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分享了垃圾分类的做法,五年以来却一直在后悔
2022-01-25 22:19

曾经我分享了垃圾分类的做法,五年以来却一直在后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席(ID:yixiclub),讲者:汪剑超,策划:CH、蝈蝈,剪辑:傅昊,原文标题:《五年前我在一席分享了我们当时垃圾分类的做法,五年以来我一直在后悔 | 汪剑超》,题图来自:讲者


汪剑超,成都奥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在这样的机制下,回收量的增长其实是挺慢的,但是有一个比较骄傲的数据是我们回收的垃圾分类的准确率。今天早上我看了一下系统,我们到现在总共收到34万多次垃圾的投放,其中不当分类大概只有1400多次,也就是不到千分之四。



噢,bag!


2021.12.12 上海      


大家好,收垃圾的汪剑超又来了。五年前我在一席分享了我们当时垃圾分类的做法,五年以来我一直在后悔。


因为我那个时候还比较年轻,做了一点点事情以后,就只来分享好的一面了。其实那个时候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困难我一点都没有分享。随着我们对垃圾分类越来越了解,和这些问题的解决,我就越来越迫切地想找个机会校正一下我当年没有讲的问题。


在收破烂的大爷面前,没一个能打的


先简单回顾一下五年前我们的做法。我们当时是设计了一个让居民扔垃圾、攒积分、换礼品的分类回收模式。



我们在成都的600多个小区里面,放了1000多个图上这样的箱子,引导大家把可回收垃圾扔到里面去,然后我们再把它收回来。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做法成本太高。


为了大家方便,我们在每个小区楼下都放了这样一个箱子。小区里面货车一般是进不去的,所以只好用三轮车进去收。高峰期的时候,我们有接近20个师傅在成都的这些小区里面穿梭。进一个小区大概需要15分钟到半个小时,才能把五、六个垃圾桶全都收上来。箱子容量又很小,所以基本上每天都要去收。


当时政府给了我们补贴,大家会觉得给补贴挺好的,但是给补贴是有代价的,就是我们要以注册用户数来领赏钱,我们就做了大量各种各样的线下推广去找用户来参与。


我们做到最后发现,收得越多,亏得越多,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这就是我五年前最大的困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这几年来,垃圾分类已经不像五年前还只是一小批人在做,越来越多地方开始做垃圾分类了,也有更多做法涌现了出来。我观察了一下,好像也都还是有问题的。


比如上海2019年开始垃圾分类的全员动员,高峰期每个小区的垃圾桶前都会站着几位和蔼的阿姨现场监督,盯紧你的每一包垃圾。



我当时看到这个做法的时候,第一个感想就是,上海太有钱了,动员上万人的监督大队,这得花多少钱?后来全国各地学上海,学完以后,大家也有一个共识就是,上海太有钱了,我们真的学不了。


还有一些其他的做法,比如智能箱,现在也是越来越常见。其实智能箱就像我们之前的箱子的一个升级版,我们以前那个箱子拉开门扔进去就可以了,现在的智能箱可以刷脸,可以按照不同类型的垃圾自动打开对应的门,感觉特别高级。



但是之前我们的箱子的问题,智能箱其实也同样存在,就是它们太分散了,容量太小了,所以收运的人力成本非常高。而且一组智能箱可能要两万块钱的成本,比起我们以前的做法,它的成本更高。


还有上门回收,你一个电话打过去,就有工作人员直接到你家来,现场帮你把垃圾秤重,然后给你钱。我觉得他们的成本比我们还要高。



后来我们就发现,所有这些做法背后其实都有一个爸爸,就是政府。政府在不断地补贴这些做法,试图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垃圾分类。


但是做来做去你会发现,在传统的收破烂的大爷面前,没有一个能打的。



因为如果你给的补贴不够高,居民一算账发现,还是给路边的这些传统收废品的大爷最划算。所以尽管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垃圾分类,但是路边的大爷们依旧是回收的主力。


就有一个论调出来了——这是我们中国的特色,他们是垃圾分类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事实是这样的吗?要是这样的话我们都不要做这件事情好了,保持现状就挺好的。那为什么国家这些年不断地在推行垃圾分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从全世界来说一个必然规律就是,经济越发展,我们产生的垃圾就越多,当它多到城市已有的处理垃圾的能力无法再处理的时候,就必然要开始垃圾分类了。


垃圾分类的根本目的,就是减少送往焚烧厂和填埋场的垃圾的量。我们有一句话就是,让进入焚烧厂、填埋场的垃圾变得少少的。那怎么做到呢?就是要为垃圾中的有价值的物品——不管是可回收物还是厨余垃圾,建立资源化的渠道,这样才能够分流。


但是我们再回想一下大爷们的渠道,他们已经到了回收率的天花板。现在甚至出现了这种情况:可能十年前、二十年前我们能卖酒瓶,这种玻璃瓶一个一两毛钱,但是现在你会发现,很多地方收破烂的都不收这些东西了。原因就是成本越来越高了,他们不赚钱就不收了。


所以我们不可能继续在传统的回收渠道上挖掘垃圾减量的潜力了,必须要找到新的渠道,让更多的垃圾得到资源化利用。这就是五年前最困扰我的问题。


满袋换空袋


我的合伙人鼓励我说,如果我们真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干脆就从头再来,大干一场。所以在2017年,也就是上次来一席分享的小半年之后,我们最初的8个人成立了奥北环保,尝试用我们想象的另外一个方式去做垃圾分类、去建立真正有效的渠道。



真正有效的垃圾分类模式一定要比路边收废品的大爷效率更高,这样可能才有价值。


我们观察了一下,在路边收废品,最大的时间成本是什么呢?就是你拿了一大包的垃圾,里面可能有纸板,有矿泉水瓶,有易拉罐,他们要在现场把它一样一样地分出来,再去称重、结算,这个其实会花很多的时间。所以你看基本上几个小区中就会有一两位收废品的人,他是全天待在那儿整理、称重、结算。


那有没有可能让这件事情不在现场发生,而是让居民在家里面就把它装起来,然后我们直接到现场拿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效率就会比他们高,可能一辆货车能顶得过五个甚至十个传统收废品的回收量。


这个的前提是我们要有一个比较大容量的站点,能够暂存这些居民收集的东西。以及整个流程最好是无人化的,一旦有人,这个成本就高上天去了。


所以我们就想到了这样一个方式,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个袋子。



想要参与的话,首先需要注册成为奥北的用户,花10块钱去购买这样一个袋子的使用权。


这个里面其实有我们的一个小小的假设,就是垃圾分类这件事本身是反人性的,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做的。我们就通过10块钱购买使用权这样一个方式,先找到那些想做的人,让想做的人先做起来。


这个袋子的容量大概有96升,基本上可以容纳一个普通家庭一到两个星期的可回收物,不管是快递包装、纸箱,还是饮料瓶,都可以扔到里面去。


袋子上面有个二维码。你领袋子的时候一扫码,这个袋子这段时间就属于你了,你把它还回来后,我们一扫码就知道是谁的垃圾了。而且这个袋子是可以循环使用的,是很结实的。


当你把它装满以后,只要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点,我们去收走,拿到分拣中心,对每一袋进行计重,然后通过线上的方式返现给大家,就避免了前面所说的线下收废品的劳动力损耗。


这就是我们理论上的想象中的一个模式,叫“满袋换空袋”。


但是,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所以过去的五年里,我们主要的工作其实就是把这样一个模式真正做出来,而且让它真正地好用。


五种塑料、四门单类、三种纸、两样金属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学会分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大概有1000多种,我们的小程序可以查询它们的垃圾分类归属。这个几年前可能还是一个新鲜的东西,现在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过往的一个尴尬是,往往你查询了某种分类手册、小程序,按照它的标准扔进了可回收物的桶里,结果发现没人回收,被保洁阿姨掏出来,扔进其他垃圾桶里拉走了。


原因很简单,制定标准的是一个部门,但最终处置的是环卫部门,他们之间未必是完全打通的。甚至一个城市的不同街道之间也可能有差别。他们处置可回收物的能力跟他们后面的渠道是高度相关的。


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奥北的细分标准,叫14分类。简单来说就是,五种塑料、四门单类、三种纸、两样金属。还有一个回收原则,叫“干净、干燥、无异味”。



这14类里面的每一类,都跟我们下游的处理厂家仔细地核实过,是能卖掉的,我们才敢把它写上去。写上去就代表一个承诺:你照这样分了、交给我们,我们一定会送去回收,再给你返现的。


这是我们分拣中心回收到的塑料袋。这几年我们一共回收了大概50多吨塑料袋。有一次我去的时候看到打包得特别酷,就站在前面照了一张相。



后来没想到这张照片还起了大作用。有一次我们跟一个街道的领导去沟通我们的垃圾分类方式,怎么说他都不信。后来聊着聊着,看到这张照片,他一下子就被打动了。他说你前面说千说万,什么袋子什么返现,我觉得都没那么靠谱,但是看到这个照片,我就知道你们是真的在做回收了。所以我们后来的沟通就特别顺畅。


这个就是我们小程序里面的一个功能,叫智能分类,你可以在里面去查任何你不清楚的分类。里面的每一条我自己都看过,很多条都是我自己写的。我们确认过了它真的是这样,才会把它写出来。



比如上面说一次性纸杯是可以回收的。在普通的认识里,纸杯是不可以回收的。但事实上如果把它作为综合纸,和杂志、书报打包在一起,只要比例不太高,造纸厂的制浆过程其实不会受到大的影响,所以纸杯是可以回收的。


签字笔分成两个词条。笔芯是有害垃圾,不可回收,但塑料笔杆是可以回收的。



还有大家可能一般不知道,水果保护套、各种快递包装,还有药板儿,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东西其实也是可以回收的,里面的讲究也很多。



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词条,你们可以去玩玩看。



用户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9.6%


让大家学会了分类标准之后,我们第二个想解决的问题就是给大家提供准确的反馈。


五年前我们的一个遗憾是,当用户扔来的这一包里面有好几种东西的时候,我们没办法把它们分得清清楚楚,因为消耗的人力太大了。当时我们有一条分拣线,有十几个工人,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袋子扯开,然后把所有东西倒进去。这样就无法知道用户每一种垃圾具体扔了多少了。


而现在我们能够对每一袋垃圾进行分类计重,这是我们分拣厂的实景。



分拣工人把一个袋子打开倒下来以后,会把不同类型的垃圾放到不同的秤上,然后再扫码,就会出现一条数据。比如上图的终端设备显示这一次的分拣有三种类型的垃圾。数据上传之后,这个用户就会得到一条准确的反馈。


这看起来很简单,只要把秤连接到平板电脑上,再做一些软件开发就好了。结果实际做的时候遇到了很具体的问题——市面上大部分称重秤都是蓝牙连接,但是一个终端设备最多只能连4个蓝牙秤,我们有14种分类,也就是14个秤,没法同时连接。


我们工程师为这个事挠了一个星期的脑袋,说蓝牙不行,要不然咱们试试无线。结果发现市面上没有这样的无线秤。


到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可能就会想要不要换其他方式。我们说不行,这是我们想做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点,没有现成的也得做。所以最后从传感器到控制电路再到通信,我们自己做出来了一个这样的WiFi秤。



理论上一个WiFi局域网可以连255个这样的秤,所以再也没有14个秤无法同时连接这种限制了。这个秤的敏感度大概能到10克左右,一个矿泉水瓶的差别都可以称得出来。


这样我们就能准确地反馈给每一位用户,ta每次扔的每一种东西到底有多重,是多少钱。比如这是我之前的称重记录。



我们的返现标准是参照市面上的回收价格的。以前我们用的是积分的方式,最后算下来价格比传统收废品的低。很多居民就会把高价值的东西卖给收废品的,把不值钱的东西送给我们。


所以我们痛定思痛总结出来一句话:返现太高、太低都是耍流氓。


返现太低是耍流氓就不用说了,最后你耍的是自己。但是返现太高也是耍流氓。用超出市场价的价格去返现,必定是一个短期行为。这可能在电商行业是一个通用的方式——先买流量,等到大家都习惯以后就可以收割了。


但是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收废品这个领域,我们觉得这样的方法可能不大管用。


大家不是一上来就能学会分类的,势必会有扔错的情况。我们会在大家分错的时候拍一张照片,和称重记录一并反馈给用户,让用户分得越来越好,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 不可回收、不干净、不干燥或有异味的垃圾,都属于不当投递


而且分错了还要扣钱。第一次扣8毛,第二次翻倍,扣1块6。一个月内不当投递次数太多的话,帐号就会被锁。


这有点像开车,违章次数太多,12分罚满了,你就要重新学习交规。在我们这儿就是要重新参加考试,要连续答对10道题才能解锁,继续参与。


这个也和前面说的10块钱的参与门槛是相关的。我们假设你是想做好这件事情,才愿意花这10块钱。既然花了这10块钱,我们就有义务有责任帮你真的做好,给你正确的反馈,并且如果没有做好,我们就要处罚,这样才能养成正确分类的习惯。


在这样的机制下,回收量的增长其实是挺慢的,但是有一个比较骄傲的数据是我们的回收准确率。我今天早上看了一下我们的系统,我们到现在总共有34万多次的投放,其中不当投递大概只有1400多次,也就是不到千分之四。准确率达到99.6%,是很高的比例了。


说到这儿有一些朋友会有疑问:那你们收到的这些东西最后去哪儿了?


这是我在我们下游的一个工厂拍摄的一段视频。



生产线上的这些东西是塑料纤维,它的原料是矿泉水瓶。我们的矿泉水瓶送到这个工厂,他们会把它切片,洗干净之后加热、熔融、拉丝,最后就变成这种化纤了,它另一个名字叫做涤纶。你们看一下自己身上的衣服,会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叫聚酯纤维或者涤纶,它跟PET瓶的材料是一样的。


过去做环保的时候,大家经常有这样一个误区,总希望看到一些特别感人的故事——哪哪哪有一栋房子是用矿泉水瓶做的,哪哪哪有一把伞是多少个瓶子做的,特别希望看到终端产品和回收行为挂钩起来。但事实上,更多的再生资源是以默默无闻的方式重新进入到我们生活中的。


我们无法让所有的再生材料变成明星,变成这种特别打动我们的故事,但是只要我们在做,就让更多的资源得到了再生利用。所以我们其实不是很鼓励或者过度鼓励大家去追那些再生概念的明星产品。


面向所有人的自助投放点


解决学会分类、准确反馈这两个问题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居民把可回收物收集好之后扔到哪里。


最早我们是把袋子发给社区、学校,他们装满以后就堆在一个露天的地方,我们的车子及时过来收走。



但是我们点位越来越多之后,他们也不知道我们的车子多久才到,可能一大早就把这些袋子放在这儿了,但又不可能一直有人看着,结果等我们到的时候可能就被其他收破烂的人给捡走了。


我们就想,不行,一定要建一个封闭的空间。很快我们就想到这样一个方式,叫自助投放点。



我们去找了做集装箱的厂家,他说这个好办,在集装箱上抠上几个眼儿,装上玻璃,这就是一个空间了,再把你们的锁什么的装上去就行了。


我们也没想那么多,就把这个空间做出来了,很开心地去向客户推销。但是有一个客户说,你们看这个智能箱——



我们一看,真是见者伤心,闻者流泪。他说,两个月前不是这样的,刚来我们社区时可漂亮了。那一天就是它的颜值巅峰,但之后就越来越惨,这才两个多月就已经开始生锈了,再过一年半可能就彻底不能用了,那个时候不知道谁能负责把它拉走。


那能不能让我们的自助投放点不生锈呢?钢结构是不行的,刷上油漆也容易生锈,所以我们就考虑用铝合金。铝合金的门窗我们都见过,但是铝合金的屋子真的很少,市面上真没有。


经过大概一年,到了前段时间,我们的自助投放点才最终定型了。上上个星期我们刚刚在陕西汉中留坝县做了一次安装工作,在县城中心最黄金的位置——紫柏广场装了这样一个房子。



只需要这样一些工具,三个人、两个小时就可以把它完全装好。当然那天装完以后还没有来得及装设备,还是一个未完成品。



当时还引来了当地居民的围观。



我在旁边听到他们在议论这个房子是干吗的,是不是给我们打麻将用的?我当时心里还挺高兴:看来我们这个投放点是真的挺好的,人家不嫌弃,还想进去玩。


这个房子的优势很明显。第一是它的成本。


一个房子加上配套的设备和服务,一共是6万4千块钱,也不便宜。



但是一个房子可以覆盖大概500到1000户居民,换算成智能箱的话,大概要5到10组才能覆盖这么多人。智能箱按2万一台算,成本就是10万。所以算到户均,我们的房子其实便宜得多。而且它不太需要保养,寿命是钢结构东西的2到3倍,甚至更长。


第二,投放点的选址也很有技巧,一定是在公共区域的路边,这样确保收运大货车可以直接开到旁边。3到5分钟就可以把所有袋子装上车,过程中不用麻烦任何人。不用去跟物业联系,不用去请保安开门,我们自己就可以把事情做完,这样效率也更高了。


那这个房子怎么用呢?


首先,拿手机扫描门上的二维码,门就打开了。还要现场输入一个口令,这是为了防止远程拍一张照片就能开门,不太安全。



开门之后,墙上挂着几排发袋机,每个锁扣上面都挂着一个空袋子,你喜欢哪个袋子就对着它的二维码扫一下,锁扣就会打开,你就可以领取这个空袋回家。



按照我们的14种分类标准装满以后,再把袋子送回这个房子里。我们的车子来回收时,工作人员会扫袋子上的二维码,你就会收到一条装车通知。



三到五个工作日内,我们完成称重时,你又会收到收益到账的推送。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回收过程。


但是,我们到现场以后发现,来听我们讲这个模式的很多是上年纪的叔叔阿姨,他们好多人手机都看不清楚,也不太会操作,甚至用的都不是智能手机。



看来,我们这个“智能”模式其实是不智能的,因为它没法让所有人参与进来。而且其实听垃圾分类的是咱们这些年轻人,但是真正做垃圾分类的可能都是家里的长辈。


我们要让垃圾分类的主力人群也能参与,所以又设计了这样一个带芯片的门卡。



年轻人注册奥北的帐户、扫码绑定这个门卡,把它交给家里的老人。老人就可以拿着这个卡到投放点开门、进去领袋子。


叠得整整齐齐的牛奶盒


这个过程听起来挺简单的,但是每天都面临大量的具体问题,每天都在和细节搏斗。


最难挨的是坚持,而我们一挨就挨了快五年。这个过程中要是只需专心解决问题还好,最痛苦的是你发现这个行业越来越受重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来推动垃圾分类了。也有政府找上门,说要推垃圾分类了,你们能不能给我们做个智能箱的解决方案。


我们就愣住了:智能箱是不对的,我们不做智能箱,对不起,拜拜。所以痛苦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有机会送上门来,你还要把它拒绝掉。


缓解焦虑的唯一办法只有不去想东想西,回到每天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去。不管是WiFi秤,还是袋子的扎口方式,甚至哪怕有时这一天已经没有精力了,就去写上一条分类指引,把它写对、写明白,那也是日有所成。做不出来就先换一个问题,过一阵再回来。


这个过程中不光我们创始人痛苦,更痛苦的是我们一线的收运同事。



图上的这几位都是大学毕业,对奥北的事业、理想挺认同的,希望成为我们的一份子,为这件事情出一些力。


开始新鲜时还好,但是三个月、半年过去了,他们发现每天做的事情其实都是重复的——开车到不同的点位、学校里面去收一袋又一袋的东西,再拿回来分拣。


有些人就开始困惑了: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再过三年五年,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其实我和合伙人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个主管跟他们讲,你看,我两三年前也是这样的,然后越做越熟练,现在就可以带新人了,所以你有经验以后也可以去带新人了。这个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你的主管跟你讲的话?


后来我们明白了一件事情,就是公司的成长和个人的成长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要去面对具体的问题,并且解决它,才能得到成长。


一线员工在每天的工作中也面临着各种问题,比如收运车开着舒不舒服,路线怎样才能记得住,袋子装车后经常散开、撒得一车都是。有的问题我们还顾不上去解决,有些小伙伴就开始自己想办法,比如做视频教用户怎样把袋口扎牢。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也很遗憾一些伙伴离开了,但留下来继续坚持的也很多。


日积月累,坚持的力量就开始显现了。


一些用户特别特别爱我们。这位用户po出来她拎着一个袋子坐地铁,跨过整个城市来投放。



我们很高兴,但是又有点伤心,因为我们点位太少了,才逼得她不得不这样。我们觉得我们要更努力,要让她不用坐地铁就可以投放。


这位是一位发型师,他叫华华。



以前他很苦恼,他的美发店每天用的美发护肤产品的包装都没人回收,变成其他垃圾了。他发现我们的系统以后,很快入坑,最后变成了一个铁粉,经常在我们小程序上分享他的使用经历。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幼儿园客户,也是我女儿的幼儿园,五年前就成了我们的第一批用户。



后来我们有一天忽然发现他们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在洗牛奶盒。



我们收到了这样一袋又一袋叠得整整齐齐的牛奶盒。



我当时很惊讶:我们也没要求这样做,你们怎么做得这么好?老师说,以前看新闻总看到国外比如日本,都是从小教环保,从小提高孩子的素质。现在我们也有机会这样做了,那干吗不做呢?


这个话特别打动我。我们总说中国老百姓好像素质还不行,比起发达国家可能还有差距。我发现不是这样的。只是以前缺乏有效的渠道支持他们,当这个渠道出现以后,他们会做得比你想象的更好。


成都第一所参加我们垃圾分类的小学是川师附小,到现在有4年多了。每个星期二,我们的车子会去回收,所以星期二变成了他们的全校回收日。早上8点,你如果待在他们学校门口,就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小朋友带着垃圾来上学,有的家长是一手提着孩子,一手提着垃圾。


到目前为止,他们全校一共投放了120多吨可回收物,得到的收益接近12万,分到每个班的话大概有四五千块钱的环保班费。他们去年还获得了生态环境部的“生态环境示范校”称号。



我们在北京的第一个点位叫光熙门北里社区,他们用防空洞出口的小房间改造出来了一个点位。然后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去收的时候已经塞满,门都关不上了。



他们社区书记还带着一些积极的居民到我们分拣厂去参观了一次。阿姨们看了以后就很体谅我们,会尽量把同一类可回收物装到一个袋子里,或扎到一起。这样一个袋子里虽然有好多种,但是我们分拣时只要拿几下就分完了,让我们特别感动,特别开心。


我们不只是收破烂的


去年年底开始出现了转机。当时,离成都100公里的德阳市罗江区一位城管局局长通过前面提到的美发师华华找到了我们。



他默默观察了我们大概两三年,然后下定决心想把我们引进到德阳去。


我们说太远了,挺困难的。他说,那这样,我一次采购10个点位,在10个社区里来铺这个事儿,你们可不可以来?


我们非常心动,但是提了一个条件,这是政府采购行为,但可不可以不要把注册用户数作为KPI?他说,当然不要了,这是社区的事情。


他拉了一个群,把所有社区的负责人都拉进去,每个人负责一个点位,他每周就把我们的数据组成一个表扔到群里面。



我们说这样会不会给社区造成压力?他说就要这样,政府推垃圾分类,已经出了钱请你们公司提供专业的服务,你们每星期来一次,一个来回两百公里。剩下的事情就是发动群众来参与,那社区不做谁做。


实事上,成效确实也是很好的。我们自己人生地不熟,去到每个社区,是不可能做好宣传的。而社区其实也更加轻松了。以前要么是不做,要么就是所有事都让社区做,甚至回收上来的东西他们要负责卖掉。


现在这个事由公司来做,设备也由政府来买,社区只需要做自己最擅长的——发动群众。


忽然之间,我们找到了政府、企业和社区三者有机地一起来做这件事情的正确关系。


后来我们也发现,其实回收站点应该定位成社区的公共设施,而不是企业的设备。对比一下设在小区内的快递柜,它是属于企业的。在这样的定位下,动员、运营的责任自然而然就全都落在了企业身上。


但如果我们把回收点位定位为一个公共设施,就像公厕、路灯一样,它的所有权、维护的责任,自然都归社区,企业只需做好最专业的服务。这样企业和社区之间的权属和责任就更加清晰了。


我们还在住建部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规范》里找到了这一点的支持。



从成都开始,现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呼和浩特,还有刚才提到的汉中,都有了奥北的点位。


当然这些点位其实非常少。上海才70多个,它们其实都在浦东新区的惠南镇和南汇镇。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不断提供更多的点位来为大家服务。


我们不只是收破烂的。可回收物只是垃圾分类的一部分,是我们用了五年时间真正做好的一件事情。我们现在也有了厨余垃圾的资源化解决方案,那可能就是另一个五年的事了。期待下次还有机会被一席请来分享后续的故事。


十年前我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30岁,刚刚创业,对改变世界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象——你做一个正确的事情,一呼百应。但后来被现实无数次毒打之后,我意识到,如果你想改变世界,你一定要去解决某个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解决问题就像登山,你要做功、反抗地球引力,才能到达山顶。但很多时候,特别是一些聪明的人,遇到困难时喜欢找捷径,绕开这个问题。但是最后你会发现只有一条路,就是直面问题,不断往上走,哪怕每次只走一小步,这样才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这是我过去十年做这件事情,中间有一些失败,到现在又解决了当时的问题后,得到的一点心得,跟大家共勉。


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席(ID:yixiclub),讲者:汪剑超,策划:CH、蝈蝈,剪辑:傅昊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