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走向狭隘和顽固的?
2019-12-06 07:00

你是如何走向狭隘和顽固的?

本文来自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原标题《大脑的漏洞:你是如何走向狭隘和顽固的?》,作者:Lachel,题图来自:Owen Davey


在这篇文章的最开始,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谣言的传播总是非常容易,但辟谣却一点也不容易呢?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答案,你或许立刻就能想到:因为谣言一般都非常简单,但辟谣一般都不怎么简单。


举个老掉牙的例子:维生素C和虾不能同吃,否则会砷中毒 —— 谣言只需要这么一句就可以了。简单粗暴,煞有介事。


但辟谣呢?就要讲清楚:虾体内的砷是有机砷、不会反应;即使是无机砷,反应所产生的量也极其微弱,远远达不到中毒的量;可能还要科普一下基本的化学知识、毒理知识,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传播,还是理解,后者的难度都会远远高于前者,因此,自然就没有那么容易被人所接受了。


—— 这个答案看起来很合理,但这就是全部原因了吗?


其实不尽然,这只是很小一部分原因。


实际上,人脑有一整套完善的机制,来维持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始终保持“稳定”


这套机制,原本是被设计出来,用来在危机四伏的原始时代提高生存率的。毕竟,在原始时代,最首要的事情就是“预判环境”和“作出反应”。如果你今天质疑一下自己,明天质疑一下世界,你很可能早就被猛兽吃掉了。


但也正是这套机制,使得我们的大脑,变得封闭和顽固,不容易被说服和改变,总是一意孤行,钻牛角尖,在错误的方向越陷越深。


不仅仅是谣言,这套机制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发挥着作用,让我们一步步变得狭隘和固执。


我想,你在生活中,一定都经历过这种“难以沟通”的情景:


“你都30岁了怎么还不结婚?我这是为你好。你现在不懂,将来就追悔莫及了。”


“好了,不要争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这事儿我定了,一切都听我的。”


“你为什么要替xxx说话?你的屁股究竟坐在哪一边?”


以及,无论你如何摆事实、讲道理,对面就是捂住耳朵不听不听我不听……


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这套“稳定机制”在发挥作用。


不过,今天并不是想探讨“如何沟通”—— 这留待以后再谈。我想和你聊的是:


如何理解这种狭隘、偏执背后的机制,以及如何给它装上一套“补丁”,避免自己变成这样的人。


1


我们不妨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比起复杂的信息,大脑会更青睐简单的信息?


原因非常简单。为了更好地生存,大脑有一个特性:它会尽可能地节省需要消耗的能量。


因此,越简单的信息,越容易被大脑吸收 —— 因为接收起来“不费脑”。同时,复杂的信息,大脑也会倾向于把它化简,从而降低认知成本。


怎么化简呢?大脑常用的模式,是把一段“事实”,压缩成一个高信息密度的“观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 这套规则,也许会颠覆你的三观 中,我提到:行为遗传学家发现,从统计数据来看,原生家庭在人的差异中所起到的作用近乎为0。这个结论基于两大类实验:


1)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和一起抚养的同卵双胞胎一样相似,没有任何差异。


2)一起长大的无亲缘关系的个体,其相似程度,并不比街上随机的陌生人更高。


并且,这里还有2个很重要的点:


1)在实验中,所有的家庭都是“健全的”“良好的”,起码在及格线以上。


2)这些结论都是群体统计规律,对个体而言,是存在很大的浮动空间的。


但很多人可能不会记住这么复杂的信息,他们会怎么做呢?把这些实验和结论简化为:


原生家庭对人的成长是没有用的。


这就是一个从事实到观点的转换、压缩过程。


然后,在进一步的传播里面,可能就会变成:你知道吗,L先生说,原生家庭一点用都没有……


(我也很无奈啊。)


这就是我们最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过度简化。


大脑难以记住复杂的事实,所以,我们会倾向于把事实“压缩”成一个高密度的观点。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把观点的适用范围扩大化,造成转换前后的不匹配。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的评论区里,总能看到这样的留言:“概括一下”“总而言之”“简单来说”……我其实不太鼓励这样的思维方式,因为这很容易造成“过度简化”。


你很难知道你的简化,会不会丢失信息,更难以知道你所丢失的信息有多么重要。


2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一点。


假设你今天看到一条新闻:某某名人怒骂记者,对记者大打出手。你可能会在心里形成一个印象:啧啧,这个名人真是没素质。


(让我们给这位可怜的名人一个名字,就叫他“大锅”吧。)


注意,这时,其实已经有点过度简化了。因为你不知道真假,也不知道原委,就贸然下了判断。


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你这个“大锅真是没素质”的念头,可能会扎根在你心里(尽管你自己意识不到),日积月累,变成“我不喜欢大锅”。


为什么呢?因为“大锅怒骂记者,很没素质”依然是一条很“复杂”的信息 —— 它有细节(骂记者、没素质)


但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处理,相比之下,它并不是那么重要。因此,大脑会不断对它化简、再化简。


怎么化简呢?把细节去掉,用更抽象、更概化的词汇去描述,亦即“我不喜欢他”。


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形成一个观念:我不喜欢大锅。


注意:大锅骂记者 → 没素质 → 我不喜欢他 —— 这是一整个因果关系,我们将其称为“推理链条”。


但当你形成“我不喜欢他”的观念时,会怎么样呢?你可能完全忘记了“他骂记者”这件事,只记得你对他的“盖棺定论”。


也就是说,这个推理链条,断裂了。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错误:孤立记忆。


我们的观念不会凭空产生,它们一定都有诱因,这些诱因往往是一系列事实。但长期来看,我们会淡忘掉这些诱因,只留下最终的观念,储存起来 —— 这就是孤立记忆。


这些孤立观念,可能占了我们观念的绝大部分。


比如:在你心里,一直觉得“A市的房价真便宜啊” —— 为什么会这样想?原因也许是几个月之前,你的朋友跟你说,在A市郊区买了套房,地段比较偏,价格很便宜。


但久而久之,这些细节就很容易丢失,只留下一个“A市房价真便宜”的孤立观念。


当我们形成了孤立记忆的观念之后,哪怕这些诱因,被推翻、被更新 —— 譬如说,你发现大锅骂记者的事情是一个假新闻 —— 也很难改变我们的观念了。因为这条链条已经断掉了。


我们很难再对这些观念进行追溯,更难以重新建立推理链条,来更新我们的观念。


3


一旦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观念之后,问题就来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开关”,被打开了。


这个开关,就叫做“证实偏差”。


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我们会无意识地重视那些“跟原有观念一致”的信息,忽视那些“跟原有观念不一致”的信息。


像前面的例子。当你形成了“我不喜欢大锅”的观念之后,当你再看到关于他的正面消息时,你可能就会觉得:这些正面消息不怎么可信。


同样,如果你的朋友对你说,他很喜欢大锅;你可能也会在心里,默默调低对这位朋友的评价。


反过来,当这位大锅再次发生类似的负面新闻,哪怕它实际上不怎么可信,你也会注意到,并且以此来强化自己“我不喜欢他”的观念。


为什么呢?因为大脑有一个基本的需求:维持认知一致性。


什么意思?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的大脑难以接受“冲突”。当两个认知产生冲突时,大脑就会感到不快,从而,它必须通过做点什么,来消解或者缓解这种冲突。


这就是经典的“认知失调”。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吸烟。当烟民吸烟时,他的行为(我在吸烟)和认知(吸烟有害健康),就构成了冲突,造成认知失调。


怎么缓解呢?由于改变行为非常困难(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烟民会通过调整认知来缓解冲突 —— 亦即告诉自己:吸烟不一定会危害健康;这是小概率事件,不怕;隔壁老林天天吸烟,不也活到了85……


同样,当“我不喜欢大锅”和“大锅是个好人”形成冲突时,由于前者是一个长期的观念,所以我们往往会牺牲后者,告诉自己“这个消息不可信”。


所以,一个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我们改变了:它往往会不断地被强化,顽固地壮大着自身,形成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信念”。这就是我们的第三个错误。


4


到这里就结束了吗?不存在的。


进一步,如果我们一直暴露在“冲突信息”的环境里,可能会产生一个更强力的效应:逆火效应。


什么意思呢?假如你经常接收到“大锅是个好人”的信息,你以为你会改变信念吗?不会。你更可能产生的念头是:这些都是买的水军和通稿吧……


也就是说:频繁的、不够强力的反面信息,不但不会改变你的信念,反而会进一步强化它。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一个信念不断地在你脑中生长、滋长,壮大自身,它就会慢慢地成为你的一部分。


你会开始用它去思考周围的问题,把它作为你的“思维框架”,甚至作为你性格、态度、世界观的一部分 —— 这就叫做“内化”。


所以,推翻这个信念,意味着什么呢?你要否定你自己的一部分。


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大脑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呢?启动“防卫机制”,把这种情况视为一种“攻击”,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护盾”,来抵御这种对自我的否定。


这种现象,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长。


所以,我们身边那些上了年纪的长辈,经常会显得很“顽固”。笃信“传统就是好的”“我这是为你好”“你懂什么”……这不怪他们。主要是因为,要否定他们的信念,无异于否定他们过去几十年的人生和经验。


所以我才说,你的知识体系越丰富,固然是好事,但也越有可能成为你的阻碍


这就是一整个“维持稳定”的内部机制:


大脑正是凭借这种机制,维持着我们的信念和生存。


5


回过头来,在理解这套机制之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拿结婚来说。


在小农经济年代,家族和人丁的兴旺尤为重要。如果人丁不够兴旺,很可能会被欺负、甚至被灭族 —— 但这些因素太复杂了,经过一代代的口耳相传,许多人就会把它们简化为:要结婚生子,才能延续香火。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极其稳定的观念:结婚生子,天经地义。


形成这么一个观念之后,但凡身边有不结婚的人,往往都属于异数,由于特立独行的性格,结局多半也不是很好。但长辈们就很容易把他们理解为:因为某某某不结婚,所以老无所依,惨呐……


然后,你再拿“自由”去反驳,很难能够改变他们的心意,只会被认为是“挑战权威”“不听话”“这孩子没救了”。


所以,很多时候所谓的“难以沟通”,也许只是因为,两个人所处的世界不一样,从而对世界的理解、所形成的信念也都不一样。


你很难去要求一个人,突然放弃自己几十年以来的信念,去接受新思想的冲击,去质疑和否定自身。


就像我们自己,也很难接受放弃自己相信了几十年的事物一样。


像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都提出过一些比较颠覆性的观点,就经常能看到“难以置信”“感觉自己的世界被颠覆了”“我需要时间去理解和接受”的留言……


所以,我经常说争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服人 —— 你永远不可能在短时间里、让别人转变自己早已形成的观点。


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交换信息和想法,让双方知道:原来还可以有这样的理解,还可以有这样的想法。


简而言之:打开一扇门。


至于,是关上门,还是向外窥探,还是打开门走出去,那就得留待时间了。


6


最后,聊一聊,基于上面这个机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强化大脑的“免疫力”呢?


1. 让大脑适应复杂


从前文可以看到,从事实到观念,这里面的“压缩”和“简化”,其实都基于一点:节省认知资源。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养成习惯 —— 让大脑习惯“复杂”,那么,就不容易出现“过度简化”。


因此,我经常说:尽量多去阅读一些系统的文章,多理解一些深刻的思想,多记忆一些复杂的信息,减少那些不费脑、不费力信息的摄入 —— 这就是一种日积月累对大脑的锻炼过程。


你的大脑是什么样的,你对信息的塑造和处理,就是什么样的。


2. 记忆推理链条


前面讲过:我们所有的观念和观点,都不是无根之本,背后一定有着一整个推理链条。


但是,我们常常会切断这个链条,只记住最终的结论,忘记了支撑结论的一系列事实、论据、逻辑,从而,任由这个落单的、孤零零的“结论”不断飘摇,不断泛化和极端化。


一个立竿见影的做法就是:当我们接收信息时,不仅仅记住结论,也要记住推出结论的“事实”。


例如:当你阅读我的文章时,一定不要只记住我给出的“根本原因”和“做法”,也要同时记住“这些原因是怎么来的”“这些做法背后的原理”。


这样,我们就能够始终保持结论和观念的“精准性”,把它保持在一个适度的、合理的范围内。


3. 探索多样性


大五人格中有一个“经验开放性”,不同人的倾向不同。有些人喜欢新鲜事物,有些人喜欢墨守成规,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一样的:多去接触不同的可能性,永远不是一件坏事。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多次提到“信息茧房”。如何破除信息茧房?其实未必需要你有多强的思维能力,只要保证“信息多样化”就可以了。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不要从单一来源获取信息,多去拓展信息的来源,哪怕接受一些重复的、对立的信息,对自己也会大有助益。


当你的心灵能够容纳更多的可能性,你就不会仅仅只停留在“支持我”“反对我”的这种虚假二元对立之中。


你会看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问题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解。


4. 从整体角度看问题


如何让自己跳脱“是非”“对错”“胜负”的桎梏,消解“我要争个输赢”的心态?


不妨试着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去思考问题、争论背后,我们所看不见的成因和结构。


当你能够代入对方的立场,去思考对方想法、观念的“合理性”,去寻求对方“有道理”的地方;当你能够抛下矛盾和冲突,去寻求共识、平衡和一致 ——许多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今天这篇文章,算是系统梳理了大脑的这个认知漏洞。


希望与你共勉,一起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本文来自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