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如老一辈能吃苦?答案可能恰恰相反
2022-07-06 15:08

年轻人不如老一辈能吃苦?答案可能恰恰相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题图来自:《虎妈猫爸》剧照


很多年前,我曾经写过一句看起来很残酷的话:老一辈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标榜自己能吃苦,其实并不代表他们爱吃苦、能吃苦,而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历只有苦难,没有其他。


这两天,有个热搜很有意思:一句“这一代年轻人不如老一辈能吃苦”引发热议,批评声音很多——


有人说,时代的进步是为了让人改善生活而非吃苦的。


有人说,如果上一代的吃苦就是为了让下一代更能吃苦,那就是个笑话,难道我们世世代代生下来就是为了吃苦的吗?


有人说,如果这一代和上一代吃着同样的苦,那就说明有些问题一直没解决。


有人说,能不能比点好的,比比谁日子过得更好,谁的科技更发达,谁的文明程度更高……比谁更能吃苦,不是犯贱吗?


有人还开玩笑说,现代智人肯定不如远古猿人能吃苦,远古猿人没有空调也能熬过夏天,上顿不接下顿也能活下去。


……


有时,命运真的让人感慨。平时在视频平台上煲剧或者看电影,时常能见到一些对过去惊叹的弹幕。比如见到80年代的香港夜景,惊呼“那时候居然就有这么多高楼大厦了”,见到五十年代的邵氏时装片,惊叹“那时候的家居装修和服装就这么新潮了吗”……


还有一次,片子里有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夜总会,有人会说“怎么可能这么豪华漂亮,太假了”。可以想见,说这话的人没什么文化,但很显然不是少数。他们不知道,那时的上海是远东最繁华的都市,好莱坞电影上映一周后,就会在上海公映。


又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关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四大百货的文章,有人惊呼,原来这种集商场、超市、饮食和游乐设施的购物中心形式,当年就已经存在了。而且,商品不但囊括各国品牌,还提供送货上门等现代化服务。在他们看来,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自己所在的城市都没有这么好的购物中心。


我说这些绝不是指旧时有多么好。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都是特例,在中国社会里并不具备代表性。我想表达的是:很多人的人生,并没有与文明进程同步。


前段时间读书,读到这样一段——“1927年的美国平民家庭有哪些标配?答案非常惊人。数据显示,当时美国共有2680万户家庭,其中1100万户拥有留声机,1000万户拥有汽车,1750万户拥有电话。每一年,美国新增的电话数量比全英国的总数还多。


同时,在美国平均每6人有一辆汽车,在英国则是每57人有一辆,德国是每289人有一辆。此外,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和电动剃须刀等也开始成为家庭的标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仍然没有达到美国近百年前的这一水平。”


那可是1927年啊!那时的中国,还在动荡之中。


个体的苦难本就不值得赞美,尤其是在身处的社会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情况下。没有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吃苦的,说真的,对于老一辈而言,如果再来一次投胎机会,他们是想重来一次,还是换个地方换个阶层呢?


在生活中,关于吃苦的说法大多没有逻辑,经不起推敲,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吃苦从来都不是“人上人”的必要条件,这世界上有太多人没吃过苦,有太多人一生下来,就在完善的福利保障和教育机制下安逸过完一辈子。


古今中外的成功者,绝大多数也不是出自苦难,而是出自中产以上家庭,而且随着文明进程,这一点越来越明显。许多中国人热衷赞美苦难的行为,也是一种极端化的病态。


而且,在中国家庭教育里,“吃苦”往往是一个大型的反智双标现场。


之所以说是双重标准,是因为老一辈在批评年轻人的时候,就会说“你们这代人吃苦太少,所以比我们差远了”,但当他们提及自己的人生,需要掩饰自己的无能为力时,又会慨叹“我没赶上好时候啊,小时候太苦了,要是有你们现在的条件,我的成就肯定更大”。


这是不是明显到不能再明显的自相矛盾?但一代代中国父母,总是将这两套自相矛盾的话术交叉使用,批评人时就让人多吃苦,开脱自己时就说自己吃苦太多被耽误了。


如果只是无逻辑的自相矛盾,那也没什么,毕竟生活中没逻辑的话术实在太多。但中国人提及“吃苦”,往往呈现一种极端的病态,形成“赞美苦难”的荒谬哲学。


狄马前几年有一篇文章,名为《荒谬的苦难哲学》。他写道:“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正因为这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维,所以所谓的成功人士总是要渲染自己一无所有、白手起家的苦难,甚至中小学生的作文也沾染这种习气,以苦难为抒情素材。


但实际上,苦难并不一定制造伟大,相反,正如狄马所写,苦难“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


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说法,有着典型的中国哲学意味,即轻视逻辑,将片面经验当成普遍规律。


司马迁写《报任安书》,有极为经典的那段“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但问题是,如果没有苦难,就真的没有《周易》《春秋》《离骚》和《国语》了吗?


其实,中国人讲吃苦,常将辛苦与苦难混淆。一个人若要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必须要付出巨大努力,比如音乐领域的“一万小时定律”,但这样的辛苦跟社会对个人施加的苦难,完全是两回事。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要面对的苦难不但多,而且复杂。天灾是苦难,人祸也是苦难,能与命运抗争者永远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则选择了屈服与沉沦。极少数人用自己的成功论证苦难的伟大,不但没有逻辑,甚至有些无耻。因为苦难从不伟大,它耗尽了一代人的青春,影响了一代人的一生。真正清醒的人,应该质问为何有这样的苦难,又该如何避免这样的苦难,而不是歌颂苦难伟大。


中国人对苦难的吹捧,多少有些历史因素。毕竟在中国历史上,总有人为了掩饰苦难的根源,诱导人们歌颂苦难,可对于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来说,明白“苦难不伟大也不美好”,应是基本常识。


至于批评年轻人不能吃苦,其实是一直以来的惯性。从80后开始,中国孩子就基本在舆论恶意中成长。大概从我懂事起,就经常听到“独生子女不行”的说法。在日常生活中,老一辈动不动就会说“独生子女最自私”,或者说“独生子女没吃过苦,所以没责任感”。在报纸电视上,“经不起挫折的小皇帝”简直是最好的炒作素材,时不时拿出来“研究”一下。


如今,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年过四十,早已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从小就被妖魔化的独生子女,并没有让社会垮掉,反而承担了更多东西。


其实第一代独生子女并不幸运,他们从小接受填鸭式教育,在“望子成龙”的过度期望中,普遍有着不算快乐的童年。他们读大学时,“包分配”成为历史名词。他们开始工作时,也不再有单位分房,商品房房价飞涨。他们成家时,面对的“421”或者“422”的家庭结构,上有老下有小。


现在的年轻人,也就是90后和00后,其实也并非全然幸运。他们的童年生活享受了时代红利,但却面对着诸多困难:毕业即失业的窘迫、高昂的房价、无休止的加班、超大的工作强度、望不到未来的人生。


老一辈所讲的吃苦,往往是物质上的,很大程度上可以归为饥饿记忆。也正因此,他们习惯片面地将填饱肚子视为一切,超出“填饱肚子”这一需求的东西都是无谓的。所以,如果一个年轻人发牢骚说领导太差劲、单位不尊重员工,就会被老一辈归结为“吃不了苦”。他们很少会意识到,生而为人,不但有填饱肚子的需求,还有其他许多东西,比如理想、爱好和尊严。


如果明白这一点,就会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不如老一辈能吃苦”是一个荒唐的说法,而且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再毒舌一句:老一辈标榜苦难,不意味着他们能吃苦甚至爱吃苦,而是因为他们除了吃苦之外,没有其他人生选择。但凡有选择,大多数人根本不会自讨苦吃。相比之下,一个明明有其他选择却主动选择挑战自己的人,才是真的更能吃苦。


可以这样对比一下:假设有一个老人,从小饿过肚子,有着深重的饥饿记忆,他当然是吃过苦的,但他一辈子都不敢离开自己那份工作,认为稳定就是最好,最后迎来下岗命运,那么他就并不是一个“能吃苦”的人,因为他根本没有挑战命运的勇气。再假设有一个80后,他可以有许多种人生选择,但放弃了最舒服最平稳的那些,而是选择迎难而上,自主创业,他就是一个能吃苦的人,也让“经不起挫折的小皇帝”之说沦为笑话。


事实上,第一代独生子女的表现就是对当年各种妖魔化的最好驳斥。比如这代人不再那么依赖铁饭碗,许多人都有自主打拼的勇气,相比之下,他们比那些一辈子都把“公家饭”当成人生最高追求的老一辈更坚强。


当然,最后还是要感叹一句,对于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来说,面对的可能是跟老一辈类似的困境——除了吃苦,别无选择。也别说他们不能吃苦,他们已经很苦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