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2022-01-20 22:20

如何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我们的一生中,如果要选出一个需要持续去思考和解答的问题,你会选择什么?


我想,无论如何,“认识自己”,肯定会有一席之地。


这句话,写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也写在《道德经》里。东西方的先哲不约而同把它放到如此之高的位置,也许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认识自己,在心理学中叫做“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指的是对自我的清晰认知、透彻了解和合理评价,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自知”。


有趣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具备很高的自知能力,但他们的觉知往往都是错的。


心理学家 Tasha Eurich 的研究发现:约 95% 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但在所有受访者里面,实际上只有约 15% 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跟实际的表现是比较匹配的。


许多朋友可能知道一个心理学效应,叫做“邓宁-克鲁格效应”,讲的也是这一点:在各种测试中得分越低的人,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和认知越偏离实际。换言之,表现越差的人,往往会更不自知。


社会心理学上,也有一个现象,叫做“优于平均效应”。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大多数人往往会认为,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和特质都“超出平均水平” —— 尽管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理论上来说,只有不到50%的人能“高于平均水平”。但我们总会觉得,自己就是特殊的那一个。只有自己是对的,其他人是错的。


那么,不自知会有什么问题呢?如果一个人不够自知,但同时他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是不是也是一件好事呢?


1


经常有朋友问我这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去追求更透彻地认识世界和自己呢?我难道不可以不去考虑这些问题,只是安安稳稳过着自己的生活吗?


其实,不够自知的话,往往是很难真的过得幸福的。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大脑会有一个功能,会把我们生活中经历的事件,接收到的信息,我们内心的想法和反应,以及我们所作出的应对,等等这些东西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自洽的整体,从而构成我们的“自我”。


这个由大脑所建构出来的自我,就叫做“叙事自我”(Narrative Self)


如果不够自知的话,会有什么问题呢?你所构建出来的“叙事自我”,很可能是彼此矛盾的、难以相容的。


这就会导致,我们常常会遭遇到自己无法逾越、无法克服的“认知障壁”。我们被这些障壁阻断,无法越过去,也无法绕过去,因为在我们的“叙事自我”里面,这些障壁本是不应该出现的,但实际上,它们就是出现了,而我们的经验无法理解它们的存在、也无法解决。


这其实就是许多人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困扰的来源,也是造成我们内耗的一个重要因素。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 为什么我这么优秀,但大家就是不喜欢我?


你真的有你所想的这么优秀吗?你的“优秀”对别人来说真的有价值吗?别人是否喜欢你,跟你是否优秀之间一定有必然关系吗?


—— 明明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们好,为什么你们就是不领情?


这种“为你们好”是真的好吗,还是你一厢情愿而已?别人真的需要你这样做吗?你的方式和手段真的没有任何问题吗?


—— 我劳心劳力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结果这么糟糕?


你的付出对事情的发展起到了实际的帮助和作用吗?这些付出有实际意义吗?结果真的是可控的吗?


诸如此类。


“自知”可能未必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幸福,但它可以帮助你更清晰地了解你的能力边界和认知边界,从而规避风险,避免陷入自己所无法处理的事态里面,也避免钻牛角尖、停留在内耗、后悔和沮丧之中。


反过来,“不自知”也许能给你虚假的满足感,但长期来看,这种虚假的满足感一定会在某个时刻被戳破、引爆,从而让自己陷入“认知障壁”的围困里,无路可走。


2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自知能力呢?


特别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协调好自己对感性和理性的调用。


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用感性、直觉的方式,对外界作出反应。举个例子:如果现在问你:你这段时间开心吗?你是会按照当下的感受去回答,还是认真思考一下,回顾一下近期的情绪和心情状况,再谨慎地去回答呢?


许多人可能觉得自己是后者,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基本都是前者。


原因很简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去考虑很多问题、作出许多判断和决策,如果每一个都要认真思考的话,那么会非常累,大脑也会超负荷。因此,我们产生了一种能力,依靠记忆里最直观、最容易被提取出来的信息,快速对环境作出反映。


这种模式,按照丹尼尔·卡尼曼的说法,就叫做“启发式”。


启发式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降低我们的认知成本,但是,它同时也很容易造成我们的误判,诱导我们作出错误的、有所偏倚的判断。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问你:你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比较擅长的事情是什么?你会如何思考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从这两个方面去思考:要么,是从近期发生过的事情里面,选一件记忆犹新的、觉得做得还可以的事情;要么,是选出一件对自己影响深远的、印象深刻的,受到出乎意料的赞誉和认可的事情。


前者就叫做“易得性启发式”,也就是“更容易被想起来的事情”;后者叫做“代表性启发式”,也就是“更难以忘记的事情”。


但这样得出来的结果,真的能够代表真实的你吗?其实是很困难的。它无法排除掉运气、环境、资源、支撑等因素的影响,更加无法代表你真实的水准和能力。


但久而久之,这种思维方式所造成的观念,就会不断堆积在你的认知里面,从而慢慢地造成你对自己认知的偏差,遮掩住你的视野,让你无法更加清晰地看清自己。


这是过于依赖感性的结果,但过度依赖理性呢?其实也不好。


过度依赖理性的人,很容易陷入一个陷阱,就是“过度反思”。他们会过于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关注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关注自己离心目中那个“完美标准”有什么差距、差距有多大,一遍又一遍地在内心反刍,告诉自己“我不应该再犯这些错误”……


而很容易忽视:其实你所关注的错误,很可能只是无伤大雅的一个碎片;你过度的反思和自省,其实对行动帮助不大,反而会因为一遍又一遍地让自己沉浸在恐惧之中,从而失去了行动的动力和勇气。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容易放大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从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产生消极的偏差。


3


那么,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


我一直提倡的观念,是在生活中灵活地应用感性和理性。也就是:用感性提供材料,用理性进行分析。


举个简单的例子:像前面的问题“你擅长什么”,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什么呢?不是在当下去回想和思考,而是在平时就需要有意识地去积累。


也就是说:当你在工作中接触各种不同的场景、操办不同的事情时,就可以多沉浸进去,去感受:


  • 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感觉是愉悦,还是无聊?


  • 我对它是否有进一步探索的好奇心,还是只是公事公办、毫无兴趣?


  • 我在做这项任务的时候,是感到很流畅、很舒服,还是非常艰涩,需要经常停下来思考?


  • 我能很自然地进入心流状态里,还是特别容易分心和走神?


  • 别人对我的成果是什么样的评价?是很满意,还是不够满意、勉强能用?


……


回答这些问题,依赖的不是理性,而是感性。不要束缚住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而是忠实地记录下来自己内心和状态的波动,问问自己:


我现在感受到的情绪是什么?是哪个细节、哪个环节,让我产生这样的情绪?


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需要专注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可以,忠实地把它们记录下来就好。要相信,你的内心不会欺骗自己。


当然,由于人总是会有状态的波动,所以一两次的记录不能说明什么。最好是把这种做法变成一个习惯,每天完成日常工作,或是定期对项目进行检视时,都可以做一遍,问一问自己内心的实际感受。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经常会讲到多做日志和复盘,其实指的就是类似这样的记录。


接下来,你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用自己的理性,去对感性所收集的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去思考:


  • 这些收集起来的材料有没有什么共性?


  • 是什么样的事情和任务,会引发我的好奇/愉悦/成就感/无聊/困难/烦躁……?


  • 我能不能总结出一些简单的规律,来讲清楚我的倾向?


换言之:感性收集关于事情和情绪的原材料,理性则是对这些原材料进行总结、提炼,抽象出一个个规律出来。


在调用理性进行总结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过多地沉浸在“我是不是又做错了”的思维定式里面,而是要跳出来,拔高自己的视野,尽量把自己从“那一刻的自己”里“抽离”出来,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冷静地俯瞰自己。


你可能还会记得: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强调过:我们要做的,是对外沉浸,对内抽离 —— 用在这里其实也是适用的。


唯有把感性和理性良好地结合起来,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我们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4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什么呢?是自我跟外部世界的碰撞。


山本耀司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很多人的一个认知盲区是什么呢?就是过于关注自己,从而忽略了“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但实际上,我们对自我的认识,跟别人对你的认识,往往是不重合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自我-他人不对称模型”(Self-other knowledge asymmetry,SOCA 模型),指的就是:


对于情绪的判断,我们往往比他人更准确;但对于跟智力相关的判断,他人往往比我们自己更准确。


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现象呢?主要就是因为前面讲过的“启发式”。过度依赖于启发式,会使得我们的记忆和思维进行过滤,把那些平平无奇的信息过滤掉,只留下印象深刻的、记忆犹新的、给予过较强反馈的信息,从而为我们的“叙事自我”,填充进大量虚假的、片面的信息。


这就导致了,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会由于真实的情况,从而形成“积极偏差”。


所以,一个非常重要的做法是什么?就是不断去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去接触更多的人,跟更多的人建立联系。可以是合作,可以是友谊,可以是沟通和交谈……


在这种联系之中,去打破自己的“积极偏差”,让自己意识到: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厉害”的人,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很出色的领域,原来我对自己的评价可能是不准确的、真正优秀的人是这样的,原来还可以有这样的行业、可能性和生活方式……


进一步,这种拓展认知边界,又能够不断碰撞出火花和灵感,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触点,让自己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实际上,你可能会发现,许多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许多固执、死板、优越感十足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视野都局限在自己身边的小世界里。他们很容易坐井观天,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全然不知道世界有多么广袤。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你跟别人进行交互、合作的过程中,你也可以经由别人对你的评价和反馈,来更加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水准。


所以,我常常说,如何更好地找到自己的长处呢?一个行而有效的做法就是:跟别人闲谈的时候,问一问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了解别人对你的看法 —— 这往往会比你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更重要、更有用。


比如:


  • 如果用3个词形容我,你会用哪3个词?为什么?


这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你在别人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往往也就是你跟别人交往过程中,最直觉、最下意识表现出来的特质。


  • 如果你想花钱购买我的时间,你希望我能帮你做什么?


这可以直观地反映别人对你的评价,帮你了解别人对你能力、长处、优势的认知和判断。


  • 我有没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做得不够好?有没有哪些细节,你希望我能换一种做法?


这可以帮你了解你对别人的影响,帮你打破自己的认知盲区,了解到你自己觉察不到、发现不了的盲点。


当然,可以不用如此直接,而是应该按照场合、气氛,“适当地”去询问,这就需要考验你的沟通能力了。


简而言之:只有把自己跟外界的交互和联系结合起来,我们对“自我”的认知,才能变得更加完整。


5


最后,简单提几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帮助你去思考: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Tasha Eurich 提出了7个自我觉知的角度,分别是:价值观,热情,志向,环境,行为模式,反应,影响力。我把它重新提炼成了三大维度,分别是:


1)我是谁?


这是对于“现在的我”的判断。主要包括:


  • 能力:


我擅长做什么的事情?不擅长做什么样的事情?


  • 环境:


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里面做事,我会感到如虎添翼,非常舒服?


  • 反应:


当我遭遇到外界的刺激时,比如机遇、风险、威胁、突发事件,我的情绪和下意识的反应一般是什么样的?我通常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2)我从哪里来?


这是对于“根基的我”的判断,主要包括:


  • 信念:


我有哪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对于这个外在世界的规律和法则,我相信些什么?不相信什么?


  • 价值观:


哪些事情是我的原则,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我如何判断一件事情的好坏?


3)我要去哪里?


这是对于“理想的我”的判断,主要包括:


  • 目标:


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过上一种具体什么样的生活?


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会感到非常快乐、满足,特别容易进入心流?我希望能够做出什么成果,来证明我自己?


我希望别人如何评价我、称呼我?我想用一种什么身份去认识别人、跟别人交流?


这些问题,你现在未必有答案,未必有肯定的、明确的、正确的答案,但不要紧,慢慢来,毕竟如同前文所说:


认识自己,本来就是需要用一生去践行的功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