刘丹:高兴,但同时也会有压力,当然不愿意让支持我的人失望,可再优秀的演员也不可能把每个角色都演好,所以也还好,只管把心思放在演戏本身,和从前一样。


我看到很多网友说,我应该演叶文洁,我开始并不知道叶文洁是谁,《三体》我没看过,我就在网上查,我看他们也已经拍了电影。但我想过,这个角色假如真要演,挑战也是很大的,因为刚演了一个陶映红,要怎么演得不一样?在特别相似的人物里面找到新的东西,赋予这个角色新的生命是更难的。 


截图来自up主“日日就是窝”


先生制造:现在“锅姨”红了,再坐地铁上班,会不会怕被认出来?


刘丹:观众一般不太会认得我。首先我喜欢随随便便地穿衣服,不太把自己弄得特别正式。现在又疫情,戴着口罩,肯定没有人认出来的。以前地铁里也常有人盯着我,说怎么看着你眼熟呢?我说“是嘛?”就糊弄过去,一点儿都不担心,我还会接着坐我的地铁,过我的小日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先生制造(ID:EsquireStudio),作者:吴喋喋,编辑:刘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