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快乐
2020-05-29 07:28

为什么我们不快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题图来自:电视剧《都挺好》


前几天看到一个问题,很有意思。说:既然我们的快乐都来自于多巴胺,那为什么大脑不会进化成“自动分泌多巴胺”的模式呢?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喜欢做一件事情,觉得它有价值,无非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分泌了多巴胺,从而给予我们快乐和满足感;


同样,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一点甜食,有助于改善心情,原因同样在于多巴胺 —— 它激活了你的奖赏系统,唤醒了你的动力。


那为什么大脑不能时时刻刻都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每时每刻都处于“快乐”的状态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让我们感到快乐的,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多巴胺本身,而是多巴胺的变化。


什么意思呢?首先了解一个基本事实:大脑其实是每时每刻都在分泌多巴胺的。我们不妨把正常情况下的多巴胺水平,假定为1。


当你获得一个奖赏 —— 比如得到一笔奖金,高分通过考试,或者得到别人的赞扬时,多巴胺分泌会升高,假定为2。


那么,让你从奖赏中获得快乐和愉悦感的,究竟是什么呢?是“多巴胺为2”这个结果吗?不是,而是“多巴胺升高了1”这个过程。


也就是说:多巴胺起作用的机理,其实是通过浓度的“变化”,给大脑打下一个记号,告诉大脑:这件事情是有价值的,帮我记下来,强化它。


所以,很好理解:自然状态下,如果大脑分泌多巴胺的水平从“一直都是1”变成“一直都是2”,会有任何区别吗?不会。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大脑会立即适应“多巴胺=2”的状态,并把它变成一种日常状态。只有当它变成3、4、5时,你才会感受到快乐。


它唯一起到的作用,甚至还可能是负向的:你需要更大剂量的多巴胺变化,才能使大脑得到激励。


1


这个理论,就是 1997 年 Schultz 等人提出的“奖赏预测误差假说”(Reward prediction error hypothesis)


这个假说优美而简洁,它揭示了一个极其简单的结论:多巴胺实际起作用的,并不是实际奖赏,而是实际奖赏与预期奖赏之间的“期望差”。


举个简单的例子:放在几个月前,我写完一篇文章,可能会期望它在12点的时候,阅读量能过1万。如果实际上阅读量是1.5万,且评价都很好,那我就会很高兴。


但鉴于最近几篇文章阅读量都很高,所以我的预期会怎么样呢?会被下意识地调高。比如,我现在写这篇文章,可能会期望它到了12点,阅读量不仅限于1万,而是2万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阅读量变成1.8万,比之前1.5万还高,我会很高兴吗?也许就不会了。因为相比起预期,它的“期望差”(1.8万减去2万)是一个负值。


所以,与其说多巴胺标记的是“快乐”,其实不如说,它标记的是“惊喜”,也就是超出预期的奖励和刺激。


这里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我们来一一细看。


当大脑第一次获得“惊喜”时,多巴胺会大量升高,给大脑打下一个标记,把这件事情跟奖赏联系起来。我们假定,此时它的水平是100。


而当第二次重复这件事情时,大脑会怎么样呢?第一次的“惊喜”,会变成第二次的“预期”。也就是说,第二次你做这件事情,你的预期已经不是0了,而可能是20。那么当你同样获得100的奖励时,你的“期望差”就变成了80 —— 这跟经济学里面的“边际效用递减”其实是共通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当你重复这件事情5次,你的预期可能就变成了100。这时,如果奖励同样是100,它对你而言就已经毫无吸引力了。也就是说,它已经成为了你的一个“常态”。


所以,我们会说,在人际交往里面,如果一个人长期对另一个人特别好,那么久而久之,这种好就会成为一个常态,对方是感受不到的。


反而,这种好一旦下降了,这种“变化”就会被对方觉察到,从而产生负面的感受。


同样,在公司里,如果一个人总是任劳任怨、乐于助人,那么久而久之,这种“助人”就会被大家当成“常态”。在大家的眼里,有问题就找你,你帮忙是正常的,不帮忙才是不正常的。


他们不会考虑到,你所做的、所承担的,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你分内的事情了。


所以,很多时候,快乐是什么?并不是“我得到了什么”,而是这么一条公式:


快乐 =(你所得到的 - 你所期望的)/ 期望


拥有越多,期望越多,你就越容易索求更多,越加患得患失。同样,你所注意到的,更可能是“失去”,而不是“获得”。


2


回到前面的分析。


当你第二次开始做这件事情时,你大脑中的多巴胺浓度,从0变成了20,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你会发现:从1到20,同样是一个变化,同样产生了“期望差”。


根据前面的内容,有期望差,就存在奖赏。这也就是说:我们第二次做这件事情时,其实已经相当于提前“预支”一部分奖赏了。


那么,预支的这部分奖赏会起到什么作用呢?它会提高你维持、推动这个过程的动机,让你有更强的动力去把它做完,来获取到剩下的80的奖励。


心理学家 John Salamone 在一个实验中,给两组小鼠呈现了两种食物:第一份可以直接取到,第二份较大,但需要跨越栅栏。结果发现,低多巴胺水平的小鼠,几乎都选择了前者;而高多巴胺水平的小鼠,会更倾向于跨域栅栏,来获取更大的食物。


你会注意到:这其实就是“动力”的来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驱”。


也就是说,自驱力来源于什么呢?一是意外的惊喜,它起到了定向的作用;二是预支的奖赏,它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强有力的驱动力。


更进一步,大脑是有神经可塑性的。这个过程,重复一次,未必会成为驱动力。但不断地重复、循环,并稳步提升奖励,你就会更加愿意去探索这个世界。


这就是一个强化的过程。


所以,为什么说这个时代,许多人都显得非常“丧”?一部分原因也许就在于:单调性和不确定性,这看似矛盾的两者,形成了两道巨大的枷锁,牢牢地困住了我们。


一方面,我们的生活太过单调,太过一成不变,每一天几乎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都在重复自己过往的模式,缺乏意外和惊喜,也缺乏能够吸引你为之奋斗的目标 —— 这就导致了,我们很难获得“定向”。


我们的行为,都是被生存所推动,而不是为了生活。


而另一方面,整个大环境,又过于云诡波谲,充满不确定性。每当我们想尝试一些改变,想踏出一步时,就很容易迷失在这种不确定性之中。我们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获得“奖赏”,也缺乏一条明确的、可复制的行为路径。


这就导致了,这个自驱的回路,哪怕能转动,也很难持续地运转下去,不断强化你的探索动力和激情。


我们就像偶然被抛到汪洋大海之上的一叶孤舟,载浮载沉,随风漂泊。


3


但这并没有抹除我们获得快乐的途径。


我很喜欢一句话:万物之中,希望至美。至美之物,永不凋零。


为什么说希望至美?因为,希望的本质是什么,是可能性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始终相信“会有好事发生”,始终知道有那么一些路径,是可以尝试的,可以带给你“惊喜”的 —— 这才是最令我们心驰神往的。


我在以前很多文章里都讲过:大脑有一个根本的需求是什么呢?追求稳定。


实际上,我们可以说,稳定和不稳定,是大脑一对最根本、最永恒的矛盾。大脑从稳定中获得安心,又从不稳定中得到锻炼。


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让大脑不断地“把不稳定变成稳定”,继而去面对新的“不稳定”,才是一种良好的状态。


什么意思呢?如同我在《怎么样把一件事情做成功呢?》中讲的:当你已经习惯了一个模式,它就会变成一个“稳定态”。而新的变化,新的思考方式,新的行为模式,乃至于新的冲击,对大脑来说,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变量。


面对这个变量,大脑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逃避它,继续把自己困在“旧的稳定态”里面。另一种是面对它,消化它,把它纳入到自己的旧模式里面,进入到新的“稳定态”。


走向前者,你就只是在活着,重复自己的每一天。走向后者,你才是在生活。


你每天工作,加班,下班回到家看会剧睡觉,这是一个旧的稳定态。你决心改变,每天回到家后读15分钟的书,写一点笔记。一开始很困难,慢慢地适应了这种状态,乃至于把自己其他的活动、安排都做了一些调整,觉得生活更充实,更满足了。


这就是从旧的稳定态,转移到了新的稳定态。


好的生活也应当是这样的:基于一个稳定的形态上,不断地迎接新的变化,新的可能性,让自己不断地吸纳“惊喜”。


换言之:从不变中得到满足,从变化中得到增长。


这样的生活,才有生命力。


4


但是,随着年龄渐长,我们逐渐背上了许多负担。事业,工作,家庭,孩子,房贷……


它们分摊了我们的时间,挤占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再也不可能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押注在风险上面。如同惊喜总会成为我们下一步的预期,我们所拥有的的,也终会成为我们的束缚和枷锁。


很多时候你也许会觉得:我很满足,但不快乐。


为什么呢?我们缺什么呢?看起来什么都不缺。经济虽然不是很好但还过得去,有一定的压力但也不太大,身体没有以前那么强健但好歹没大毛病,家庭和睦,工作稳定,孩子也听话……


也许缺了的,就是生活这道菜上面,那种被称为“盐”的东西吧。


有人把它叫做“梦想”,有人把它叫做“情怀”,也有人把它叫做“刺激”,我觉得,也许还是“可能性”最为贴切。


“我的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很多人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标是什么?—— 其实生活本就没什么意义,也没什么目标。它们并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


当你觉得你很满足,但并不快乐时,也许就意味着,你是时候作出一些改变了。


怎么改变呢?依然以“调整系统”为核心,每天,在自己例常的生活中,加入一点点调剂,一点点“新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模式去适应它,彼此融合,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的生活模式。


然后,再加入一点点新东西,让自己探索这个世界的脚步,再迈出一步……


当你觉得这个调整的方向,能够带给你成就感、意义感,当你觉得它能够证明你存在的价值时,也许就是一个值得坚持的方向。


从来就没有什么你一定要实现的“人生目标”,这一切,都是在调整、优化、适应之中,自然而然生成的。


同样,真正的目标和意义。从来都不在于某一个结果和状态,而在奔向它的路上。


5


这种生活模式,我把它称为“15%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拿出你15%的时间、精力、资源,在你惯常的生活路径里面,有意识地偏移15%,试着去探寻新的可能性,去拥抱“好事发生的概率”。


你可以把它叫做“试错”,也可以叫做“挑战”。不管怎样,这是给你的生活注入活力,同时又不至于撼动基础的一个平衡点。


不妨试着,从接触圈子之外的人开始,从培养一个简单的爱好开始,从做一些简单的创作开始,从发出你自己的声音、让别人注意到你开始……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要想中奖,得先把自己放进奖池里。


跟这个世界的链接、触点足够多,终有一天,这些碎片会汇聚成网,点亮一条全新的路径。


也许是赏识,也许是机遇,也许是回报,也许是某个契机……你所种下的,终会开出花朵。


这些年以来,我一直在实践的,就是这么一件事情:构建一个系统,让自己具备足够的弹性 —— 既足够稳健,能够抵抗风险和冲击,又足够灵活,留有调整和替换的空间。


不仅仅是生活,也包括事业,包括对未来数十年的一个规划。以及,对这个越发混乱、动荡、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一个做好迎接准备的姿态。


从不变中生存,从变化中成长。


到了这个时候,快乐已经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了。它只是在构建和运转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所“顺带”的结果罢了。


与你,与每一位朋友共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