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企业为什么要出海?对于寄新希望于海外市场的淘金者而言,海就在那里,出海是趋势,也是必然。 虎嗅深知在一块陌生的领地上开疆拓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水土不服的问题,当然也有成功的案例。 关注此文集,对于那些出海途中的风浪与隐患,或发现于未然,或扼杀于摇篮。
用拳击来比喻的话,手游是轻量级和羽量级的战场,在这个领域中国游戏厂商已经是翘楚了,这个领域更多讲究的是技巧,我国策划的挖坑能力世界第一(无贬义,我是行业老人,不反感挖坑),但重量级领域的主机或pc战场上,我们太弱了,这个领域真正强大的王者都是有着无以伦比的力量与智慧(真正强大的引擎画面优化器,视角,脚本,打击感等不一一举例,懂的都懂),但我们却还只是擅长在数值这种皮毛技巧上,而不是体验和代入感上做文章,能输出的就那么几款游戏,当然,我们也很能赚钱,只是轻量级拳王能被铭记与历史,并且在历史地位上,没有谁能和重量级的选手比,阿里,泰森,福尔曼,霍利菲尔德,用阿里自传里的一句话,重量级是恐龙的战争。
《让一部分游戏先出海去》在尼日利亚,近十来年大量中国企业来到这儿,许多面临水土不服,落地很差。狂傲自大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来自现代社会的优越感,不尊重当地人的文化习俗,看不起当地人,认为他们是不讲信誉,贪婪,短视,落后的民族。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内中国人团队和黑人团队隔阂很深,劳资关系紧张甚至引起的暴力对抗时有发生。的确,我们看到的这个国家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我们是在别人国家的土地上经商生活。我们必须去了解当地社会,明白他们行为方式的背后文化逻辑。调整自己去适应这儿。试想一下,你想赚这儿的钱,却看不起他们,不尊重他们,也并无兴趣去融入了解这儿,你觉得可能吗?
《中国巨头海外大撤退》做个声明:我只是个人“退出”印度,团队还在,虽然赚钱不容易但早已营收平衡,比还在“烧钱”的其它出海业务生存压力小很多。出海仍是大势所趋,国内哀鸿遍野,已经出海的无路可退。打个广告:我们在印度扎根一年半,本地化团队、本地化运营,想了解印度市场的欢迎来聊。 打个广告:我们在印度扎根一年半,本地化团队、本地化运营,想了解印度市场的欢迎来聊。
《中国创业者“退出”印度》shopee借助其社交方面的强项实现了快速本土化,打的是多点开花的策略。lazada则走的是强势空降整体扩张的路子,从目前的情况看阿里处于弱势,但是接下来的下半场也不见得腾讯就稳赢了。后续阿里如果选择继续深耕本地信任度以及培养高粘性客户的路子,然后再图扩张,那么也还是有机会的。而腾讯前期高速扩张也会为后续发展带来困难,高复杂度的区域整合管理会是一个挑战。
《东南亚吊打阿里后,Shopee还有场硬仗要打》