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块买个26年前的笔记本,我改了改,还能上网
2020-05-29 15:27

一百多块买个26年前的笔记本,我改了改,还能上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机核(ID:gamecores),作者:新昼,题图来自:原文


前言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八月份的时候,我以极低的价格买到一台屏幕正常显示,但是硬盘损坏的笔记本。(注:因为间隔时间略长所以一些地方描述可能不准确。)


本篇内容有:


开箱和介绍

基本供电改装

找不到的硬盘和系统修复

软驱修复和数据导入

用94年的笔记本上网


开箱介绍和拆解


在收到货后,我发现卖家那边给我包裹了一个海鲜盒子,闻起来有海的味道,打开后还有第二层包裹。



在保护上做的不错,用保鲜膜裹了几层。



打开后可以看到全貌。



在AB壳侧面有卡扣设计,用于防止自己打开。



侧面有三个接口。线性输入,音频和麦克风一应俱全。



左侧有软盘驱动器。



比较常见的屏轴塑料断裂问题,这个问题是因为这部分是受力点,加上塑料时间长易变脆导致的。



一排指示灯,当年恨不得把所有操作都装一个指示灯上去,不只是磁盘读取和电源,键盘上的三个灯都集合上去了。



再来看一下背面的插槽,很多并不认识。但比较有趣的是还有一个接口至今还在一些显示器和服务器上保留。



右半侧的接口如下,红外传输是早期无线传输的主要通讯方式之一,而VGA接口则是一直保留的。



游戏接口可能很多人会不知道,这是在90年代左右用于外接摇杆的接口,公头长这个样子。这个基于DB15的接口后面只在声卡上出现,用于连接MIDI键盘,合成器等等。



有了这个接口就可以随便的使用一些手柄和飞行摇杆,这是在当年没有USB接口时候的一个通用解决方案。



VGA接口的样子和现代的一模一样,可以直接的进行使用。



左半边的接口有一些就比较熟悉了,例如说工业机常用的串口。但是这里最长的那一个扩展接口用来外接的设备依然比较不明,如果懂得请告诉我一下。



以图搜图结果是火车轨道可还行。



这一台笔记本有一个CD光驱。这光驱后面起到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会在后篇进行说明。



翻到背面可以看到这一台电脑做了模块化设计,并且设计的很不错,像是电池和软驱都可以轻松的拿下来。



进风孔没有过多的灰尘,很可能这一台笔记本之前被清理过或者压根没有怎么使用。



上面还有一个已经磨损或者只剩下一部分的标签,唯一剩下的单词我猜是Warranty,这是一个保修贴撕了就拒保的那种。



供电有两,一个是外置电源18V1A,一个是充电电源17V1.2A。



另一边的硬盘槽,上面四个螺丝都是用于固定硬盘的,我先行拆了一下。



侧面有两个扩展卡插口。



我先把软驱给拿下来,按住卡扣往外一推就OK了。



使用的接口并不是通用接口,看起来是自行研发的并口接口。



在线路的定义上也许和原本一样,不过和同期产品,比如NEC,爱普生,东芝的笔记本上面的部件应该不能替换。



电池部分长这样,引脚出乎意料的只有5个,按照年代来说大概率是要拆解修复了。



左上角有一个硬开关。94年时候还是AT电源标准,没有开发出软开关,所以这个硬开关能直接的断电。



这一台是英文标准键盘,可以看到键盘部分还很新净。



与同期的绝大多数一样,它带有一个亮度调节的滑动条,用于调整TFT屏幕的亮度。我认为当初最核心的科技就是这一块屏幕了。当能开机时候就可以看看什么效果。



如果要拆进去,需要把这个挡片给拨下来。



拿开硬盘后,可以看到键盘下方的主板。夏普的存储器,我推测是显存,子板上贴了一个“拿掉就没保修”的贴纸。



还有这一块子板,是这一系统的内存,同样是夏普的。可以看到整个线路铺设的非常精美,全然不觉得是26年前的工艺。



主板与屏幕的连接部分使用了许多的软排线,早期的工艺对集成度进行了限制,但看起来还是把高压部分挪动到了AB壳内。



这块主板看起来也有一些设计失误,部分线路使用飞线的方式来修复。还好,过了几十年这些线路依然能正常的运行。



这一款主板芯片型号是ALI-1429G,支持486处理器。



我在外站找到了关于基于这一芯片的主板一些资料,主要有的特性应该还是对多条内存的兼容,还有提供一堆各种接口,比如ISA,比如VESA,还支持32k-512k的外部缓存等等。在同期是非常先进的最新芯片组。



使用同款芯片组的AT主板,插槽示意图是这个样子,可以大致的看出布局,有着极强的扩展性。



这一个巨大的SIS 83C611芯片是VESA Local Bus的控制芯片,Local Bus是早期使用的数据总线,拥有快于ISA的速度,后面被PCI取代。关于它的古典资料可以看这个页面。



底部设计有一个散热风扇,这台电脑全部的散热都靠它了。



拆开表面的盖子后可以看到下部分的。这一个是A-POWER公司的12V0.04A风扇,十足的静音,用于压制主板上面的486 处理器。



还有就是大伙们都熟悉的轨迹球,其实就是一个有着XY两轴的不间断编码器。



这个圆球可能在学校机房更为常见。



整台除了屏轴老化碎裂,其他地方还是不错不错的,修复之后外观影响我觉得不大。



接下来,是要修复供电的部分,并且试试到底能不能启动。


供电修复记录


要能让这台电脑正常的运转,首先要能上电。考虑是早期的笔记本,我无法贸然地测试(其实现代的笔记本也不行),先测了一下输入线路,这是个4孔的电源。



我看了一下,我的未来人类笔记本作为同样台系笔记本,配置的250W适配器插头和这个是一样的。经过多年变化,把母头变成了公头。



想了下,如果直接拆整机可能卡扣会断掉,并且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拼回,当年台湾地区的设计很可能和日本人思维一样搞了很多暗扣之类设计,所以我决定从电池下手。



对着电源缝隙敲开电池,还好当初没有使用超声波工艺,所以我基本没有破坏外壳。打开后果不如其然,是日本电池。



这些电池来自于东芝,作为日本的大企业提供充电电池给笔记本用想想也很正常。这台电脑一共有8节这种电池。



多处设计有温控开关,因为电池没有电路控制(在2年后才发明),所以一切都靠物理,图上这个白色元件在现在设计上就比较少见。



我试了一下这个元件基本没有电阻,又是串联,所以我推测是在电流超过一定程度后断开,以防止电池过放电。



一些暴力的举措将电源分离开,当然我只是说用小刀切割焊接的部分,用于固定电池的胶水我尽量用手掰的方式来解决。



虽然保护措施齐全,又是大企业的产品,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过放电失效,抽4个电池,只有1个是有电压的。



还有2个看起来还有点救,能充上电。



测量了一下尺寸以购买相同类型的电池进行替换,这个电池是16500电池,非常少见,整个淘宝三家有卖。一家要黑我运费,一家只卖100个,还有一家还算正常所以我也不多墨迹直接下单。



三天后电池到货了。



看起来很“新鲜”,崭新的皮,新鲜的线路,没有尘埃和锈迹的正负极。



也可以充上电,看起来质量尚可。



带有保护板,拆掉保护板之后尺寸也基本对得上,就是我没观察好当年的台湾笔记本还没有用上锂电池,用的是1.2V的镍氢电池......



想了一下另一种方法,先把掏空的壳子内部,贴上充足的绝缘胶,来解决粘乎乎的问题。



淘来一个Type-C,这个带芯片的小玩意可以欺骗充电器,使支持PD的充电器能提供12V或9V的电压。



我把这个东西当作一个盒子,来塞入一套电源系统,这样就可以使用PD协议的充电器进行供电。



完成后,这一个接口插线大概的一个画风是这样的。



在插上电源并且打开开关后,令人激动的亮灯!电脑可以启动。



屏幕也能正常点亮,并且能进入到BIOS的自检画面,经过26年依然没有明显的坏点或者显示不正常一类的问题。



为了能更好的提供电力,虽然这样会显得供电系统变得笨拙。但我还是试着额外做了一个转接模块,使用这个买来的DC转PD协议USBA供电模块作为基准。



做一个逆向工程,大致的把尺寸给录入到电脑。



然后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这样的外壳,边上黑色的一圈是液态补土。



再测试一下,看起来这一个成品能正常的使用。



当然,又考虑到全功率运行,一个接口可能不够,因为这台电脑所需供电还蛮大的,所以我又加了两个接口,最边上的是5.5mm DC接口。



所以最后,这个电池盒改的供电转接盒的设计大概是这样,主电源比较大,第二电源是辅助作用。



在能正常启动后,如卖家所说直接卡在了黑乎乎的启动界面,或者能按个F1进一下BIOS。



但我大概的测量了一下各个位置的温度,D面温度最高的部分和C面温度最高的部分差不多,这是主板上电源芯片的区域。



开机与硬盘试修


看起来开机并不是很大难,至少这边可以看出来,是AMI的BIOS,94年最新的版本,BIOS正常的话,后面应该也会轻松一点。内部时钟芯片失效,理所当然,提示需要先配置一下。



从这里可以看到整机的配置一览。这一笔记本当初和我说是进不了系统,进不了系统通常有几种原因,硬盘坏了,系统凉了,主板故障,我希望最好是系统问题。



进入到BIOS,居然是图形界面!当然这样说有点夸张但我确实能在这里面使用鼠标,这可是比传统的蓝色BIOS界面先进多了。



问题出在硬盘上,那么就看看硬盘的配置,然后就看到这个,硬盘的一些参数比如扇区,磁头,居然要我一个用户自己配置,这放在当年能有几个人会的。



我把硬盘给拆了下来,2.5寸的IDE硬盘,还好是我熟悉的尺寸和品牌,在94年如果有1.4GB的超大容量那这也太惊人了。当然,这一个硬盘是后配的 。



空余出来的硬盘盒,可以看到,这个盒子就是一个转接的作用。



我把这个硬盘使用USB转IDE接入到我的工作PC上面,然后再使用DiskGenius打开。可以看到,它有很大部分都没有格式化,推测和兼容性有关。



我塞进一个16Gb的固态硬盘,试试看是否能识别出来。但是很遗憾并不行。



换回原先的这一个硬盘,我查询了一下,94年使用的BIOS和主板芯片组,最大支持的容量是504MB。



那么我需要弄出一个组合,使得这个最终的Size为504Mb。在选择磁盘类型的最后一项,是用户自定义磁盘参数。



一些不正确的组合,虽然可以识别出来硬盘的型号,但是重启后也不能正常的进入系统。



我找到另外一份资料,这一份资料描述了许多东芝硬盘的组合。我的这个是MK1401MAV,但是很遗憾并不在上列里面,只是我现在能懂得那些缩写是什么了。



经过一些努力这个组合我最后试出来了,而且我也弄懂了大部分磁盘参数缩写的含义 。不过WP和LZ还是有点不了解。



重启,在看到界面上提示正常的识别硬盘后,经过叮的一声,我进入了系统,有一种挖掘古墓打开正门的快感,看起来系统有重装过,桌面有非常熟悉的标识。



到了Win98时候,还内置有这一经典的消除游戏,对这一款游戏有所印象的朋友可以讲讲。



在Win95系统上的画图软件,已经有了雏形,并且基本界面在十多年后到Win8之前都没有具体的变化。



软驱的修复和数据导入


这台电脑我买来还有个原因是自带有软件,以及光驱,这两样在当年都是主要的数据转移方式,USB标准到了很后面才出来。



我买了一个USB口的移动软驱用来写入软盘。



但是,很不巧,这个软驱看起来也有不大不小的故障。寻道一会后,提示驱动器没有准备好。



解决方法需要先拆开看看再提出,所以先把模块化的软驱从电脑上卸下,并拆除转接盒。



软驱的设计比PC用的软驱更小巧不少,当然还是比21世纪的笔记本电脑光驱厚一些。



拆开外壳,可以看到内部的复杂设计,其实也不复杂只是看起来会更多样一点。



检查了一下是皮带老化,我先换了一条棉线上去。可能你会觉得棉线很无厘头,但实际上,1975~1980年之间日本许多产品,包括电台和照相机,是使用这个东西来传动的。



我试了一下用手转动,看起来没有问题,另外再演示一下软驱插入软盘的样子。但是试了一下好像不行也许是打滑了。再换一个经过拉伸的热缩管试一下,材质特性应该没有很大的差别。



但最后这一个软驱我还是没能正常地使用它,因为有寻道声音,所以推测是磁头上的物理故障吧。



本来想着干脆把USB软驱的内置软驱替换一下,结果拆开来发现时代完全不一样呢。右边的是NEC的产品,左边是原款。还能看到莱茵认证的标识。



四天后,我又额外买了一个长得差不多的软驱并且收到装它的包裹,经过介绍说明,它原本用于服务器上,但看起来肯定不是公元2000之前的产品。



对比一下厚度,这部分有尺寸的标准所以厚度没问题,但是长度多了7mm。



接线是一个问题,临时也不能买到,所以用一些简单的办法,实测看来是有效的,至少开机后有驱动声以及嘎嘎的寻道声。



最终安装,因为凸出的长度,我只能切掉一部分以增加兼容性。



用94年的笔记本上网是怎样的体验


当年的上网有几种方式,拨号,宽带,串口,而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台是没有宽带的。但是,它有着极为先进的PCMCIA扩展卡接口而且还一次有两条,所以,我们就通过这个corega公司生产的PCC-T网卡来上网。



这一个卡有两代,94年肯定是第一代了,后面第二代第三代有更高的带宽。第一代和第二代不具有兼容性。



尽管,看这一面觉得是一样的但是看最右侧你会发现有一个缺口,每代缺口都有不同的高度。



这一套东西带有一个标准的LAN接口,通过它我可以连接20多年后买的网线。



在接入电脑,并且连接网线,卡上的LNK灯会亮起。



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我还必须要有驱动程序。还好,在一个复古网站上我找到了它的驱动软件,虽然说这一个电脑的软驱不能使用,但光驱依然健在,至少从操作系统里面看是正常的。



我在一张里面光盘塞入软件、游戏,还有一些驱动,希望它能正常地读取,还好我还有很多的CD光盘。



经过测试后,光驱的工作正常,甚至我想说这个光驱的性能很不错,和同期的硬盘比较起来,它的读取速度和硬盘读写类似。



PCMCIA卡是可以热拔插的,所以在再一次的插入PCMCIA卡后,电脑右下角出现了插入卡的标识,当然此时没有安装驱动,还不能正常的使用。



点击更新驱动程序向导,弹出的界面提示让Windows进行搜索。



选择驱动程序所在的文件夹,也就是我们的光盘,网卡驱动被找到了,这意味着成功的路途已经过了一半。



系统会把驱动安装到C盘,这一个界面还是比较少见的。



完成安装后,我重启了系统并换了一个电池,之后考虑到兼容性,手动设置IP和子网掩码。



当然之后还进行了相当次数的调试,甚至一直觉得是网卡坏了。



但在最终,成功连接上了百度。



再试一下FTP协议,也能正常的运行,IE浏览器可以加载并解码出局域网上JPG格式的文件,这台笔记本能正常地使用了。



其他记录


这一台笔记本是来自于CRETE这一家台湾公司的,目前来看还有正常的运营,只是退化成了代理商,也就是单纯卖电脑的一家公司。



在发现光驱正常使用后我装了WPS97到这台电脑上,也能正常运行,只是有点儿卡顿。另外还有超级解霸2000,这就完全不能正常使用了,主要还是性能限制导致严重的卡顿问题。



我烧录了一堆DOS上的经典游戏,都能正常的运行,兼容性很不错。



然后还遇到了玩游戏花屏的问题,比如这个牛蛙的知名游戏,重启后好像又都能正常使用了。



能上机核吗?http1.0协议到了1996年才被发明。而https则是15年后才用上,所以很遗憾。



我是新昼,很高兴你能来看我写的文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机核(ID:gamecores),作者:新昼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